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最美鄉村醫生”侯方傑給偏遠鄉村捐贈農資助春耕

“全國最美鄉村醫生”侯方傑給偏遠鄉村捐贈農資助春耕

彭傑 封面記者 蘇定偉

他,80高齡,全國最美鄉村醫生。感嘆自己無法上武漢前線,但他所作所為樹起了一座基層村醫的豐碑。

疫情來了,侯方傑個人捐資2.2萬元,到社區疫情監測卡點執勤(《封面新聞》曾作報道)。春耕來了,他又給偏遠鄉村捐蹭農用物資。

3月6日,四川營山縣柏林鄉馬項村公共服務中心院壩裡,顯得有些熱鬧。脫貧群眾來到這裡,領取侯方傑捐贈的復混肥料、優質稻穀種、玉米種等農用物資。

“全国最美乡村医生”侯方杰给偏远乡村捐赠农资助春耕

“侯醫生為我們偏遠山區群眾考慮得非常周到,今天專門送來春耕物資,我們要不誤農時,做到按時播種,按照技術要求施肥,確保有一個好的收成。”馬項村1組村民唐立興激動地說。據瞭解,今年67歲的唐立興,膝下子女都不在身邊,與老伴一起生活,長期多病,2015年被評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如今已摘掉貧困“帽子”,這次領到了1袋玉米種、1袋稻穀種和1袋復混肥料。“今年全國將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我們也一定不能落伍啊!感謝侯醫生在春耕關鍵時期送來農用物資,我們一定搞好生產增加收入,鞏固脫貧成果。”唐立興表示。

“當前正是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時期,戰疫戰貧要做到決戰決勝。”距離營山縣城上百公里的柏林鄉馬項村脫貧戶的春耕生產牽動著一位80歲高齡老人的心。“我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人大代表,應該幫助這裡的脫貧群眾的春耕生產做點什麼?”侯方傑毅然捐贈1.5萬元,購買了復混肥料、種子等農資,在營山縣人大常委會的協助下,第一時間運送到村上,第一時間發放給脫貧戶,令當地群眾感激不已。

馬項村地處營山、平昌、儀隴交界地帶,是營山縣東邊最偏遠的一個村,2008年5月,侯方傑在該村開展了為期一週的義診活動。從2010年3月起,他在該村開展了為期一年半的駐村義診,並把該村村醫周德收為徒弟,經過傳幫帶,周德能用中醫診治農村各種常見病、多發病,也能獨立醫治中風病。

駐村期間,有村民向市人大代表侯方傑反映村小校舍和衛生室破敗落後,村民沒有活動場所等情況。他實地察看後,隨即捐助1萬元,並向縣教育、衛健等部門反映群眾呼聲,爭取到30萬元建設資金。2012年,新建成的村公共服務中心、衛生室和學校投入使用。

“全国最美乡村医生”侯方杰给偏远乡村捐赠农资助春耕

侯方傑是城南街道一名村醫,不僅用精湛的醫術為山鄉百姓解除病痛,還把省吃儉用節約下來的積蓄捐出扶貧濟困,被群眾稱讚為“愛心老人”。他先後獲得“全國自強模範”“全國最美鄉村醫生”“中國好醫生”“四川省健康衛士楷模”等榮譽稱號。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侯方傑格外揪心。“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人大代表,不能去支援重點疫區,我總得力所能及地為抗擊疫情作點貢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