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達姆倒臺便宜了誰?為何今日伊拉克民眾對推翻薩達姆悔恨不已?

Amuwa


薩達姆倒臺後,最大的受益者,當然是美國利益集團。

這是毫無疑問的,美國為何入侵伊拉克?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利益。比如說,美國利益集團,盯上了伊拉克的石油。至於為何盯上石油,那就有多種說法了。有人認為,美國不缺石油,所以美國入侵伊拉克,應該不是去搶石油的,肯定有別的目的。

關於這個問題,我曾請教過一位美國教授。他告訴我,在美國利益集團的眼中,最重要的,就是維護美國的霸權。掌握了霸權,這些利益集團,就可以撈取財富,賺的盆滿缽滿。在美國霸權體系中,最為關鍵的,就是美元霸權。這個美元霸權,其首要的,就是石油美元體系,這是什麼意思呢?簡單的說,就是美國人通過一系列手段,讓中東的產油國,被迫接受美元為石油結算貨幣。由於美國掌握著世界霸權,這個體系被推廣到全球。

這樣一來,美國利益集團就可以玩轉美元霸權,並藉此掠奪別國的財富,也可以當作經濟壓制的手段,用於對付美國的競爭對手。因此,中東地區,對美國至關重要,美國想要控制這片地區。但是,伊拉克的薩達姆政權,在中東長期反美。據說,薩達姆還有一個計劃,準備用其它貨幣結算石油,另起一攤。如此一來,薩達姆徹底得罪了美國利益集團,他們欲除之而後快。當然,美國人也有別的目的,他們要掌控伊拉克,此舉是為了鞏固美國在中東的霸權。

薩達姆被推翻後,伊拉克民眾是否後悔?根據有些人的分析,伊拉克民眾,多數比較後悔。首先,美國入侵伊拉克,讓伊拉克陷入一片戰火,亂了很多年。薩達姆倒臺後,伊拉克一度出現權力真空,很多問題接踵而至。對於此,多數習慣了和平的伊拉克民眾,肯定會懷念過去的日子。不管怎麼說,美國禍害了伊拉克十多年,這是不可否認的。伊拉克人對美國的怨氣,也同樣不可否認。


圖維坦


在薩達姆死後的這麼多年曆史中,一直有人對薩達姆的死耿耿於懷著,固執地認為伊拉克人現在仍對推翻薩達姆的事情悔恨不已,覺得沒有薩達姆的伊拉克就一直是一個無法從地獄中脫離的國度。


但實際上這種說法是不對的,至少從大範圍來說並不符合現狀。

在現如今的伊拉克,人們對薩達姆的死去、倒臺表現出了兩種完全不同的態度。

伊拉克人對薩達姆倒臺的第一種態度

第一種就是很多人所說的惋惜、悔恨態度,這種態度出現在一部分遜尼派人身上。

他們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態度,是因為薩達姆出身於他們的族群,他們在天然裡對薩達姆存在著好感,所以才會對薩達姆的死去感到惋惜。


當然,薩達姆在90年代之前給他們帶來的富裕生活,也是他們產生這種態度的原因之一。

伊拉克人對薩達姆的第二種態度

第二種態度就是大家想象不到的歡欣鼓舞以及慶幸。

這種態度主要出現在伊拉克的什葉派人和庫爾德人身上。

在伊拉克主要存在著兩個重要的伊斯蘭派系,這兩個派系就是伊拉克的什葉派人和遜尼派人。

在伊拉克國內,什葉派人佔據了主體,大概佔據人口的53%左右,遜尼派人的人口要比較少一些,只有45%左右,除此之外,他們國內還有著一個比較小眾的派系,這個派系只佔據了2%的人口。

由於薩達姆平常比較著重扶持遜尼派人、打壓什葉派人,所以很多什葉派人對薩達姆都不存在著什麼好感,在他們之中,甚至有很多人對薩達姆痛恨無比。

而在遜尼派中,也並不是所有人都支持薩達姆的。

在遜尼派的45%人口中,有百分之十幾左右的人口是由信奉遜尼派教義的庫爾德人構成,這些庫爾德人雖然和薩達姆同為遜尼派人,但是他們卻要比什葉派人要更加痛恨薩達姆。


這點是由一些歷史因素造成的。

在上世紀80年代末期的時候,因為庫爾德人中有一部分人跟伊朗人合作、背叛了薩達姆,所以薩達姆在氣憤之下,就屠殺了18萬庫爾德人,把其他幾百萬庫爾德人全部強迫遷往了伊朗。

後來,是在美國人的幫助以及保護下,庫爾德人才能重新回到伊拉克生活起來。

對於庫爾德人來說,薩達姆就是他們民族的死敵,別說他們為推翻薩達姆感到悔恨,他們不高興得起來載歌載舞就已經算是很給薩達姆面子了。


遜尼派也並不全是支持薩達姆

說完上面這些情況,我們能統計出伊拉克大概有60%多的人口是明確不喜歡或者仇恨薩達姆的。

至於其他30%多的人口,我們則無法判斷所有人都支持薩達姆。

因為薩達姆雖然曾經給他們帶來過富裕生活,但是這種生活並沒有持續太久,在1991年之後,就因為薩達姆狂妄地攻打科威特而被美國人給終結了。


在1991年到2004年的過程中,伊拉克一直被美國經濟封鎖著,那時候他們根本賣不出任何石油、也無法自主地進口任何他們想要的物品,只能通過把一部分石油交給聯合國轉賣,才能從外界獲得少數無法被製造成武器的物資。

許多伊拉克人富裕的生活,就是這樣被中斷的。

這方面,是那30%多的遜尼派人中有一部分人不喜歡薩達姆的原因。

要知道,早在薩達姆之前,伊拉克國內就憑藉賣石油富裕了起來,而在薩達姆之後發生了什麼呢?

在薩達姆掌權之後,他對伊朗發動了一場長達8年的戰爭,在這場戰爭剛結束沒多久,他又挑起了對庫爾德人的迫害,然後則是入侵了科威特、引發了海灣戰爭、導致了伊拉克被美國經濟制裁。


從這種種方面來說,我覺得遜尼派中有人如果對歷史走向比較瞭解的話,肯定會對薩達姆產生一些怨恨的情緒,怨恨他毀了這原本應該一直富裕下去的伊拉克。

當然,對於造成這一切的美國人,伊拉克國內的民眾也肯定痛恨無比。

得了便宜的人

至於要說薩達姆倒臺後便宜了誰,我覺得便宜的是那些伊拉克新政府中的什葉派人。

很多人一直以為美國是為了搶伊拉克的石油才攻打伊拉克的,但是在那場戰爭之後,美國人卻根本沒有拿走任何一滴石油,在戰爭中以及戰爭後甚至還投入了七千多億美元的龐大軍費,從這點,大家就可以知道美國人攻打伊拉克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簡單。


那時候美國人之所以攻打伊拉克,其實只是為了鞏固他們的石油美元霸權、是為了石油附加給他們的霸權地位,而不是石油本身。

所以在推翻薩達姆政府之後,美國人才沒有拿走石油,直接把那些石油資源交給了由什葉派人主導的伊拉克新政府,讓他們自由在國際間交易起了他們的石油。


孤客生


薩達姆被絞死已經13年了,但關於他的爭論至今仍是個熱門話題。


美國為什麼發動伊拉克戰爭?是為石油嗎?如果是,好像美國並沒有霸佔伊拉克石油,而且現在伊拉克石油的最大出口國是中國。

美國花那麼多錢,且付出了5萬士兵傷亡的代價,推翻薩達姆政權到底得到了什麼?要解釋清楚這一系列的疑問,還是得從薩達姆說起。

從表面上看薩達姆執政期間,大部分時間都在和美國作對,但實際上薩達姆是美國實現石油美元霸權中的關鍵一環。

在薩達姆身上發動的兩伊戰爭、科威特戰爭、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都和石油美元霸權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上世紀70年代,在蘇聯到處舞刀弄槍的時候,美國確定了石油美元霸權,但當時只有沙特的石油是用美元結算,所以影響力有限。


薩達姆發動兩伊戰爭攪亂中東局勢,為美國提供了推廣石油美元的機會。

到了90年,美國“慫恿”薩達姆“吞併”特威特,傻大木落入圈套,而後美國為維護“正義”發動了海灣戰爭,打敗了伊拉克,並逼迫薩達姆接受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

在海灣戰爭時很多人有個疑問,美軍已經打到了巴格達,為什麼不趁機推翻薩達姆政權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推翻了薩達姆,還有什麼理由建大量基地“保護”中東國家安全呢?不提供保護,其他石油國家怎會接受石油美元呢?

從某種意義上說,美國確立石油美元霸權,薩達姆是“功不可沒”的。此後美國正是依靠石油美元霸權,才讓華爾街肆意收割全球的羊毛。


率先發現美國利用石油美元霸權收割世界的是歐盟,於是法、德等國就推出了石油歐元結算體系,目標找的還是“反美”的薩達姆。

石油美元體系是美元霸權的基石,美國人豈肯讓人破壞“薅世界羊毛”的權力嗎?

於是找了個藉口發動了伊拉克戰爭,這就是法、德罕見地譴責美國發動不正義戰爭的真實原因。但沒辦法,誰讓美國拳頭硬呢?

其實說到底,美國推翻薩達姆政權,不是為了石油,而且為了維護石油美元霸權,所以毫無疑問,美國是薩達姆倒臺的最大受益者。

至於說薩達姆倒臺,讓伊拉克人悔恨不已,肯定談不上。老百姓過日子不關心誰執政,獨裁不獨裁也只是利益集團之間的事。老百姓關心的只是當政者能不能給自己帶來好日子。



不可否認薩達姆在70年代,確實給伊拉克人帶來過幸福生活。但薩達姆窮兵黷武連續發動兩伊戰爭、科威特戰爭,將伊拉克經濟拖入了可怕的深淵,老百姓苦不堪言。

這樣一個領導人人民會懷念嗎?會為他的倒臺而懊悔嗎?顯然不會。但完全說沒有悔恨也不對,悔肯定沒有,但對美國的恨肯定有。

薩達姆倒臺後,伊拉克人的生活並沒有得到多大改善,區別只有倒下一個獨裁者,湧現了無數的小獨裁者。

而美國也並沒有兌現“民主自由”的承諾,而是達到自己目的後,拍拍屁股走人了,你說伊拉克人能不恨嗎?



花木童說史


伊拉克人民有沒有對推翻薩達姆政權“懊悔不已”——關於這個問題,我覺得,如果是在國內問得不到客觀的答案,得去問問伊拉克本國的人。只有伊拉克人民,才有這個資格解答,其他任何國家的人,都無權回答。

出於某些利益的考慮,其他國家的媒體,還很有可能對事實的真相進行掩蓋或者扭曲,而普通民眾受限於信息渠道和交通工具,不可能到伊拉克當地現場去採訪詢問,所以就有可能被媒體牽著鼻子走,得出截然相反的答案來。



想要改變這一切,就得做實踐的調查。比如,採訪一下在中國學習的伊拉克留學生。問問他們的態度,看看他們對薩達姆的真實看法。

當然,有人會說,這些伊拉克留學生說不定他們的父輩都是反薩達姆的,他們說的話未必代表伊拉克的主流民意。這樣的話,我們還可以有別的辦法瞭解真相。現在網絡高度發達,絕大多數國家的任何一個公民,都可以在網絡上自由發表意見。我們不是有微博嗎?可以找微博上的定居在國外的中國人,請他們幫忙,讓他們在推特上詢問一下伊拉克人。我想,這個應該不難吧?

即使不去詢問伊拉克人,僅僅從邏輯分析,也可以瞭解一些端倪,即伊拉克不可能所有人都喜歡薩達姆。這是由於利益使然。薩達姆是遜尼派,在伊拉克屬於少數派,他的對手包括庫爾德人一派和什葉派。就衝這點,薩達姆就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擁戴。《世界經濟報》還報道過,伊拉克GDP十年增長八倍,這說明人家整體也在向好。

不過,這些都是間接的推測,到底怎麼樣,我認為還是得直接詢問伊拉克人。


懷疑探索者


2007年元旦前夕,也就是在2006年12月30日這一天,被譽為“中東雄獅”的薩達姆,面對冰冷的肅殺氣氛,在敵人的淫笑、國人的嘲笑聲中走向絞刑架。

三年來,面對美軍的獸行,薩達姆忍受著屈辱,內心一次次感到可笑,美國打著解放伊拉克人民的旗號,卻如此折磨他們昔日的領袖,難道這就是美國所標榜的民主?

可惜國人已被美國的甜言蜜語、花言巧語所迷惑,豈會知道豺狼根本改不掉吃人的本性?除了暗恨國人糊塗外,就是為自己一輩子梟雄,最終卻栽在本國人民和敵人的手上感到由衷的悲哀。

美國借刀殺人,藉助伊拉克人民推翻了薩達姆。而今,面對美國駐軍,面對宗教派別鬥爭、面對自殺式恐怖襲擊活動,伊拉克民眾悔不當初,因為這些在薩達姆執政期間從來不存在。

不僅如此,在薩達姆帶領下,國家山河秀麗,人民安居樂業,國力蒸蒸日上,生活穩健運行,美好的記憶卻在數十天美軍暴行中毀於一旦。

如今,被美國掌控的伊拉克,民主自由何在?幸福美滿又在哪裡?美國只會空許承諾,卻不會拿出切實可行的措施來幫助伊拉克恢復往日的繁榮興旺。

難怪當年掄起大錘狠狠砸向薩達姆雕像的賈布里如今後悔不迭,他說,如有可能,願意為其重新塑像。這很有代表性,也頗具說服力,表明美國的謊言不可信,誰信誰就要吃虧,誰就要成為美國的傀儡。

聯想起委內瑞拉叛軍,他們的遭遇又何嘗不是?美國策反馬杜羅政府軍一部分士兵背叛,允諾他們每人2萬美元,這些軍人信以為真,紛紛逃往哥倫比亞,而今幾個月過去,不但分文未見,還要面臨流落街頭的命運。

而今,美國把槍口對準伊朗,逼迫伊朗屈膝求和,但是伊朗人民面對近在咫尺的伊拉克慘象,豈會被其假仁假義迷惑?一旦中其圈套,今天的伊朗就是13年前的伊拉克。

歷史一去不返,但歷史留下來的教訓刻骨銘心,誰相信美國,誰就自食其果,還要被美國指著脊樑骨道,“瞧,這就是下場!”

點贊太容易,評論顯真情,歡迎關注、留言,等你評論,等你『一鳴驚人』!

江淮聖手


哪來的觀點說伊拉克人悔恨推翻薩達姆的,經民調統計懷念薩達姆時期的民眾不足百分之一。薩達姆讓伊拉克變成了自己的個人私產,薩達姆上臺時油價正值大漲時期,有了錢的薩達姆不甘寂寞為了個人榮譽發動兩伊戰爭,讓伊拉克負債累累。八年兩伊戰爭讓伊拉克傷亡和被俘48萬人,損失作戰飛機250架,坦克2000多輛,火炮1500門,直接經濟損失2500億美元。

為了戰爭伊拉克向科威特借了150億美金,戰後的伊拉克百廢待興,薩達姆就想讓科威特免債,借你錢已經仁至義盡還讓免債科威特當然不同意。1990年7月,伊拉克在向科威特提出一系列要求遭到拒絕後,定下了以武力吞併科威特的決心。幾天內佔領科威特全境。1991年1月17日凌晨,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對伊拉克發動“沙漠風暴”軍事行動。整個海灣戰爭伊拉克一共損失了(傷亡俘合計)18.6萬人,飛機324架,坦克裝甲車5300輛,火炮2900門。但是如果對比當時它的120萬的總兵力,坦克裝甲車11600輛,火炮5600門,飛機1300架,直接經濟損失2000億美元。2月27日,伊拉克宣佈無條件接受安理會關於海灣危機的12項決議。

獨裁的薩達姆讓伊拉克人民直接損失4500億美元,應戰爭而受的制裁更讓人員溫飽都沒辦法解決。除了薩達姆家鄉的人,沒人喜歡薩達姆。

不受控制的權力是惡魔,讓一個發達的伊拉克失去繁榮,推翻薩達姆是伊拉克人民的勝利,短暫的社會動盪讓伊拉克迎來更穩定的未來。


流浪地理


伊拉克人對推翻薩達姆悔恨?那是你沒問伊拉克人的態度。

木叔做記者的時候伊拉克戰爭剛結束2年,在伊拉克駐華使館和大學都接觸過伊拉克人,他們對薩達姆沒有一個有好感的。

用他們的話說,薩達姆把伊拉克變成了自己的私產,特別是他和他的親信以及家族把控了當地所有油氣資源的開採和使用。

戰後伊拉克石油部長專門來華,在使館召開記者會時,木叔還提問他這個問題呢。他說如今伊拉克是一個融入國際大家庭的平等自由的經濟體,在能源領域歡迎所有國家公平競爭。

看看如今伊拉克開採油氣資源的國家吧,遍佈世界大國和主要經濟體,要比薩達姆時代強太多了。

推翻薩達姆能實現這一點,其實就是對國際社會做出的巨大貢獻。

有人可能一直認為,薩達姆倒臺是美國的陰謀,當然便宜了美國人和小布什政府。

這麼說也有道理,但不全面。畢竟任何人都不會“無利不起早”,沒事花數萬億美元在天涯海角打仗幹嘛?肯定要符合自己的利益。

不過除了美國人獲利之外,確實全世界也從薩達姆倒臺中獲得了更多好處。

除了剛才說的油氣資源公平化之外,伊拉克不會像薩達姆在的時候成為威脅地區的動盪之源。

薩達姆當政後一刻都沒閒著,和伊朗打了8年,之後又入侵科威特,和美國和西方還打了兩場大戰,甚至他們還向以色列發射過導彈。他和什麼卡扎菲、阿薩德等人也勾勾搭搭,總是想弄出點事來。

當時的伊拉克,能在不同時期分別成為美國和伊朗這對敵手的共同敵人,可見薩達姆真是把事情做絕了。

因此,他被推翻無論過程如何,結果是全球喜聞樂見的。

如果你還認為有哪個國家為他的消亡而悲哀,只能說還活在幻想裡。


木春山談天下


薩達姆倒臺,便宜了誰?當然便宜了伊拉克占人口大多數(約60%)的什葉派穆斯林和少數的庫爾德人(約15%)。而薩達姆所屬的遜尼派穆斯林(約18%)就最虧本了!因為,以遜尼派穆斯林主導的薩達姆政權一直以來都在打壓什葉派穆斯林和庫爾德人。現在伊拉克的什葉派穆斯林和庫爾德人翻身做主了。

也由此,心有不甘的薩達姆原手下的官兵,部族武裝等加入了反政府武裝的組織,甚至他們中的一部分參加了伊斯蘭國武裝組織(ISIS)。開始了戰後的反政府和反美的武裝暴力襲擊。這也是戰後初期的伊拉克局勢動盪不安的主要原因。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伊拉克的政局漸漸穩定。曾經不可一世的伊斯蘭國武裝組織也被基本消滅。伊拉克經濟發展迅速。我國中央電視臺(CCTV)也曾在伊戰十年後,對伊拉克的經濟狀況做了專題報道。報道指出:伊拉克經濟近十年,GDP增長了八倍!並以‘’戰後經濟復甦強勁‘’來形容。

(上圖為中央電視臺對伊拉克戰後十年經濟狀況的專題報導)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伊拉克人口占大多數的什葉派穆斯林上臺掌權以後,伊拉克與曾經打了八年“兩伊戰爭”的鄰國伊朗也大大改善了關係。

同時,伊拉克戰後原來最主要的反政府,反美武裝頭目薩德爾也自願放下武器。參與到伊拉克的全國民主選舉中,並在議會選舉中獲勝。



(戰後主要反美武裝領袖薩德爾)

目前,在薩達姆政權時期曾經被邊緣化的什葉派穆斯林和庫爾德人成為了政治主流。例如,伊拉克政府形成了一種“庫爾德人做總統,什葉派穆斯林做總理”的憲政模式。

如今的伊拉克局勢穩定,經濟健康發展。早已遠離了戰後時期曾經的動盪不安狀況。

可以想象,除了極少數前總統薩達姆手下,或某些遜尼派穆斯林的極少數人會後悔薩達姆政權的倒臺之外。可以說,絕大多數的伊拉克人民是選擇面對未來,期待伊拉克有永久的和平和更好的生活質量。對於他們來說,薩達姆政權已經成為了歷史,沒什麼可後悔的!


顏二哥有言23


薩達姆倒臺便宜了誰?為何今日伊拉克民眾對推翻薩達姆悔恨不已?(關注葛大小姐,天天曆史故事!)


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戰爭爆發,曾經號稱中東第一軍事強國的伊拉克在美英聯軍的進攻下兵敗如山倒,中東雄獅薩達姆和他的家族樹倒猢猻散,各自逃命,長子烏代、次子庫塞、14歲的長孫穆斯塔法因叛徒出賣,被美軍亂炮轟死。薩達姆被抓,經過了3年羞辱的監獄生活後,仍然難逃一死。

伊拉克人打開國門,引狼入室,對美英聯軍夾道歡迎,感謝聯軍解救了他們,推翻了薩達姆的獨裁統治!

轉眼間十多年過去了,那些夾道歡迎美軍的人過得怎麼樣?他們為當初的選擇後悔了嗎?

對於薩達姆的倒臺,用中國的一句話來形容是最恰當不過的了,那就是“有人歡喜有人憂”。

網絡上一邊倒的重複著同樣的話,那就是伊拉克人對推翻薩達姆無比後悔,薩達姆的一句話”沒有我的伊拉克,將變得一文不值“成為了現實,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這種觀點是以偏概全的,首先,伊拉克的什葉派人和庫爾德人就不同意,我們知道,薩達姆是伊斯蘭教遜尼派人,而伊拉克則是什葉派佔主體,人口占據53%,而遜尼派則佔45%,還有一些其他的小眾派系,遜尼派和什葉派從來就是天生的敵人,薩達姆帶著少數的遜尼派統治什葉派,本身就矛盾重重,其次,庫爾德人作為遜尼派的一部分同樣對薩達姆沒有好感(當年兩伊戰爭,庫爾德人反而幫助伊朗,氣急敗壞的薩達姆沒少殺庫爾德人,並將他們趕出伊拉克),因此,薩達姆要想維護集權統治就必須採取霹靂手段,兩手策略,通過賣石油提高老百姓生活水平,籠絡人心,如果還不聽話,那就一個字:殺!手段殘暴,毫不留情!

你以為薩達姆所在的遜尼派就是鐵板一塊,全部支持薩達姆嗎?薩達姆通過倒賣石油,的確提高了伊拉克人民的生活水平,但是人不是光靠糧食而活著,還有其他更多的需求,薩達姆不但沒有帶給老百姓安定的生活,反而是為了實現個人的夢想,將國家和人民置於水深火熱之中。

薩達姆好鬥、狂熱、野心勃勃,他最大的夢想就是把阿拉伯世界統一為一個國家,而自己則是那個統一阿拉伯世界的英雄,為了實現這個”英雄夢“,他發動了長達8年的兩伊戰爭,併入侵科威特,將伊拉克人民拖入戰爭深淵,接著就是長達十多年的經濟制裁,其實,伊拉克人民的生活從這個時候就已經毀了。

把國家搞成這個樣子,早就應引咎辭職的薩達姆卻想盡各種辦法維護自己的統治,他到處修建自己的肖像和雕塑,似乎這些薩達姆本人的雕像從白天到黑夜都在監視著自己的臣民,然後就是官方媒體的大肆宣傳,將薩達姆包裝成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多才多藝、無所不能、可以和古代巴比倫帝王相媲美的英明君主,企圖用造神運動來麻痺伊拉克人民,配合造神運動的還有盛大的閱兵式,久未露面的薩達姆”右手一支步槍,左手一支雪茄“,整個一好萊塢硬漢形象,每當部隊通過閱兵臺,他都鳴槍示意。

除了造神運動,還有無所不在的政府眼線,有說法,只要有三個伊拉克人在一起討論”倒薩“話題,必有一個向政府報告,全國一片白色恐怖,氣氛緊張壓抑,而一旦發現反叛者,只有一個下場——格殺勿論!

薩達姆本人就是一個陰謀高手,他1979年政變上臺時,500多名政府高官被槍決,1979年7月22日的一次看似普通的會議上,薩達姆宣佈叛徒名單,念一個帶走一個,共66個人被帶走,只有極少數人沒有被槍決,他連自己的兩個女婿都不放過,所以,在他統治期間,沒有任何一次”倒薩“活動成功。

再看看薩達姆是如何對付普通百姓的:

1、1982年7月8日,薩達姆視察杜賈爾村,該村什葉派居民向車隊開火,薩達姆貼身保鏢22人死亡,薩達姆同父異母兄弟巴爾贊·提克里蒂帶著部隊趕到,1000多人被抓,嚴刑拷打,140多人被殺。

2、1987年,薩達姆對庫爾德人進行種族清洗,一年多的時間裡50多萬人死傷。

3、1988年,為了報復庫爾德人的背叛,伊拉克化學部隊襲擊了哈萊卜傑鎮,5千多庫爾德人死亡。

4、1991年,什葉派起義遭到鎮壓,2003年5月發現了一個”萬人坑“,裡面埋了1.5萬人。

這些只是薩達姆屠殺活動的一部分,這樣的日子,就是天天喝蜜,也不會是甜美的,你確信所有的伊拉克老百姓都懷念這樣的日子嗎?

當然,還是有人懷念薩達姆時代的。

現在的伊拉克百姓生活真的很苦、很苦。中國人在伊拉克經營的工地上,每天工作9小時,工資約為15美元,上一天班拿一天錢,沒有休息,休息就沒錢,基本都是髒活累活,就這樣還都來搶著幹,原因很簡單,方圓幾十公里就這個中國工地有工作機會,一美元兌換1200伊拉克第納爾,出去隨便一個小飯館一個人就要15—20美元,所以,伊拉克工人很少外出吃飯,外出沒有公共交通工具,都是拼三輪、拼拖拉機,有不少家庭有車,但是並不代表有錢,因為車是幾十年前買的。

問他們和薩達姆時期比怎麼看,在什葉派省份,很統一,既不喜歡薩達姆也不喜歡美國,因為薩達姆時代說不定那天秘密警察找你喝茶,第二天就消失了,現在雖然窮,至少噴政府的時候不用擔心人間蒸發。

而一些曾經的精英階層或者是遜尼派身份的人,很懷念薩達姆時代,因為在那個時代,他們吃得好、穿得好,屬於上層人士,當初伊拉克財富大部門聚集在這些人手裡,薩達姆下臺後,這些沒有及時出逃的人都成了窮光蛋。

最後悔的人應該是那個親手砸到薩達姆雕像的人——卡杜姆·阿爾-賈布里,當初他掄起大錘猛砸薩達姆雕像的視頻傳遍了全世界。他過去為薩達姆修理摩托車,後來失寵,入獄一年半,他家裡14個人被薩達姆處死,美國人來了,他很高興,拿著大錘就去了廣場,後來接受英國廣播公司採訪時,他說”薩達姆死了,但在他的地盤出現了1000個薩達姆,薩達姆的確殺人,但這跟當前的政府不一樣,現在到處是腐敗、內亂、殺戮、搶劫,情況一年比一年糟糕。我想把它放回去,重建它,但我害怕會因此被殺“。

到底誰在薩達姆倒臺中佔到便宜了呢?

有人毫無疑問的會說是美國,其實,美國用數千億美元把薩達姆趕下臺後,並沒有參與重建工作,反而是中國人來的最快,戰爭後,伊拉克進行4次石油招標,中石油、中石化取得多個油田開採權,三年後實現回收,年產3億桶。上海電氣、中興通訊、中水電等在伊拉克員工數萬人,很多中國人湧入伊拉克,經營服裝、工藝品、五金、玩具、百貨等,在伊拉克市場佔據90%以上,”中國火中取栗“”中國贏得伊拉克戰爭“的說法經常出現在西方媒體上。

為什麼會這樣呢?首先是美國企業高估了這裡的風險,對參與重建不積極,只有兩家美國公司獲得石油合同,他們還對伊拉克的腐敗擔心。而中國人的”富貴險中求“精神恰恰在這裡得到充分發揮,所以中國人穿梭在戰爭和危險之中如履平地。其次,美國完全是市場主導,政府不能命令企業為了美國利益到危險的地方進行投資,而中國恰恰相反。三是,西方的高端製造業、建築業在伊拉克市場水土不服,而中國的技術和管理水平在這裡大有用武之地,佔盡各種優勢。

我們通過深層次來看,中國佔到的是表面的利益,而美國把薩達姆趕下臺,鞏固了美元的堅挺地位,逼迫伊拉克石油用美元結算,這才是大生意。


葛大小姐


我們知道薩達姆當政期間實行集權專政,在國內打壓什葉派人士和庫爾德人,將整個伊拉克視為自己的私有財產,對外為了實現自己的野心發動兩伊戰爭和入侵科威特(引發海灣戰爭),給本國造成了巨大的災難。薩達姆倒臺以後,伊拉克什葉派和庫爾德人實現了當家做主,普通民眾也獲得了和平安定的生活,這些都是伊拉克的受益者。

當然,除了伊拉克國民本身以外,美國作為推翻薩達姆政權的主導者,消除了一個地區威脅政權,有利於維護美國主導的中東秩序。同時,美國重新將伊拉克納入石油美元的結算體系,維護了石油美元的地位。

薩達姆倒臺,受益的還有伊拉克的周邊國家。比如科威特,伊朗等。我們知道伊拉克曾經入侵過科威特,如果沒有美國出兵打擊,估計科威特早就變成了伊拉克的一個省。伊拉克和伊朗是死對頭,兩國打了8年的兩伊戰爭,造成上百萬人的傷亡,財產損失更是不計其數,美國推翻薩達姆政府無疑為伊朗消除了一個重要的對手,從而使伊朗獲得好的發展環境。

(以上圖片是伊拉克民眾生活照片)

說伊拉克民眾對推翻薩達姆政權悔恨不已,這肯定沒有事實依據。伊拉克目前已經建立了由什葉派、遜尼派和庫爾德人共同參與的國家政治治理結構,使各個政治派別有機會參與國家管理,這在薩達姆時期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現在的伊拉克石油開發也是通過引進世界各個國家參與,不再像薩達姆時期成為薩達姆家族的私有財產,伊拉克石油開採紅利也可以被大多數伊拉克民眾享有,真正受益的是伊拉克民眾。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雖然是非正義的,但是改變了伊拉克的政治環境,為伊拉克發展創造了一個更好的條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