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食?撲人?原來是狗狗的儀式感作祟

我們都知道,狗的祖先是狼。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在我們人類的家庭環境中,狗狗還保有許多狼群的儀式,這些儀式滲透在狗狗對你的態度中,滲透在吃飯、散步的一舉一動中,甚至你無形中的反應也是它儀式的一部分。

瞭解狗狗的日常儀式,會讓你更理解它的行為動機,或許你還會吃驚地發現,很多你以為的意思,並不是狗狗真正想表達的意思哦!

那麼下面我們來全方位瞭解一下,在你沒有察覺到的時候,狗狗到底每天都在默默貫徹著哪些儀式呢?


狼群的等級制度

護食?撲人?原來是狗狗的儀式感作祟

每個狼群都由頭狼和下屬成員組成,頭狼位於權力金字塔的頂端,負責制定狼群的規則。它是狼群中最強壯、健康、聰明和有經驗的成員,其任務就是確保狼群的生存。

它可以命令其他成員做任何事,並且會不斷地展示自己的權威,來鞏固自己的地位。

以下這些儀式,都是頭狼確立威信的關鍵——


儀式一:吃飯的時候,頭狼先吃

護食?撲人?原來是狗狗的儀式感作祟

當殺戮完成後,頭狼對戰利品擁有絕對的優先享用權。只有它自己保持最佳身體狀況,才能最大程度保證狼群的生存。只有當頭狼心滿意足了,其他成員才可以開吃。

而且其他成員也會嚴格按照等級順序進食,地位高的先吃,地位低的後吃。頭狼會對任何打亂次序的成員發起攻擊。

而這項儀式,也是家中的寵物狗們仍在貫徹的。

所以,大家應該能想象到,為什麼有的狗狗會護食了吧?

護食?撲人?原來是狗狗的儀式感作祟

它不是性格不好!不是貪吃!不是野性未退!——那是因為它認為自己的地位高於你,它有必要通過食物來提醒你你的位置。

主人的錯誤行為:

  1. 每頓飯狗先吃,自己後吃;
  2. 食物不限量,永遠擺在那裡讓狗狗自助;
  3. 出於愧疚或寵溺,隨意餵狗狗吃零食,或是在狗狗撒嬌的時候就給它吃。

正確的做法:

1. 一個全家人都應參與的小把戲:把食盆給狗狗前,家裡的每個成員都要假裝從裡面拿食物吃幾口,然後再給狗狗;

2. 餵食時間、餵食量由主人決定,任何時候,只要是狗狗主動要求吃東西,無論它是用什麼方法(裝乖坐好、盯著你、跳來跳去、委屈哼哼等等等等),都要拒絕

3. 只有當主人主動提出要求,並且狗狗照做之後,才能給零食獎勵。


儀式二:捕獵的時候,頭狼率領

護食?撲人?原來是狗狗的儀式感作祟

在狩獵過程中,頭狼是領頭羊。一次狩獵的遍及範圍非常廣,時間跨度很長,頭狼會針對狩獵策略、戰術等做出指示,其他狼則負責執行命令並提供協助。

放到寵物狗身上,每次出門散步,對它們來說其實就是一次狩獵。對一隻狗來說,這是最重要的活動了。

出發前,它們的腎上腺素會急速飆升,表現得亢奮不已。

護食?撲人?原來是狗狗的儀式感作祟

狼群裡會有同樣的現象發生,此時頭狼一般會高傲地按兵不動,直至同伴安靜下來,再在它的號令下出發。

主人的錯誤行為

  1. 從出門到回家,全程被狗狗拽著走;
  2. 不戴狗繩;
  3. 在可以摘掉狗繩的空曠區域,狗狗撒手沒,怎麼叫都不回來,於是主人只好去追狗,無奈狗子越追越跑。

正確的行為:

  1. 拴好狗繩後,由主人帶領狗狗來到家門口站定,主人靜靜等待狗狗在他身側或身後坐好,保持平靜;
  2. 主人開門,並率先走出門,狗狗殿後,如果狗狗搶先出門,要把它帶回來重複上一步;
  3. 出門後,由主人來領頭,狗狗跟隨,如果狗狗拽繩子,則主人止步等待,甚至可以帶它退回;
  4. 提前訓練好“召回”口令,再松繩子,如果狗狗實在不肯跟你回家,那麼你可以自行離開一段距離,靜靜等它跟上來。


儀式三:有危險的時候,頭狼先上

作為對狼群忠誠的回報,只要一有危險出現,頭狼就會充當狼群的保護神。它需要對危險程度做出判斷,並決定族群是否要選擇逃跑、按兵不動或戰鬥。無論它做什麼決定,狼群都會誓死相隨。

大家或許會想:可是我們生活中並沒有危險啊!

其實對狗狗來說,有人敲門、有客人來訪、有別的狗路過等等,都會讓它們感到威脅。

護食?撲人?原來是狗狗的儀式感作祟

如果狗狗覺得它是“頭狼”的話,就不得不對這些威脅做出守衛的反應,比如吼叫或攻擊。

主人的錯誤行為:

  1. 嚴厲批評狗狗;
  2. 讓狗狗自己去應門。

正確的做法:

  1. 當狗狗出現護衛行為時,應溫和地將它趕到其他房間去,而由主人去應門;
  2. 客人進門後,要全然忽視狗狗,直至它放棄護衛,自行臥在一邊時,再去和它互動。


儀式四:重聚的時候,重新確認地位

護食?撲人?原來是狗狗的儀式感作祟

當狼群分開後重新聚首時,會格外熱情地彼此迎接。此時,頭狼會再次發號施令,來重申自己的地位,消除任何疑慮。並且頭狼會有自己的一處安樂窩,在沒有得到它的允許時,其他成員絕對不許進入這個區域。

那麼,當這種儀式放到寵物狗身上,又會如何演繹呢?

其實,無論主人是上廁所、去陽臺收衣服,還是去超市、下樓取快遞、出門上班,對狗狗來說,都算一次分離。因為它很難判斷主人多久才會回來,甚至主人是否還會回來。

一旦狗狗認為自己是“頭狼”,那麼當主人消失在自己的視野中時,出於對自己族群成員進行保護的責任感,它就會陷入焦慮。

而當主人回到它的視線內後,它會表現得格外熱情,立刻重溫確定領導權的儀式

護食?撲人?原來是狗狗的儀式感作祟

主人的錯誤行為:

  1. 對狗狗的熱烈歡迎做出回應,包括大喊“停!”“坐好!”;

2. 讓狗狗隨意上自己的床。

正確的做法:

  1. 無論你的狗狗選擇用什麼儀式迎接你(轉圈、蹦跳、吼叫、叼來玩具等等),都要對它們視而不見,一字一句一個眼神也不要回應
  2. 當狗狗的儀式結束時,它會自行走開,坐下來思索你們兩個之間的地位關係,此時再忽視它五分鐘,然後就可以叫它過來玩了;
  3. 執著的狗狗可能會重複十幾次同樣的儀式,努力尋找你的弱點,一旦你有所回應,它就會認為自己的地位得到了認可;
  4. 如果狗狗擋住你的腳步,或把爪子搭在你身上,那麼你要沉默地把它推開;
  5. 在家裡設置禁區,沒有你的允許,狗狗不得入內。


這四個主要的儀式彼此關聯,而且必須每天重複。只要做到平靜,自信,不朝令夕改,相信你一定可以成為狗狗合格的“頭狼”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