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紅樓夢》中,有哪些人暗戀著黛玉?對此你怎麼看?

陳相因631


林黛玉,前世為絳珠仙子,投生姑蘇書香世家林家,林家四世列侯,生的一幅絕世姿容,更秉稀世才情,父親林如海為前科探花,母親賈敏出身公府賈家,如此條件,使得黛玉一出場便自帶主角光環。

因為前世的許下的誓言,註定了黛玉此生必將與寶玉糾纏不清、延綿不盡,黛玉幼年喪母,被賈母接來賈府撫養,開始了還淚之旅。論理,黛玉此生應不會與寶玉之外的任何男人有所瓜葛了,可事實似乎並非如此,在前八十回,根據多處細節,仍影影綽綽暗示黛玉不僅僅情牽寶玉,而是還有許多人暗戀著黛玉,其中最被讀者猜測的便是薛蟠和北靜王。

薛蟠被懷疑暗戀林黛玉,文中是有實據的,在第二十五回,寶玉和鳳姐被馬道婆施咒魔魘後,府中亂成一團,其間文中特特寫到薛蟠的“忙亂”,又要擔心母親被擠到,又要擔心香菱被臊皮,又擔心妹妹寶釵被人瞧見,後作者筆鋒一轉,寫到薛蟠瞧見了黛玉,原文道:

忽一言瞥見了黛玉風流婉轉,已酥倒在那裡。

講真,早前看到這一段文字,總有吞蠅之感,覺得冰清玉潔的黛玉被唐突了去,後再看時,便釋懷了,作者是在借薛蟠這個混子側面描寫黛玉的美是“雅俗共賞”呢,除了寶玉這等高雅人士,連俗不可耐的薛蟠都能被黛玉的風流氣質所傾倒。而除此之外,更重要的便是為後文做鋪墊了。

薛蟠被黛玉所酥倒後,便再沒有跟黛玉同框的機會,然根據作者一貫“草蛇灰線,伏脈千里”的筆法,我們仍能在後文見到後續。在第五十七回,薛家母女在瀟湘館與黛玉談笑時,寶釵突然要薛姨媽將黛玉求了去做兒媳婦,雖然此前發生了紫鵑試玉的風波,寶釵對寶黛二人的情深意篤嫉妒在所難免,可即便寶釵要打擊黛玉,膈應黛玉,也不會脫口而出提到自己的哥哥薛蟠,只能說明,薛蟠自瞧見了黛玉後,回去便念茲在茲,甚至有求薛姨媽說親的舉動,而寶釵也是見證者,故在真假不辨的“趣言”中第一時間點出薛蟠。

而到了第六十七回,薛蟠南下回來後,帶了兩箱子土儀回來,據薛蟠自己所言,是“特特的給媽和妹妹帶來的東西”,然而,我們看看薛蟠都帶了什麼?除了家常用物外,就是:“筆、墨、紙、硯、各色箋紙、香袋、香珠、扇子、扇墜、花粉、胭脂等物”。可在前文我們已經知道,寶釵自父親去世後便丟開了書本,為母親分憂,專注女工針黹之事,而寶釵本人更多次跟姐妹們談到“女子當以針黹女工為本分,作詩寫詩等事遠不是你我分內之事”,事實上在眾人參觀蘅蕪苑時,見那寶釵的桌上僅擺著一個插了幾株菊花的土定瓶,並兩部書,再無他物,跟探春那滿桌滿壁的書畫和黛玉堆滿書架的古籍相比,寶釵的兩本書可以直接忽略。

寶釵不愛舞文弄墨,薛蟠作為哥哥肯定是知道的,那為何還要特特從南方帶來那麼多的筆墨紙硯呢?除了像通過寶釵之手轉贈心上人黛玉,似乎沒有更好的解釋了。結果我們也知道了,寶釵卻是將其轉贈了黛玉,並且是雙份。

所以,薛蟠暗戀黛玉,是鐵定的事實。那麼北靜王呢?他是否也暗戀黛玉呢?

北靜王和黛玉的瓜葛,歷來被讀者津津樂道,無非那兩次意味深長的贈禮。

秦可卿葬禮,北靜王與寶玉初會,兩人一見如故,北靜王更是將皇帝贈送的鶺鴒串珠送了寶玉。黛玉從蘇州回來後,剛重逢寶玉便將鶺鴒串珠轉贈黛玉,誰知黛玉擲而不取“什麼臭男人帶過的,我不要它”。

字啊一次便是一次雨夜,寶玉提燈前去見黛玉,黛玉見其身穿的蓑衣別緻,便問了幾句,寶玉起了興頭,直言這是北靜王贈送的,便問黛玉如果想要,可再和北靜王要一套,黛玉又道“我不要他……”。

作為批閱五載,增刪五次的恢宏鉅著,《紅樓夢》字字珠璣,字字有深意,這是略諳紅樓的讀者們的共識,作者兩次描寫寶玉轉贈北靜王之物給黛玉,必定有所伏脈,畢竟除了黛玉,寶玉亦曾將蔣玉菡的茜香羅轉贈了襲人,不同的是襲人收下了,而根據前八十回多處線索可知,襲人最終將嫁與蔣玉菡。那麼黛玉必定與北靜王有所瓜葛。

那麼,北靜王是如何與黛玉產生瓜葛的呢?多數人認為是寶玉將園中女兒的詩詞散佈園外,偶然被北靜王得知,因北靜王與寶玉同類,對黛玉風流別致的詩詞深感興趣,繼而暗戀了這位貴族少女……

其實,這真是的為北靜王加戲了,在古代,講究男女大妨,而這妨不僅讓北靜王根本沒有機會見到黛玉,介於一個“禮”字,寶玉斷不會跟北靜王談起家中的女眷,試想寶玉薛蟠等人喝花酒這種場合,薛蟠偶然提起襲人,寶玉都覺得不好意思起來,而蔣玉菡則因一句“花氣襲人知晝暖”自覺唐突了襲人,忙起身賠罪。那麼明賢通達,正氣浩然的北靜王又怎麼會跟寶玉做出“私談女眷”這等猥瑣之事?

所以,北靜王根本不會暗戀黛玉,而後來能與黛玉有瓜葛,自然另有緣故,關於這點,已令有詳細分析,這裡不再贅述了。


微影悼紅



其實這個問題非常好回答,因為林黛玉是屬於養在深閨人未知的大家小姐,知道她,並見過她的男人並不多的。

我們可以逐一來排查一下,可以說凡是見過林黛玉的人,不可能不被她吸引,因為她實在是太漂亮,太與眾不同了,可以說是自帶仙氣了。

毫無疑問,第一個暗戀林黛玉的就是賈寶玉。只不過,後來賈寶玉和林黛玉相互愛慕,他們的愛情逐步走向成熟,所以賈寶玉的愛就不再是暗戀了。


書中明寫的第二個暗戀林黛玉的人就是薛蟠。雖然薛蟠是有名的呆霸王,但是我一直覺得薛蟠看女人的眼光非常好!

你看他第一眼見到香菱就覺得香菱不俗,所以立志要買她。後來證明香菱果然不俗,從她跟林黛玉學詩可見一斑。

後來因為寶玉生病,薛蟠得以和黛玉見面,結果他一看到黛玉的風流婉轉,立馬酥倒在那裡。估計他回家以後也曾向薛姨媽說過要娶林黛玉為妻,只是薛姨媽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賈母是絕對不會同意的,所以也就沒在提這回事。

而薛寶釵卻當著林黛玉的面說起想讓薛蟠娶黛玉為妻之事。說明薛蟠在家裡肯定是不止一次的向薛姨媽說起這件事。

第三個暗戀林黛玉的人,很多人都認為是北靜王,這估計是因為賈寶玉曾經把北靜王贈送的手串轉贈林黛玉的緣故。 我想這大概是出於讀者的一片好心,希望林黛玉能夠有一個好的結局,畢竟北靜王可以說是紅樓夢裡最出類拔萃的人物了。

第四個應當是賈璉了。他是和林黛玉接觸比較多的表哥。林黛玉回蘇州老家安葬父親,來回都是賈璉陪伴的。

但是他深知黛玉在寶玉心中的地位,以及賈母對黛玉的疼愛,王熙鳳的厲害,他也就只能是暗戀了,連一點蛛絲馬跡也不敢露出來。


凡眼看紅樓


《紅樓夢》中暗戀黛玉的有兩個人,一個是薛藩,一個是北靜王。薛藩的暗戀是直接寫的,而北靜王的暗戀是間接寫的。

原文二十五回,寶玉和王熙鳳遭魔法時,眾人皆亂作一團,而薛蟠比別人更忙,一會操心薛姨媽,一會操心寶釵和香菱,原文道“忽一眼瞥見了林黛玉的風流婉轉,已酥倒在那裡”。呆霸王第一次見黛玉,就被黛玉的美俘虜。那能放的下,肯定是私下裡央求薛姨媽作媒要取黛玉。這在五十七回,薛姨媽和寶釵去看黛玉,三人的談話中可知。當然薛姨媽拒絕了,根本就不配呀!

另一個暗戀者是北靜王。黛玉和北靜王根本就沒見過面,怎麼會戀上林妹妹呢?從二人兩次間接的聯糸中便可知。一次是北靜玉把聖上親賜的鶺鴒香念珠贈送寶玉,寶玉轉贈黛玉,黛玉說″什麼臭男人拿過的,我不要他"。另一次是把北靜王送的蓑衣斗笠送黛玉,黛玉笑道″我不要他。戴上那個,成了畫兒上畫的和戲上扮的漁婆兒了"。

黛玉兩次拒絕了北靜王的贈品,按紅樓夢"草蛇灰線,伏脈千里"的寫法,一定是二者有聯糸的。寶玉和北靜王經常交往,會把黛玉的情況和她平日寫的詩詞傳給北靜王,而北靜王又是愛才的人,肯定對這個林妹妹私下產生好感,就把贈品送給寶玉讓寶玉轉贈黛玉。





文化領域創作者


首先是薛蟠,前面答友已經反覆說了。賈寶玉被打,薛蟠在擁擠中看到林黛玉,人立刻就酥了。後來寶釵開的玩笑也可印證。還有香菱學詩,也有薛蟠愛林黛玉這樣的文化氣質女有關;包括夏金桂,未結婚前說她讀過書的,有文化修養的,這都是薛蟠暗戀黛玉的佐證;

其次是賈薔。怎麼說呢?

賈薔對齡官是非常好的。十二戲子被解散的時候,齡官應該就是被賈薔領去了。在情悟梨香院一節中,我們也能看到賈薔對齡官的百依百順。

那這怎麼就能證明賈薔喜歡黛玉呢?

因為齡官和黛玉很相似。薛寶釵生日宴上眾人都這麼認為,史湘雲心直口快直接說出來了,還惹出來一番生氣。賈薔在見到齡官之前,肯定是見過黛玉的。但是因為是晚輩(但是實際年齡比黛玉大),不能越了規矩,黛玉又是賈母心尖上的人,身份又如此高貴,加上有寶玉這層關係,就不敢造次。但是齡官不同,她是戲子,又是賈薔去蘇州買的他們,賈薔是上司,且是貴族,身份高高在上,所以追求齡官就沒有什麼不妥了。人的審美是相似的,我總感覺齡官是黛玉的替身。

再有說是北靜王。未見其人,只聞其名,遙有遐思,後續可能有緣。但不知結果如何。

最後是,只要見過黛玉的,都會被她的仙姿絕倒的。賈璉的小廝興兒跟尤二姐閒聊時就說過,遠遠見到黛玉,就酥到在地;感覺一陣就能把她吹跑,她經過時,遠遠的大氣都不敢出,怕把黛玉吹跑了。


小茹有話說


林黛玉是《紅樓夢》中的女主角,她的超凡脫俗和與眾不同讓在大觀園的女孩子裡別具一格。黛玉的外貌也許不是最美的,但是黛玉的氣質和整體的感覺就讓人越看越喜歡,正所謂“美人在骨不在皮”就是這個意思。所以很多人都在悄悄的喜歡著黛玉,那這些人都是誰呢?

寶玉:一生只有一次的初戀,相約白首的信仰

寶玉對黛玉的喜歡是很直接和直白的,但是在寶玉未對黛玉坦誠心跡之前,他對黛玉的感情仍然是一種暗戀,當黛玉和他明白彼此的心意時,他們的感情從萌芽走向成熟,寶玉和黛玉的感情是最美好的一種狀態。

一生只有一次的初戀,這份感情對於每個人而言都是最美好的存在,是想起時都會嘴角上揚的幸福。不是每一段初戀都是走到終點,但是那個最真摯的情感,是我們第一次發現愛、懂得愛、第一次如此認真的對待一個人。

寶玉和黛玉的感情是年少時最喜紅樓的地方,看到他們的狀態讓人相信永遠。寶玉從未黛玉說過“我愛你”,但是他卻給了黛玉相約白首的信仰。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不管何時何地、何種境遇,寶玉都會用自己的方式陪伴在黛玉身邊。

薛蟠:一見鍾情的喜歡,記憶中最美的樣子

如果說真的暗戀黛玉,薛蟠恐怕是最真誠的一個。薛蟠雖然早就到賈府了,可是他從未見過黛玉,直到寶玉生病他和全家人一起去探望時,他才見到了黛玉,明明還在忙著照顧家人的,立馬就酥倒在那裡。薛蟠整天花天酒地,見過得美人肯定不在少數,可是黛玉的美還是征服了她。

薛蟠對黛玉很深刻,甚至很多人說他喜歡上夏金桂都是因為她和黛玉相似的緣故,她長得漂亮、有學識,她的存在就是黛玉的影子。香菱其實和黛玉很像,只是薛蟠不懂得珍惜眼前人。黛玉在薛蟠的心中是一見鍾情的喜歡,她被永遠是記憶中最美的樣子。

興兒:遙不可及的夢想,遠遠相望已是幸福

興兒是賈璉的小廝,是賈府很低層的下人。黛玉是高高在上的小姐,是他一輩子都無法企及的人,但是他仍然喜歡黛玉,遙不可及的夢想,遠遠相望已是幸福。

一個是咱們姑太太的女兒,姓林,小名兒叫什麼黛玉,面龐身段和三姨不差什麼,一肚子文章,只是一身多病,這樣的天,還穿夾的,出來風兒一吹就倒了。我們這起沒王法的嘴都悄悄的叫他‘多病西施’……興兒搖手道:“不是,不是。那正經大禮,自然遠遠的藏開,自不必說。就藏開了,自己不敢出氣,是生怕這氣大了,吹倒了姓林的,氣暖了,吹化了姓薛的。”

興兒對黛玉都不會有非分之享,因為知道絕無可能,正是因為如此他對黛玉的喜歡才會如此純粹,尊敬和崇拜中帶著喜歡。也許這一生中能夠知道有黛玉的存在對他來說已經是很幸運的事情。所以如果說有人暗戀黛玉,他一定是其中之一。

黛玉是一個很美好的姑娘,所以她也得到了很多男孩子的傾慕,寶玉的愛她知道,薛潘和興兒對她的喜歡,她不知道,可是這些愛都是很美好的存在。



小說紅樓


事實上很大一部分人對黛玉沒什麼喜不喜歡的,比如三春,表姐妹,在的時候一處玩,不在估計也不覺得少了點什麼,嫁不嫁給寶玉,跟她們也沒什麼關係。其實現實就是如此,大部分人對某一個人沒什麼特別的態度,偶爾有矛盾,偶爾很開心,來了一起玩,走了各顧各,顯赫了對他熱絡些,落魄了對他冷淡些。世事不過如此。

當然也有態度很明確的,有些是取決於利益,也就是是否支持木石前盟,這主要是長輩們及寶玉身邊的幾個丫鬟。有些則是單純看黛玉的為人處世。

個人認為你想問的其實是對木石前盟的態度吧?

賈母肯定是最疼林黛玉的,也是木石前盟最堅定的支持者,這點毫無疑問,相關回答應該不少,此處不贅述了。

王夫人對林黛玉應該比較排斥,這算是整個賈府中真正討厭林黛玉的一個人了,提起林黛玉的母親是滿滿的醋意,看到跟黛玉有些相似的晴雯更是恨到骨子裡。別說嫁給寶玉,單純作為外甥女,王夫人也不見得喜歡林黛玉。

賈政是舅舅,不管家裡瑣事,對這個外甥女不太親熱,但應該不排斥,至少比對薛寶釵態度要好一些。他對妻子王夫人都已經心生厭煩了,又會對王夫人的外甥女有多少好感呢。

賈赦和邢夫人就不提了,對自己的孩子尚且那般,對外甥女肯定是沒什麼愛護之情,但也沒有利益或情感上的矛盾,相互走走過場,井水不犯河水。

再往下是賈璉和王熙鳳,他倆對林黛玉還是很不錯的(除去侵佔林家家產的那個猜測,但即便如此,侵佔家產也絕不可能是他倆決定的)。不管你是否認為他倆對林黛玉的善意是由於林黛玉成為寶二奶奶比薛寶釵好控制一些(事實上我並不這麼認為,也不覺得王熙鳳會這麼認為),但王熙鳳的確處處維護林黛玉,時不時地撮合一下。

元春欣賞跟黛玉長相性格都有些相似的齡官,應該對黛玉不至於不喜歡。但未必支持木石前盟,林黛玉的性格在古代來說,應該不是太好的選擇。但我認為不管她支不支持木石,也絕不可能支持金玉。至少在賈府鮮花著錦烈火烹油之時,她不可能支持薛寶釵。薛家的確是世宦名家,但不比賈家顯赫也不比林家清貴。國公府賈家在世襲要結束的時候,必定尋求轉型,要麼政鬥要麼科舉,前者要求繼續跟其他王公之家聯姻,後者則是類似賈珠娶李紈,賈敏嫁林如海這種,選擇清貴的書香門第。薛家至少在賈寶玉剛成為國舅爺的時候,不足以匹配賈寶玉。

剩下三春我說過了,沒什麼明確立場。

對黛玉最厭惡的,也最有危險性的,一個是王夫人,另一個當屬襲人了。此處也不必多說。

說說妙玉吧。

妙玉和黛玉應該是惺惺相惜的,她們性格有很多相似之處,妙玉就是黛玉當年的另一種選擇,即聽從和尚的話,出家去覓一世平安。(可惜妙玉的結局同樣甚至更加悽慘,可見黛玉的命運是個死結啊,可悲可嘆)。櫳翠庵茶品梅花雪一章中,妙玉單獨帶了釵黛去品茶,是有幾分交情的。黛玉“便坐在妙玉的蒲團上”,黛玉明知妙玉天性怪僻,有潔癖,還是敢直接坐在她的蒲團上,說明兩玉還是很親近的。妙玉說黛玉“俗人”,重點不在貶低黛玉,而在引出後一段話,多少有點炫耀的意思,作為一個妙齡少女,成日面對青燈古佛,內心必然是掙扎的,複雜的,這是人之常情,“雲空未必空”,不是貶低妙玉,真的全“空”了才是不真實的。而黛玉顯然也很瞭解妙玉,“不好多話,亦不好多坐”,需要保持一定距離才好,不可打擾。

而在凹晶館聯詩一章中,林黛玉對出“冷月葬花魂”這一頹喪之句後,妙玉出現了,說了一句“只是過於頹敗悽楚.此亦關人之氣數而有,所以我出來止住”。這裡甚至讓我覺得,也許八十回後,妙玉救過黛玉也說不準。而之後的詩更是一步一步扭轉了頹勢。這裡似乎就預示了賈府落敗後的一些情景,我所知的有限,至少“鐘鳴櫳翠寺,雞唱稻香村”這一句,賈府落敗,作為佛門淨地的櫳翠庵和住著最後“戴珠冠,披鳳襖”的李紈的稻香村,肯定是最不受波及的兩處。顯然妙玉定是在賈府大廈傾倒之後做了一些事,然而究竟是她搭救過賈府的其他人還是幫助過黛玉,我卻是不得而知了。

(得了,好像更偏了)


時裝空間


黛玉秉絕世姿容,具稀世俊美,而且有詠絮之才,更出身高貴,若放在現代,竟然有很多暗戀之人。但《紅樓夢》中,除了一個薛霸王,還真沒有其他人暗戀她。原因麼,自然是一般人根本見不到她。



過去非常講究男女大妨,女孩子不但大門不出,二門不邁,而且男女七歲不同席,即使出外應酬,也是不得見外男。所謂外男,就是除去父兄以外的男人,所以,林黛玉的花容月貌根本等於被雪藏了。這種情況下,林黛玉怎麼會有暗戀者呢?



有人會問,既然林黛玉不能與外男相見,為何薛蟠會對黛玉暗生情愫呢?這要從賈寶玉說起。按理說,賈寶玉是黛玉的表兄。也是不應該相見的,可是賈府不守規矩,不但讓他們表兄妹相見,而且讓賈寶玉住在大觀園女兒群中,為寶黛姻緣的悲劇埋下伏筆。薛蟠就是在寶玉中了巫蠱之後,前去探望時偶遇黛玉的。

原文二十五回,寶玉和王熙鳳被馬道婆施了巫術,喊打喊打的,使眾人亂作一團,而薛蟠就是在這一團亂中,“忽一眼瞥見了林黛玉的風流婉轉,已酥倒在那裡”,因為許多條件兒不允許薛蟠勇敢的大膽追求,在薛蟠的心裡,也只好埋下了一顆暗戀的種子。




林黛玉所見到的其他外男,一個是賈環,一個是賈蘭。他們年紀還小 ,根本還夠不上資格暗戀。至於有人說的北靜王,他根本就見不到黛玉,哪裡會起什麼暗戀之心?


萍風竹雨123


這個問題是假設性命題,對於黛玉的脾性,說實話,並不是所有人都喜歡,但是也會有一大批粉絲,而在整個作品中,作者所呈現的並不多,一方面作者對黛玉的容貌沒有詳細的描述,是一種自帶仙氣的人,她本屬於人間的人,而是絳珠草來世間走一遭,來報恩的,所以會盡可能少的安排她與其他人的糾葛,但你說她美不美,當然美,怎麼個美法?總要有一個方式來呈現。

寶玉是愛黛玉的,這個算是明戀,已經算不得暗戀了。而文章中給我們最直觀的一個人對寶玉的暗戀,就是薛蟠。

很多人看到薛蟠就反胃,覺得他就是一個典型的色情狂,男女通吃,憑藉家裡的條件胡搞亂搞,打架鬥毆,殺人放火,僅僅一次見到林黛玉的機會,立馬就“酥倒了”,很直白的表述,也很薛蟠式的表述,薛蟠有一個壞脾性,就是自己看上的一定要弄到手,至於珍不珍惜那是後話,香菱便是這樣,但對於林黛玉,薛姨媽是不同意薛蟠這樣胡鬧的,一方面她懂得自己兒子是什麼貨色,一旦聯姻成了,這貨再胡搞非為,傷害黛玉是小,而得罪賈母和整個賈府是大,畢竟賈母把黛玉當成掌中寶。所以此次描寫薛蟠對黛玉的感受,其實是突出黛玉有多美,讓看過無數美女帥男的薛蟠都酥倒了,是另一個方式的呈現。


大野澤的風


暗戀林黛玉的男性一定很多。原因於,她的出身,她的氣質,她的優秀,和她的個性等。

所謂暗戀,就一定是那種不顯現的對某人的心生喜歡的情感。

人人的心裡,都有對異性的好感。只是介於各種制約,把這種好感深埋在心裡而不為人知。

也是說呢,你對很多異性充滿了愛意,但並非有絲毫的顯露。然而同時,亦有很多異性的心裡也如同你樣的這種。

所以說,無論是作品,或者是現實中的人與人之間的世態顯現等,如果暗戀一個人,流露出了對其所有的愛意,那即不為暗戀,而是成為了對愛的表達或告白。

細緻點講,《紅樓夢》中的林黛玉這位主人公,有多少異性對她暗戀著。我想,這誰也說不準確、說不清楚。如果能被讀者看到了,那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暗戀”。


宋春來


紅樓夢裡除了薛蟠,是個男人都暗戀著黛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