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一文讀懂數字貨幣

在我們印象中,數字貨幣可能就是某些交易平臺上的比特幣、以太坊等電子貨幣。其實,數字貨幣創立的初衷並不是以這種電子貨幣而出現的。那麼,到底什麼是數字貨幣?數字貨幣到底有什麼用?它在未來能夠流通於社會嗎?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


深度解析:一文讀懂數字貨幣

首先,我們要知道為什麼會出現數字貨幣。隨著計算機的發展,人們的溝通效率隨之加快,但是在這其中也出現了很多問題,其中,個人信息安全和資產安全就是人們不可迴避的一個問題。很多黑客可以肆意篡改人們的個人信息和資產信息,給人們造成大量的損失。在這個時候,人們想要數據私有權、數字資產私有權,享有私有權才有自由,才有隱私權和收益權。而要實現這兩種自由權,去中心化的分佈式數據庫就拍上了用場。


深度解析:一文讀懂數字貨幣

什麼叫分佈式?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把錢存到A銀行,由於現在的銀行都是採用中心化數據庫。中心化數據庫的特點就是隻有A銀行能看到你的存款信息。如果A銀行數據庫出了問題,你存錢的數據沒了,你只有手裡的存款單,但是銀行A卻查不到你的存款信息,可能這筆錢你就收不回來了,或者是,經過A銀行漫長的審核,審核通過才會把錢給你。而另一家銀行B,採取的是分佈式數據庫,這種數據庫的特點就是不僅B銀行能看到你的存款信息,其他的很多銀行都能看到你的存款信息,即使以後B銀行數據庫出了問題,你還可以在別的銀行看到你的存款信息,照樣能從B銀行拿回你的存款。


深度解析:一文讀懂數字貨幣

從上面的例子我們看出,分佈式數據記錄安全性非常高,而分佈式就是數字貨幣的本質,這樣我們就理解了數字貨幣的本質。具體來說,數字貨幣主要有三個特點,第一個就是非法定、無國界貨幣,即貨幣的非國家化;二是比特幣網絡是一個去中心化的分佈式網絡,一個無國界的銀行轉賬及支付系統;三是比特幣的出現,意味著一種非國家化的超主權貨幣以及無國界金融體系的嘗試。


深度解析:一文讀懂數字貨幣

既然數字貨幣的安全性這麼高,那麼有沒有可能成為新一代的世界貨幣?答案是可能性有,但是現在不成熟,有很多需要解決的問題。第一個問題就是信用問題。現在世界上流通的美元、英鎊、人民幣都是各個主權國家發行的,有每個國家的信用作為抵押,出現違約的可能性幾乎為零,所以人們都非常放心的使用。但是,數字貨幣現在沒有建立這種信用體系,人們的信任感是一個大問題,在一個國家流通獲得認可都需要很長時間,更別說在全世界每個國家無差別流通了。


深度解析:一文讀懂數字貨幣

第二個問題就是價格穩定的問題。現在只要是主權貨幣,幣值都是相對穩定的。可能你會說,匯率也會波動。但是匯率雖然會波動,波動一般比較小,那是因為各國央行以證券、債券、外匯作為儲備資產發行貨幣;當貨幣價格下跌或上漲時,通過買賣證券、國債、外匯儲備等資產來回收、釋放本幣,以維持本幣價格穩定。也正是這種穩定,人們才喜歡用,樂意用。但是反觀現在的數字貨幣,並不能解決幣值穩定的問題。炒過比特幣的人都知道,波動幅度都非常大,根本談不上穩定而言。


深度解析:一文讀懂數字貨幣

第三個問題就是數字貨幣分佈式數據計算的效率問題。中心化數據庫之所以大行其市,除了集中度強,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算法效率高,逐級遞進。但是反觀數字貨幣的分佈式數據算法,計算起來非常麻煩,要求的算力非常大,以現在的計算機水平恐難維持。


深度解析:一文讀懂數字貨幣

雖然數字貨幣存在以上三個問題,但是也並不是不能解決,前段時間Facebook的穩定幣Libra,算是最接近數字貨幣雛形的一種。Libra採用了EOS超級信用節點的優勢,結合了現代貨幣制度——以一籃子貨幣為儲備資產,是一個相對完善的數字貨幣合約。Libra最初由美元、英鎊、歐元和日元這4種法幣(可能還包括新加坡元)計價的一籃子低波動性資產作為抵押物。Libra可以通過買賣美元、美債等方式維持其價格穩定。這樣Libra有條件履行其貨幣合約,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貨幣”。


深度解析:一文讀懂數字貨幣

但是,Libra並沒有解決算法效率的問題,並且似乎也動了美元的奶酪,被美國政府抵制,前景不置可否。現在,我國央行也提出要發展數字貨幣,其在未來發展到底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