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辭退的總是“很努力”的員工?


為什麼辭退的總是“很努力”的員工?

最近看到這樣一個問題:

在一個公司裡面,老闆遇到經營困難時,比如說這次疫情之下,最先被辭退的是什麼樣的員工?

1、不聰明不努力的員工。

2、不聰明但是很努力的員工。

3、聰明但不努力的員工。

4、聰明且努力的員工。

你覺得上面四種員工,老闆最先辭退是哪一種?很多人會選擇第1種:不聰明也不努力的員工。

但是答案卻是第2種:不聰明但是很努力的員工。

這個答案也許不能說明所有情況,但是在現實中,就是那些不聰明但是很努力的員工,最先被辭退。

細想下,第1種不聰明也不努力的員工,不給公司企業創造什麼價值,可是因為他們做的少,犯錯就會很少。雖然說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但是企業還是不會辭退那些不怎麼犯錯的員工。

第3種和第4種,是聰明人,會表現自己,也會做對自己有利的事情。所以最先辭退的不會是這兩種。

第2種,不聰明還努力的員工,從早上忙到晚上,付出的努力和結果不成正比,甚至還會犯錯。所以最先被拎出來“開刀”。

這種人從新員工熬成老員工,經驗技能沒什麼增長。做事情呢,不講究方法,只要是拿到手上的工作,就開始幹。別人一小時做成的事情,他甚至用一整天都沒有搞定。

甚至還因為“很努力”,經常犯錯掉到坑裡面,還要領導給他處理後果。新的錯誤不停犯,舊的錯誤也沒怎麼改。如此幾次,幾乎身邊的同事或者相關的部門,都挺抱怨的。一旦考評,就會先被辭退。

更嚴重的是,他們以為這是為了工作,自己努力就可以升職加薪,但是結果卻一次次失望。一般情況下不會有升職加薪的機會。或許只有在很機械的職位上才會有些用處!現在的公司,越來越講究溝通協作,講究變通,這樣的職位已經很少。

這裡不是說努力不好,公司不遇到大問題的時候,至少這樣的員工還是能得個溫飽的。可是想要再進一步,真的很難。也許只有改變自己,不停學習進步,適應自己的職業,才能有所發展進步。

對此,您怎麼看的?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