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居民的正確洗手率僅有4%!你有可能白洗了

手是人體的“外交官”,刷牙洗臉、開車出門、上班工作、脫鞋洗腳、吃飯上廁所,都離不開手。 而一隻沒有洗過的手,至少含有4萬~40萬個細菌,指甲縫就更多了。 為什麼說“病從口入”,因為吃東西要用手,而手上沒被洗乾淨的細菌都被吃進肚子裡了。

中國居民的正確洗手率僅有4%!你有可能白洗了

如今疫情當下,大家都知道要勤洗手;大家不知道的是洗手並非從來就有的。 早在19世紀,當時的醫院到處都是尿液、血液、嘔吐物,空氣裡瀰漫著各種體液的氣味。產婦是最容易感染的人群之一,生孩子在那個時候都是九死一生。 一名叫塞麥爾維斯的匈牙利產科醫生髮現自己的一位同事在進行屍體解剖時弄傷了手,過了沒多久也死去了,而且在他身上發現了和產褥熱(在那個沒有抗生素的年代,感染的死亡率很高)一樣的症狀。

中國居民的正確洗手率僅有4%!你有可能白洗了

於是,他提出醫生們在接生之前,用漂白粉洗手,最後效果顯著,醫院內的產褥熱比率急劇下降。因此,塞麥爾維斯也被後來的人們稱為是“母親們的救星”。 但是他的假設沒有被當時的醫學界接受,為此他陷入了牛角尖,最終,他被送到精神病院直至死亡(有一種說法是,他是被毒打了一頓後感染而死)。 直到他離世的15年後,也就是1880年,使用殺菌劑洗手才成為了產房普遍推廣的措施。洗手不是小事 “飯前便後要洗手”我們從小就知道,但是據中國健康教育中心開展的調查來看,中國居民的正確洗手率僅有4%。 將洗手做到極致的人群應該是醫護人員,因為在醫生看來,正確的洗手作用大於疫苗,可以有效降低傳染病的發病率。

中國居民的正確洗手率僅有4%!你有可能白洗了


一張圖讓你直觀地感受到洗手的重要性 1.擦過chromebook鍵盤的麵包 2.沒有接觸過手的麵包 3.用手碰過的麵包 4.用肥皂洗過手碰過的麵包 5.只用手部消毒液消毒的手碰過的麵包

中國居民的正確洗手率僅有4%!你有可能白洗了


如何正確洗手 世界衛生組織定義,正確的洗手要同時滿足4個條件:正確的時機,流動的水源,合適的清潔用品、足夠的時間。什麼時候洗手? 飯前便後要洗手,此外,戶外以及公共場所回家要洗手,無論是下班、放學、購物還是吃飯。因為很多地方你想不到有多少細菌,而它們確實存在,而你看不見,卻摸得到。 如果醫護人員的無菌觀念能夠普及、被大家應用於生活當中的話,那應該可以降低很多疾病的傳播和發生。 大部分醫生的無菌觀念都是實習期被手術室護士罵出來的,有人無菌洗手後,紗布攥錯了手,被罵回去刷3遍;有人手肘處肥皂沒衝乾淨去擦手,被罵回去重刷;有人換位錯了,被罵成“案例”。 有多痛的領悟,就有多深刻的認識。清潔的流動水源很重要 汙染過的水不行,有的家庭節約用水,半盆水可以洗好幾次手,此處敲黑板,劃重點。只用水洗手是遠遠不夠的 結果如下圖所示,越亮說明細菌越多。不愛洗手的、洗完手不擦乾的、洗手時間短的看過來。 那些發光的細菌最終都會被吃進肚子裡,揉進眼睛裡……

中國居民的正確洗手率僅有4%!你有可能白洗了

請記得用肥皂或者洗手液請保持洗手時間大於等於20秒(2遍生日快樂歌的時間)

中國居民的正確洗手率僅有4%!你有可能白洗了

目前運用最廣的就是世界衛生組織推廣的“七步洗手法”,口訣是內外夾弓大立腕。

中國居民的正確洗手率僅有4%!你有可能白洗了

洗完手就完事了? 拿一次性紙巾把手擦乾,不要重複使用毛巾,除非擦完的毛巾能保證用完就洗,洗完曬乾,千萬不要一家人共用一條毛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