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圈”到車輪的華麗變身,黃帝發明“車”的趣事


“帽圈”到車輪的華麗變身,黃帝發明“車”的趣事

黃帝時期,還是處於遊牧部落,逐水草而居。原來住的地方草吃光了,就得重新找個地方放牧。那就得整個部落,所有的人,老的少的;還有所有的東西,吃的用的,也得搬過去。

這個搬家可是個大難事啊!小的東西,都得肩挑手提的。大的、重的東西,就得幾個人抬,效率很低,一天也走不了多少路。每次搬家,都累個半死。

有什麼方法可以運送更多的東西呢,讓搬家輕鬆一些,走得快一些?黃帝可是傷透了腦筋。吃飯的時候想,上廁所的時候想,走著路也在想,他無時無刻都在想這個問題。

一天,正趕路呢。由於太陽很大,就有部落裡的女成員送給黃帝一個“帽圈”。

什麼是帽圈啊?就是用韌勁好不易折斷的樹枝,編成一個圈圈。然後,再插幾朵野花。這樣的帽圈戴在頭上,既可遮陽,又漂亮美觀。很受大家的歡迎。

原始氏族也有自己的時尚哈!

戴著美女送的漂亮“帽圈”,黃帝正美滋滋地趕路呢。突然颳起一陣大風,把黃帝頭上戴著的“帽圈”給吹了下來,而且還在地上“咕嚕咕嚕”的滾出了很遠。

聰明絕頂的黃帝看到這個情景,眼前一亮,一個極妙的想法產生了。

他把“帽圈”以剛才的情形又試著滾了幾下,一邊兒滾一邊兒思考。然後還又拿了一個帽圈,兩個一起比來比去的。

琢磨了一會,找來一根木棒,把兩個圈圈連在了一起,又用一根繩子綁在了木棒的中間。黃帝拉著繩子,那兩個圈圈就滾動了起來。這不就是最原始的車輪嗎?

黃帝真是個天才啊!


“帽圈”到車輪的華麗變身,黃帝發明“車”的趣事


當然,他的那群子民可不知這是什麼東西,有什麼用,只是在邊上看熱鬧,覺得好玩而已。黃帝心裡卻很是興奮,因為他知道一項偉大的發明就要被他發明出來了!

於是命令下屬去砍下兩片圓木,中間挖個圓孔,用一根木棍把它們連起來,木棍上固定了一塊木板。

弄好這些後,黃帝在木板上放了點東西,套上繩子試著拉了幾步。

這時,那幫手下終於看懂了,手舞足蹈高興壞了。這可是一個好東西啊,偉大的黃帝,你真是太厲害了!

黃帝又和大夥一齊開動腦筋,一邊使用一邊改進。使它滾動更順暢,而且結構更牢固。然後呢,就可以拉更多的東西,還可以拉得更快。

黃帝手下有個叫倉頡的人。對,就是那個“倉頡造字”那個倉頡。他根據這個東西的形狀,專門造了一個字,叫“車”(就是圖片上這個)。


“帽圈”到車輪的華麗變身,黃帝發明“車”的趣事

是不是很像呢


於是,車就成了這個新發明的工具的名字。

後來,還在這基礎款型上進行了改造,可以把車架在牛身上,讓牛來代替人力,效率更是成倍的增加。

還根據戰爭的需要,把車架在了馬的身上,改造成了戰車。

古代人將裝有帷幕的車,叫做軒,將橫在車前面用來駕牲口的那根橫木叫做轅,合起來就叫做軒轅。

後世也把黃帝稱為“軒轅氏”,以紀念他發明了“車”這一了不起的交通工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