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康熙和雍正分別為江夏鎮和諾敏賜匾,賜匾有什麼好處?

納蘭談史


禮儀教化,推崇天地君親師,讓萬方活在大清國的普天之下,讓率土之濱都成為王臣,這就是王道。

康熙從少年天子走向一代聖主,他在孝莊皇太后教導下聯繫權和術及勢的三位一體的帝王之道,對於四位顧命大臣來說需要禮敬有佳,皇帝自己韜光養晦等待綻放,拉攏與收買人心則有孝莊代勞了,自己在親征之前就是坐好屁股下的位置,每天把自己當做泥菩薩對滿朝文武大臣有求必應。

玄燁曾經自作主張企圖利用自己師傅魏承謨聯合文官集團來向鰲拜圈地亂法行為發難,可是最終落得魏承謨外放巡撫,自己被鰲拜安了個師傅濟世,這是一個教訓,朝堂的政治鬥爭需要實力,更需要平衡。


唐俊龍55398571


胤禛過江夏鎮和山西藩庫案都是電視劇《雍正王朝》比較精彩的片段,而康熙和雍正賜的這兩塊匾在劇情裡也是極為重要的。封建時代皇帝是神的化身,是至高無上的存在,皇帝動手親題的匾額那就是至高無上的權力和榮譽。打個比方,皇帝賜的匾額相當於現在網絡遊戲裡的“神器”一樣,有了這“神器”戰力就能高出一大截,打boss砍瓜切菜。也可以說獲賜匾額的人相當於遊戲裡的“人民幣玩家”,你說牛不牛。

言歸正傳,為什這樣說呢,其實劇情裡有交代,請看詳細分解。

先說江夏鎮

張五哥的老爹曾對胤禛說過,江夏鎮獲賜“禮儀德化”匾額以後鎮子迅速崛起(由此可見御賜匾額能量之大)。而傳到劉八女做莊主時,鎮子由禮義德化變成了土匪惡霸,甚至還幹殺人越貨的勾當。即使這樣因為有御賜匾額官府是不敢管的。而劉八女之所以囂張的趕胤禛等人出莊和當眾讓胤禛下馬過鎮來羞辱胤禛,不單是因為有老八、老九做靠山,更多的是因為有那塊康熙御筆親題的“禮義德化”匾額撐腰,見到這匾額猶如皇帝親臨,結結實實的“法寶”。

再說諾敏的“天下第一巡撫”匾

諾敏因在半年內追還了虧空了十幾年的庫銀,雍正又剛剛登基急於作出政績在沒查實的情況下唐突賜匾。但是雍正這一賜不要緊,諾敏直接“鳥槍換炮”地位直接就高出來了,人也飄了。當雍正派田文鏡為欽差查實庫銀時,諾敏各種不合作,想想田文鏡可是欽差大臣啊。雖然諾敏後面有隆科多做靠山,但諾敏的膽子更多的還是來自那塊御賜匾額。更甚者,諾敏居然敢對雍正親派的圖裡琛做軟禁之事(後被圖裡琛嚇止),圖裡琛曾說“戕害欽差,罪當誅滅九族”,可以看到,有了御賜匾額諾敏的膽子變得多肥了。

綜上所述,皇帝御賜的匾額,不僅是權利和榮譽的象徵,有時候更是強有力的護身符。有了這樣的匾額在心術不正的人手裡就成了違法犯罪的最大本錢。


琅琊混剪手


這匾有啥好處?

我來給大家說說:

先說康熙帝給江夏鎮賜的匾,那是康熙帝第三次南巡的時候,曾經在江夏鎮住了一晚上,對當時江夏鎮民風淳樸,知書明理所感染,於是有感而發,御筆寫下了“禮儀德化”四個大字,賜給了當時的莊主劉煥之。

也正是這塊匾,讓江夏鎮一躍成為最受矚目的明星鎮,這裡的人走出去也光彩,心情倍好,倍有面子。

當然,這並不是最主要的功能,它的主要功能是,不管多大的官,見到了這塊匾,都像見了康熙帝本人一樣,誰都不敢造次。有點類似於黃馬褂和金牌令箭的效果,只不過黃馬褂是代表身份,金牌令箭可以調兵,這塊匾可以讓你下馬!

比如後來的劉八女繼承劉煥之成為江夏鎮的莊主後,開始變得飛揚跋扈起來,強搶民女的事也沒少幹。結果運氣不好,遇到了老四胤禛和老十三胤祥,雖然劉八女也看出來這幾個人氣度不凡,但是估計是骨子裡目中無人慣了,讓老四和老十三下馬通行,不然的話就收拾他們。

很多人看到這裡時,非常不理解,為什麼老四和老十三不馬上把劉八女給辦了?

我們來分析一下,當時雙方掌握的信息情況:

老四胤禛和老十三胤祥已經知道了劉八女的身份,也明白他是江南任巡鹽道任伯安的小舅子。並且他是老八胤禩和老九胤禟的人,背後有整個“八爺黨”撐腰,在沒有確切的證據前提下,是不能對他動手。畢竟老四他們針對的是整個利益集團,動一發而牽全身,在當時情況不夠明朗的前提下,是不宜對劉八女動手的,以免打草驚蛇。

而對於劉八女來講,他並不清楚對方的身份,或許能猜到面前的這群氣度不凡的人是京城來的,最多也就是個皇子。一個皇子還不至於能把劉八女怎樣,比如在這之前老四和老十三到揚州籌款,任伯安就沒有給他們好臉色,直接拂袖而去!

最重要的是,劉八女手中有康熙帝親自題寫的“禮儀德化”大匾,這才是大殺器,在老四和老十三摸不透康熙帝的脾氣前提下,他們是不敢動劉八女的。

最後,劉八女的江夏鎮還有巡鹽道的官兵駐守,此時的老四胤禛和老十三胤祥手中沒兵,真打起來,他們鐵定吃虧。

綜合考慮這些問題,劉八女才有恃無恐、肆無忌憚的要求老四他們下馬通行,噁心了他們一把!

當然,最後結局也比較悲慘,被年羹堯屠了整個江夏鎮,一個不留啊!

再說山西巡撫諾敏的那塊匾,是因為他“清理虧空”有功,雍正皇帝賜予的“天下第一巡撫”的牌匾。

這也是無上的榮耀啊,只不過,這個榮耀打了雍正帝的臉面,最後被田文鏡查出來是諾敏的政績都是假的,是用來欺騙雍正帝的。

最後諾敏因此丟了腦袋!

所以,從以上情況看來,被皇帝賜匾並不是什麼好事,搞不好會掉腦袋的!

我叫楊角風,更多精彩請關注!


楊角風發作


康熙皇帝賜匾江夏鎮這件事,說的是康熙皇帝第三次南巡夜宿江夏鎮,有感當地民風純樸,知書明理,於是御筆一揮將“禮儀德化”的匾額賜給了莊主劉煥之。劉煥之死後,他的兒子劉八女為人囂張跋扈,橫行鄉里,魚肉百姓。因為黃河氾濫成災,造成幾百萬災民流離失所。受康熙委派,四阿哥胤禛與十三阿哥胤祥到江南賑災籌糧,探訪民情。經過江夏鎮時領教了劉八女的厲害。由於是微服私訪,遭到劉八女的羞辱。劉八女將康熙御賜匾抬出,叫四阿哥胤禛與十三阿哥胤祥等人下馬徒步經過。因為是父親康熙的御賜匾,胤禛等不得不下馬照辦。得罪了未來的皇帝后果很嚴重,果不其然雍正繼位後考慮到先前遭受的羞辱,再加上劉八女魚肉百姓,橫行鄉里,作為江夏鎮的土皇帝早該懲治了。於是年羹堯率軍把江夏鎮屠殺了個精光。因匾而榮耀也因匾而毀滅,早知如此何必當初。這樣的結局也是咎由自取啊。

創造“太平盛世”的康熙皇帝退位後,給自己的兒子雍正,留下了一個爛攤子,貪汙腐敗、稅收短缺、國庫空虛。登基後的雍正忙得不可開交,一邊又要懲治腐敗,一邊又要追討欠款。諾敏在年羹堯的舉薦下閃亮登場,被雍正任命為山西巡撫派往山西追繳欠款。他不負聖望,只用短短半年時間,就把山西多年的欠款都還上了。雍正欣喜若狂,為了樹立榜樣、表彰典型,雍正賜匾“天下第一巡撫”給諾敏。怎奈諾敏的這些“政績”是他弄虛作假來的。一方面通過對老百姓的橫徵暴斂,另一方面向商家們借錢充數。搞得山西民怨載道、富商紛紛逃亡。後被田文鏡等大臣彈劾,雍正大怒,欺騙皇帝下場可想而知,被雍正賜死。象諾敏這樣的人為了自己的政績,不擇手段,欺上瞞下,搞得民不聊生,弄得地方烏煙瘴氣。因此他的死乃咎由自取。

至於說皇帝賜匾有什麼用?這不是明擺著的嗎?這是至高無上的榮耀,這是一輩子修來的福氣呀,御賜匾額不僅能流傳子孫,光宗耀祖,彰顯門庭,而且匾額一顯,百官見匾一律下馬,朝匾叩拜,低頭途步經過。這是多麼的氣派啊。


樂樂愛收藏


第145期總680期

看過電視劇《雍正王朝》的人都知道江夏鎮有一塊牌匾是康熙皇帝賜給他們的。還有就是到了雍正朝,由於山西巡撫諾敏清理虧空政績突出,雍正皇帝親賜給了一塊“天下第一巡撫”的牌匾,都知道;如果那一個人被皇帝親賜了牌匾,那是何等的榮耀和自豪!

江夏鎮就有康熙皇帝親自賜給的牌匾。話說康熙第三次南巡時,曾經臨幸江夏鎮並住過一晚,有感於當地民風淳樸,知書明理,康熙御筆親題“禮儀德化”匾額賜給當時的莊主劉煥之,劉煥之當做寶貝一樣供著,輕意不外掛,從此以後,江夏鎮便將御賜匾額懸掛在莊主大堂之上,以感念皇恩浩蕩。


【康熙帝賜給江夏鎮的匾額】

康熙皇帝賜給江夏鎮這塊匾額是因為江夏鎮的莊主治理一方平安有功並對江夏鎮的“禮儀德化”民風給予極高的肯定,自那時候起;江夏鎮的百姓也跟著沾光。

可是老莊主“劉煥之”死了,莊主換了他的兒子“劉八女”,這塊牌匾就成了江夏鎮新的莊主劉八女身份象徵。

劉煥之這個兒子劉八女可與他的父親劉煥之不一樣,橫行鄉里,魚肉百姓,加上劉八女有一個姐夫“任伯安”在江南任巡鹽道,並且與京城的皇子“九阿哥胤禟”有關聯,就此以為有了康熙皇帝的這塊匾,還有京城的“八爺黨”撐腰便可天下無敵,哪成想帶來了殺身之禍。


【四阿哥胤禛在問劉八女】

康熙四十六年黃河氾濫成災,造成幾百萬災民流離失所,為了安頓災民平安過冬,康熙委任四阿哥胤禛與十三阿哥胤祥到江南賑災籌糧,路過江夏鎮時讓四阿哥胤禛領教了劉八女的厲害。

康熙親賜匾額的德化之地江夏鎮已經演變成土匪窩,莊丁們依仗人多勢眾,打家劫舍,欺男霸女。胤禛和胤祥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制服了為非作歹的胡教頭一干人等,驚動了莊主劉八女。

劉八女看出四阿哥胤禛和十三阿哥氣度不凡,料想必非常人,於是他假悻悻地處置了胡教頭,並請不肯透漏姓名的胤禛一行人等立即離開江夏鎮不肯留宿。


【牛人劉八女開始倒黴了】

可胤禛一行走到城門口時,莊主劉八女卻抬出御賜匾額,令胤禛一行下馬通過並口出狂言,如果不下馬通過就對他們不客氣。

當四阿哥胤禛看到了康熙皇帝親賜的牌匾,不得不下馬步行,這是規矩,也是對康熙皇帝的尊重。之所謂搶龍壓不住地頭蛇是因為四阿哥胤禛不能亮明身份。

不過江夏鎮的劉八女自此得罪了四阿哥胤禛,所以四阿哥胤禛沒有忘記江夏鎮的劉八女,機會來了,江夏鎮的劉八女私藏百官行述,被四阿哥胤禛派去的年羹堯一夜之間把江夏鎮屠了個精光。

自此不但劉八女死無全屍,就連江夏鎮的幾百口人也被年羹堯殺了個乾乾淨淨!都是這塊匾惹的禍。


【諾敏的天下第一巡撫匾額】

四阿哥胤禛登基為“雍正皇帝”,雍正皇帝登基以來的第一要務就是清理戶部虧空。

此刻隆科多舉薦了諾敏出任山西巡撫,這位諾敏大人果然有一套,上任不到半年就把山西全省官員欠款近二百萬兩全部收回,這是雍正帝登基以來最大的收穫。

為了表彰諾敏,雍正皇帝在朝會上大力表彰還感覺不夠,親自授予山西巡撫諾敏為“天下第一巡撫”的牌匾作為表彰。

那想到這是諾敏愚蠢透頂,是在欺上瞞下糊弄雍正皇帝,原來這些銀子是諾敏在民間借貸的,主要就是作樣子給雍正皇帝看的,諾敏的誆騙被路過山西的田文靜查出,天大的笑話出來了,因為八爺黨此刻正想借題發揮整倒雍正帝。


【諾敏為了這塊匾丟了腦袋】

諾敏的欺騙最終丟了腦袋,都是這塊匾惹的禍。皇帝賜匾是一件非常榮光的事情,即可光宗耀祖,也可壯大門面。

前者的江夏鎮原來的莊主劉煥之必然是治家有方得到了康熙帝的肯定,賜匾予以表彰,可是他的兒子劉八女卻拿康熙帝的匾額橫行霸道,魚肉鄉里,最終惹來殺身滅門之禍,不但自己死無葬身之地,還連累了鄉親。

山西巡撫諾敏是虛榮心在作怪,借錢頂賬實在愚蠢透頂,匾額是雍正皇帝賜給你的,但是雍正皇帝不會給你背黑鍋,諾敏讓雍正皇帝丟人,雍正皇帝可以讓你諾敏腦袋搬家,生死榮辱就在一念之間。

劉八女與諾敏都是如此,一個是用皇帝匾額仗勢欺人,一個是糊弄雍正賜匾想光宗耀祖,最後都沒有好下場,關鍵是看如何利用。

請關注頭條號:日堯居k古史!堅持原創!《雍正王朝》詳細解剖還在後面,帶你繼續解剖雍正朝!歡迎網友評論互動、留言。


日堯居


古代皇帝御筆親書所賜的匾額,無論放在哪朝哪代都代表著無上的榮耀與自豪。可在《雍正王朝》中,康熙和雍正所賜的兩塊匾卻成為了受賜者的催命符,同時也丟盡了皇帝的臉面。

康熙御賜江夏鎮匾額

康熙是歷史上出巡次數最多的皇帝之一,曾經六下江南,遍訪民情吏治,在康熙第三次南巡時路過江夏鎮並留宿一夜,在莊主劉煥之的殷勤接待下,有感於當地民風淳樸,御筆親書“禮儀德化”四字匾額,賜給了時任莊主劉煥之。江夏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鎮因為這塊康熙御賜的匾額而名揚天下。

在劉老太公去世以後,繼任的莊主劉八女開始擅威作福,與江南巡鹽道任伯安攀上了親戚,因而在當地欺男霸女,橫行霸道,搜刮民財,成為九阿哥胤禟私人的“錢袋子”。有九爺在背後撐腰,劉八女更加肆無忌憚,在四阿哥胤禛和十三阿哥胤祥路過江夏鎮時,因教頭胡世祥欺壓張五哥一家,並企圖強佔張五哥的妹妹阿蘭,在胤禛的授意下,老十三胤祥與胡教頭髮生打鬥。

前來調停的莊主劉八女令胤禛、胤祥即刻離開江夏鎮,並派人抬出御賜匾額,要求兩人下馬步行通過,以顯示他根本無懼兩人的神秘身份,給他倆先來了一個“下馬威”。劉八女沒有想到,他這個小小舉動最終招來了滅門屠莊的慘禍,如果能未卜先知的話,估計劉八女連腸子都會悔青。

雍正御賜諾敏篇額

雍正繼位後,為清理國庫虧空樹立模範表率,對清理虧空最積極高效的山西巡撫諾敏大加讚賞,諾敏上奏摺聲稱只用了半年時間便將十餘年來山西拖欠國庫的三百多萬兩白銀全部還清,使雍正當眾大肆褒獎並親賜“天下第一巡撫”的匾額。不料,這卻是以諾敏為首的山西通省官員串通一氣,自導自演的一場騙局,目的是以此博得雍正青睞,作為以後的進身之階。

這場騙局最終被前往西北宣旨而路過山西的欽差大臣田文鏡拆穿,山西藩庫的三百多萬兩存銀只有三十萬兩是官銀,其餘都是從山西通省的錢莊票號借調來充當門面的雜銀。田文鏡讓另一位前來查案的欽差大臣圖裡琛拖住諾敏等一干官員,貼出佈告要將藩庫銀兩押解京城,但凡山西富商大戶借錢給官府的限兩天之內前來領回,否則一律充公。就這樣,這個驚天騙局被田文鏡一舉揭穿,把諾敏送上了絕路,被處以腰斬的酷刑。

這兩塊匾額,前一塊說明萬事萬物都在不斷變化,“昨天”所授予的榮譽很可能在未來的某個時刻成為其它人為所欲為的護身符和擋箭牌。後一塊則說明在授予榮譽,明文表彰之時要特別慎重,如若不然很有可能將成為無法洗刷的恥辱和他人眼中的笑柄。

歷史茶坊,一個愛寫歷史的屌絲,關注我,瞭解更多精彩內容!


歷史茶坊


皇帝賜匾是天大的賞賜和無上的榮光。康熙皇帝賜給江夏鎮這塊匾額是因為江夏鎮的莊主治理一方平安有功並對江夏鎮的“禮儀德化”民風給予極高的肯定,自那時候起;江夏鎮的百姓也跟著沾光。只要有清一朝,只要這塊匾在,就如康熙親自在這裡表揚江夏鎮的莊主。

雍正皇帝登基以來的第一要務就是清理戶部虧空,山西巡撫諾諾敏不到半年就把山西全省官員欠款近二百萬兩全部收回,這是雍正帝登基以來最大的收穫。為了表彰諾敏,雍正皇帝在朝會上大力表彰還感覺不夠,親自授予山西巡撫諾敏為“天下第一巡撫”的牌匾作為表彰。

這裡是賜匾的好處,就是皇帝口頭表揚你還不說,還要發文全國來表揚,這還不行,還親自題字賜匾來表揚,這可能是最高標準的表揚了。賜匾的好處有很多,最大的好處就是表明,見此匾如見皇帝本人,武官下馬,文官下轎,跪拜叩首禮數不能少。而這塊匾可以掛在大門或客廳,因此這個院子的主人也可以享用這樣的待遇。

賜匾有這樣的好處,皇帝當然會慎重,數量稀少,因此更顯尊貴。賜匾是個榮耀,也是有代價的。那就是受匾人必須要有相應的德行相配。賜匾的時候,皇帝是讚賞你的某個行為,也就意味今後你也要始終保持這種行為,不能有絲毫的違和,不然就是欺君之罪,禍不可免。江夏鎮的賜匾,當後來繼承的莊主劉八女德行不配,就惹來了滿門皆滅的慘劇。諾敏在民間借貸,欺上瞞下,事發以後掉了腦袋。

以上可見,皇帝賜匾是天大的榮耀,也是一種道德約束,那就是必須時時要保持皇帝讚賞你的狀態。如果違反賜匾內容,那就是欺君之罪,整個家族都可能被砍頭的。伴君如伴虎,皇帝可以給你利益,也可以取你性命,因此賜匾是雙刃劍。


大小叢生


《雍正王朝》電視劇中康熙皇帝賜給江夏鎮一塊牌匾,上書“禮儀德化”四個大字,本意是表彰江夏鎮民風淳樸,官員治理有方的功績的;雍正皇帝賜給山西巡撫諾敏為“天下第一巡撫”牌匾也是為了表彰諾敏在任期間清理虧空改績突出之意,本來是皇帝對臣子至高無上:的表彰,對受表彰的臣子來說是極度的榮耀加身,何等的顯赫。我想賜匾的康熙皇帝和雍正皇帝本意也是希望天下眾多臣子以皇帝表彰的官員為表率,競競業業盡職盡責,把朝廷的事辦得更好之意。


可惜的是,《雍正王朝》劇中這兩次皇恩浩蕩的御賜匾額事件受賜臣下都沒得好結果,所謂“世上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看來享受皇帝御賜匾額巨大榮耀的大清官員也不能例外,正如道家老子所說“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伏”,受康熙賜匾的江夏劉太守後代因仗著皇帝賜匾飛揚跋扈、魚肉鄉民而丟了腦袋;受雍正賜匾的山西巡撫諾敏被查出弄虛作假欺瞞朝迋同樣丟了腦袋。

本來皇帝賜匾是臣下官僚夢寐以求的好事,可劇中皇帝兩次賜匾卻要了兩個人的腦袋,寓意深刻、發人深省,不能不佩服《雍正皇帝》電視劇編劇的神來之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