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十二法則:生活並沒有那麼讓人絕望

這十二法則(12 Rules of Life),很有來頭。作者喬丹·彼得森, 被譽為目前西方最有名的“公知”之一;因為在社交媒體如Youtube上(近300萬訂閱)受到非常多人的歡迎,還被戲稱為“

網紅學家”。

這十二條法則,用喬丹·彼得森自己的話來說,就是“能解決人生80%不如意,讓你無從可悲的法則”,也是生活裡至樸的常識。

《人生十二法則》,還未全面上市就已登上北美暢銷書排行榜,一推出便成為全球現象級暢銷書。中文版也已在19年底上市。


法則一

獲勝的龍蝦從不低頭筆直站立,昂首挺胸


如果你和大多數人一樣,那麼多半隻會在吃龍蝦的時候想到這種生物。然而,你和龍蝦的共同點可能比你想象的要多,尤其是當你氣得張牙舞爪的時候。

人和龍蝦一樣,都會根據身體姿態來評估彼此,如果你顯得失敗,那麼別人也會把你當失敗者對待;如果你筆挺站立,人們也會用不一樣的態度對待你。


人生十二法則:生活並沒有那麼讓人絕望


隨後,包括你自己在內的每一個人都會認為你是有能力的,或者至少不會立刻認為你無能。

有了這些積極反饋壯膽,你會更加放鬆,更容易把握人際交往中的微妙細節,你和他人的互動也會更加順暢。你會遇到更多的人,也會更加招人喜歡。結果就是,有更多好事會降臨到你身上。

你會堅強地面對愛人的疾病或者父母的離世,讓他人在絕望時能從你身上獲得力量。

這樣的勇氣會開啟你的人生旅途,點亮你的生命之光,幫助你追尋正確的人生方向。

當你的生命擁有意義時,你也就不會再因為生命的有限而感到絕望和害怕,隨之你也能接受這個世界的重負,並找到快樂。


像照顧生病的寵物一樣關心自己待己如助人


人類值得尊重。你值得尊重。你對於自己和他人來說都很重要,你在世界的發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此你在道德上有義務像照顧至親一樣照顧自己。你需要尊重自己的存在。

待己如助人,這意味著你需要選擇對自己真正有好處的事物,即使這些事物不一定是你想要的或是令你快樂的。

你需要先知道自己在哪裡,才能規劃好之後的路線;你需要先知道自己是誰,才能平衡好自身的優缺點;你需要先知道自己想去哪裡,才能控制生活的混亂程度,重建秩序,讓世間充滿希望帶來的神聖力量。

19世紀偉大的哲學家尼采說過一句很精彩的話:“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

待己如助人。
法則三

放棄損友:與真心希望你好的人交朋友

忠誠需要建立在公平和坦誠之上,友誼則應該是互惠的結果。
你沒有義務支持一個讓世界變得更糟的人,你應該選擇上進和對你有益的朋友,這並不是自私,而是為了能讓彼此變得更好。

他們會鼓勵你善待自己和他人,並且會在適當的時候謹慎地鞭策你,堅定你認真做事的決心。

他們會用真實或者杜撰的個人經歷來打壓你,這看上去像是在測試你的決心,但更多的時候是他們真的想要阻撓你,因為你的進步讓他們相形見絀。


人生十二法則:生活並沒有那麼讓人絕望

法則四

戰勝內心的批評家:

和昨天的自己比,別和今天的別人比

和他人比較這件事情要小心對待。當你成年後,你就是一個獨特的存在了。你在財務、親密關係、心理等層面的特定問題,都鑲嵌在你存在的獨特情境中。

你的事業是否適合你,這是一個非常個人化的問題,因為答案也和你生活中的其他細節息息相關。你需要據此決定如何分配自己的時間,以及決定要放棄什麼,追求什麼。


管教你家的小怪物:

別讓孩子做出令你討厭他的事


父母應當成為孩子瞭解真實世界的窗口,父母可以仁慈並充滿關愛,但是也必須讓孩子看清世界。這個責任比讓孩子快樂、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和提升孩子的自信心更為重要。

在釐清了自己的姿態,評估了自己計較、傲慢和怨恨的可能性之後,你就可以著手對孩子進行管教,為他們的紀律性負責,也為自己在管教中所犯的不可避免的錯誤負責。你可以在犯錯的時候道歉,然後努力做得更好。

畢竟你是愛你的孩子的。如果他的行為讓你厭惡,想想那些不如你那麼在乎你的孩子的人又會怎麼樣,那些人可能會更加嚴厲地懲罰或者拋棄你的孩子。為了避免這類情況發生,你最好能儘快幫助你的孩子學會如何與人相處,使他們更加成熟地面對家庭之外的廣闊世界。


人生十二法則:生活並沒有那麼讓人絕望


兒童必須被塑造和教育,否則就無法茁壯成長。


法則六


當痛苦到想詛咒一切:

批判世界前先清理你的房間


  • 觀察你周圍的環境,從小事開始。你是否充分利用了所有的機會?
  • 你是在努力發展事業,認真工作,還是在讓怨恨拖你的後腿?
  • 你和自己的兄弟重歸於好了嗎?
  • 你尊重你的伴侶和孩子嗎?
  • 你有破壞健康和幸福的壞習慣嗎?
  • 你主動承擔責任了嗎?
  • 你對親友坦誠嗎?
  • 你做了那些你能夠做到,也能夠讓你的生活變得更好的事情嗎?
  • 你清理過你的生活嗎?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或許你可以試試看先停止做那些你明知是錯誤的事情,今天就停下來。如果你確定那是錯誤的,就不要浪費時間懷疑你是如何判斷對錯的。

讓你的內心指引你,看看接下來的日子會發生什麼。你會開始對同事坦白想法,告訴家人自己的真正需求,當你有未完成的事情時,你也會立刻彌補遺漏。


蘇格拉底的選擇:

追求意義,拒絕苟且


如果你行為得體,這會整合你的今天、明天和未來,讓自己、家人和身邊的人受益。一切都會累積疊加、秩序井然,然後產生最大程度的意義。


人生十二法則:生活並沒有那麼讓人絕望

法則八

說真話,或者至少別撒謊


生活是痛苦的。人生的不完美是關於存在最重要和不爭的事實。存在的脆弱性會使我們不可避免地感受到由社會批判、輕蔑鄙視和必然的死亡帶來的痛苦,這些痛苦雖然可怕,卻不足以腐蝕這個世界,將世界變成地獄。而要使世界變得可怕,你需要撒謊。


假設你聆聽的人知道你不知道的事

除非你的生活是完美無缺的,否則你已知的東西是不夠的。


不要無視地毯下的龍:

直面問題,言辭精確


當你通過精確的關注和語言來識別事物時,就能讓它們變成鮮活而順從的對象,使它們從與萬物複雜糾纏的背景當中脫離出來,變得簡單而有用。

人生十二法則:生活並沒有那麼讓人絕望


一切只有被表達和澄清之後,才能變得清晰可見。


法則十一

不要打擾玩滑板的孩子:

承認現實,反對偏見


我在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工作,學校的西德尼·史密斯樓西邊曾經是孩子們玩滑板的地方。有時候我會站在那兒看他們玩。

法則十二

當你在街上遇到一隻貓時,摸摸它:

關注存在的善

如何應對生活中的危機?

生活的壓力不會因為你遭受了不幸就停止出現,每天要做的事情還是得做。如何才能堅持下去呢?每天留出一些時間來集中思考和討論所有的危機和應對方式,其他時間就忘掉這些事情。

如果你不限制危機事情對你的影響,最後就只會筋疲力盡。你需要保存實力,因為這是一場戰爭,而不是一次戰鬥。你需要盡力應對組成戰爭的每一場戰鬥。

你足夠認真的話,其實是能夠承受住壓力的。人是非常堅毅的動物,能夠承受巨大的痛苦和損失,但是,前提是你需要先看到存在的好處,否則你就真的輸了。
也許,累得暈頭轉向的你外出散步時會遇到一隻貓,如果你能注意到它,那麼在接下來的15秒裡你也許會想到:存在的美好也許可以平衡生命中無法消除的痛苦。

當你在街上遇到一隻貓,摸摸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