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寶寶下捏脊起什麼作用?

用戶4881653812220


脊背猶如生命的樹幹,支撐著人體各個部位的正常生理活動,捏脊是中醫治病的一種方法。

在我寶寶8個月大時,因腸胃疾病在廣州兒童醫院醫生採用了捏脊的治療方法,效果非常的好,並且醫生教會了我基本的捏脊方法。現在孩子10歲了,有時他積滯、厭食、腹部不適、睡眠不安時我都會用到捏脊這個方法。所以說,通過捏脊的方法可以疏通經絡,達到調整臟腑的作用。

下面把捏脊的基本方法介紹一下(僅供於參考)


首先您的指甲要修整光滑,手部要溫暖,手法宜輕柔,用力及速度要均等。再讓寶寶俯臥於床上,背部保持平直、放鬆。其次捏脊的站在寶寶的後方。兩手的中指、無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狀。食指半屈,用雙手食指中節靠指的側面,抵在孩子的尾骨處;大拇指與食指相對,向上捏起皮膚,同時向上捻動。兩手交替,沿脊柱兩側自長強穴(肛門後上3-5cm處)向上邊推邊捏邊放,一直推到大椎穴(頸後平肩的骨突部位),這樣捏脊一次完成。第二、三遍仍按前法捏脊,但每捏脊三下需將背部皮膚向上提一次。再重複第一遍的動作兩遍,共6遍。最後用兩拇指分別自下而上揉按脊柱兩側3-5次。注:每次捏脊以3-5分鐘為宜。


鄉村老妹


給寶寶捏脊可以加速寶寶身體的新陳代謝,促進體格發育,增強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如果配合其他穴位的推拿,可以治療發熱、驚風、夜啼、 納呆、嘔吐、腹痛、便秘等疾患。

不建議盲目嘗試,需要經過專業學習或尋求專業幫助,包括捏脊手法、方向、力度、寶寶是不是適應群體,很多注意事項都有講究。


清晴


推針走穴,這是傳統中醫手法,需要專業的學習,培訓,比如拿捏手法,力度大小等等。孩子不比成年人,成年人隨便你怎麼弄,反正皮糙肉厚。而小孩子發育都還不完善的情況下,建議:沒有專業學習過就不要去做自己都不知道後果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