你的“親子閱讀”做對了嗎?告別“泛讀”, 陪孩子“指讀”更有效

我最近和孩子參加了學校組織的閱讀活動,現在很多家長陪伴孩子閱讀的時候,只是泛泛的讀一遍應付一下或者找一些帶有拼音的讀本讓孩子自己讀。很多孩子讀一會便困了或者是感覺到很無聊,不願意繼續讀下去。

我認為這種親子閱讀方式是一種泛讀的方式,其實並沒有什麼實質的作用和意義,而家長陪伴孩子時應該用指讀的方式,這樣才能高效的和孩子一起讀書,讓孩子也更愛讀書。

《child development》一書中提供了一個調查研究,親子共讀中,家長給孩子讀繪本的時候,用手指指著繪本的內容,會更吸引和集中孩子的注意力,可以幫助孩子培養優秀的閱讀能力。

你的“親子閱讀”做對了嗎?告別“泛讀”, 陪孩子“指讀”更有效

那麼我們來看一下,泛泛的讀會對孩子產生哪些不利的影響呢?

1、閱就是讀?

很多家長為了培養孩子的文學素養,會讓孩子讀大量的書,會給他們買大量的書籍。很多孩子看到這麼多的書籍,他們本身就會感覺到壓力很大,不願意繼續讀,而家長還強迫著他們讀,他們讀的時候便會走馬觀花式的讀下去,文中講了什麼內容他們並不清楚,只知道囫圇吞棗地看完一本書就可以完成任務了。

我認為孩子這樣的讀是毫無意義的,書中的內容他們並沒有領會,這樣讀只是浪費書本、浪費時間罷了。

2、閱讀的時候沒有思維

孩子泛泛地讀,他們並沒有思考,書中的人物跟形象以及故事情節並沒有進入到他們的腦海中,他們只是眼睛過了一遍書中的內容,書中具體講了什麼,他們也並不清楚。

這樣的讀下去,他們沒有思維、沒有想法,過後你詢問他們一些有關於這本書的問題,他們也是一問三不知,這對他們的學習能力是無任何的幫助的。

你的“親子閱讀”做對了嗎?告別“泛讀”, 陪孩子“指讀”更有效

3、閱讀不是自己的事情而是父母要求做的事情

很多孩子泛泛的讀只是因為父母要求他們讀,他們為了完成任務才會去敷衍的讀書。因為不是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所以他們讀書的時候並不能聚精會神地去讀,只是匆匆而過。

我們家長在和孩子一起讀書的時候,就可以用指讀的方式來進行。指讀相對於泛讀來講其實是有很多重要意義的。

畫面更加的清晰,有助於孩子理解和記憶

孩子用手指著書本中的字句讀,孩子的眼光能夠跟隨著自己的手指,這樣不容易走神。若是讓孩子泛泛地讀,孩子讀一會兒便走神了,不一會兒就不願意再讀下去。

你的“親子閱讀”做對了嗎?告別“泛讀”, 陪孩子“指讀”更有效

此外,家長還可以給孩子指出文中的一個字或者一句話,要孩子講明這句話或者這個字的意義何在,為什麼要這樣寫。

家長這樣做有助於孩子更加清晰地理解文章,有助於孩子記憶文章並且用心的去理解書中的內容。

保持思維和所見處在同一個平面上

很多孩子泛讀的時候,面對眾多的文字是很容易走神的。有的時候眼睛已經到了下面好幾行了,可是思維還留在上一處。至於到底看了什麼,過後問問他們,他們也表示不知道。

而用手指指著課本中的內容,一點點帶著孩子讀,孩子的思維和所見能保持在同一層面上,有助於加深孩子的理解能力,也能夠讓孩子更加的專注。

培養孩子耐心

用手指一點一點地指著書上的文字讀,速度上肯定是要慢一點的。很多孩子讀書是泛讀,只講究快並不講究質量,而用指讀的方式讀書能夠講究讀書的質量,能夠讓孩子更好的理解課本中的內容,有助於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

陪伴孩子讀書可不是一件小事情,不是隨意的給孩子買很多的書本,讓孩子自己讀就可以了。家長要教會孩子如何讀書、怎樣讀書,要讓孩子用更高的效率閱讀書本。閱讀的時候數量不是最主要的,主要的是講究質量,而指讀的閱讀方式是相對來說較為有效的哦,家長們可以和孩子們一起試一試。

本文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