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的同時要把車位也買下來嗎,還是以後再買?

無憂房


買房的同時要把車位也買下來嗎,還是以後再買?這個問題是沒有統一答案的,如果在車位緊張的區域,沒有替代停車位的停車方式,我建議立刻購買。如果在車位不緊張的區域,建議以後再買。

一、車位不緊張,替代停車位方式多樣的城市,建議不要購買車位

1、住宅建設指標中,小區車位數量是大於業主數量,後期購買和租賃都非常方便

目前很多城市都強制規定了車位配比,一二線城市車位比必須達到1:1.2以上,三四線城市必須叨叨1:1以上,簡單來說一二線城市小區如果住戶有100個,車位就必須建設120個,三線城市小區如果住戶有100個,車位就必須建設100個。這是住宅建設的強制規定,每個開發商必須要遵守,並且個別開發商為了彰顯小區品質,會故意建設更多的車位。

按照這個指標計算,就算所有業主買車位,車位都是有富餘的。而且小區車位必須業主才有權利購買,因此不會出現供小於求的現象。

2、車位銷售價格遠遠大於租賃價格,購買車位性價比不高。

車位銷售價格很高,租賃價格卻很低,這就導致購買車位不如租車位。我就拿我所在城市車位做個對比,一個車位大概20萬,出租價格大概是300元/月(扣除車位管理費),如果購買的價格用來租賃大概能200000÷(300元/月*12個月)=55年,這個顯然是非常不換算的。

3、小區周邊有道路停車、商業停車等多種替代停車方式。

如果小區周邊有道路停車、商業停車場等多種替代停車的方式,完全不必要立刻購買車位,可以用這些停車方式進行替代。

二、車位緊張、沒有替代停車方式的城市,建議一定要購買車位。

1、車位緊張的區域,小區車位會被銷售一空,後期面臨無車位可租的窘境。

雖然住宅建設指標中,車位數量是大於業主數量的,但如果車位非常緊張,很多業主可能過購買2個車位。這就導致了小區車位供應滿足不了需求,開盤車位就銷售一空,讓你面臨後期無車位可租的窘境。

2、小區周邊如果沒有替代停車的方式,生活不便將遠高於你的購買價格。

雖然車位的價格非常高,不如租賃便宜。但如果小區內部無車位可租,周邊又沒有替代停車的方式,那意味你每天開車回家需要不停尋找停車場,然後自己走路回家。在這過程中浪費的時間成本、精力成本遠遠高於你的購買成本。

因此購房者首先要判斷自己城市車位數量是否緊張,才能做出更準確的購買車位建議。


我是從業15年的資深專業地產分析師,不為流量折腰,只發布專業、客觀、中立的房地產知識,希望得到專業購房知識,避免購房陷阱的請關注我。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大家點個贊,以示鼓勵。謝謝。部分圖片來自網絡採集,如有侵權請儘快聯繫,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冷眼看地產


就這麼跟你說吧,我買房的時候,也打算買車位的,可是手裡資金只夠刷房款首付,而且因為當時嫌車位貴,一個車位下來要八萬,這可以在我們新農村買一個車庫了,看清楚了,是車庫!車庫!!


反正後來想想,就算沒有停車位,也不怕沒地方停車,總之不划算,所以也就沒買。

現在快交房了,想買車位,可是現在漲到十二萬了,十二萬啊,這也太貴了,怎麼著,也能買一臺不錯的車開開了,想想還是算了,不買了,以後也不買了。

看網上說車位場地屬於業主所有,不允許物業出售,以後政府可能會出臺政策文件,明確業主的合法權益。也就是說車位再也不用買了。當然,這到底能不能實行,目前還不得而知,就當是給我們這些沒有停車位的業主們一個心理慰藉吧~~

所以呢,題主,如果你不差錢的話,最好提前把車位買好,畢竟這玩意兒和房價一樣也會漲的~~

如果題主有車,雨雪天氣或者搬運大件東西的時候,你就會發現,有個地下停車位是多麼的重要~~

如果題主沒車,或者以後也不打算買車,那確實沒必要買,如果真買了,當做財務投資也不錯哦~~

希望可以幫到你~~


啟名星


在我看來,這個問題其實沒什麼好爭議的。

有條件有錢,肯定要買車位,最好是買兩個,沒有條件,借錢也儘量買一個。

就拿我以往的購房經歷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2002年的時候,我第一次買房,廣州天河區87方的房子,單價3600,總價落地31萬的樣子,當時收入低,月供壓力比較大,壓根沒想過會在幾年內買車的事情,更沒想過要買車位。到04年的時候,小區的車位開始放賣,6萬一個,相比於房價差不多五分之一了,當時覺得沒必要去花這個錢,也就沒考慮了,同一個小區的鄰居,跟我是同事,工資沒我高,硬是一咬牙湊錢買下一個車位,當時我還笑話他太浪費錢了。沒成想過了3年後,房貸還清了,我們兩家都買了小車,他家有車位就很悠閒了,我為了租個車位那真是費盡了功夫,好不容易租到的車位,從最初的400/月,半年漲一次,1年半之後就漲到550/月了,你還啥意見都沒有,不租,大把的人搶租。

據說那個小區的車位現在已經漲到4、50W一個了,而且還是有價無市,沒有人捨得拿出來賣,你說無論從自己使用的需求角度,還是投資的角度,該不該咬牙買一個呢?

2009年的時候,我搬到佛山南海居住,買了一套二手房,房主帶車位一起出售,車位售價15萬,當時佛山南海這邊人少車少,路邊停車很方便還不要錢,當然更重要的原因是我手頭沒有多餘的資金,也沒有意識到車位的重要性,就沒有一起把這個車位買下來,等到三年後,佛山的小車越來越多,路邊的停車位也在逐漸規範減少,保留的車位也變成收費車位了,這個時候才意識到車位的重要性,等到再想買的時候,已經漲到30+W的價格了,而且有價無市,很難有車位出售,且基本都是和房子一起捆綁銷售的,這個時候真是欲哭無淚,只能去租私人車位了,繼續面對在廣州時面對的漲價、終止租約的問題。


所以,我的建議真的是很坦誠的,基於我自己的切身感受的建議,買房,連著車位一起買吧,未來,你一定會買車,也一定會用得上車位的。


我是元寶爸爸,親子旅行、自駕旅行愛好者,多平臺獨立撰稿人,分享專業的自駕旅行、親子旅行等旅行知識和經驗!歡迎關注我,留言討論和交流溝通。本文系原創,抄襲必究!

自駕趣旅行


一看見這個問題我就笑了,要說三年前問我,我肯定猶豫,但現在絕對建議買。

我們小區修好後入住大概五年,我搬進去剛好三年,三年我剛進去的時候,小區還沒住滿,地下停車場車位只剩幾個了,那時候物業跟我說這個情況,我當時還很懷疑,說人都沒住滿車位就沒幾個了?不是什麼銷售手段吧?激起用戶的時間和危機感給他們增加銷售這種辦法我不是沒遇到過。後來問了下一個公司內部朋友,的確是沒什麼剩餘了,我這才決定買下來,8萬,買得時候那叫一個心疼啊。

後來沒幾個月車位賣完了,地下停車場只有私家車位了,小區附近設施也開始完善,從去年開始,不斷有人問車位的轉售消息,今年底(18年底)的時候一個車位掛單13萬,漲了5萬塊,我公司事多長期不停車在家裡,就通過中介租了出去,現在成本都快收回60%了。

如果你的小區在一段時間內穩定、周圍環境屬於發展完善狀態,建議你拿下車位,再差也能為自己提供方便,甚至,小賺一筆。


當代寫作


當然要買車位了。

2008年,買房的時候,這個地段還沒怎麼發展,隔壁也沒什麼小區,自己沒有車,壓根就沒想什麼車位的事情。

2009年,小區交房的時候,入住也不高,開發商就沒打算把車位賣出去,不去問的話,基本上都沒有賣車位的意思,只有少數的業主有車位的需求才去購買的。

2014年開始,周邊小區陸續入住,商場也開起來了!小區的負一層,陸陸續續的停車越來越多了。一直到前兩年,負一樓也不夠用了,開放了附二樓了,現今負二樓也不夠用了,開發商抓住這個機會開始賣車位了。以前是7萬塊錢一個車位。到現在的15萬一個車位都要靠搶。租金從原先的80塊錢漲到現在的300塊錢一個月,還供不應求。

直到去年把房子賣了之前。小區的車位都非常緊張。把房子賣了,很大的原因就是買不到車位了,每天為了找一個車位,圍著小區打轉轉,有時車停在小區外面,還被警察抄牌,得不償失。不想再過這種生活,如要新買房,一定要買個車位,有條件要買兩個。

當初也是跟大多人想法一樣,自己都沒有買車或者是外面有停車的地方,或者是租金比較便宜,不用去買一個不划算的車位。

因此買房的時候最好是把車位也買下來,如果現在不買,等以後的話價格漲了不說,而且還很難買到,會給以後的生活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情農


我是亦家先生,我想來回答下這個問題:

買房的時候,如果自己有購買能力,還是建議把車位一起買。這一點我的體會比較多,我住在福建省廈門市島內一個相對老一點的小區,以前沒有規劃底下停車庫,記得小的時候地面停車位根本就沒人停,因為那個時候私家車還沒有那麼普及。後來結婚的時候搬回這套房子住,結果不用說車位,就是地面上不堵路的路邊都基本沒有位置,每天你回來的早停在裡面別人就堵你,反之你就堵別人,留下電話。往往第二天老婆上班我要6點多起來一個個先打電話讓別人退出去,有時候要退十幾部才能出去,再遇到一些晚歸喝多或不留號碼的,真的崩潰的心都有了。另外,因為車都只能停在小區道路兩邊,致使本來就不寬敞的小區道路更加擁擠,所以我們小區有個不成文的規定,自己被刮擦了不會去調監控的,因為明天你可能也刮擦額別人。真的都無比淡定。

後來在島外買房子的時候家裡果斷買了子母車位,受夠了沒車位的苦。況且,電動汽車一定是接下去的趨勢,考慮到到時候在自己車位增設充電樁的問題,我覺得,如果條件允許,還是早點買車位為好。


亦家先生


首先我覺得應該這個問題分區域而言的,在回答之前,先講一個小故事,我同事年初籤的一單別墅,臨近付首付時間,我同事給客戶打了個電話問資金準備的怎麼樣了,客戶說還差點,賣幾個車位就差不多 。後來聊起來出售7個車位一共賣了350萬,一個車位50萬出售(車位也是增值的)

如果買房是看中房產的增值保值性,後期沒有考慮居住的打算,那麼建議不需要買車位,因為在我們這個區域車位還沒有增值性,後期再出手的時候也會能省掉一些瑣事。我維護的一個房子,房主從來沒有來住過,房子帶一個車位原價13萬買的,後來看房的客戶都說不需要車位,要讓業主單獨再買吧,但是房主還不同意,後來終於忍受不了這個房子比不帶車位的房子多賣了3萬塊錢,這也就意味著車位花13萬買的,後期賣了3萬,還不算這些年的車位管理費。

如果房子考慮自己住,看看小區配套的車位比,前期如果資金充足的話,那就必須先買一個,畢竟現在的消費水平不斷提高,家家戶戶現在有車的多,買一個車位也不至於晚上加班到11點回家還需要花費半個多小時四處找車,也不用大清早一個電話嘍過來讓你去挪車。

我門店對過的那個小區,算是比較大的一個社區能夠容納3000戶,2009年這個小區剛剛開盤的時候,車位都沒人買,在總房價的基礎上在加2000塊錢就送一車位,現在這個小區入住率能夠達到90%以上了,四處找車位都找不著,如果單獨購買的話價格在12萬一個,況且不好找。


不高不瘦


建議如果條件允許,建議買房同時也把車位也買下來。

瞭解下小區總戶數和車位總數的比例,如1000戶,800個車位,車位比為1:0.8,

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發展,每戶平均有1輛汽車甚至1戶有2輛汽車也不少見,車位比大於1的住宅小區,車位以後肯定不夠用,因為供求比例失衡,會導致車位租金和車位價格大漲,甚至花錢都租不到,買不到停車位(像上海中心城區的一個車位,30萬很常見,有些小區車位單價高達100萬甚至150萬一個)。

以上,從長遠來看,不管我們現在用不用汽車,早一些買到停車位也會方便很多。


信義房屋高旭長寧古北


買房的時候有機會買車位,建議一下買了,買房要不要買車位,分幾種情況,一種情況就是開發商不賣車位,地下車位只出租,那可以理解不用買了,因為很多地下車位,屬於人防建設,這些資源不可以買賣,只可以使用,出租等等,另一種情況就是買賣,你若不買,後期會不會買不到,或者後期再買的時候,價格會增長,就尷尬了。



想一個問題,現在大街上,有多少輛車,這些車子都往哪裡放,馬路邊不讓放,城管要罰款扣分,放車的地方越來越少,車越來越多,那麼車位必然越來越緊張,小區的車位,也是有限的,都是根據比例配套的,若是有1000戶的小區,可能車位只有300到500個,這個時候就會有競爭,到了後期,不僅僅選不到好的車位,價格有可能還會增長。

買房的時候就買車位,有幾個好處,一個好處就是可以作為和房子一樣的儲備,等著自己用,另外一個好處就是可以選車位,選擇方便的,價值高的,這些車位也會增值,你來賣房子,車位也會隨著增值,是一個不錯的方法,總之建議買下來,但是人防車位沒有產權證,可能只有一紙合同,有產權證的車位或者車庫,其實更值得買。

好了,就說這麼多吧!關於投資購房,還有什麼其他的疑問可以隨時關注公眾號,樂福居,這裡會有一系列關於購房的一些小常識,等你來哦。


樂福居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這個事情要從你自身說起,如果買房子後,包括後期裝修費用,你的資金都夠,還有富餘的話,我就建議你還是早買早好。\r\r我的車位就是買房子的時候,一起買的,當時16年我們這邊車位是6萬一個,現在小區的車位都漲到11萬左右了。\r\r所以資金允許的話,肯定早買的好,不用擔心後期車位漲價所帶來的損失。如果樓主資金緊張的話,那也沒辦法,只有後期在買了,這時可能車位的價格會比當初要高很多,這也是資金時間成本的一個體現。再說現在很多小區的車位人家不賣,只往出租賃,這個就要核算時間成本了,因為不可能在房子的使用期限(50年或70年)都住在這個小區,如果牽扯到買新的房產,那樣也不一樣非要買車位。\r\r總之,要是資金到位的話,建議還是買,樓主說買了有會放著閒置,但是現在車子對家庭來說,就是普通的交通工具,隨後肯定會有。所以,有錢還是早買的好。\r\r土木行業工作十餘年,歡迎大家點關注,瞭解更多建築行業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