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略海力士128層NAND閃存


領略海力士128層NAND閃存

今天和大家聊聊計算機存儲設備,隨著5G、AI等行業如雨後春筍般,爭先發展,必將引領數據爆發,存儲設備需求,愈加迫切,因此,存儲設備廠商把握商機,爭先恐後大規模投入研發,佔據市場高點,就拿最近的LPDDR5和UFS3.1,變成了目前旗艦手機的標配,三星,小米等就已經推出相應產品。再比如:KIOXIA和WD聯合開發QLC,稱存儲密度提高33%,延遲降低,順序讀寫翻番,不幸的是樣品縮水,原本說128層,目前只有112層,順序讀寫僅提升50%。另一家廠商就比較幸運了,它就是SK海力士,今天就和大家聊聊海力士於去年推出的TLC 128層。

可以毫不客氣的說,SK海力士在該領域處於領先地位,推出了世界上首款128層4D NAND閃存,該128層NAND閃存即將應用於下一代容量超過1Terabyte(TB,太字節)的存儲設備,包括通用閃存(Universal Flash Storage, UFS)和固態硬盤(Solid State Drive, SSD)。

領略海力士128層NAND閃存

2019年6月,SK海力士成功研發並量產全球首款128層的1Tb(Terabit,兆兆位) 三層單元(Triple Level Cell, TLC) 4D NAND閃存。

和其他廠家不同的是,這款128層NAND閃存是業界主流的三層單元(TLC)閃存芯片,當其他公司正通過構建96層四層單元(Quadruple Level Cell, QLC)實現1Tb NAND閃存產品的開發,SK海力士已經率先通過TLC實現超大容量NAND閃存的商業化,並取得了比QLC更好的性能和更快的處理速度。

SK海力士利用基於電荷捕獲型(Charge Trap Flash, CTF)的4D NAND閃存*平臺。實現了業內最高的閃存垂直堆疊密度,單顆芯片集成超過3,600億個NAND單元,每個單元可存儲3比特(bit)。與現有的96層4D NAND芯片相比,相同面積的存儲容量提高了30%,數據讀寫耗時降低了16%。此外,每顆晶圓可生產的比特容量也增加了40%,與以往技術轉移相比,96層NAND向128層NAND過渡的投資成本降低了60%。另外,SK海力士計劃採用相同平臺進一步研發176層4D NAND

領略海力士128層NAND閃存

講到這裡,不知道大家是傾向於用128層或者112層的QLC呢?還是更加偏向於128層的4D NAND 128層TLC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