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水城聊城地方名吃知多少?

軟柿子


俺就說說老家陽穀張秋鎮的美食

早晨起來,來一碗豆汁配上燒餅夾油條,這是老張秋人的標配。豆汁比永和豆漿要濃一點,味道自然更好一點,油條又叫香油果子,香脆可口,沾著豆汁吃別有一番滋味,還可以搭配燒餅,俺家鄉話,燒餅夾果越過越好。

在街面上溜達溜達,看看陳家大院,山陝會館,就到中午了,先來點小吃。

張秋燉魚那是上了中央臺的,南北街口各一家,老張秋人說不上來誰正宗,反正俺從小就吃,不過南街口的有壯饃配上燉魚才更有味。尺巴長的野生小鯽魚經過油炸,熬燉,那真叫一個香。在外吃了很多小吃,其實很多就是做法不一樣,但張秋的炸雞脖和琉璃丸子絕對是一絕。篇幅有限,不在囉嗦。

再來正餐。張秋菜絕對有地方特色,炒菜除了講究色香味外,更強調了甜香口,太有特點了。喝完酒就上蒸碗,現在做的好的街面上就有北街的董家,其實吃蒸碗吃的就是良心,因為從選材到上桌太耗時間,不過經過時間考驗的都是精品。

晚上喝個糊粥吃個肉合那叫一個美。別急更好的馬上上,正宗的張秋羊肉包,燙麵,肉嫩,多汁,沒出息,別留口水,西街口的夜市等著哩。


天天天藍10204128001


聊城的吃在臨清

臨清的名吃:

消防隊北路西順心齋燜麵條;

一中北門往東400米路北的老張餃子 ; 

老開元對過衚衕內清賓的小包子; 

地稅局對過事成飯店的魚頭、軟燒兒; 

民族餐廳的牛肉乾兒;

老開元的風乾雞;

大酒店的扒豬臉; 

迎賓的肘子;

伊林居的巧閣(八大碗); 

招待所的什錦香面; 

古樓寇家的豆漿;

飼料廠門的口扣碗; 

啤酒廠門的口豆腐腦; 

郵電局門的口辣子肉; 

竹竿巷口的燒麥; 

登贏小區的和光燒餅; 

招待所對過的陽春麵;

永青路 的曉亮拉麵; 

老劇院門口的油酥火燒; 

國棉廠大坑口的炸花生仁; 

溪源的大包子坮煎魚; 

青碗市口的洪家牛肉;

段家海鮮對過的張家豬下水; 

老錢家羊湯; 

供銷學校對過粉蒸肉;

登贏小區肉夾饃;

洪順興的水爆肚;

橋頭堡的肉雜燴; 

鰲頭磯北徐家豆沫;

二院路口馬家豆芽包子; 

汪堤烤紅腰;

金郝莊高莊烤羊排;

康莊燻羊腔子; 

焦莊燉三寶;

石槽信譽飯店燉雞;

十小學北鄰金龍肉店尿(sui)包肉;

天津館的武德奎肉餅; 

林園王家的燒餅夾肉; 

松林燒烤; 

武訓對過清氽丸子;

吉士口素煎包,幹炸小鯽魚兒; 

青年橋楊老四肉鋪的小肚兒;

國棉廠門口的三鮮鍋貼  ,

外貿口的老臨清扣碗,

國棉廠附近的鄧家包(切餡大包),

北三里路上彩虹集團家屬樓對過魚羊鮮火鍋

東方肥牛王的涮羊肉。

[色][色][色][色][色][色]

彷彿沒看到臨清著名的火燒加肉



天涯1151330168


從北往南,

臨清八大碗

高唐老豆腐,烤餅也好吃

冠縣酥肉,一酥一燉老香了

冠縣特色啤酒鴨,量大很香

東昌府沙鎮呱噠

東昌府魏氏燻雞,撕成小條就著茶水喝

東昌府區羊湯(清湯),特色,不是菏澤那種白湯

陽穀郭屯燉雞,現在同質化的很多,老運河記憶

陽穀張秋燉魚,老運河遺產

陽穀蒸碗(雞、魚、扣肉片),特色,扣肉必嘗,只有農村和大飯店才有正宗的,其他都是煤氣爐蒸的,不是那種六七個小時才做好的,婚喪嫁娶隨份子運氣好了還有人做

陽穀琉璃丸子,經典不解釋,出了陽穀的,就是面糖丸,學徒都不配,最好找老店

東阿黃河鯉魚,專門去吃過,黃河大鯉魚,沒去東阿縣城,

東阿茌平莘縣沒去特意吃過,主要是出名的也少,臨清出差時候吃過一次,路邊小店趕時間,口味一般,應該是店面問題,發現很有意思的是,這些出名的口味都在運河節點城鎮上


長意難平


聊城的飲食能拿出手的不多。比較之下,聊城的包子,臨清的燒賣,扣碗,東昌路的羊湯!好像其他沒有了!沒啥。


風信102


這個我太知道了,聊城就是我的家鄉。聽我一一說來。東阿有高集豆腐皮,綠豆丸子,姜樓燒雞,東昌府有魏氏燻雞,沙鎮呱嗒,高唐有老豆腐,高唐驢肉,陽穀縣有武大郎炊餅,莘縣有香瓜,范家燒鴿,冠縣鴨梨等。


陳佳鍾


很喜歡陽穀的肉盒,感覺比聊城的呱噠好吃😃


愛聊城網


魏氏燻雞,武大郎燒餅,潘金蓮鹹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