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萬人組成的神祕部落,隱藏貴州,不承認自己是漢族人


67萬人組成的神秘部落,隱藏貴州,不承認自己是漢族人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中國是一個地大物博、多姿多彩的國家。古時候因為戰亂,人們四處流亡,從而形成了許多民族,有了自己的文化。然而,除了我們已知的民族,還有許多未曾被我們識別的民族。在貴州境內,就有一個未被識別的民族,我們稱為穿青人

穿青人的由來

穿青人又稱川青人,早期又有“里民子”、“羨民(縣民)”的稱謂。他們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六百年前,現在主要分佈在貴州省的畢節市、安順貴陽市等地。關於穿青人族源的由來,有多種說法,而最常見的有三種。

67萬人組成的神秘部落,隱藏貴州,不承認自己是漢族人

一是土著說,認為穿青人和僚人(僚人的祖先是先秦時期的西甌、駱越人及漢代的烏滸、南越人,後稱百越夷蠻)一樣,是貴州省的原生民族。主要解釋為,穿青人是貴州省的土著居民,後來經過戰亂和時代變遷,大量人口湧入貴州,穿青人被迫躲進人煙稀少的地方,幾乎與世隔絕。這種說法權威性較高,以一些專門研究貴州民族的專家為代表,這一說法也取得了部分學識較高的穿青人的認可和支持。

再有一種說法是分支說,認為穿青人是漢族的分支。明朝時期,朝廷派出軍隊征討雲南,部分經過貴州的漢族軍人,由於地理環境或者作為駐守軍等因素留在了貴州,娶妻生子,形成了穿青人這一特殊群體。這一說法主要以費孝通為代表的專家學者為支持者。

67萬人組成的神秘部落,隱藏貴州,不承認自己是漢族人

但是這一說法並沒有獲得穿青人的認可,在國家人口普查登記時,當地政府主張把穿青人的民族寫成漢族,遭到了穿青人的反對,他們並不認為自己是漢族。政府尊重他們對民族的信仰,於是穿青人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留存下來。

還有一種說法是混合群體說,認為穿青人是明代漢族移民與當地土著居民通婚之後的後代,將他們識別為漢族社會與少數民族社會之間的一個特殊群體。

但是穿青人在全國的人口有67萬人之多,為什麼沒有被國家識別為一個少數民族呢?一個原因在剛才也提到,穿青人對自己的民族文化認同感十分強烈,不承認自己是漢族人;再有一個原因,穿青人的祖籍地不能確定,導致國家無法對這一類群體進行準確定義。

67萬人組成的神秘部落,隱藏貴州,不承認自己是漢族人

穿青人的文化習俗

穿青人雖然不能稱其為民族(僅屬於穿青人群體),但是他們享有和少數民族一樣的待遇,有著自己的文化習俗。

關於信仰。穿青人信仰山魈(山中精怪,在當地認為是一種猴。對“魈”的釋義有兩種,一是獼猴的一種,二是傳說中山裡的鬼怪),當地人把猴供奉為神,不允許隨意提到或者侮辱。他們甚至把山魈作為圖騰,雕刻在生產生活的用具上。後來,對山魈的崇拜演變出一種新形勢——五顯華光崇拜,穿青人對其崇拜的物質表現則是當地的五顯廟和五顯壇,其中祭拜的就是五顯神。

關於婚俗。穿青人實行一夫一妻制,嚴禁同宗同姓通婚,也有姑舅表婚、兄終弟及的專訪制度。穿青人男女青年戀愛自由,婚嫁時要遵循的習俗繁多。有的村寨,結婚是最隆重的事情,從提親到確定婚期要數年的光陰,這其中細說要有

十八道禮數。如姑表聯親、背雞認親、以鵝押禮、打親鬧親、砍親路和照親路、草鞋陪嫁、披露水衣和戴雨帽、趕親、討奶母錢、送梳頭油、新娘站花、挑水試新娘、井邊回門等禮俗。

67萬人組成的神秘部落,隱藏貴州,不承認自己是漢族人

關於喪俗。穿青人的喪俗也有一套完整的體系,老人過世,有草鞋薦亡、竹棍報喪、買水浴屍、墊雞鳴枕、火把送葬、鵲窩掩井、拔牙這七種習俗。以

買水浴屍為例,過世老人的兒子要帶上香、紙和金屬幣,到井邊或者河邊買水給死者洗浴身體,讓他乾乾淨淨的去往極樂。

關於服飾。穿青人喜歡穿同青藍兩色拼接而成的三節衣,衣角衣袖衣襟稍加修飾,這便是“穿青人”這一名稱的由來。穿青人姑娘與婦女的服裝也有所區別——姑娘的衣服不用二色拼接,而是全青或者全藍。穿青人婦女穿三節衣,踩細耳草鞋或者反雲勾鼻花鞋,腿上綁青色布帶,栓青藍腰帶,戴大鉤耳環,梳三把頭,充滿獨特的民族風情。

關於語言。穿青人原先使用的語言是現在已不多見的“老輩子話”,現今主要在貴州黔南和黔東南地區流行。穿青人說話口音特別,如f變為h,ian變為ie等口音的變化,是穿青人最為顯著的特徵之一。

67萬人組成的神秘部落,隱藏貴州,不承認自己是漢族人

今天的穿青人

其它。穿青人雖然生活比較原始落後,但是思想並沒有受到封建思想的影響,甚至穿青人婦女的地位比較高,沒有重男輕女的思想。婦女們沒有經歷過纏足的傷害,沒有受到過以夫為天的腐朽思想教育,她們與丈夫共同分擔農活與家務,財政也是男女權力平分。穿青人婦女一生不剪髮,長長的頭髮就挽成三把頭或者髮髻,用布帽包住固定。

另外,穿青人還留有許多富有民族風情的遊戲,如打磨磨秋、滾龍球、高秋、滾罈子、翻羊馬、打拋、打崗、放茅草打架、攆母豬窩、打雞兒棍等趣味橫生的遊戲,是穿青人從小玩到大的遊戲。

今天的穿青人雖然還不能被識別為一個民族,但是卻享有和其它少數民族相同的權益,如今穿青人的身份證上的民族不會被強行改為漢族或者寫成“青”,而是穿青人。

用他們享有火車票、機票、高鐵票的同行資格,不再像當初那樣不被承認。隨著時代的變遷,他們逐漸搬出大山,革除了落後的文化,換上了符合時代的便服,融入進了竹棍大家庭。

67萬人組成的神秘部落,隱藏貴州,不承認自己是漢族人

其實,貴州還有許多未被識別的民族,他們大多是因為人口太少而不能稱為“族”,大多數只能以“XX人”為代號

,如革家人、六甲人、七姓民、盧人、弈人、龍家人、南京人、蔡家人、喇叭人、里民、木佬、東家人、西家人、繞家人、三撬人、下路司、刁族、長袍瑤、油邁人、莫家人、辰州人、佯僙人等,他們都是祖國多彩文化中靚麗的顏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