鏗鏘玫瑰 綻放在戰“疫”前沿

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在雙遼市抗擊疫情的一線,有這樣一個群體——戰“疫”陣地最前沿的醫院護理團隊,她們在生活中是母親、妻子、女兒,而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她們與戰友一道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線,用柔情與堅韌,衝鋒在前,展現巾幗不讓鬚眉的擔當。

她們是戰“疫”守門人,築起了安全屏障。疫情就是戰場,護士就是主力。戰“疫”打響後,雙遼市迅速行動,第一時間號召市中心醫院護理人員,衝鋒在前,科學防護。圍繞預檢分診、發熱門診、隔離病房三個關鍵環節,制定應急預案、實施方案,機動調配應急人員,細化工作標準,制定護理工作管理規範……逐條落實疫情防控的各項舉措。同時,採取層級培訓、視頻培訓等方式,針對病房管理、陪護管理、醫護人員健康關注等操作強化管理培訓,實現了護理人員培訓全覆蓋、無死角、零遺漏,並迅速形成了一批可以隨時換防出戰的“熟練兵”。

她們是主戰場的娘子軍,主動請纓不退縮。“我是護士長,我得上”“我年紀大,有經驗,我要上”“我要報名去隔離觀察點”……一聲聲我願意,一個個紅手印,是請戰的最強音符,面對可能被感染的風險,沒有一個人畏懼,只有堅毅和果敢。

“讓我去吧,反正我已經接觸患者了,儘可能都讓我去”。穿上防護服用不上半個小時就渾身是汗,對於平時很簡單的操作,現在也很費力,一會兒就大汗淋漓、護目鏡也變得模糊不清,工作起來不能吃飯、不能喝水、不能去廁所,在這樣的病區,除了給病人專業的護理外,還要像家人一樣照顧他們。第一個衝到發熱門診的90後護士陳洋在連續工作了7、8個小時後,臉上落下深深的勒痕,但她仍然笑著地說:“我只是完成了我該做的工作,也許崗位不同、職責不同,但大家的目標是相同的,那就是戰勝這場疫情”。

在大家眼中平時柔弱的小姑娘成了“女漢子”,性格像男孩子一樣的“粗線條姑娘”進入隔離病區後,為病人輸液、送餐,耐心地答疑。她們以最堅決的態度最嚴格的措施果斷行動,全面投入到了防控戰“疫”之中。

她們是逆行中的巾幗紅,撐起戰“疫”半邊天。大事難事,愈見擔當。隔離病區是“主戰場”,這是戰“疫”的最前線,區域的劃分、班次的設定、操作流程的規範,每個環節、每個細節都在有條不紊、井然有序地推進。

從大年初一開始,護理人員就一直堅守崗位, 24小時處於備戰狀態,每天都重複著協助病患翻身、靜脈採血、打針輸液、發放藥物、心理疏導、配送食物、病房消毒、生活護理等等繁瑣而艱鉅的任務,時刻承受著高強度高風險的工作。而勇敢堅強的背後也有不為人知的酸楚。“我要微笑,只有我鬥志昂揚,我們整個護理團隊才能充滿戰勝疫情的決心。”有著20年護理經驗的護士長韓楊,化驗室、CT科、藥房等各科室銜接,工作流程設定,應急事件處置,臨時會診等工作都壓在她的肩上,韓楊每天都是凌晨回到宿舍,第二天又出現在崗位上繼續戰鬥,查看工作落實情況,調配醫療物資,協調各班工作,衣服溼透了、嗓子啞了,也依然堅守在崗位上。

在戰“疫”第一線的醫務工作者中,特別是護理隊伍中,女性佔著相當大的比例,僅雙遼市中心醫院的這支護理“先鋒隊”就有243人為女性,她們全部參與到發熱病人的救治工作中,用行動詮釋著自己身上的白色“戰鬥服”的擔當。

也許與往年婦女節過節的方式有所不同,眼下正值疫情防控的關鍵期,她們默默堅守著、無私奉獻著,成為這場戰“疫”不可或缺的中流砥柱,正是每個“她”的職業精神和大愛之光涓滴匯聚,彰顯了雙遼的巾幗力量。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李忠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