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雕刻而生,放大鏡下的藝術品——微雕


為雕刻而生,放大鏡下的藝術品——微雕


在地大物博的東北土地上,有一個著名的“煤都”遼寧撫順,作為一個資源極其富饒的城市,不僅工業化非常發達,還有著異常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李強則是非遺傳承人的代表性人物。


為雕刻而生,放大鏡下的藝術品——微雕


李強1978年出生於遼寧省撫順市,職業藝術家,魯迅美術學院裝潢設計專業畢業,中央美術學院高級研修班畢業。

他現在是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遼寧省工藝美術行業協會理事、撫順市非物質文化代表性傳承人。而他的代表性作品就是微雕。


為雕刻而生,放大鏡下的藝術品——微雕


微雕作品是一種精細微小、富有立休感的陽雕微觀作品,是微觀雕刻作品的一門分支。常見的有核雕、骨雕、象牙微雕、微畫雕和壽山石微雕等,它們各領風騷,其藝術風格也相對獨立。


為雕刻而生,放大鏡下的藝術品——微雕


由於微雕作品是凸出來的,有一定的立體感,精緻到可以在頭髮絲和米粒大小的物件上進行創作,有時甚至需要放大鏡或者顯微鏡才能看清楚微雕作品的內容,堪稱“絕技”。


為雕刻而生,放大鏡下的藝術品——微雕


微雕跟一般的藝術品製作還略有不同,甚至還要更高難一些,因為創作的面積過小,如果沒有非常過硬的書法功底和微觀雕刻技藝是很難完成的,而且創作者在製作過程中要聚精會神,屏氣凝神,對精神專注程度和意志力都是極大地考驗。


為雕刻而生,放大鏡下的藝術品——微雕


在這精緻的微雕技藝背後,是精益求精的獨具匠心,一件小小的微雕作品,可以有花鳥走獸,也可以有亭臺樓閣,每件成品都堪稱巧奪天工之作。


為雕刻而生,放大鏡下的藝術品——微雕


李強從小就對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異常的感興趣,而且自幼學習書法,正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之所以能把微雕技藝發揚光大的原因是有著相當深厚的書法功底。

為雕刻而生,放大鏡下的藝術品——微雕


李強老師在創作微雕作品的過程中,每遇到一個技藝問題就通宵達旦的攻克,有時候要連續雕刻十幾個小時不休息,成功沒有捷徑,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也正是這種孜孜不倦的拼搏精神讓他取得了現在的成就。

他現在已經在非物質文化遺產行業中走過了二十多個年頭,不僅在微雕這一方面出類拔萃,還擅長油畫、版畫、書法和國畫,在藝術造詣上的獲得了很高的成績。

為雕刻而生,放大鏡下的藝術品——微雕


當有人問到他以後的夢想時,李強老師說道:“要盡我最大的努力去教授熱愛藝術的學生,同時也要做更多的與藝術相關的公益性活動,讓更多的人瞭解中國的非物質文化藝術品,並且很好的傳承下去,做好藝術,是我畢生的事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