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受不了俗事,怎麼辦?

thristan


沒有實力,只能忍受,因為要活著,要工作,要生活,俗事無法迴避,只能儘量開解自己,用最高的效率解決俗事,然後多留一點時間給自己,安撫自己的內心。

如果有物質基礎,當然可以超凡脫俗一點,自己有房子,就不用跟房東眼巴巴地說好話,每年為漲租金擔驚受怕;自己有存款,就不用為了做銷售不停的給客戶打電話,在客戶不同的態度中顛簸心情。如果有錢上私立學校,就不用給孩子瘋狂上不同的補習班進入不同的群。如果有退路,就不會為了看望老人跟老闆苦苦哀求。

沒有錢,就不能有一顆玻璃心,在生活的滾動和煎熬中,做到對俗事熟視無睹。



門泊千秋雪


面對生活,其實多數人會選擇屈服。生活更多的是苟且,所謂的詩和遠方,往往都比較理想。

何為“俗事”?

1.隨份子。好不容易有個週末,卻往往被成了所謂的黃道吉日。同學家小孩要過滿月,同事又說新家喬遷,還有個晚婚剩男兄弟說要娶親。

2.被相親。還沒準備好長大,卻被社會告知已經成人。面對婚姻,往往是父母著急,親戚全圍。被安排相親便也是常有的事。

3.購房車。畢業三倆年,對象一直沒離棄,卻被丈母孃要求買房,有車才肯把媳婦取。

4.上名校。整天把自己累成狗,三十來歲已經禿頭,先買房車後結婚,有了孩子還得教育,人說起步不能輸,關係找了一大堆,票子跟著也受罪,上了名校才對得起。

……

這就是人生,或為俗事。又有幾人能看的開?既然不想忍受,為何不來享受呢?





e七朵蓮花e


我覺得大部分忍受不了的宿事就是別人對自己的嘮叨

其實,我覺得大部分的嘮叨是別人對你的好的證明。如果是父母的嘮叨,年輕時候的我們可能覺得很不耐煩;如果是戀人的嘮叨,可能我們會覺得很甜蜜。這就是態度問題。在這裡只想說,你先想想為什麼會嘮叨?有沒有因為不同的人對你嘮叨而採取不同的態度?為什麼?

2/6

策略(童年篇):

小時候我還是很聽話的,這階段很單純,就是呆呆地聽,時不時點個頭。有時候如果影響到我做其他事情(比如:看電視),我就大聲說一下,我知道了,你說了很多遍了,一直重複。雖然一般還會補上一兩句,不過如果我完成作業了,就會放我看電視。

3/6

策略(初中篇):

反抗。行動:以聲音蓋聲音。(我不是提倡這種做法,只是經歷,而且我家庭還是比較民主的)所以,常常我媽嘮叨多了,我大聲吼一句(不同於上面的,因為音量更多,上面的也不是吼),然後在多說幾句,這件事就揭過去了。

4/6

策略(高中篇):

高一高二還是挺好的,高三比較叛逆。無視策略……高三學習比較累,基本上說的是抓住重點,然後其他話就右耳進左耳出,當練聽力

5/6

策略(大學篇):

前面階段的嘮叨主要在這幾個方面:學業、別人家的孩子、家務(我媽要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我比較懶,高中時候連被單都沒自己洗過)、要努力不然長大後巴拉巴拉等等。

而大學主要是:吃飯了沒、學人家減什麼肥、我不反對你談戀愛的有合適的就處處看、這麼晚還不睡、現在不上課嗎(主要是每次打電話第一句總是這句)等等。

大學策略是:耐心聽,耐心講解(比如為什麼不用晚自習……),時不時附和一句。主要是這階段,懂事了,也懂得隱藏自己的情緒了。

6/6

總結:

端正態度,採取合適行動。

其實,小時候可能不懂,覺得煩。不過從初中開始就知道是為我好,可是不會隱藏。


管件搬運工


能忍則忍,忍一時風平浪靜!忍讓,並不全代表著就是懦弱,有可能它是一個人有素質的體現。如果真的不能再忍了,那麼就無需再忍,按照自己的方式做自己想做的事。既然是俗事,那就是些無關痛癢的事情,與國家利益民族大義無關,怎麼處理都不會影響到大局。想怎麼辦就怎麼辦吧,隨心而為,如果你夠灑脫的話。否則就隨波逐流,能裝乖就裝乖,繼續陪著世俗演下去。



詩為心聲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俗事也是修行。實在不行,把自己當成九重天的某位上仙,下界就為渡個劫,哈哈



小園徑香969


怎受不了俗事該怎麼辦?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民俗民風,流傳至今大多是精粹,但不排除少量的螬粕陋俗陋習。各民族不能以某個民族為中心,而排斥其它民俗民風,這是不公平的,也學不到其它民族的長處。只所以忍受不了,還是態度問題和對其它民族不瞭解。只要真正瞭解了其它民族的民俗民風真正的內含美的話,我想你會欣然接受的。因為那是你本民族所沒有的文化精粹。怎麼辦呢?一要深入瞭解它的內在美,二要在瞭解的過程中加以適應,久而久之你就愛上了。三要身體力行地去做,在做的過程享中受其它民族民俗民風的美,樂在其中。你就不會排斥與煩惱了。


空中飛鯊b502


一個人必須俗,不俗你就是不食人間煙火,不俗你就是不懂人情世故,不俗你就是自命不凡,不俗你就不能和眾人打成一片,不俗你又怎麼享人間之樂?


光陰的故事


1.逃避。世界那麼大,出去看一看。

2.抗爭。做一個有主見的人。


雪國1125


非常感謝能回答這個問題。

說起俗事,我突然想到一個問題:俗,真的是貶義詞嗎?

什麼是俗,而什麼又是雅呢?曾經在聽到過這樣的一個說法:


雅是你在瞭解事物的全部形態以後選擇最舒服的一個形態。俗就是你還沒有了解事物的全部形態時不得不選擇的一個形態。

我覺得普通人,俗一點沒什麼不好,所謂大俗即大雅,能找到自己最舒服的狀態去生活也是一種理想。


有點扯遠了。浮生在世,俗事難免,如果受不了,那就遠離人群,獨自去趟旅行當做修行。

我是悅讀菌,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歡迎對這個問題有個人觀點的朋友們一起留言討論。


悅讀天下菌


無所適從的時候,每每天水路凌晨的一絲微風就會讓魚兒的心徹底安靜下來,隨之,屬於魚兒的整個世界也會安靜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