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4800米的西藏寺廟,歷經3000多年的蹉跎,高山之巔的心靈淨土

都說現代人的精神大海的空曠寂寥的,所以才會有那麼多人要去尋找旅行的意義,所以西藏旅遊這些年如火如荼。西藏素來被人稱呼為是“空靈之境”,是夢想的天堂,是心靈的寄託。見慣了城市車水馬龍的喧囂,不少人反而愈發對西藏的神秘充滿興趣。但其實西藏的環境也是充滿雄縣的。凌冽刺骨的寒風加上烈日,西藏的美麗向來只有不畏艱辛的人才能夠見識得到。但如果你克服了這些困難,你就能夠領略到西藏最真實的美麗,就比如這座西藏的“懸空寺”。

海拔4800米的西藏寺廟,歷經3000多年的蹉跎,高山之巔的心靈淨土

在現代交通這麼發達的今天,你有沒有一個地方,讓你依舊舉得難以到底?在西藏這裡就有,它就是孜珠寺。孜珠寺位於西藏東部昌都地區的丁青縣中。在丁青縣內有一個著名的神山,叫做孜珠山,海拔在4800米左右,是藏傳佛教苯教的四大山之一,在西藏一直擁有著特殊地位。在藏語中,孜珠山是“六座山峰”的意思,象徵著觀音菩薩用慈悲和智慧度化的所有六道眾生,幫助她們從煩惱走向解脫之路。傳聞藏傳佛祖辛饒米沃曾在這裡傳法,並且留下來巨大功德加持。因此孜珠山先後出現了80多為的大成就者,並且將他們的思想和祖籍留在了孜珠山,讓這裡的聖蹟比比皆是,佛像,壇城,真言比比皆是,所以這裡對苯教的佛法發展和傳播有著深遠的影響,諸多的藏民不遠萬里前來朝拜,讓這裡雖然寂寥,但卻充滿了人氣,而在這個孜珠山還有一個獨特的寺廟,它就是孜珠寺。

海拔4800米的西藏寺廟,歷經3000多年的蹉跎,高山之巔的心靈淨土


海拔4800米的西藏寺廟,歷經3000多年的蹉跎,高山之巔的心靈淨土

孜珠寺是苯教最古老且最重要的寺廟之一,始建於3000多年前,由第二代藏王穆赤贊普倡導,第一世大成就者穆邦薩東大事創建並傳承,如今已經傳承了43世,是西藏最有名氣的寺廟之一。坐落在4800米的孜珠山中,孜珠寺鑲嵌在這裡的嶙峋怪石中,它並非就是單獨的一座廟宇,孜珠山的環境並不舒坦,所以廟宇,佛堂,僧舍就在散落在這落座山峰之巔,也造就了這裡獨特的氛圍。

海拔4800米的西藏寺廟,歷經3000多年的蹉跎,高山之巔的心靈淨土

初來乍到的時候,其實你的第一想法並不是會拿起相機,也不是會要寫下社交網絡的宣言,而是會在這裡的欄杆中,享受這個空曠神靈的地方,因為海拔太高,所以山間中雲霧繚繞,高原的波瀾壯闊在這裡震天了幾分秀氣。但依舊讓人感受到震撼,感嘆古代的藏民是有著多大的虔誠心裡,才會在這個世界的放逐之地留下這麼一座廟宇。

海拔4800米的西藏寺廟,歷經3000多年的蹉跎,高山之巔的心靈淨土

而這裡還擁有著很多的僧人居住,在崖壁間開闢出一個簡單的住所,條件特別清苦。更有僧人就居住在懸崖峭壁之間,出入都十分的都困難。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藏傳佛教的教義就是苦修,在清苦的環境中生存,以此來磨鍊修行者的心性,因為他們堅信信仰的力量無窮大,人生的處處艱苦不能讓他們感到挫折。反而是他們願意面對這些挫折,並且越挫越勇。不過,也並非就這樣撿漏的房屋,在這裡還擁有著一些民居用房,這裡本來就是苯教的重要修行場所,每年也都會有著許多佛法大會,吸引著諸多的藏民前來朝拜,也吸引著遊客前來品鑑,這些用房就能來安置這些信徒。條件不算優越,但如果想要優越的生活,就不會來到這裡旅遊了。

海拔4800米的西藏寺廟,歷經3000多年的蹉跎,高山之巔的心靈淨土

而在這裡最讓人感受到敬畏的,就是那個山巔的天葬臺。孜珠寺這裡不乏有著禿鷲的身影,它們被當地藏民譽為帶往西天的使者,見到它們也不需要驚慌,一般而言,禿鷲都不攻擊人。而天葬臺出總會飄起縷縷桑煙,即便沒有前往,也能感受到一種肅穆的感覺,緘口沉默是這裡能做的事情,不需要評價,也不需要好奇。

海拔4800米的西藏寺廟,歷經3000多年的蹉跎,高山之巔的心靈淨土


海拔4800米的西藏寺廟,歷經3000多年的蹉跎,高山之巔的心靈淨土

事實上,來到這裡並不容易,儘管有著公路能夠直達孜珠山,但都是山間小路,特別崎嶇不平。上山的時候需要注意高原反應下的急促呼吸,而下山的時候則又需要提防石子鬆動的山路,並且耗時很長,單單從孜珠寺回到昌都就需要9個小時的時間。所以都說孜珠寺是一個“掛在天上”的寺廟,它離地面很遠,但卻離天空很近。如若你有毅力,也才能夠欣賞到那高山之巔的自然美景,純淨而又空靈,夾帶著信仰的韻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