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各行各業有哪些先進事蹟和人物,求分享?

來斤排骨不要肉


堅守一線每天直接接觸傳染病患者的,來自五湖四海支援武漢的醫生和護士們,是他們冒著隨時被傳染的危險無私的抗戰在第一線,還有幕後通過各種方式直接或間接馳援病災區的人們,向您致敬[鼓掌][鼓掌][鼓掌][武漢加油][點亮平安燈]


陝西楞娃123


親愛的老婆:你在武漢辛苦了!視頻看到你在那邊沒事,真好!你專心堅守自己的崗位,我和爸媽做你堅強的後盾……也請你照顧好自己,我們等著你們儘快打贏這場防疫戰,早日回家團聚!”

2月10日,是第二批河北支援湖北醫療隊入駐武漢市洪山體育館方艙醫院的第四天。“90後”護士馬玉潔收到了丈夫滿懷深情的信,信息雖簡短卻飽含牽掛。

馬玉潔是故城縣人民醫院ICU重症室的一名護士,她的丈夫曹子巖是該縣的一名交警,兩人有一對可愛的兒女,女兒三歲,兒子僅一歲。

“大年初二,玉潔跟我說,她想向單位請戰,去湖北抗疫。”曹子巖說,那時,新冠肺炎疫情日漸嚴峻,防控疫情阻擊戰的號角剛剛吹響。“她說,病房是醫務人員的戰場,救護傷患是她的責任。大疫當前,外表柔弱的她,骨子裡滿是堅韌和擔當,縱然不捨我也必須支持她去。”

2月5日13時20分許,正在單位值班的曹子巖接到了馬玉潔的告別電話:“我的請戰被批准了。作為故城縣第一批參加河北支援湖北醫療隊的成員,我們一會兒就出發,你要照顧好爸媽和孩子。”“家裡你放心,只管照顧好自己……”“通知我開會呢,我先掛了。”未等曹子巖把話說完,妻子已經匆匆掛斷了電話。幾乎是一瞬間,七尺男兒紅了眼眶,輕輕呢喃,“一定要平安回來。”

抵達武漢後,馬玉潔和隊友們經過緊張的培訓,在元宵節當晚便投入到了戰“疫”一線。“方艙醫院原本是體育館,裡面分隔出一個個病區,擺滿了床,觸目所及都是人。”儘管已經提前獲知了院內的情況,但眼前的情景還是令馬玉潔深感震撼。來不及多想,隊友們迅速按之前的分組順序進入工作崗位,“八九個人為一組,負責護理照顧區域內250張床位上的病患。”

抽血、取咽拭子、測體溫……自打進入醫院後,馬玉潔和她的隊友們沒有停歇過。“護理站設在靠牆的一側,就是一張桌子,上頭擺放著體溫計、膠帶等物品,緊挨著護理站堆放著藥品和供患者使用的一次性生活用品和食物,沒有給護士們安排座位,當然,有座位我們也沒有時間坐。”馬玉潔說。

換完班靜下來時,馬玉潔不免想念家人,尤其是兩個孩子。讀完了“與妻書”,馬玉潔潸然落淚,“來了這邊都沒敢跟他們視頻過,實在忍不住了就看看他們的照片。爸媽、老公,我一定會照顧好自己。孩子們,你們聽話,等著媽媽回去!”



烘焙社群


我有好多朋友在醫院上班,疫情發生後,她們春節至今沒休息。每天堅守在工作崗位上,有病人需細心照顧,大家精神很緊張。學生現在沒開學,孩子在網上學習,下班後要照顧父母,孩子。最怕的是,在這疫情期間,傷害了別人


叢林之鷹


分享的是一位盡職盡責的老黨員,真正的把人名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放在了第一位!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王爾唐主動向黨組織遞交請戰書,加入了“疫情防控工作突擊隊”。在生命最後的時間裡,他最牽掛的就是鄉親們的安全,最期待的就是早日“疫”過天晴,陪老伴到村邊踏踏青,給小外孫子、外孫女到城區買件新衣服……

明知有風險,可他堅持上前線

王爾唐生前是村裡遠近聞名的電工師傅,不光技術嫻熟,還特別熱心,鄰里鄉親誰家電路有問題都願意找他來幫忙。

2月9日晚,豆張莊鎮醫學隔離觀察點部分房間突然停電,這可急壞了鎮裡的工作人員,四處尋找電工師傅進行檢修,可一聽說是要進隔離點,所有人都退卻了,沒有人敢接這“硬活”。恰巧,這一天是“突擊隊員”王爾唐老人到隔離點值班的日子,得知了鎮裡的困難,他沒有多想,主動找到了在隔離點值守的鎮領導。

“我幹了十幾年電工,隔離點接電的事就交給我吧!”“檢修4層樓54個房間的供電線路,這工作量可不小,您身體承受得住嗎?我們再想想辦法吧。”面對鎮領導的擔心和勸阻,王爾唐不為所動,最終用堅持贏得了支持。很快,在醫護人員的引領下,穿上防護服的王爾唐開始了緊張的搶修工作,一個小時又一個小時過去了,豆粒大的汗珠順著額頭往下掉,身上的衣服已完全溼透,他在嘴裡默默數著50、51、52、53、54……

3個半小時後,回到值班室的王爾唐老人在工作人員幫助下,緩緩地脫下防護服,如釋重負地說:“這防護服可悶死誰,穿上一點不透氣。”眼前的場景讓在場的所有人為之動容。

明知很辛苦,可他堅持上前線

“我是老黨員、老幹部,疫情防控這麼大的事,我不能不管。我先去卡口把電搭上,順便報名執勤隊!”大年三十當天,一聽說村裡啟動疫情防控工作,王爾唐老人立刻坐不住了,拿起電工工具就往卡口值班室走,架電線、安電燈、裝電暖氣一氣呵成。

“聽說夜班人手緊張,王爾唐立刻提出要承擔夜班任務,任是誰勸也不行。”除參加執勤外,入戶排查、噴灑消毒液、清理環境衛生等各項防疫工作王爾唐只要有時間,都要參與進去,村頭巷尾到處都有他忙碌的身影。村裡鄉親都勸他別這麼拼命,他卻說:“西洲是咱家,我是黨員,這是我的義務!”

“我和他搭了10年班子,王爾唐任勞任怨,從來不計較個人的得失。”西洲村黨支部書記王加貴說。王爾唐生前曾擔任西洲村黨支部副書記,2018年村級組織換屆剛剛啟動,61週歲的王爾唐因年齡原因主動讓賢,提出不再擔任村黨支部的職務,他說“年輕人有新思路,能讓村裡有新發展。但我也不能閒著,會繼續給村兩委當好‘參謀’。”

明知家人擔心,可他堅持上前線

“你都快成公家人了,數你最忙。”“我管著全村500多戶照明用電,不幹好了,那怎麼行。”自從2006年當上村裡的電工,王爾唐就上緊了發條,再也沒鬆開過,即便是三更半夜,只要接到報修電話,他穿好衣服、拎上工具出門就走。對於老伴兒的心疼和埋怨,他從沒往心裡去。

“我父親是老黨員,無論是村上有事還是鄰居有事,只要有難處他都衝在第一線。”在王爾唐二女兒王豔傑的記憶中,父親始終是一個幹在前、說在後的人。為了不讓家裡人擔心,也為了不讓家裡人承擔風險,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以來,王爾唐始終不願與女兒和外孫子、外孫女見面,具體幹了多少工作也是隻言片語不願多說,只是一個人默默的把對親人的想念埋在心底。

女兒問他累不累、辛苦不辛苦,他的回答總是那麼讓人放心。“鎮裡領導很關心我們,值班室暖和的很,吃的也都全,好著呢……”

老人為了抗擊疫情付出了他的一切甚至包括寶貴的生命,其實基層還有很多像王爾唐老人一樣的共產黨員為了這場人民的戰爭默默的付出,疫情來臨,他們沒有退縮,而是選擇砥礪前行。相信我們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也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一定會勝利的,勝利終究屬於人民,為了這場戰爭而犧牲的烈士,人名會永遠銘記!





三十都會啥


1.一線醫生

抗爭肺炎的最前線,

院長張定宇一瘸一拐地走在院外。

在疫情面前,他凌晨兩點才睡,

四點又要爬起來,處理各種突發事件。

但誰知,他身患漸凍症,

雙腿肌肉已經萎縮。

他那同為醫護人員的妻子,

已被感染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2.普通工人

在接到消息的當晚,

工人們帶著七八十臺挖機,趕到現場。

他們沒有談報酬,也無所謂條件。

晚上就睡在車上,

白天就加班加點幹活,

只為了能早一日攻克病毒。

3.無名老人

湖州一名老人來到社區,

在桌上放了一沓嶄新的100元鈔票,

說“國家有難,我就要出份力。”

說完轉身就走了。

其實老人已經83歲,是一名老黨員,

他的家庭並不寬裕,老伴癱瘓在床,

老人四處撿些廢品補貼家用,

今天他卻不留姓名,留下了一萬元。

4.便利店老闆

在海南海口,

一家便利店的老闆有六萬只口罩,

卻只送不賣,免費發放給市民。

顧客稱他是“民間英雄”,

他卻說,自己能做的其實很少:

“我相信我們的國家,

一定能贏下這場戰役!”

5. 援助隊伍

四川廣元,

首批派往武漢的醫療援助隊伍出發,

丈夫站在大巴車邊,

大聲朝著車裡的妻子喊道:

“趙英明!平安回來!

你平安回來我包一年的家務我做!

聽到沒有!”

在她身旁,

是許許多多疫情中的逆行者。

太多太多都不知道如何去介紹他們只能說 辛苦了《英雄》們 ,只能心裡去祝福他們 祈禱他們平平安安!


老李帶你賞電影


我看到,有一位美女護士,摘掉口罩的瞬間,她哭的很傷心。我特別感動的一件事,各行各業都值得尊敬,我們一定要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120b3ad511e24aaeadcd508cbf659b51\

熾天使貓貓L


看央視新聞吧,每天都有那麼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先進人物,尤其以醫務工作者和軍人等等為主,他們在這次疫情戰鬥中,發揮了決定性作用,多向他們學習,希望我們全國各行各業的兄弟姐妹們共同努力工作,把疫情期間的損失奪回來!中國加油!同意我觀點的朋友們請關注我,謝謝。


FG享受生活


時間2020年3月6號晚
人物:老村書和若干志願者
事件:給村民登記物質,集中採購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4a2627f3a21f4d6695aa77ae1af59e32\

生活日常之老婆說


您好,我的職業是學生。疫情期間我們很多的大學生,都志願奔赴一線,有的在農村疫情卡點站值班,有的在城市裡面,做社區服務志願者。新時代的新青年,有責任有擔當


祥子眼裡的世界


現在網上大把,各地區的都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