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沒有發現突然解封了反而不適應了?

遙望遠方的心空


我們到現在也沒有復工的消息,可能是差不多一個多月沒有上班,反而我更期待上班,那種忙碌而又充實的日子,現在每天在家裡躺著,吃了睡,睡了吃,無所事事,反而更讓我心慌



開開生活記事


今年過年是回老家過的,記得很清楚我們那是大年初二封的村,那時候感覺形勢已經很嚴重了,過年的時候我媳婦沒放假,還在鄭州值班,一直持續到初二下午,由於疫情嚴重,公司通知放假。得知初二下午放假,我就趕緊給媳婦兒聯繫回家的車。但那時候大巴已經沒了。私家車也沒有找到,人家都不跑了,由於交通管制。後來我就訂了高鐵。中午吃完飯我就開著車去高鐵站接媳婦了。出去的時候發現有些村已經開始封路了。等我接到媳婦回來時,我們村也正在封路,幸好我帶著媳婦回來了。再晚一點估計車就進不來了。

政府的通知是從3號開始就開始正式封路,封村了。村口的各個路都被推土機給阻斷了。就這樣封路封村一直持續到2月19號。中間連村也出不去,村口都有值班的。上鎮上去一趟要辦很多手續,有好幾個人要簽名和村委的蓋章。剛開始幾天天天都在家待著,後來在家實在受不了,就一家人去山上和河裡去轉轉,因為我們村在山腳下,我們山上河也是可以去的。好幾年沒爬過山了,也趁著這個機會去了一次,一直爬到了山頂。每天就是吃吃飯,在院子裡曬曬太陽,一家人在一塊兒打打牌這些事兒。中間政府派的有送菜的車輛,每家可以去人去買菜。但是菜賣的老貴了。

封村一直持續到19號。18號晚上看到發通知說明天開始各個路口解封,機動車解除限行。終於可以出村了。在19號我也開著車去鎮上轉了轉,發現很多超市已經開門了,補了一些生活物資。19號大街上的人很多,可能大家都在家裡這麼長時間,被憋的了吧。

其實在農村來講封不封閉,倒感覺影響不大。因為家裡什麼都有,不用擔心吃的,園子裡有菜,家裡有面。家裡又有院子 小朋友也都可以在門口玩。不像是城裡邊封閉,連門都出不了。





電影幕後花絮


我們單位在2月10日就恢復上班了,那時天天出門上班到小區門口要出示單位復工證明、身份證、量體溫,坐班車(我們公司內部包車,不許外面人乘坐)也要提供單位證明、身份證。下班回家也要經過這套程序!那時見的人很少,走在路上很空曠!現在一下恢復了,看到很多人有點擔心,在單位也是儘量不外出


穎丷


現在的感覺就是,忽然解封,人好像都還沒回過神,不適應是個必然的情況。細分析有一下幾點。

第一、人沒反應過來,畢竟每天閉門發呆的狀態已經持續了一個多月了,已經形成了一個短期習慣。每天的生活被隔離在工作之外,初期幾天是享受,兩週後就是迷茫,三週後就是呆滯,四周後成為習慣。

第二、我們的生活圈子還沒復甦,多數的店鋪還在關門中。一部分人雖然能開工上班了,但是路上的車還是很少,而更多的個體和小規模企業依然沒達到復工條件。印象裡都人來人往才是該有的狀態,而沒車沒人的環境裡,總是容易讓人蒙圈迷茫。

第三我們的社會節奏還沒有完全恢復,雖然公交出租都已上線,但是關鍵要素人還是沒有完全解封。而生活中常態化的快遞、物流等都還處在半休眠狀態,工作裡的信息郵件等接收發放都還沒徹底理順。

總之,一切都在好轉,復甦也需要時間,目前我們的整個社會,就像經歷了寒冷的冬天後,在春天即將綻放的花。一點點的還原復甦,禁足已久的人們都在逐漸迴歸,我們的小區、城市、社會都在一點點的復甦,社會活力也會慢慢釋放,冬眠後的社會應當是不同以往的,具備強大活力的社會。一切都會好起來,向前走莫回頭。


純淨水加咖啡


適應是要有一個過程的,而這個過程需要的是時間,每一個人的適應能力都不一樣。時間長了,就又適應了。

從2020年1月24日算起,到現在已經一個月還多幾天,我們確實剛從封村封戶的不適應到現在的適應。突然說解封了,我們又得去適應以前的生活狀態。覺得不適應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懶惰型

在封村的這段日子裡我們過著皇帝般的生活,每天不用工作,玩玩手機,玩玩電腦,看看電視,啥活都不用幹,吃了睡,睡了吃。這樣的日子過得太舒坦了,把人的墮性給放出來了。突然要打破現在舒適的環境,肯定會感到不適應。

2,不捨型

平時一年四季都在外工作,每逢過年才能回一次家。剛好這次在家呆的時間長,可以跟父母好好嘮嘮嗑,聽聽父母的嘮叨。有小孩子能多督促一下她們的學習,陪她們玩耍,修復一下親情。這一解封,面臨的又是離別。所以會有很多的不捨。

以上是小編總結的兩種情況。不管是哪一種,我們都要面對現實。不能讓環境來適應我們,那我們就去適應環境。最後希望疫情早點結束。





騎著月亮追太陽


心理作用!目前疫情形勢一片向好,全面解封是早晚的事情,我們雖然被封了很多天,雖然也有提心吊膽,但我們已經慢慢習慣了這種生活,如果突然說解封了,我們還是會擔心,出行的交通工具,待還的貸款,兒童的學費,房租費以及生活費還有面對即將投入的崗位,突然感覺很陌生,又需要花一些時間去適應和調整,人在一個環境裡習慣了,總是不想去重新換個環境生活!畢竟,開頭很難!


上頭的青春


突然解封了,可能有一種不安全感。

因為現在形勢還沒有完全的過去。如果能不出去,就好好在家。

無論如何,我們國家都是為了人民著想,不管是賺錢,還是安全。生活在這樣的國家,真的很幸運。我們要更加熱愛我們的國家。衷心感謝每一個為國家做貢獻的人。



鴻福老爺愛書畫


是有點無所適從,但是還是非常想去上班。

作為90夠,上有老,下有小,有房貸和車貸要還,經濟壓力很大,目前我還沒有找到比上班掙錢更多的方式;

如果收到復工的消息,可以提前幾天適應下上班的節奏,比如每天上班幾點起,從現在開始去演練適應,雖然說生活沒有彩排,但是這樣會讓你遊刃有餘。

以上是我的看法,我是冰冰,歡迎留言私信!


90後HR冰冰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人們的習慣,是在日常生活中逐漸形成的。比如說,在疫情來臨之前,人們有很多習慣是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養成的。疫情忽然來了,要改變很多習慣,真有點措手不及。

比如說:出門戴口罩,與別人保持距離,回家洗手,到超市主動讓工作人員測量體溫,排隊的時候與人保持距離,不走親訪友。經過這一兩個月已經習慣了現在的生活方式。

忽然解封了,又會有些不習慣。又要回到從前的生活方式,真有點不適應。

不過事情要一分為二地看,好的習慣還是應該堅持,形成一股好的社會風氣。

這次疫情雖然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負面影響,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也有它的優點。比如:人們養成了勤洗手的生活習慣,一切以大局為重的風氣等。這些還是應該保留的。

習慣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你攆也攆不走的東西。印度有句諺語:“播種行為,收穫習慣。播種習慣,收穫性格。播種性格,收穫命運”

一個習慣一旦形成,它就會像條件反射一樣成為你的本能。

好的習慣成就好的未來,好的習慣就是助飛的風,使其飄飛自如,獲得生的希望。養成良好的習慣,成就一個美麗的人生。

好了,以上是我的回答,不知你是否滿意。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a113b326237449889dae07ee8cd7e1c3\

英雄HH


很多人通過這次疫情對金錢的看法也在改變,以前為了錢背景離鄉,努力拼搏,突然一場疫情,在金錢跟生命面前,金錢突然不重要了,努力付出為了掙錢,萬一被傳染,一切都沒了,在家隔離,好不容易休息休息,在家陪陪老人孩子,家庭的幸福感爆棚,吃的什麼東西都自己去做,突然覺得省著點花,也許也夠用,沒有必要出去打拼了,是不是家庭是第一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