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前沿:洛川鳳棲衛生服務中心的堅守和擔當

“你好,請您配合檢測一下體溫,做個登記。”“您有什麼不適症狀嗎?”“最近有沒有外地居旅史?” ……2月6日,記者剛走進洛川縣鳳棲衛生服務中心,就迎來一連串的詢問。走進門診大廳,醫務人員正仔細的對所有患者和家屬進行體溫檢測,並詢問流行病史,他們不厭其煩的對每一位就診者預檢分診,避免可疑傳染病人與普通病人、醫護人員交叉感染。

抗“疫”前沿:洛川鳳棲衛生服務中心的堅守和擔當

2020年新年伊始,從武漢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在全國迅速蔓延。防控感染,抗擊疫情,成為全國上下的當務之急。為此,鳳棲衛生服務中心立即制定相應的工作方案,找準疫情防控工作著力點,在抓好日常業務的同時,全力做好疫情摸排監管等工作,確保防控工作有效開展。

“入戶排查” 明情更安心

“您好,我們是轄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來排查一下住戶信息。”說話的正是鳳棲衛生服務中心公衛科吳倩,最近,她每天早上八點便準時到崗工作——身著白大褂,戴著口罩,手拿住戶登記表和額溫槍和同事穿梭在轄區的每一個返鄉來洛人員家裡,詳細詢問排查住戶信息、測量居民體溫、宣傳疫情防控知識,並對返鄉人員居家環境進行徹底消毒,這也成了她和同事近期的工作日常。

抗“疫”前沿:洛川鳳棲衛生服務中心的堅守和擔當


除了排查信息和測量體溫以外,給居民普及防疫小知識也是吳倩爛熟於心的功課,反覆叮囑居民們在家要勤洗手,勤通風,出門一定要戴口罩,不要去人群密集的地方,接觸外來居民要及時報備,出現發熱、咳嗽等情況要及時就醫,真正讓居民對疫情防控工作入腦入心。

吳倩告訴記者,從1月25日排查開始,她和同事每天早出晚歸,尤其到了川道村莊,雪路難走,車不能行,就需要幾個同事一起下車來推車前行,這樣下來就會把更多的時間耽擱在路上。但讓吳倩高興的是,只要通過走訪排查,及時瞭解轄區內居民狀況,保證居民身體健康,就是再辛苦也值了。

據悉,鳳棲鎮處於洛川縣城的核心地帶,人員流動性強,因此摸排防控工作顯得尤為重要。截至2月2日,鳳棲衛生服務中心共摸排返鄉來洛人員62名,均實行一對一監管居家隔離和日常消殺。目前,所有監管人員均無發燒、咳嗽等症狀,已全部解除隔離。

村醫“守門”安全不離心

2月6日早上7點,鳳棲鎮橋西村村醫鄭紅梅像往常一樣出門,前往村裡各外地返鄉居家隔離人員家裡,為他們測量體溫、宣傳日常防疫知識和居家隔離注意事項。

“我是春節前後接到通知的,最近疫情蔓延,需要對村裡返鄉人員排查隔離,確保大家的安全。”連日來,鄭紅梅都是早出晚歸,除了給村裡外地返鄉人員進行早晚體溫測量和居家環境消毒,最重要的是一天村口的堅守。

1月27日,橋西村設置防疫檢查點,鄭紅梅主動要求在村口檢查執勤。每天對進出村的車輛和人員進行車輛消毒和體溫檢測、信息登記,讓鄭紅梅忙的不亦樂乎,也讓工作人員和村民的心中暖暖的。

像鄭紅梅這樣的鄉村醫生在洛川縣並不少見,他們是千千萬萬個鄉村醫生的縮影。每天堅守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排除病毒攜帶患者,早晚兩次對外地返鄉人員的體溫進行動態監測,為疫情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打下了堅實基礎,保證了一方百姓的健康安全。

抗“疫”前沿:洛川鳳棲衛生服務中心的堅守和擔當

據瞭解,鳳棲衛生服務中心在轄區內20個行政村分別設立防疫檢查點,目前有30名村醫配備,所在轄區均無任何異常狀況。

“高速堅守”築牢第一道防線

2月6日,已是正月十三,洛川縣城各主幹道上行人、車輛稀少。然而,在縣城高速路口,醫務人員卻忙於對進入洛川縣境內的車輛及人員進行登記、詢問、測量體溫。24小時的值守,不僅要面臨寒冷的天氣,還要面臨疫情監測工作精神上的考驗。

“你好,請把頭稍微伸出來一點。”身著防護服、戴口罩、手持體溫測量設備的的薛麗英正在對入境洛川的車輛人員進行體溫檢測和身份登記。她告訴記者,對於過往車輛和人員一點都不能馬虎,測量體溫必須認真,對於車內開空調的乘客,體溫稍高的話,她們還要求用水銀針多測量幾次。尤其是一些異地車輛,住址和身份證號、從哪裡來到哪裡去,都要清楚記錄在預檢分診登記本上。

抗“疫”前沿:洛川鳳棲衛生服務中心的堅守和擔當

記者在現場看到,高速路口的值班室內堆起了一箱又一箱的方便麵,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些就是他們近期日常工作的“伙食”,值班期間時間緊迫,他們10個人分成三組24小時在崗,如果餓了就去值班室裡吃碗泡麵。

當天,薛麗英和同事從早上8點接崗後一直在忙碌,僅在2月6日,洛川高速路口平均日監測車輛500餘輛,體溫檢測1200餘人,均無異常車輛和人員。

“疫情面前,醫護人員要首當其衝,保護居民的生命安全,這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我們的使命”。鳳棲衛生服務中心院長左林玉接受採訪時堅定地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