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家姓排名中,你的姓排第幾?你覺得這個排名準不準?

北林小旺仔


28位之於姓——

百家姓之於姓:不可不知道的“於”的意義——


1.

你的姓氏你一定要深入瞭解——

這是一種尋根,一種溯源,一種探秘。沿歷史長河而上。

如果你姓於,那你一定要了解“於”的古老而豐富的意義,特別是其中所深藏的文化密碼和內涵。

“於”字看上去非常簡單,筆劃少,只有三劃。

在各種各樣的名單中,如果按姓氏筆劃排序,于姓常常“數一數二”,名列前茅。

2.

于姓的歷史也並不複雜。

綜合歷史或傳說來看,百家姓中很多姓氏特別是很多大姓,都出於黃帝,這就是中國人為什麼被稱為炎黃子孫的重要原因。

而夏商周的君王全部來源於黃帝血脈,本是一家。其中周王朝出自姬姓,姬姓也源於黃帝。

從歷史上來看,于姓上承於姬姓,淵源於黃帝。

3.

周時分封諸國,周武王姬發次子姬誕分在邘地(在今河南沁陽),建立邘國(可簡稱為周邘國),姬誕故被稱為邘叔。其後人以國為氏,去邑旁而姓於。

如果我們把眼光放到更為久遠的歷史時期,我們還可以看看邘地的情況——其實邘國由來更久。

在遠古時期,有一個盂部落,也稱為邘方,即在甲骨文卜辭中所常見的盂方,生活在邘地。盂是一種器皿,商朝時,已是相當普遍的生活必需品。顧名思義,盂部落顯然是特別善於製作器皿的高手,是具有先進技術、工匠精神的一族。

到了商朝中期,盂方為商所並,商王武丁的一個兒子(子姓)被封為邘侯,建立了邘國(可簡稱為商邘國)。商滅國後經過融合發展,盂部落一部分人遷到了山西盂縣、沁縣;一部分人南遷,後來建立了越國(又稱于越國。除了歷史淵源外,“越”與“於”在音、義方面相近。再說一句題外話:廣東之“粵”其實亦和“於”在音、形、義方面都有相同或相近之處)。

如果把于姓追溯到商時的邘國,甚至到夏時少康之子的姒姓,其淵源也是黃帝,因為正如前面所說,夏商周的君主都是黃帝的後裔。

4.

盂部落和山西盂縣都和于姓有關,所以就這個“盂”多說幾句,“盂”字也非常有趣。

盂是“於”字和器皿的“皿”字的結合,是個會意字。“於”字本意為升騰之氣(象形字,後面會繼續討論),與器皿結合,意思是器皿上氣在升騰,表明了盂的作用,即盂是盛水、盛酒、盛飯之器皿,如缽盂、盤盂等,可蒸、可煮、可盛。

盂在商代甚至更早就有了,應該屬於碗、缽、盤以至青銅器的“祖輩”,最早的器具往往最簡單、最實用、最普遍,也類似於“於”字本身的簡單性、常用性。正所謂大道至簡至易,人類最早的工具包括文字也是如此。

《韓非子·外儲篇》說:“君猶盂也,民猶水也。盂方水方,盂圜水圜”。水因器而形,上行而下效,道理形象生動而且極為深刻。

《易經》有云,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用盂字來“表達”此意非常貼切:作為上下結構的字,其下的“皿”就是形而下者的“器”,其上的“於”就是形而上的“道”(在中華文化中,氣是道的表現和構成)。

因此,我們可以創作兩個謎語:一:謎面: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打一字)。謎底:盂;二、盂(打一古代經典名句),謎底: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5.

于姓直接上承的姬姓來源於陝西,而作為黃帝的後裔,于姓的“原籍”是河南,肇始也是河南。河南是于姓的發祥地,河南於氏是于姓的正宗,黃河文化、中原文化是于姓文化之根。當然,于姓在歷代的發展中也融入了個別其他姓包括少數民族姓氏,和百家姓一樣,其姓氏的歷史體現著中國歷史文化的縮影。

作為一個北方的典型姓氏,于姓經過數千年的發展,逐步成為我國比較大的姓氏之一。在宋代《百家姓》中,于姓僅排名第八十二位。而進入21世紀,按人口數量排序,于姓在中國大陸位居第二十八位。


6.

於字在古文字中比較“低調”,儘管它的起源非常早、作用非常多。

人們常常說的“之乎者也”,往往指代古文——這也是孔乙己們的口頭禪。

而和“之乎者也”相比,於字的用處至少也是旗鼓相當,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於字在甲骨文中已十分常見,是一個古文中的常用字——順帶說一句,如果用大數據來分析研究中華經典中的常用字,一定是一項非常有趣有意義的工作。

“於”可以做介詞、連詞、助詞、語氣詞、名詞、動詞等,絕對是一個重量級的字,是字中的一個全能選手。

我們來概括看看“於”的意思和用法,主要有:在、以(把)、對(對於)、至(到)、為、要(將)、給、向、從、由、被、和(與)、跟、比、按照、依靠、去(往)、取、舒展、徐徐、超越、廣大等。

和“於”有關的詞則非常多,不勝其數,如關於、由於、在於、居於、忙於、善於、長於、敢於、利於、過於、急於、苦於、勇於、鑑於、高於、低於、安於、鮮于、位於、樂於、甘於、之於、至於、屬於、寓於、便於、等於、易於、異於、基於、對於、歸於、難於、終於、限於、處於、少於、多於、不下於、不至於、不止於、於是……

“於”的成語、名句也非常多,如“鳳凰于飛”,“止於至善”,“青出於藍”,“問道於盲”,“聊勝於無”,“無動於衷”,“喜形於色”,“公之於眾”,“生於斯,長於斯”,“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之子于歸,宜其室家”,“人固有一死,或重於太山,或輕於鴻毛”,“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取信於民”,“於無聲處”,“瞭然於胸”,“言歸於好”,“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畢其功於一役”,“哀莫大於心死”,“獨步於天下”,“無敵於天下”,“事實勝於雄辯”,“一日之計在於晨,一年之計在於春”,“立於不敗之地”,“屹立於世界之林”……

7.

然而,於字的重要性並不僅僅在於這些方面,最重要的是“於”的本意,及延伸出的時空方面、哲學方面的意義。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於的本義是天地之氣

《說文解字》中說:“於,於也,象氣之舒”。

作為一個象形字,於字表現出氣升於天的圖象,氣為旋轉上升之態,於字可理解為天地之間的生氣、正氣、浩然之氣。

老子在《道德經》描述這種氣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

從“道是由氣組成的”來看,於的意思至簡至易:於是升騰之氣,是天地之道。

二、於字具有“在”、“存在”的哲學內涵

於字主要是“在”的意思,“在”的狀態。一是表述何地,什麼地方、什麼方位,指向空間的概念;二是表述何時,什麼時間,什麼時候,指向時間的概念;三是表示何人,什麼人,什麼對象,指向人物是誰;四是表述何事,做什麼、如何做,指向人在幹什麼。

總的來看,就是表示“在”、“存在”的狀態。這個“在”、“存在”來源於氣,而氣“在”天地之間,是天地人的稟賦。於的其他意思如以(把)、對(對於)、至(到)、為、要(將)、給、向、從、由、被、和(與)、跟、比、按照、依靠、去(往)、取、舒展、徐徐、超越、廣大等,都是脫胎於這個“在”。

因此,這個“於”就是“氣”的概念,就是“存在”的概念,就是生生不息的概念,也就是道的概念。

三、於字蘊含著超越、廣大的抽象意義

《說文解字》所解釋的“象氣之舒”,指出“於”是天地之氣。而氣無所不在,無時不在,作為生生不息之氣,充滿於宇宙之間。

老子有云:“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所謂的氣“看不見”,“摸不著”,“聽不到”。但看似實無,實則實有。

氣代表著無窮小,也代表著無窮大,氣佔據著最小的空間,也佔據著最大的空間。氣是無窮小和無窮大的統一, “於”字表現著氣在宇宙之間的形態,因而也具有廣大的意義、超越的象徵。

形而上者謂之道,於——其實也就是這個道。

——————————————

最前沿,先行者總部——
生命本悟,快樂本心。
天人本一,智慧本光。
——經行天下光未央歡迎交流,
歡迎訂閱——


經行天下光未央


2019年最新發布的百家姓前100的排行榜:

01李 02王 03張 04劉 05陳 06楊 07趙 08黃 09周 10吳

11徐 12孫 13胡 14朱 15高 16林 17何 18郭 19馬 20羅

21梁 22宋 23鄭 24謝 25韓 26唐 27馮 28於 29董 30蕭

31程 32曹 33袁 34鄧 35許 36傅 37沈 38曾 39彭 40呂

41蘇 42盧 43蔣 44蔡 45賈 46丁 47魏 48薛 49葉 50閻

51餘 52潘 53杜 54戴 55夏 56鍾 57汪 58田 59任 60姜

61範 62方 63石 64姚 65譚 66廖 67鄒 68熊 69金 70陸

71郝 72孔 73白 74崔 75康 76毛 77邱 78秦 79江 80史

81顧 82侯 83邵 84孟 85龍 86萬 87段 88漕 89錢 90湯

91尹 92黎 93易 94常 95武 96喬 97賀 98賴 99龔 100文

我的姓:”錢“基本上這幾年的排名都沒怎麼變過,以前好像是88位,今年好像下降了。

我的姓排名我感覺很正常,我上學的時候基本上沒見過和我同姓的,我們那邊基本都是一個村都是一個姓。


愛歷史的圓臉怪


在今年公安部戶政管理研究中心,公佈的最新2018版《全國姓名報告》中,排行第一是
:王姓。

排名前十的分別是:

1:王 ,2:李,3:張,4:劉,5:陳,6:楊,7:黃,8:趙,9:吳,10:周。

相比於2017版的前十大姓氏,變化還是挺大的。

2017年排名前十的分別是:

1:李,2:王,3:張,4:劉,5:陳,6:楊,7:趙:,8:黃:,9:周:,10:吳。

特別是長期佔據第一大姓寶座的李姓,居然在2018年被王姓取而代之,這不得不說:老王可真是有些厲害了。

第三到第六名的張,劉,陳,楊的排名沒有變化。

第七到第八名的黃姓和趙姓互換了位置。

第九名和第十名的周和吳也是交換了名次。

但是有一點是長期保持著的,那就是百家姓的前十名這些年基本都是這十個姓,沒有什麼變化。

這也是由於我們人口的基數實在是太大了,比如第十名的周姓就比第十一名徐姓,要多整整600多萬人口。

這可是一個特大城市的人口。

看到這裡,請問你的姓是排名第幾呢?


宇哥帶你讀原著


 

小時候,背過的《百家姓》“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都是為了朗朗上口,或尊從當時的帝王將相來序列,並不存在人口的排列,只是讓孩子們記住這些知識。《百家姓》與《三字經》、《千字文》並稱“三百千”,還有“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增廣賢文》等等,都是中國古代幼兒的啟蒙讀物。

《百家姓》是一本關於中國漢族姓氏的書,起源於北宋初。最早收集姓氏是411個,後增補到504個,其中單姓444個,複姓60個。有些是皇帝賜予的姓,有些是王朝更迭,避難改的姓。到現在具體的祖姓,真正傳承的到底有多少,很多已經無法驗證了!比如你現在姓李,但你的真正祖姓不見得就姓李。地位低的,從小就被賣到富人家做下人的,也會隨府姓。唐伯虎進華府三笑點秋香,也被改名為“華安”。雖是橋段戲說,也反應了當時社會的人文。歷史長河落日圓,沒有必要太過強究。再深的淵源,留給學者們去玩兒吧!

有些少數民族沒有姓。比方說雲南的布朗族,拉枯族。他們的姓氏是上一輩,也就是說父親名字最後一個字的接龍,來作為自己的姓氏。著名的茶山老班章村老村長叫寸三,他的孩子就以三為姓,兒子叫三爬,女兒叫三陪。非常有意思。

來看看2018年《百家姓》的最新排行榜吧。

 








武漢歡喜砣


我是杭州刺史,我來回答。

我的姓氏排在第一位,要了解這個問題,我們就要了解百家姓是按照什麼排列的。

《百家姓》過去是啟蒙課本 , 在民間一直流傳不衰 ,可是很 少有人會想到這《百家姓》的第一二兩句為什麼按“趙錢孫李 、 周吳鄭王”的順序排列 。

《百家姓》 作者姓名雖已失傳 , 但已知他是五代十國時吳 越錢氏的子民 。吳越的開國之君為武肅王錢 , 公元 932 年 , 他臨終時告誡子孫道 :“子孫善事中國 , 勿以易姓廢事之大 禮 。”其意思是要子孫們好好地奉事北方中原的王朝 , 不可因 中原王朝改朝換代而有所改變 。

這位 《百家姓》 的作者因為錢氏子孫一直遵從錢之言 , 奉中原王朝為正統, 於是就把中原的宋朝帝王的姓氏“趙” 列 在《百家姓》的頭一位 , 而吳越君主的姓氏“錢”遂理所當然地 居為第二位了 。

第三位的“孫” ,乃吳越忠懿王錢弘叔的正妃的 姓氏 。看來《百家姓》一書很可能作於錢 之孫錢弘叔在位的 公元 947 —978 年之間 。

第四位的姓為“李” , 根據錢弘叔在位 的年代來看 , 其時當為南唐末一位詞人皇帝 ———後主李煜在 位之時(公元 961 —975 年)。

這就是《百家姓》中第一句“趙錢孫李”的來源 。至於《百家姓》的第二句“周吳鄭王” ,正好是錢的四位嬪妃的姓氏。


杭州刺史


姓林的請舉手


福佔林


根據現在姓氏人口數量排名,我的姓排在了第四位,在北宋初年編寫的《百家姓》中排名第252位。大家知道我是什麼姓氏了吧?

現在姓氏人口排名是利用現代化手段,統計的姓氏人口數量,這個數據排名是非常準確的,排名的標準就是姓氏人口數量。《百家姓》的排名就不那麼準確了,因為是北宋初年吳越地方民間人士編寫的,難免摻雜一些地方因素和政治因素,同時為了押韻,因此姓氏排名除了前幾位以外,其他沒有任何根據,按照以往的史書自己編寫的,排名也沒有什麼意義,只是記錄了一批常見的姓氏,並不完整。(現在姓氏人口數量排名前100位)

《百家姓》最初的版本收集了411個姓氏,增補後收集了504個姓氏,單姓444個,複姓60個。《百家姓》有多種版本,收集的姓氏也有多有少。

“姓氏”從門閥士族到普通百姓。

北宋以前,私人是不允許編修姓氏的,也不能刊印出版,官方是不允許的。為什麼到了北宋時期私人就可以編寫出版姓氏的書籍了吶?這裡面涉及了很多姓氏的歷史演變,政治變遷,能夠私人編寫這類書籍是歷史的進步。

一、門閥士族的興起

東漢時期的選官制度是察舉、徵辟出仕,簡單一點說就是舉薦,是不經過科舉考試的。這樣被舉薦的人成了舉薦人的門生、故吏,這些人形成了利益集團,東漢末年出現了很多累世公卿的家族,他們家族的人有優先被舉薦的資格。比如三國時期的袁紹家族四世三公,自己也稱霸一方;東晉初年更有“王與馬共天下”,就是指琅琊王氏和司馬氏共同執掌東晉政權。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門閥士族左右了國家的政局,庶族地主和普通老百姓根本沒有出頭之日,所謂的“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生來會打洞”就是指當時的社會情況。

魏晉南北朝時期,國家編修《氏族志》,將門閥士族按照等級記載,普通老百姓根本入不了國家的法眼,姓氏進不了《氏族志》。(李世民像)

二、李世民、武則天改革姓氏,普通老百姓得益

門閥士族的影響很大,阻斷了庶族地主和普通百姓進入統治階層。到唐朝時期仍然有所謂的“五姓七望”,指隴西李氏(李世民家族)、趙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都是世家大族,做官的非常多。

李世民做了兩件大事:第一,選官制度上採取科舉取士,不再舉薦;第二,唐朝編修《氏族志》時,李世民的隴西李氏居然沒有排在第一,他強令改李氏排在第一。這是從根本上上斷絕門閥士族出路,門閥士族走向了沒落。(武則天像)

武則天時期,她將《氏族志》改為《姓氏錄》,“武”姓排在了第一位,千萬不要小瞧武則天,以為只是為了提高“武”氏的地位,這是打擊門閥士族的重磅炸彈,庶族地主和普通百姓的姓氏進入國家編修的《姓氏錄》,這是給普通百姓敞開了做官的大門,唐朝時期門閥士族成為了絕唱。

三、五代十國的姓氏不再那麼重要。經過唐朝的變革,姓氏家族不再成為決定國家政局的力量,“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以後每個朝代對姓氏不再那麼關注了,編寫姓氏類的書籍國家也默許了。(宋朝姓氏人口排名前100姓氏)

《百家姓》為何排“趙”在第一,為什麼增補

北宋初期,民間編寫《百家姓》主要是為了兒童啟蒙教育,普及姓氏文化,同時也是為了賺錢。

大家注意到唐朝時期的慣例,皇帝的姓氏一般要排在第一位的,到了宋朝,皇帝的姓氏也要排在第一位,這是最基本的政治要求,不然出版不了,出了書估計也會被查封,甚至獲罪的。

《百家姓》當時出版應該是獲得了官方許可,那麼為啥後來又增補了一些姓氏吶?《百家姓》出版後受到了普通百姓的歡迎,但是姓氏不全,會有一些反饋意見,阻礙了《百家姓》推行出版,因此後來又增補了一批姓氏,基本涵蓋了當時佔據人口80%-90%的姓氏,《百家姓》也就迅速流行起來了。


本人姓劉。


穿越再現彼岸


我們排名第一


王登偉13376351536


騙人的百家誰知道那裡多人


覃四6


這裡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數據。不過實際上,大陸王姓第一。全中國王姓第一。全世界李姓第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