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管縣,寧波市管縣,哪個模式比較好?

我們都知道,全國大部分地區實行市管縣模式,最突出的便是江蘇,而浙江則是較早的實行了省管縣,咱們寧波因為是計劃單列市逃過一劫,事實上是市管縣。那麼這兩種模式哪種比較好呢?我們今天來探討一下。

市管縣體制(又稱市領導縣體制),市管縣又稱”市領導縣”,是指以經濟比較發達的中心城市作為一級政權來管轄周邊的一部分縣、縣級市的體制。這種體制的形成是中國城鄉經濟一體化和政府管理一體化兩個過程同步進行的重要結果,是中國有一個典型的農業國逐步轉向一個工業國的重要標誌。目前在全國普遍實行的“市管縣”體制是於1983年在江蘇首先付諸實施的。回顧22年來江蘇市管縣體制的實踐,整體來說,相對於之前實行的地區、專區體制來說,它的積極效應要大得多。可以說,江蘇率先實施市管縣體制為江蘇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贏得了先機,為鄉村工業化和城鄉協調發展注入了原始的動力。有人覺得市管縣,會富了市苦了縣,這也不盡然,比如就拿咱們寧波來說,除了市本級的經濟比較強外,餘姚、慈溪等縣市的經濟也十分強大,慈溪、餘姚、寧海、象山還都上了“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榜。

浙江省管縣,寧波市管縣,哪個模式比較好?

“省直管縣”優點在於它反映了在現代信息和交通高度發達的情況下,省政府可以迅速、直接掌握縣級基層政權的情況,縣級政府可以直接向省級政府請示報告,省級政府也直接可以向縣級政府做出決策指示;而取消了地級市這一行政層次,可以大大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速度和效率,這是現代行政管理扁平化的具體體現。實行“省直管縣”改革,其目的主要在於激發我國縣域經濟發展活力,進一步加快縣域經濟的發展步伐。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時期,“省直管縣”成為實現統籌城鄉發展和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的國家戰略。浙江便是採用這種模式,但有所得必有所失,省直管縣對浙江並不意味著盡是好處!浙江省內的嘉興、紹興、湖州等市民國時都是比較著名的城市,如今卻發展得像個三線小城。還好浙江人勤勞、善做生意,才能保持相對比較富裕的情況。雖然之前浙江的縣域經濟發展很好,嚐到了甜頭,因此便一直堅持省管縣模式,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縣域經濟的侷限性也日益暴露出來了,主要表現為資源整合能力有限、行政分割造成資源浪費嚴重,以及中心城市創新要素和公共資源共享性較差等方面,使得浙江原本有限的資源要素未能實現優化配置,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自身的區域競爭力。

浙江省管縣,寧波市管縣,哪個模式比較好?

對比一下江蘇和浙江,這兩種模式下造成的結果就是,市管縣模式下的江蘇省強市如林,除了南京,還出現了蘇州,無錫,常州,南通等多個經濟總量大,城市建設水平高的城市。而省管縣的浙江則出現了縣強市弱的情形,除了杭州、寧波、溫州之外,其他地級市的市區普遍偏弱,然而卻出現大批的百強縣市,只不過江蘇的強縣也是不少,諸如江陰、崑山、張家港、宜興等縣市經濟、知名度甚至會比浙江的還高。

浙江省管縣,寧波市管縣,哪個模式比較好?

浙江省管縣經過二十多年的歷程,利好已經發揮殆盡,目前顯露出來了弊端,就是大城市太少,中心城區集聚能力不強,產業層次落後。而未來的競爭也是大城市之間的競爭,這一點,也引起很多人的關注與反思,相信也會有一定程度上的改革,讓浙江的城市更有競爭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