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紅兵院士坦言:身教重於言傳,可能會累但不覺得苦

16歲就以第一名的入學成績考上全國著名的蘭州大學,他是本科班級年齡最小的學生;

2011年,當選為中科院最年輕的院士之一以及生命科學領域最年輕的院士。

舒紅兵院士坦言:身教重於言傳,可能會累但不覺得苦

他就是攀登生命科學高峰的明星科學家,武漢大學副校長舒紅兵院士。

舒紅兵院士坦言:身教重於言傳,可能會累但不覺得苦

舒紅兵院士成長於重慶一個貧困的農村家庭,他回憶起自己童年因為家窮買不起鞋,常常是赤腳上學,乃至小學到研究生一直都是依靠國家補助完成了學業,這樣也培養了他發自內心的報國情懷和赤子之心。

舒紅兵院士坦言:身教重於言傳,可能會累但不覺得苦

正是長期以來的科教報國熱情讓他放棄了此後在美國的優越工作生活條件,成為最早回國的一批科學家。

自1999年回國後,舒紅兵先後在北京大學、武漢大學攻關科研、執掌教鞭,累計發表國際學術期刊160餘篇,被引一萬餘次,在病毒免疫領域取得了重要的原創成果。

尤其是在天然免疫領域,他率先探索天然免疫領域的無人區,為中國學者在這一領域的全球科技競賽中獲得優勢地位立下了汗馬功勞。

因此他也先後當選長江特聘教授和最年輕的中科院院士之一,並兩次獲得自然科學二等獎重磅獎勵!

舒紅兵院士坦言:身教重於言傳,可能會累但不覺得苦

除了醉心科研事業外,他還十分珍視自己的教師身份,他始終認為身教重於言傳,教書育人是苦在其中,更是樂在其中!

舒紅兵院士坦言:身教重於言傳,可能會累但不覺得苦

他對學生要求頗為嚴厲,“就算是泥土,也要努力把自己打磨成磚瓦”;他對學生有十分的關心,始終親自開組會、改論文,“可能會累,但不會覺得苦”。

值得一提的是,舒紅兵院士的妻子也是一位明星女科學家,正是他親手培養的得意門生——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最年輕的所長王延軼。

舒紅兵院士坦言:身教重於言傳,可能會累但不覺得苦

舒紅兵院士和王延軼所長,伉儷情深,在我國生命科學研究領域傳為佳話。他具有代表性的學術成果關於天然免疫領域的研究一文,正是他和妻子王延軼作為共同通訊作者發表在Cell子刊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