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氏家譜世系表

說明:此資料是根據清乾隆四十八年癸卯歲(1783)開七公16世孫文華殿太學士劉墉撰修《劉氏集註重修族譜》為依據黃帝-- 玄囂-4→僑極-3→帝嚳-2→帝堯-1→源明。


1


-1堯帝陶唐氏名放勳,壽116歲,在位98年,生十子:監明、丹朱、開明、啟明、胤明、覺明、臥明、晦明、源明、少康。

第九子源明,堯封其子於劉地,故始得姓,源明即劉姓始祖。

1大始祖源明兄弟十人,祖居帝都山(今山西平陽府洪洞縣),受封劉,為劉氏。

妣風氏、巫氏,生一子:永河。

2二世永河密氏,子二:濟安、濟樂。

3三世濟樂甘氏、姚氏,子一:歲紀。

4四世歲紀藜氏、陸氏,子三:正成、正定、正坤。

5五世正坤媯氏,子一:長曆。

6六世長曆翟氏、有熊氏,子三:德仁、德堯、德科。

7七世德堯薛氏,吉氏,子二:仁宏、仁發。

8八世仁宏高陽氏、孟氏,子四:廷光、廷坤、廷紳、廷玖、廷貴。

9九世廷光姒氏、雍氏,子一:爵南。

10十世爵南尚氏,子二:行矩、行清。

11十一世行矩慕容氏、晏氏,子三:復盛、復旺、復松。

12十二世復旺蒙氏、易氏,子四:茂光、茂清、茂華、茂文。

13十三世茂清史皇、丁氏,子一:孔陽。

14十四世孔陽巢氏,子三:日盛、日永、日貴。

15十五世日永西梁氏,子二:德榮、德康。

16十六世德榮逢氏,子一:聚義。

17十七世聚義吉氏、姜氏,子三:劉累、劉宗、劉祖(以上各祖考妣均住山西洪洞縣,葬平陽府洪洞縣萬壽山等處)。

18十八世劉累吉、姒氏,生九子:大益、萬益、永益、洪益、正益、宗益、順益、昌益、伯益,享壽107歲。

19十九世昌益諱佑公,字誠胉,又名馗,妣黃、張氏,子一:信盛。

20二十世劉歆諱信盛,字賜命,妣徐、張氏,子三:詠七、詠八、詠九。

21二十一世詠八名詠,字梅柱,妣高陽氏,子一:相承。

22二十二世相承又名劉淋,字虞,號玉拔,妣秦氏、農氏,子二:嶽(全祿)、麓(全福)。

23二十三世劉麓字全福,號開瑤,妣巢氏,子二:美然、美勳。

24二十四世美勳字洪周,京氏,生四子:釗勝、釗胎、釗寧、釗銅。

25二十五世釗寧字申,妣熊氏,生子二:昞亮、昞寬。

26二十六世昞寬字茂高,妣呂氏,生二子:文成、文盛。

27二十七世文盛字道山,媯氏,生子三:明亮、明清、叼明。

28二十八世錦遙字明亮,妣米脂氏,生子三:升吉、升禧、升和。

29二十九世升吉字先,妣芋氏,生子二:瑞明、端明。

30三十世瑞明字坤,妣任氏,生子三:先柱(案臨)、先揚(案喜)、先輝(案康)。

31三十一世先柱字案臨,妣吉氏,生子三:源傳、源佼、源福。

32三十二世源傳字智和,又名浪,妣姒氏,子二:維益、維宗。

33三十三世維宗字繪,妣西梁氏,子二:新興、新輿。

34三十四世新興字元遠,又曰朋琳,妣芋氏、休氏、屠氏,三子:建呂、建腤、建腷。

35三十五世建呂字觀榜,妣文氏、姒氏,生子二:文楨(寶招)、文祥。

36三十六世寶招字文楨,妣呂氏,生子二:晨福、晨祿(一說四子:□、簋、管、符)。

37三十七世晨祿字符,妣詹氏、張氏,生子三:任期、任玉、任授。

38三十八世任玉字九齡,妣姒氏,子二:添禎、添祥。

39三十九世添禎字道總,又名秉新,妣甘、魏氏,生子六:樹湖、樹漣、樹淦、樹淮、樹江、樹鴻。

40四十世樹鴻字伯億,妣卞、任氏,生子二:登富、登貴。

41四十一世登貴字篤慶,妣狄、呂氏,子二:俊通、俊達。

42四十二世俊通字楚揚,又名啟兆,妣田、曹氏,字二:彥文、彥武。

43四十三世彥武字楚熊,號弼,又名略,妣巢氏,子四:猛、勇、剛、強。(興寧譜記載,生一子:標林)。

44四十四世標林字勇,又名積傳,妣金費事,生子三:德勝、德朋、德暗。

45四十五世德朋字建平,妣任、曹氏,生子三:敬唐、建典、建培(興寧譜記載,生一子:朝良)。

46四十六世朝良字敬典,又名經,妣張氏,生二子:廷樂、廷聲。

47四十七世廷聲字照燃,又名美華,妣毛、董、張氏,子二:元振、元拔。

48四十八世元振字之雄,又名福立,妣古、風氏,子二:勝清、勝海。

49四十九世勝海字林枝,號茂,又名芳炳,妣修氏,生二子:平澴、平源。

50五十世平澴諱杜伯,字平澴,妣西梁氏,生二子:隰叔、昆叔。

51五十一世隰叔字良,以官命族,為士氏。妣逢氏、章氏。生二子:士蒍、士龍。

52五十二世士蒍字世郎。妣易氏、徐氏,生一子:土縠。

53五十三世土縠字昌允,妣鍾氏,生三子:星亮、星輝、星開。

54五十四世士會名星亮,字萬忠,妣萬氏、周氏,生六子:拱和、拱科、拱昭、拱照、拱盛、拱得。

55五十五世拱昭名康,字季子,妣萬氏,生五子:報江、報聯、報時、報淮、報盛。

56五十六世報聯字定,名夏、號福、妣官氏,生一子:致祿。

57五十七世致祿字獻,名摯,妣尹氏,生一子:文。

58五十八世文名伯蚡,又名卷,妣鍾氏,生一子:士雲。

59五十九世士雲名桓,字維綱。妣朱氏,生六子:倉模、倉秸、倉棋、倉達、倉遠、倉通。

60六十世倉模字宗仁,號廣廷,妣金氏、油氏、鄒氏,生十一子:榮文,榮武,榮職,榮辰,榮康,榮秀,榮財,榮巨,榮信,榮吉,榮華。(他譜記載,生子三:大化,大爵,大祿)。

61六十一世榮信號大化,妣吳氏,子六:封誥、封璋、封謹、封祥、封諒、封永。

62六十二世封誥字雲,妣司馬氏,子四:大福、大祿、大貞、大祥。

63六十三世大祿名晉,字皋,妣溫氏,生三子:富仙、富仁、富任。

64六十四世富仙名暢,字磺,妣曹、胡氏,子四:貴瀧、貴文、貴鳳、貴舞。

65六十五世貴文名元瑞,字鳴甲,妣胡、歐陽氏,子六:德、開、玉、修、閏、鬥。

66六十六世德字銘宗,名松、號接近,妣紀氏、朱氏,生三子:璋禮、璋秀、璋華。

67六十七世璋秀名忠田,字文先,妣洪氏、李氏、丁氏,生二子:金盛、金葛。

68六十八世金盛字柏仲,又名青美,妣謝氏、江氏,生四子:榜勳、榜炤、榜傑、榜熙。

69六十九世榜炤字盛臣,一作盛臣,妣郭、何氏,生三子:顯科(夢清)、顯和(夢祖)、顯秋(夢文)。

70七十世顯科字夢清,又名詠立,妣古、蘇氏,生七子:思萬、思能、思安、思玉、思瀧、思開、思茂。

71七十一世思瀧字盛春,號審量,名喬,又名權,妣段、楊、吉三氏,生四子:思盛、思果、思柏、思禎。

72七十二世恩盛諱清,名燃,字思盛,號果齋,妣程氏、李氏、梁氏、胡氏。生二子:仁號(榮)、仁紀(發)。

73七十三世仁號諱榮,號豐公,妣趙、梁氏,生於帝元2393年(公元前269年)八月十五日子時,壽84歲,子一:湍。

74七十四世湍太公太上皇,名昂,又名執嘉,字顯初,生於帝元2421年,終甲辰,壽73歲,妣李氏,子四:伯、仲、邦、交。


2


彭城劉氏世系


劉氏家譜世系表


75一世邦字季,號沛公,妣呂、薄、戚、張、曹、衛氏,生子八:肥、盈、如意、恆、恢、友、建、長。

76二世恆漢文帝,妣竇、慎氏,生子四:啟、武、參、楫。

77三世啟漢景帝,妣薄、賈、慄、王氏,十四子:德、閼、餘、非、彭、發、端、勝、榮、徹、越、寄、乘、舜。

78四世勝中山靖王,妣歐陽,易氏,21子(一說120子):昌,忠,朝平,未央,貞,嘉,義,光,章,喜,頗,將夜,破胡,蓋,讓,修,萬歲,傳富,應,恢,屈釐。

79五世貞字正成,陸城亭侯,妣呂、龔、吳氏,生二子:軒、昂。

80六世昂字迴風,妣李、秦、尤氏,生三子:福、祿、壽。

81七世祿漳侯,字紹,妣楊、許、鄧氏,生三子:戀、希、清。

82八世戀沂水侯,字實,妣楊、山氏,生二子:經、英。

83九世英欣陽侯,字素,妣馬、谷、氏,生四子:巡、建、避、遠。(他譜記載,生二子:建、浩)。

84十世建安國侯,字殷,妣佐、許、楊氏,生三子:辰華、振華、哀華。

85十一世哀華廣陵侯,字慶安,妣陳、梁氏,生二子:平、憲。

86十二世憲繆水侯,字德廣,妣彭、呂二氏,生四子:化、和、舒、街。(他譜記載,生三子:忠、舒、銜)。

87十三世舒祁邑侯,字啟泰,妣李、宋氏,生四子:誼、喧、讀、講。

88十四世誼祁陽侯,字仁,妣徐、李氏,生五子:用、必、良、布、鐸。

89十五世必原澤侯,字忠,妣穆、孫氏,生二子:顯達、不疑。

90十六世不疑豐靈侯,字恕,妣鐵、朱氏,生二子:斐、惠。

91十七世惠濟川侯,字漣,妣巫氏、鮑氏,生二子:崇、雄。

92十八世雄妣高、薄氏,生二子:弘、珖。

93十九世弘妣吳氏,生一子:備。

蜀漢劉氏世系

94二十世備昭烈帝,字玄德,妣甘、縻、孫、吳氏,生三子:禪、永、理。

95二十一世永字公壽,號延年,魯王(後改封甘陵王)妣包氏,生一子:晨,於蜀漢延熙元年(公元238年)從成都遷往洛陽。

96二十二世晨字耀輝,妣張氏,生三子:乾玄、乾鎮、乾清。興寧譜記載:生二子:乾鎮、乾清。

97二十三世乾清妣謬氏,生二子:文龍、文琥。

98二十四世文琥妣辛、江氏,生三子:俊、傑、麟。

99二十五世俊妣龍氏,生子:熹。

100二十六世熹妣錢氏,生一子:重輝。

101二十七世重輝妣黃氏,生一子:麒

102二十八世麒妣崔氏,生五子:常青、正一、光悌、智宏、振河。

103二十九世振河妣吳、餘氏,生三子:宇(元山)、幽、雅。

104三十世雅字明,號鴻福,又名習文,妣饒氏,生四子:瑾嶸、瑾升、瑾登、瑾科。

105三十一世瑾升字東,號天詔,名棣鑑,又名洪舉,妣唐氏、黎氏,生四子:淳霖、淳雩、淳震、淳雲。

106三十二世淳震字孟章,號海揚,又名繼明,妣陳氏,生四子:坤仁、坤義、坤禮、坤智。

107三十三世坤仁字仍,號熿,又名若宰,妣蘇氏,生五子:照、傑、丹、遐、法

108三十四世大宇名照,妣蘇氏,生一子:冰。

109三十五世冰妣羅氏,生一子:顯。

110三十六世顯字廷撫,號遐,妣歐陽氏、司馬氏,生四子:新命、新甲、新環、新賢。

111三十七世新賢字普,名經,號諶,妣冉氏,生一子:丹。

112三十八世丹字漳,號子珪,又名獻,妣蘇氏,生三子:怡考、光考、叔考(興寧譜,生五子:凝、昞、竺、訂、勰)。

113三十九世昞字居信,號延明,又名光考,妣裘氏,生七子:成之、楚之、意之、習之、明之、能之、青之。(興寧譜記載:生一子:珍偦)。

114四十世珍偦諱楚之,字鼎,妣方氏,生三子:於明、於政、孝綽(他譜記載,生二子:京、點)。

115四十一世於政字點,號德壽,妣湯氏,生三子:峰、虯、峻。

116四十二世虯字靈預,又名友珪,妣祝氏,生二子:之遴、之深(他譜記載,生三子:襏、堤、祚)。

117四十三世襏名之遴,字時俊,號襏妣周氏,生一子:楨(他譜記載,生四子:子封、子疆、子高、子仲)。

118四十四世楨字漢鼎,又名子疆,妣蔡氏,生一子:子翼(他譜記載,生四子:雲斤、雲盛、雲隆、雲獻)。

119四十五世子冀字福慶,又名雲隆,妣昌氏,生三子:可壽、可安、可康。

120四十六世可壽名官位,字東山,妣倭氏,生三子:宏志、宏謀、宏遠。

121四十七世宏謀名尚文,字世珍,妣賈氏,生二子:學周、學易。

122四十八世學易名浙,字賢,妣徐、李氏,生四子:洪、欽、鐵、璜。

123四十九世洪名晉靈,字處智,妣李氏,生五子:曙明、曙朗、曙印、曙齡、曙道。

124五十世曙道字伯昂,妣姜氏,生一子:遜。

125五十一世遜字孟勤,號誠彥,官授安成刺史,任陶太尉郎。妣林氏,生三子:樞瓏(宗)、隱泉(翼)、樞衡(賄)。

126五十二世賄號用世,又名樞衡,唐懿宗時官授散大夫,妣譚、宋、潘氏,生三子:祺、祥(翔)、禋(因避亂自洛陽徒江南居安成)。

福建劉氏世系

127五十三世祥字祖雲,號子先(圖南),妣張氏,生四子:天錫、天瑞、天明、天誠(原居婺州之金華,唐僖宗時因避黃巢之亂,遷福建汀州府石壁村立業)。

128五十四世天錫字翟,號隆伯,妣李氏,生一子:沐。(他譜,生三子:洵、沐、沼)。

129五十五世沐字允澄,妣陳氏。生四子:龍圖、鳳圖、河圖、書圖。

130五十六世龍圖字道禮,妣黃氏。官授後周翰林學士,生三子:任、奇(他譜為:琪,遷居江西南昌)、修。

131五十七世任字堯智,妣程氏。生二子:若還、若連。

132五十八世若還字貴鍾,妣羅氏。生三子:參贊、參文、參常。

133五十九世參常字從之,妣謝氏。生四子:德洪、德量、德廣、德權(遷居湖北華邑)。

134六十世德洪字伯喜,妣張氏。生三子:昌桂、顯榮、月清。

135六十一世月清字照龍,妣華氏、吳氏、張氏。生三子:柏、梅、松。

136六十二世梅妣王、鍾氏,生四子:富山、富壽、富圖、富榮。。

137六十三世富山妣蔣氏、徐氏。生三子:國泰、福高(他譜記載,後裔五世孫劉義遷海南)、春田。

138六十四世福高諱韐,字仲偃,諡忠顕。妣張氏,生三子:子羽、子翬、子翼。

139六十五世子翬字彥中、號屏山,又號文平,此祖系福高公之次子。妣竇氏,生五子:暄、瓚、宗、桂、璅。

140六十六世瓚諱玶,字平父,妣廖氏,生二子:源遠、深遠。

141六十七世源遠妣郭氏,生四子:諫、詔、謨、典。

142六十八世詔名爚,號昭伯,諡文簡。妣張氏,生三子:宗臣、宗相、宗卿。

143六十九世宗臣字世茂,號石波,妣吳氏、鄭氏。生八子:貴盛、貴和、貴美、貴順、貴安、貴樂、貴昌、貴隆。

144七十世貴盛字仁湖,妣趙氏,生四子:龍、虎、鳳、凰。

145七十一世龍字景慶,號遠浩,妣謝氏、李氏、陳氏,生九子:開一、開二、開三、開四、開五、開六、開七、開八、開九。

廣東客家劉氏世系

146七十二世開七字必高,號仁創。妣黃、龔氏,生一子:廣傳。江西譜載,生四子:廣傳,廣德,廣信,廣寶。

147七十三世廣傳字弁,號清叔,妣馬、楊氏,生14子,巨字起:源、湶、汌、淵、海、浪、波、漣、江、淮、河、漢、浩、深。

說明:此資料是根據清乾隆四十八年癸卯歲(1783)開七公16世孫文華殿太學士劉墉撰修《劉氏集註重修族譜》為依據


3


廣東客家劉氏世系


146七十二世開七字必高,號仁創。妣黃、龔氏,生一子:廣傳。江西譜載,生四子:廣傳,廣德,廣信,廣寶。

147七十三世廣傳字弁,號清叔,妣馬、楊氏,生14子,巨字起:源、湶、汌、淵、海、浪、波、漣、江、淮、河、漢、浩、深。

148七十四世諱巨河字禎,妣梁、顏、鄭、羅氏,住曲江縣江口,分翁源縣,生六子。長時泰,次時際,三時道,四時貴,五時吉,六時祥。

149七十五世時貴字寧佩,妣孟、胡氏,生一子﹕念一郎。

150七十六世諱念一郎字佐號憬庵,妣馮、陳氏,生一子士全。赴翁源任職落戶。

151 七十七世諱士全,妣譚氏,生二子,長受、次敬。

152 七十八世諱敬,妣鄭氏生四子:天元、天亨、天權、天爵。

153 七十九世諱天權,妣曾氏生二子長善慶、次明慶。

154 八十世 諱善慶,號東八郎,妣譚氏生四子:長漢、次漢成、三漢、四漢廣。

155 八十一世諱漢廣,妣黃氏生七子:長敬先、次敬文、三敬章、四敬端、五敬忠、六敬芬、七敬芳。

156 八十二世諱敬先,妣鄭氏生二子,長達龍、次達虎。

157 八十三世諱達龍,妣塗氏生二子:長澤廣、次澤遠。

158 八十四世諱澤廣,妣阮氏生二子:長文俊號雷雲,次英俊號清雲。

159 八十五世諱英俊號清雲,妣張氏生三子:長世安,次世樂,三世康。

160 八十六世諱世安,妣藍、塗氏生三子長君元、次家元、三松元。

161 八十七世諱家元號遂卿,妣阮氏生二子長必遠、次必達。

162 八十八世諱必達字始嘗,妣馮氏、鍾氏生二子,長敏、次英元。(必達公於清順治末年遷入信宜,為入信始祖,後人在白坡門樓屋建有必達公祠一座)

注:巨河公至必達公選於廣東信宜廣傳裔孫

輯《劉氏族譜》


劉氏家譜世系表


4


信宜必達公劉氏世系


入信始祖諱必達字始嘗,生於明末癸酉年四月初四卯時壽九十多歲,妣元配馮氏生子諱敏,繼配鍾氏生於清順治壬辰年四月十四日卯時,壽八十五歲,生次子英元。長子敏分居橫茶,次子英元分住白坡。

此祖系廣傳公之十五世裔孫,原籍韶州府翁源縣,於明末亂世隨父家元入贛,清初從軍,順治戊戌年季春月受封於贛,官授皇清千總,清順治末年兵賊不分,共擾社稷,大亂,在亂世中元配馮氏失散下落不明,必達公隧抱長子敏南遷,奔至高粱信邑北泮落戶,繼娶鍾氏,創基立業,此祖與祖妣鍾氏葬射塘坡共墳,美女照鏡形。在白坡建始嘗公祠一座。

163、二世祖諱英元號輝堂生於康熙乙丑年正月十二戌時,壽六十二歲,妣廖氏生於康熙乙丑年十月十四,壽六十七歲,祖考妣合葬在太尉堡之田面共墳,坐巽向乾,生下四男:長德芳、次乾芳、三立芳、四成芳。由長子在下

164、三世祖德芳公生於康熙壬午年九月二十四,壽七十七歲,葬螺塘檸檬訛豬肝夾膽形。妣蘇氏生於丁亥年九月二十一,壽七十四歲葬大田頭路面,後因擴路移竹葉埇。生一子公榮。

165、四世祖諱公榮生於乾隆乙丑年十月十四,壽七十四歲,葬屋背木梳金坐卯向酉,妣歐四氏生於甲子年十月初四,壽八十二歲,葬白坡嶺山腳隔水埒底。生二子:長儒秀、次儒昇。

166、五世祖諱儒昇號誠齋生於乙卯年十二月二十日亥時,壽七十八歲,葬石龜。妣覃氏生於辛卯年十月二十日亥時,壽七十六歲葬杯窖埇回龍。生二子:長鬱祖、次傳祖。

167、六世鬱祖號馥堂生於乙巳年十月二十日,壽六十六歲,葬正埇回龍,妣植氏生於丙午年三日初三日,壽七十六歲,葬黃客口化。生三子:長安詩、次安仁、三安民。安文娶妻梁氏生子廷甫無嗣而終。

168、七世祖安仁公號靜山生於道光壬辰年七月十日,壽四十九歲葬木頭化飛鳳葬需,妣曾氏生於壬辰年四月三十,壽五十二歲葬大田頭上水傲魚,生二子:長廷芬壽四十四無嗣,次子廷芳傳下。

169、八世祖廷芳生於同治戊辰年四月初五子時壽八十二歲,葬大田劈,後移長山崗,又移馬古埇,妣陸氏生於光緒丁丑年四月初一日亥時,壽七十歲,葬飯地化,生三子:長文興、次文成(土改時遷昆堂堡)、三文元(無嗣)。

170、九世文興公號均隆生於丁未年三月十八日亥時,壽七十五歲,葬對面山仰睡仙人,妣梁氏生於乙卯年三月初十巳時,壽七十五歲,葬黃客大化壁上掛燈形。生五子:長高品、次高漢(無嗣)、三高義、四高偉、五高亮。

171、十世高品又名水安,生於一九三四年三月十九,壽七十五歲,葬白坡嶺下水傲魚。妻陸怡英生於一九四零年六月初十日申時,生三子:長世鋒、次堯豐、三貴鋒。

172、十一世堯豐生於一九六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午時,妻周水清生於一九六六年一月二十六日,生子金綱、生女東梅。

173、十二世:金綱,妻張梅,生子:一護(又名世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