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症狀什麼樣?

老頑童133168338


相信有很多人都經歷過這樣的情形,為了趕時間,不吃早飯就出門上班,沒走多遠就感覺頭暈目眩,甚至會站不住要暈倒,很多人會覺得這是低血糖,只要吃點東西就好了。這是大家對於低血糖的典型症狀的簡單認識。

低血糖並非如我們想象中的簡單應付,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引起低血糖的原因、症狀和危害性,以及出現低血糖應該怎麼做。

低血糖不同人群有不同標準

那麼,低血糖到底是怎麼定義呢?低血糖症又稱“低血糖狀態”,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濃度低於正常值。一般人100毫升的血液中就含有60-120毫克的糖,如果血液中的糖含量低於60毫克,就可以診斷為低血糖。而糖尿病患者是低於70毫克就屬於低血糖。

在臨床上根據是否進食,可以將低血糖分為兩種:

空腹低血糖:臨床上多為器質性疾病,例如內源性胰島素分泌過多引起的的胰島素瘤、自身免疫性低血糖,缺乏胰島素拮抗激素、肝衰竭、心力衰竭和營養不良等。

餐後低血糖多:多為遺傳性果糖不耐受症、功能性低血糖症、特發性反應性低血糖症等功能性疾病。

有這6種情況就要警惕是否低血糖

低血糖一般很快就會出現反應症狀,如果經常出現以下列舉的情況,就可以去醫院檢查是否有低血糖。

1、不明原因出虛汗,手心、額頭出汗等,嚴重者全身可以大汗淋漓。

2、突然頭暈目眩,視力模糊不清、眼冒金星。

3、嘴唇、四肢有麻木刺痛感。

4、心跳突然加快,心慌,手腳顫抖不止。

5、說話不清晰,精力不集中,心情焦慮,多怒。

6、走路不穩,有天旋地轉的感覺,嚴重者甚至會昏迷、失去意識等。

低血糖能誘發心血管疾病

低血糖對身體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不僅能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可能還會危害到心腦血管,如果本身是糖尿病患者可能還會出現危險情況:

首先,患者會經常發怒、行為舉止怪異、語言遲鈍、精力無法集中等症狀,有時會被誤診為精神病。這是因為脆弱的中樞神經受到了傷害,長期反覆的低血糖造成了不可修復的損傷。

然後,若是長期處於低血糖狀態而不進一步診斷治療,還會影響到心血管系統,會出現心慌、心律失常等症狀,有可能引起心肌埂塞和腦卒中等緊急併發症。

最後,嚴重的低血糖病患者會出現暈倒昏迷,失去意識,若是沒有及時送醫治療,很可能是會導致患者死亡。

身邊有人出現低血糖應該怎麼辦?

既然低血糖並沒有我們想象中的簡單,低血糖看似是很小的疾病,但其危害比想象中要嚴重。那麼如果發生低血糖的是我們自己或者身邊的人該如何做呢?

症狀輕微者先適當補充糖分

患者只是輕微的頭暈、身體乏力,還能自主思考與活動,就需要坐下來休息,吃一些甜食,例如巧克力、餅乾、果汁、糖果等可以舒緩症狀,如果附近有藥店可以買葡萄糖水。一般的低血糖症狀會在十幾分鍾後消失,之後再去醫院查看最為保險。

如果出現昏迷就要立即送院就醫

若是患者已經出現呼叫不應、精神恍惚、甚至昏迷等症狀,就必須及時就醫治療。若是急救不及時,很可能讓患者出現嚴重的腦損傷。昏迷的患者可以使用靜脈注射葡萄糖,這是最為常見的治療方法,可以讓患者快速清醒。

有低血糖病史的患者應隨身帶一些應急食品

還有患有長期性低血糖的病患者除了日常飲食要注意外,外出應隨時攜帶少量的餅乾糖果,還有自身患病的情況,以便他人救助。

低血糖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疾病,常見到很多人都會忽略,但這疾病也是與我們的生活習慣有關的,希望大家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要有充足的睡眠,定時又營養三餐,遠離低血糖帶來的疾病危害,已經患有低血糖的人切不可忽視,瞭解危害性以及治療的準備,以防萬一。


NANA談健康


低血糖有什麼症狀危害

1、早期低血糖的症狀

相關低血糖的臨床表現顯示。低血糖在早期表現主要是與交感神經過度興奮和腎上腺素的分泌有著密切的關係,由此呈現出交感神經所支配的唾液腺、汗腺、心血管和外周神經系統異常興奮的一系列症狀。這時患者會突然感到顫抖、出汗、飢餓感、心悸、緊張、焦慮、流涎、軟弱無力、血壓輕度升高等多種症狀。

2、嚴重低血糖的症狀

一旦病情發展到嚴重低血糖時,這時由於大腦的血糖供應缺乏,就會造成腦組織功能的障礙,因此患者就會出現低血糖昏迷,還可能出現一系列精神及神經異常的表現,這裡包括注意力不集中、頭暈、精神恍惚、反應遲鈍、步態不穩、視物不清、躁動、舞蹈樣動作和血壓降低等症狀。對生命和健康造成嚴重的威脅。

3、低血糖帶來的危害

低血糖給患者帶來的危害也是很嚴重的,常見的有:首先,經常性的血糖過低會損害腦細胞,糖是構成人體重要的生命物質。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比較重視血糖過高,即糖尿病的治療,卻往往對低血糖症知之甚少。其實,低血糖症有時比糖尿病更可怕,因為發生低血糖症時,機體缺乏糖提供能量,很多代謝活動受到抑制,特別是發生嚴重低血糖時,大腦由於缺乏糖提供能量,會造成腦細胞的損害,甚至會出現昏迷。

其次,在社會、經濟、環境及遺傳等因素的綜合作用下,糖尿病的患病率越來越高。如果血糖控制欠佳,容易併發多種急慢性併發症,如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等。因此,糖尿病患者應到正規醫院就診,並按照醫生的要求規範科學地服降糖藥物,切忌自我治療或隨意更改服藥劑量。如果沒有糖尿病,就不能亂服降糖藥,以免發生低血糖症。

低血糖急救措施

患者先有飢餓感,乏力、四肢麻木,情緒不安,面色蒼白,頭暈,嘔吐,心慌,胸悶等。嚴重時,大汗淋漓,皮膚溼冷,吐之不清,注意力不集中,有時出現抽搐,驚厥,不省人事,大小便失禁,昏迷等。

1、絕對臥床休息,迅速補充葡萄糖是決定預後的關鍵。及時補糖將使症狀完全緩解;而延誤治療則出現不可逆的腦損害。因此,應強調在低血糖發作的當時,立即給予任何含糖較高的物質,如餅乾、果汁等。重症者應注意誤使食物吸入肺中嗆入氣管引起吸入性肺炎或肺不張。

2、能自己進食的低血糖患者,飲食應低糖,高蛋白,高脂肪,少食多餐,必要時午夜加飲糖料一次。

3、靜脈推注50%葡萄糖40-60ml是低血糖搶救最常用和有效的方法。若病情不嚴重,則症狀可迅速緩解,神志可立即清醒。


油裡游魚


什麼是低血糖?

先看下醫學上對低血糖的定義!

低血糖:一組以血糖濃度過低,出現交感神經興奮和腦細胞缺氧為主要特點的綜合徵。一般情況下,低血糖發作時血糖低於2.8mmol/L(糖尿病患者血糖低於3.9mmol/L)。

注意,低血糖定義裡有一個很關鍵的詞“腦細胞缺氧”,這是因為低血糖的主要症狀都是與大腦缺糖缺氧有關,如初期表現為精神不集中、思維和語言遲鈍、頭暈、嗜睡、躁動、易怒、時常產生飢餓感等。此外,低血糖發作時還會出現如出汗、飢餓、心慌、顫抖、面色蒼白,甚至昏迷猝死等現象。低血糖的傷害不容忽視,而低血糖究竟是因何而產生的?生活中要如何避免低血糖帶來的傷害呢?


低血糖的成因

1.藥物因素

藥物因素是導致低血糖的主要原因,如注射胰島素容易導致低血糖,而這個情況一般會發生在糖尿病患者身上。糖尿病患者的因為血糖過高,就會注射大量的胰島素注來降低血糖,反而導致患者出現低血糖現象。

2.飲食因素

飲食方面是導致低血糖的一大原因,就比如減肥人群,他們出現低血糖往往是身體營養供應跟不上身體消耗。還有一些人因為神經性厭食、慢性腹瀉,無法正常規律地進食,最終導致血糖下降。

3.疾病因素

這主要是針對肝部疾病患者,肝病會導致他們身體中的血糖紊亂。而人體在糖分攝入不足的情況下,更易引發低血糖。除此之外,一些內分泌疾病也會導致身體中血糖不穩定,出現低血糖現象。


防範低血糖傷害的方法

低血糖危害著實不小,弄懂了低血糖成因後,針對低血糖的防治上我們不妨牢記“防重於治”,並在生活中積極做到以下幾點:

1.穩定規律的飲食習慣

一日至少進食三餐,低血糖患者也可以少吃多餐,如在三次正餐之間增添2-3次,對於防止低血糖、控制高血糖效果顯著。

2. 適當運動

運動可以刺激大腦的活力,增加體內的血糖循環,從而改善低血糖患者的精神面貌。但是運動不宜過度,否則會適得其反,致使低血糖的發作。

3. 身邊多備點糖果

有種說法叫“一顆糖能挽救一個低血糖患者的命”,對於低血糖患者來說尤其如此,一顆糖就好比“靈丹妙藥,一吃見效”能快速補充糖分。低血糖患者最好隨身備點糖果,含糖量高的巧克力和牛奶糖是不錯的選擇。

4. 忌菸忌酒

菸酒對身體傷害很大,對於低血糖患者來說無疑更甚。因為菸酒會影響人體到正常的細胞代謝、血液循環、營養補充等,還會刺激大腦,影響大腦的血糖調節。


兒科醫生鮑秀蘭


很高興為大家解答。


低血糖的一些症狀:

1:引起飢餓感,頭昏眼花,心慌手顫,面色蒼白,出冷汗,虛弱無力,甚至昏迷。

2:導致意識恍惚,言行怪異,昏昏欲睡,抽搐驚厥,甚至昏迷死亡。

3:發生於老年人的低血糖還容易誘發心率失常,心絞痛,心肌梗死以及腦血管意外等併發症。



主食是維持人體血糖平衡的重要來源,正常的血糖範圍在3.5-6.1之間,因減肥而減少主食的食用,容易引發低血糖現象,低血糖會嚴重損害人體健康。

食療方法:

1:適合吃一些營養均衡的食物。

2:適合吃粗糧谷薯類的食物。

3:適合吃一些飽腹感強的蔬菜水果。

4: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注意儘量少吃或者不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

5:醃製的食品更是不能吃。

6:發生嚴重低血糖的人不要給其餵食,應該立,即送往醫院。

7:輕度低血糖的朋友,可以吃幾粒糖果,或者糖水。


蒙面小廚


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容易發生的急性併發症,不同的患者可能會出現不同的表現。一般表現為交感神經興奮和中樞神經症狀。交感神經興奮症狀如心悸、焦慮、出汗、飢餓感等。中樞神經症狀如神志改變、認知障礙、抽搐和昏迷等。

舉例說明:趙姐是糖尿病患者,午飯後運動1小時,感覺心慌、飢餓,她開始還在想,吃完飯沒多久怎麼就又餓了,後來一想,是不是因為運動量過大導致了低血糖?於是趕緊測血糖,果然是低血糖發作。趙姐於是拿出了隨身攜帶的兩塊糖吃了下去,15分鐘再次測血糖,血糖已經上升到5.9毫摩爾/升了,這才放下心來。

宋大爺也是糖尿病患者,一次服用降糖藥物後,感覺很困,不知不覺就睡著了,等自己再醒來時,發現已經躺在了醫院裡,問是怎麼回事?女兒告訴他,他服用降糖藥過量出現了低血糖昏迷,還好發現及時,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還有一部分糖尿病患者會出現無症狀性低血糖和夜間低血糖,無症狀低血糖發作時並沒有低血糖的典型症狀(心悸、焦慮、出汗、飢餓感等),而且有些患者屢發低血糖後,可表現為無先兆症狀的低血糖昏迷。

夜間低血糖就是在夜間發作的低血糖,多食由於降糖方案不合理導致的,尤其是使用胰島素治療的患者,如使用中效胰島素作為基礎胰島素,由於中效胰島素存在作用高峰,可能會引起夜間低血糖。夜間低血糖可以通過這些現象來發現:(1)早上醒來發現睡衣或褥子是潮溼的;(2)睡得不安寧或者做噩夢;(3)睡醒感覺頭痛或者累。


糖尿病之友


  我們都聽說過高血糖會引起糖尿病,可是低血糖症狀是什麼樣呢?臨床上,非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2.8mmol/L時可以確診低血糖,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3.9mmol/L時就容易發生低血糖反應。當低血糖症發作時,患者表現為飢餓感、四肢軟弱無力、面色蒼白出冷汗、心慌脈快、手足顫抖、煩燥緊張、說話不清、頭昏眼花、步態不穩,病情嚴重者神志模糊、抽搐、昏迷等。嚴重的低血糖或者低血糖導致較長時間腦昏迷的患者,可導致嚴重腦損害,誘發嚴重心腦血管事件,甚至死亡。一旦發生低血糖需要儘快補充能量,讓身體快速恢復正常狀態。

  當發生低血糖時,如果患者神志清醒,可補充含糖食品,例如糖果、點心等,也可以可立即喝糖水、果汁。補充量不宜太多,特別是糖尿病患者低血糖補充相應含糖食物後,一定要15-20分鐘內監測一次血糖,觀察血糖變化情況,糖尿病患者低血糖需要補充食物讓血糖超過3.9mmol/L,非糖尿病患者往往補充一些含糖食物後,臨床不適症狀基本可以消失。對於因為低血糖導致神志不清甚至昏迷的病人,不能直接餵食,以防誤吸,此時需要需要馬上送去醫院,給予50%葡萄糖液40~60毫升靜脈注射救治。

  低血糖容易發生在營養不良的兒童或者老年人,另外就是長期使用降糖藥物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合理使用降糖藥物,平時做好血糖監測,尤其是在餐前或運動時出現頭暈、心慌、面色蒼白等表現時,要提高警惕防止發生低血糖。


關注“家庭醫生在線”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家庭醫生在線


低血糖被定義為血糖低於70mg / dL,這是一種令人不適但並不危及生命的疾病,除非您患有糖尿病(尤其是Ⅰ型糖尿病),在這種情況下,您需要迅速採取行動以避免嚴重問題。

但是,對大多數人來說,低血糖的治療方法就是補充一些能快速消化的碳水化合物,例如果汁或葡萄乾。

當低血糖發生時,通常有哪些跡象呢?

01:覺得自己可能會昏倒

如果您突然感到虛弱、發抖或頭暈目眩,甚至昏倒,您可能正在經歷低血糖。

此外,頭痛,手臂或腿部無力或震顫,並且身體輕微發抖,這也表明您的血糖過低。

要恢復到正常的糖水平,可以吃一些含糖的東西,例如片劑或凝膠形式的純葡萄糖。如果不是很緊急(您沒有糖尿病),請選擇食用碳水化合物。

02:覺得超級餓

即強烈的飢餓感,使您感到有點發瘋。

03:沒有明顯原因的渾身發汗

患有低血糖症的人即使沒有過熱也可能會冒冷汗。

發生這種情況的原因是血糖水平低會觸發人體的搏鬥或逃跑反應以及腎上腺素的釋放。腎上腺素爆發會導致出汗以及其他症狀。

04:心臟劇烈或不規則跳動

低血糖時釋放的多餘腎上腺素也會使您的心臟劇烈或不規則跳動,您可能會感到心或胸部震顫。

此時請格外小心,因為快速或不規則的心跳伴低血糖的附加作用會使這兩種情況均惡化。

05:感到困惑和失落

患有低血糖症時,您所有的細胞都需要能量,包括大腦。結果就是,您可能會感到大腦空間不足和困惑,並且可能無法和人溝通。

如果同時還患有糖尿病,則朋友和家人應該保持警惕,然後問:“嘿,您現在正在努力講話嗎?”

06:不停犯錯誤

也許您犯了計算機錯誤、語音錯誤、計算錯誤……您似乎無法重回正軌。

此時,即使您意識到自己的能量水平很低,也可能無法清晰地思考以正確地做事情。

07:特別憤怒和生氣

您有沒有無明顯原因的憤怒和焦慮?此時可能是低血糖症。

低血糖最常見的情緒變化是好戰和爭論,或者只是拒絕討論某些事情或不同意您通常可以接受的事情。

08:
感到焦慮和不安

血糖極低會引起焦慮,因為大腦沒有獲得足夠的燃料,您可能會擔心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09:突然感到疲倦或睏倦

如果您患有糖尿病,突然感到疲倦或極度睏倦,則可能表明您的血糖低,並且您的身體沒有獲得足夠的能量。

與其睡一會兒(低血糖發作會加重這種危險),不如吃點東西,喝點果汁,服用葡萄糖片或凝膠。無論您想要吃多少,現在都不是躺下睡覺的時間。

在最後:

發表在印度內分泌與代謝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說,向大腦供應葡萄糖的“急性中斷”可能導致功能性腦衰竭,昏迷或死亡。在腦細胞開始死亡之前,我們有四分鐘的治療時間。

是的,這令人恐懼,但這也是要了解的關鍵信息。對於低血糖症來說,時間至關重要。

多吃能快速攝取糖分的食物,您會感覺好多了。對於同時還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可以使用急救藥物來扭轉局面,但務必詢問醫生藥物是否適合您。


UNU智能


發生低血糖的原因很多如胰島素劑量很大,磺脲類口服降糖藥劑量過大,忘記或者是推遲吃飯,運動量較平時大等。



臨床表現為經常出汗以手心或者是額頭為主,眩暈、心慌、手抖、飢餓、乏力、視力模糊、行走不穩、行為怪異、性格改變。

重則為失去定向能力,癲癇發作,知覺喪失,昏迷,有時低血糖症不易被察覺,以致在無低血糖先兆的情況下,突然意識喪失,這是一種非常危險的低血糖,成為未察覺低血糖常發生於病史較長,伴有糖尿病,神經病變的某些老年人。

🗣 低血糖對糖尿病的不良影響包括:

一、低血糖是胰島素的對抗激素,如腎上腺素、腎上腺皮質激素、胰高血糖素、生長激素等分泌增加而引起反應性高血糖,及蘇木傑現象,這會對糖尿病的代謝產生不利影響。

二、低血糖減少對腦組織的功能,多次反覆的低血糖可以使患者的腦細胞受到損害,使記憶力減退、反應遲鈍、甚至是痴呆,留下終身後遺症。

三、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特別是老年患者心臟的功能供養遭受阻礙,而產生心律紊亂,如心房先顫,甚至是急性心肌梗死。


愛暱七七88


什麼是低血糖?

成年人空腹血糖濃度低於2.8mmol/L,糖尿病患者血糖值≤3.9 mmol/L時即可診斷低血糖。

低血糖的表現

當血糖濃度低時,會導致交感神經興奮和腦功能障礙等表現。具體表現為:

交感神經興奮:冒冷汗、面色蒼白、心慌、飢餓等

腦功能障礙:精神不集中、躁動、甚至昏迷等

哪些情況會出現低血糖

1、空腹低血糖:

  • 內分泌功能正常情況下,當人體空腹情況下,個體差異,從事較強體力、腦力活動時,可導致低血糖情況的產生。或者惡病質病人、營養不良者,容易出現低血糖情況

  • 內分泌功能失常的情況下,低血糖主要是血糖調整不佳造成等因素造成

2、餐後低血糖:主要發生在有功能性病變的群體,如2型糖尿病患者、功能性低血糖症等

錯誤不足之處,敬請批評指正,謝謝!


普外科Tom


你好!養生君以為,關於低血糖症狀,你的配圖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典型的症狀就是心慌、手抖、飢餓、出汗等交感神經興奮表現。不過,也有一些特俗情況,具體如下:


1、簡單瞭解低血糖

普通人低血糖:血糖低於2.8mmol/L時,即為低血糖。

糖尿病人:血糖低於3.9mmol/L時,即為低血糖。我們知道糖尿病人經常是處於高血糖狀態的,這就容易導致機體對於突然間的低血糖來不及反應。如果血糖低於2.8mmol/L時,可能還來不及處理,人就已經昏迷了。因此,當糖尿病人血糖低於3.9mmol/L時,就需趕緊進食了。

2、典型的低血糖症狀

一般來說,當我們出現低血糖的時候,身體就會保護性的出現心慌、手抖、飢餓等交感神經興奮症狀。這主要是由於血中的葡萄糖不足,無法滿足大腦供能。大腦就向身體發出反饋信息:快點進食,我餓了!

如果長時間得不到能量補充,則會引起低血糖昏迷,嚴重者可有生命危險。

3、無典型的低血糖症狀

當我們出現低血糖的時候,如果大腦能及時向身體發出反饋,那麼一般都不會引起什麼嚴重後果。怕就是怕沒有這些低血糖症狀,具體如下:



①夜間低血糖

很多糖尿病友,都為空腹血糖偏高頭疼過。而引起空腹血糖偏高的原因之一,就是蘇木傑效應。也就是因為夜間出現了低血糖,導致早上空腹血糖反跳性的增高。

這種夜間低血糖,就幾乎沒有任何症狀。只有發現空腹血糖偏高的時候,再回頭來查夜間血糖,才能發現。這為我們糖尿病友的控糖,帶來不小的麻煩。


②老年人低血糖

前段時間,也是看到過這樣的新聞。倆老伴出去散步,走著走著,老爺子突然就混到在地了。路人幫忙打通急救電話後,送醫院一查,低血糖昏迷。

老年人出現低血糖,也是沒有典型症狀,也可以僅表現為飢餓或頭暈。因此,老年糖尿病友應當以預防低血糖為主。身上應該經常備餅乾或者糖果。

最後,祝你遠離低血糖!

希望以上建議可以幫到你,獲取更多糖尿病資訊,請關注養生細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