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天動力之鄉 神祕的067基地 ——“紅光溝”的故事(七)

在秦嶺深山裡,隱藏著這樣一個神秘的地方,中國唯一的航天液體動力三線研製基地——067基地。這裡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六研究院(簡稱航天六院)舊址,始建於1965年。現在,紅光溝航天六院舊址的名字已進入國家工業遺產名錄。讓我們繼續走進“紅光溝”,感悟航天人的家國情懷。

中國航天動力之鄉  神秘的067基地 ——“紅光溝”的故事(七)

洪水三襲紅光溝 眾志成城創奇蹟(中)

三次洪水泥石流的侵襲,給067基地帶來了巨大的損失,其中4名優秀幹部、職工為抗洪搶險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他們是:發動機設計所副所長宋承河、房產科副科長李寶良、58車間副主任李秉鈞,原隸屬於067基地的7107廠年僅23歲的汽車隊青工楊小林,他們的身影化作秦嶺豐碑,永遠活在067基地職工心中……

中國航天動力之鄉  神秘的067基地 ——“紅光溝”的故事(七)


中國航天動力之鄉  神秘的067基地 ——“紅光溝”的故事(七)


洪水中的勇士

1981年8月中下旬,067基地再次遭遇特大洪水泥石流的襲擊。洪水排山倒海而來,科研區和家屬區都建在地勢較高的坡地上,此時都已被洪水隔成了一個個孤島,相互之間失去了聯繫,只能各自為戰。座落在紅光溝孟家店兩峰夾峙的羊山溝內的067基地11所58車間,處在岌岌可危的時刻。

中國航天動力之鄉  神秘的067基地 ——“紅光溝”的故事(七)

58車間被洪水沖毀後的遺址

作為該車間副主任、抗洪領導小組組長的李秉鈞,帶領職工們日夜奮戰在抗洪現場,甚至連病危的女兒住院期間也顧不上去探望。

當時他10歲的女兒因骨髓炎剛動完手術生命垂危,家中80多歲的老岳父、兩個年幼的孩子都需要人照料,而李秉鈞把這一切都交給了妻子。抗洪的間隙他只前往醫院看望了一次女兒,見到病床上可憐的女兒,李秉鈞心如刀割。短暫的問候之後,他告訴妻子,車間危在旦夕,他要立即回去組織人員排除險情。見爸爸急匆匆又要出去,女兒從病床上伸出小手拉住了他:“爸爸,您就再多陪我一會兒吧!”面對女兒的乞求,李秉鈞淚如泉湧,忍淚對女兒說:“你是爸的親骨肉!不是爸不心疼你,眼下正發大水,我得抗洪去,你好好躺著,等爸排完險,把機器設備都搶運出來後,一定回來陪你。”他鬆開女兒的手走出病房,此一別,竟成為他們父女的永訣。

次日上午,正當他全力組織車間職工抗洪搶險的時候,傳來了他心愛的女兒離世的消息......

下午,伴隨著急風暴雨,山上的泥石流卷攜著巨大的樹幹,向車間襲來,湍急的洪水將堤壩下的泥沙也淘空沖盡,眼看車間就要垮塌了。李秉鈞強忍著失去女兒的悲痛,拖著連日抗洪疲憊的身體趕來了,他把拇指粗的繩子系在腰間,跳進咆哮的激流,打木樁,攔堤壩,與狂風惡浪進行著殊死的搏鬥。終於,緩減了洪水的衝力,而李秉鈞卻幾乎昏厥過去。

撤離的最後一趟班車要走了,人們紛紛上車,一位老工人喚他:“李主任,聽說六區危險,堤壩已跨了,得趕快回去搬家。”李秉鈞家緊靠河邊,一旦決堤,房子就會連牆根翻進河裡,80多歲的老岳父、愛人和年幼的孩子正在焦急地等待著他。他猶豫了一下,但還是留在了距家5公里外的車間,留在了與外界完全隔絕的孤島上。

第二天清晨,雨更大,水更猛,洪水一直撲到兩岸山根,河川一片汪洋。為了排除車間東牆的隱患,他又率先趕到搶險現場,當大家分頭找工具的時候,他一個人已悶頭清理河道了。就在這時,車間東南方一座突兀的山頭突然裂成兩半,幾萬噸巨石、泥漿帶著巨大的能量和速度,鋪天蓋地地拍打下來,頃刻間把擁有40多臺機器設備、佔地700平方米的機械加工車間全部吞沒了!當烏黑的嵐氣消散以後,人們冒著危險,在滾動的泥漿中尋找他,呼喚他,有的職工雙手摳得鮮血淋淋。而李秉鈞同志,卻被巨大的氣浪推到下游100多米處的樹枝上,遍體鱗傷,奄奄一息了。幾個人急忙清理出他口鼻中的淤泥,此時的他僅有微弱的呼吸,嘴裡不斷湧出鮮血。大家以最快的速度將他送到距車間3公里外的11所衛生所。醫務室的救治,已經迴天無力,大家都束手無策,只能守在李秉鈞身旁,眼睜睜的看著他在深度昏迷中停止了呼吸,在場的車間同事含淚說:“去找一套乾淨衣服”,後面的話就再也說不下去了。在這滔天洪水的圍困之中,他們能做的也只能讓逝去的同事穿上一身潔淨的衣服。

中國航天動力之鄉  神秘的067基地 ——“紅光溝”的故事(七)

烈士李秉鈞

幾個人端來水盆將李秉鈞遺體上的淤泥洗淨,附近試驗室的職工從辦公室取來幾件工作服,挑出最乾淨的湊成一套,張宏年和陳興岱一起為李秉鈞換上身。

李秉鈞離開了親人,離開了朝夕相處的戰友,離開了心愛的航天事業。那年他才48歲。聽到他英勇犧牲的消息,人們無不痛哭失聲,李秉鉤80多歲的老岳父,承受不了接連失去外孫女和女婿的打擊,三天之後,也離開了人世......

中國航天動力之鄉  神秘的067基地 ——“紅光溝”的故事(七)

李秉鈞犧牲後,就安葬在山羊溝東面高坡上那棵最高的柏樹下。

每逢各地的研學、學習團隊到來,大家都會來到這裡,聆聽他的感人事蹟,緬懷這位“洪水中的勇士”。

中國航天動力之鄉  神秘的067基地 ——“紅光溝”的故事(七)

從1965年開始創業,067基地幹部職工經歷了太多磨難,而三次特大洪水泥石流,又是磨難中的磨難。也正是這些磨難培育出了067基地幹部職工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風骨。

中國航天動力之鄉  神秘的067基地 ——“紅光溝”的故事(七)


中國航天動力之鄉  神秘的067基地 ——“紅光溝”的故事(七)

067基地搶險救災的壯舉得到了上級領導嘉獎,1981年10月,七機部發出學習067基地英雄群體事蹟的號召。1990年12月30日至1991年元月2日,航空航天部副部長劉紀原率領航天系統各院、局、基地黨政一把手來到067基地,召開航天傳統精神經驗現場會,特別授予067基地一面“艱苦奮鬥的楷模,無私奉獻的榜樣”的錦旗。

中國航天動力之鄉  神秘的067基地 ——“紅光溝”的故事(七)

067基地,是當之無愧的航天精神的重要發源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