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陽政平唐塔的來由?

慶陽酒說99


屹立在陝甘交界的凝壽寺塔,和唐太宗李世民的淵源



在甘肅最東端的慶陽和陝西咸陽兩市交界處的政平古鎮,一座歷經風霜雪雨朝代替換唐代磚塔,風采依舊地矗立在涇河、馬蓮河、小溝河三河交匯處的北岸臺地上。

凝壽寺塔史載:唐代初年,唐王李世民率部在涇河、馬蓮河交匯處的高墌古城阻擋西秦霸王薛舉時,戰事不利,耗時很長一段時間,不能班師回朝,期間卻逢母親大人六十壽辰,身為兒臣的李世民不能當面向其母親祝壽,甚為寂寥和遺憾。後經過籌劃,決定在兵戈鐵馬,狼煙四起的戰地上,為其母親築塔凝壽。於是在高墌古城的東北臺地上,興修土木,立寺築塔,遙祝母親大人凝壽松鶴,長命百歲!

歷盡艱辛,數月鏖戰,唐王李世民一舉擊潰西秦霸王薛舉,戰事熄滅,班師回朝,將凝壽寺塔永留政平古鎮的高墌古城一傍,任憑風吹雨打,日月風蝕。 後來唐王李世民經過兇殘的宮廷內鬥,一舉登上大唐皇位。為表率孝義廉舉,數次下旨擴容修繕了凝壽寺。


一時間,凝壽寺香火鼎盛,香客潮湧,客棧酒肆林立,廟宇依山傍水鱗次櫛比地越建越多。史載繁盛期,大小廟宇多達十七餘處。商賈雲集,交易沸鼎。

今天,凝壽寺已隨歲月無聲的更替湮滅,無影無蹤,只留凝壽寺塔屹立在息息不滅的清風明月雲過處。 政平古鎮,四面環山,三面臨水,南山蒼遠,北山巍峨,東山俊秀,西山如鳳展翅;西來的涇水大氣浩蕩,在北山臂右和從北下的泥水馬蓮河匯合,咆哮不過三百餘米,又與北山臂左的無日天溝小溝河匯聚,浩浩蕩蕩地在凝壽寺塔前方向南沖刷出著名遐邇的一里灣景觀,然後扭頭東流去,身後的高墌古城倒影水中央,和不遠處的古塔遙相輝映。

唐太宗李世民留下的凝壽寺唐塔,繁榮昌盛了政平古鎮這塊高原靈山秀水數百年。曾經的三江口,紅花驛,直至明朝晚期,還在飛馬傳書,接來送往官牒吏員;曾經的高原古渡口,是連接甘肅陝西南北通衢的重要渡口,直到上世紀的一九九二年前,坐(槫)船去陝西長武,還繼續著歷史傳承,也是政平古鎮八景之一;高墌城(今政平堡子城)上古蹟斑斑,街市古巷殘影疊疊,一座明清張氏書房,盡顯江南建築風格,書香悠然繞樑。

政平古鎮有一句俗語:進了政平城,秀才比羊多。政平古鎮自李唐以來,文人輩出,文風濃厚,或許得以於唐王帝王氣脈,或許得以於凝壽寺塔千年聚攏的靈蔭。總之,數百年來,靈山秀水的政平古鎮,有記載有出處的文豪武聖多達幾十位,文有明代張氏中舉典範誦傳,武有清代七老爺鞭打縣太爺美談,今有隴上文壇大家李秀峰巨筆傳世。

古風悠遠,人傑地靈的政平古鎮,是地處西北黃土高原不可多得的山川秀美之地,除了凝壽寺唐塔,東山的震宮山,更是驚豔隴東高原,俊秀的震宮山半山腰上,一眼泉池傍依在九天玄女廟傍,終年不竭,形為高山流水,為隴東高原獨見。 以凝壽寺唐塔為主型的政平古鎮,歷代文人墨客盡情遊歷,盡情書寫,卻像三江匯聚東流之水,遊不盡,寫不盡。秦時明月漢時關,不及唐時凝壽塔,古風悠悠,古鎮清明。願未來古鎮重展唐宋元明時代的輝煌,讓這顆璀璨奪目的隴上明珠重放異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