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康永:你对别人冷漠,才能对背后的人温暖


蔡康永:你对别人冷漠,才能对背后的人温暖


潇潇有个朋友小A,我时常会听到她抱怨:


她男朋友有一个关系很好的女性朋友小莉,小莉不仅漂亮还单身。


有一次,小A痛经加上感冒微烧,在家卧床休息,本是需要照顾的时候,男朋友却在接到电话后,去往小莉家里为她修电灯。


小莉时常把她男朋友当“便利贴”般随意使唤,还把他当“闺蜜”般诉衷肠,聊心事。


而他男朋友也从不拒绝,小莉受到情伤落泪时,他会安慰;职场不顺时,他也会悉心指点;甚至可以毫无顾忌地坐男朋友的副驾驶。


小A于此跟男朋友吵了无数次,她受不了男朋友像个中央空调般四处送暖。而男朋友却认为,对每个人热情才是维持人际关系的方式,更是一种美德与情商。


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蔡康永:你对别人冷漠,才能对背后的人温暖

你对别人冷漠,才能对背后的人温暖



奇葩说有一期辩题是:结婚要不要给新同事发喜帖。


雷哥说:当然要发,而且要全部发。每个人都害怕被差别对待,所以要对每个人一视同仁。


从表面来说,这确实做到了公平与仁德。但黄执中告诉了我们背后的真相,他说:


这道题真正在讨论的是什么?不是婚姻、不是请帖、也不是新同事。而是你在面对别人时,有没有差别待遇的勇气。


什么是差别待遇?


它不是不公平待遇,而是指在不伤害别人的任何利益情况下,把自己有限的精力、有限的时间、有限的付出更多倾斜给亲近的人、爱自己的人与你爱的人。


而不是把你的好,对所有人都进行“平均分配”,而不是,用你的笑容,去讨好所有的人。


蔡康永:你对别人冷漠,才能对背后的人温暖


你给别人的蜜糖,会成为了你递给那个爱你的人的刀片。你若喜欢所有人,那喜欢就没有了价值。


那个冒着大雨前去给值夜班的丈夫送饭的妻子,却看到丈夫为别的女同事撑伞,做别人的护花使者。


那个在宿舍里殷切期盼,望穿秋水等密友归来的你,却知道她给每个室友包括自己,带的是清一色的同款礼物。


那个在家里等着父亲回来给自己过生日的小女孩,却知道父亲下班后,去参加主管孩子的满月宴。


...


陪伴、时间、心力的蛋糕就那么大,分给别人越多,留给亲近之人的就越少;没有差异,哪来特别。



蔡康永说过:


“我的冷漠就是来自于跟我无关的事情少烦我,我得抱着精力留下来解决,对我来讲最重要的事情。


所以S形容我又冷漠又温暖的时候,她就是受惠者,就是我对别人冷漠才有时间理她,你如果没有那个冷漠,就成全不了后面那个温暖。”


只有差别待遇,你的爱才有价值;把你的时间,只腾给你最爱的人;将你的温柔,只留给你最爱的人。


蔡康永:你对别人冷漠,才能对背后的人温暖

冷淡,才是最高级的情商


提起高情商,很多人会说,要热情,要让别人舒服,要照顾到每个人的情绪,要春风和睦,笑意盈盈。


而这样的所谓的“高情商”,实则是流于表面,本末倒置。真正的高情商首先是学会爱自己,让自己舒服。


《蔡康永的情商课》告诉我们说:


我们训练情绪不是扭曲自己去讨人喜欢,而是因为做自己做得很自在,令身边的人也放松了,而讨人喜欢。



工作996的你,面对同事的求助,不会推诿;懂事乖巧的你,总是想争取所有人的认可;面对不喜欢的人、不喜欢的应酬,总是极力微笑;你总是带着十二分的热度,去投身事情,对待别人,却让自己过得更累、更迷惘。


美国埃默里大学教授马克说过:每天发生在我们身边99%的事情,对于我们和别人而言,都是毫无意义的。


在生活与人际关系的毛线糟团中,懂得缕清主线、轻重缓急、取舍拿捏。而不是人云亦云,委屈讨好,压抑本性。


很多人、很多事根本不值得我们浪费时间,我们要懂得把精力留给那最重要的1%。


蔡康永:你对别人冷漠,才能对背后的人温暖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在人格结构理论中,把人的人格分为“本我、自我与超我”:


本我是感性、本能,奉行享乐原则。


超我是道德底线,源自人类集体认同的规范,奉行道德原则。


自我是理性,是逻辑思维,根据外在环境来调节呈现出来的人格,奉行现实原则。


本我与超我之间具有天然的冲突,比如原公司同事相约聚餐并邀请我,但“本我”因为种种因素而不想去参加,但“超我”因为怕处理不好人际关系、怕被说不合群而产生对抗。这个时候就需要“自我”来协调决定去还是不去。


我们常常被繁琐的人情世俗所教条约束,在“本我”和“超我”间矛盾纠缠。


武志红老师曾说过:生命中最重要的是把自己活出来,让自己的本能、野性去伸展释放,这就是生命力本身。


敢于拒绝别人、敢于说不、遵从内心自我、懂得适当冷漠,才是我们的生命力。


不要一味迎合与容忍,而是可以好好和自己想处。冷淡,才是最高级的情商。


蔡康永:你对别人冷漠,才能对背后的人温暖

适当冷漠,也是一种厚道。


红楼梦里的李纨青春丧偶,孤儿寡母想,相依为命。在封建时代,正如贾母所言,寡妇就是失业。


本是德高望重,人人敬畏的珠大奶奶,却变成了“手无寸铁”,看人脸色的未亡人。


那些与她亲近的姐妹们,常一道吃酒做诗,戏谑玩笑,却从不提及此事,也不会因她寡妇身份而处处偏袒,嘘寒问暖。


有一次中秋的螃蟹宴上,本一团高兴之时,李纨因平儿触动心事,伤春悲秋。说起丈夫贾珠在世时,也有几个房里人,可惜这些人守不住,日日在屋里不自在,只好趁年轻都打发了。“若有一个守得住,我倒有个臂膀。”说着滴下泪来。


见她如此,平儿便急忙找借口说“瞧我这该死的性子,二奶奶让我办的事儿全忘了,我先去了。”


众人都意会神领道:“又何必伤心,不如散了倒好。”便洗了手,各回屋去。


蔡康永:你对别人冷漠,才能对背后的人温暖


年少不更事时看到这情景,我脑子里想到的是,平时嘻哈玩乐的姐妹都如此冷漠,见状不上前安慰,反倒急着拂袖离去,留她一人黯自神伤。


到后来,我才明白,她们不是冷漠,而是聪明厚道。她们知道语言的无力,无法解决李纨的现实问题;过分安慰只会让她更徒增悲伤,哀人哀己。


所以,她们的“冷漠”实则是成全,是渡人。


潇潇有一位朋友,是某公司高层,负责管理市场销售。他手下有一个销售代理,遇到业务上的问题或搞不定的客户,时常找朋友沟通请教。


开始朋友耐心循循善诱,但后来他直接不予理睬回复。


我问他这样不会让这位代理认为你冷血,感到被抛弃、被冷漠处理吗?


他告诉我说,不懂善问是好事,但他渐渐开始依赖于我的指点,而不会自己思考解决。久而久之,他不会得到成长。


与其让他固地自封,倒不如让他恨我。


所以有时候,别人对你冷漠无情,或许背后有着不为人知的暖意,是为你好而不得已为之。


比起那些虚情假意的伪善,有时候的冷漠不为才是真的温情。


蔡康永:你对别人冷漠,才能对背后的人温暖


有人曾说过:


我们用几年学会说话,却用一辈子练习闭嘴。


同样,这个社会总是告诉我们,要对别人温暖热情,却没有告诉我们过分的热情,也会伤人。


这个世界总是告诉我们,对别人冷漠就是你冷血无情,却没有告诉我们,有时候冷漠,也是一种善意的“谎言”。


蔡康永:你对别人冷漠,才能对背后的人温暖


《菜根谭》里写道:冷眼观人、冷耳听雨、冷情当感、冷新思理。


做一个冷淡的人,学会静心看世界,审时夺度,冷热有度,适可而止。这是对自己、对重要的人、对无关的人,最好的周全与圆满。


如果你对所有人都无条件的温暖,那被你温暖的所有人,其实都不会觉得自己是被你珍视,被你温柔以待的。


你看似对所有人都温柔,实则对所有人都冷漠。


所以,不要追求对人都无差别的热情,没有亲疏之别,怎么对得起你生命中那些有价值的人。


冷淡一点,你不需要去讨好全世界。


冷漠一点,你的热情才有价值。


凉薄一点,是对自己的珍惜,对爱的人的成全。


因为,在我们最后告别这个世界的仪式里,只有你在意的人和在意你的人,会来参加你的葬礼。


- THE END -


* 曲潇潇,七分犀利,三分文艺的95后;能“戳痛”你,也能温暖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