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家裡,是你在照顧孩子,還是孩子在照顧你?


你的家裡,是你在照顧孩子,還是孩子在照顧你?


假設幾個場景

  • 一家人在戶外郊遊野餐,孩子的玩具不小心把你絆倒了,摔了個狗啃屎,你第一反應是什麼?
  • 孩子在屋裡看電視,你喊他吃飯,一遍、兩遍、三遍… …他還不來,還在繼續看,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
  • 暑假還有10天就開學了,孩子作業基本上沒寫,你給孩子規定,不能再玩了,要趕快把暑假作業寫完,晚上下班回到家,一個字沒寫,還玩的一身髒,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
  • 帶孩子去玩,孩子看到了想買的玩具,要買,你不給買,孩子撒潑打滾,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
  • 白天在公司因一些小事挨領導批評,晚上下班回到家,心情非常的沮喪,孩子作業還沒寫,喊著餓,你急著去做飯,老公打電話來說和朋友去喝酒了(老婆打電話來和小姐妹去逛街了),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


你的家裡,是你在照顧孩子,還是孩子在照顧你?


思考過後有沒有發現,我們的第一反應,有時候和當時的心情有關係,心情好時,什麼都不算事,心情不好時,就像隨時爆炸的定時炸彈。

如果自己能仔細的回想,還會發現,還有很多是無名火,這些事值得發火嗎?為什麼當時就發火了呢?

近年來對原生家庭的討論很多,也有很多人藉著原生家庭的痛,把自己困在裡面,走不出來。每個人的原生家庭都不是完美的,都會有這樣那樣的創傷,可是,我們就要因此怪罪父母給我們的童年經歷嗎?就要帶著創傷在孩子身上發洩嗎?其實發洩並不能療愈和解脫,只會給親子關係和孩子的成長帶來更大的創傷。


你的家裡,是你在照顧孩子,還是孩子在照顧你?


有一種父母,他們在童年遭受過一些創傷,但是自己能帶著覺知不斷地覺察,在撫養孩子的過程中,不去複製父母的模式,而是去反省、改善,我們給不了孩子完美的原生家庭,那是奢望,但我們能盡最大努力,給孩子更好的成長環境。我們能給孩子的,一定是認知以內最好的。所以,這也是我們不斷學習的動力,擴大自己的認知,能給孩子的更多更好。

有了孩子以後,幸福的二人世界結束了,隨之而來的是孩子的養育問題、生活中的日常瑣事、經濟的壓力,特別理解什麼叫筋疲力盡、抓狂、無助,隨時隨地都能崩潰的感覺。如果夫妻溝通再出現障礙、婆媳關係再磕磕絆絆,事業和家庭再沒辦法平衡,負面的情緒簡直就像潮水一樣,隨時隨地可能把人淹沒。


你的家裡,是你在照顧孩子,還是孩子在照顧你?


經常有父母說:“我不想跟孩子發火,但是忍不住。”“我不想打孩子,打完我也很後悔,很自責。可是下一次,還是發火,還是動手。”

我們一直在尋找方法,可以不讓自己產生負面情緒。可是情緒沒有好壞之分,喜怒哀樂我們都要有,這才是一個完整的人,但是無論哪種情緒,都只屬於自己,要自己慢慢消化、找不會傷及無辜的方式宣洩。而不是找一個替代的宣洩口,去發洩。


你的家裡,是你在照顧孩子,還是孩子在照顧你?


當我們越是焦慮不安、心亂如麻、煩躁憂慮的時候,孩子越是不聽話、找事、出狀況。

你知道孩子為什麼這樣嗎? 孩子在想辦法緩解父母的焦慮,找父母麻煩,讓父母把情緒釋放在自己身上,或者打、或者罵,父母情緒得到宣洩,就可以冷靜下來。

作為成年人,孩子叫我們一聲爸爸媽媽,我們總得負起爸爸媽媽的責任吧。但是我們卻對孩子隨意的發脾氣,讓孩子替我們承擔。發洩完了再自責,孩子們不會怪罪我們,會很快原諒我們,那些鐵定不會離開的關係,也不是我們可以隨意踐踏的。

有句話說:在其位,謀其政。家庭裡如果是孩子在照顧父母,那就是孩子在為父母付出,這不是本末倒置了嗎?孩子在用自己小小的身軀,換我們一顆安寧的心。


你的家裡,是你在照顧孩子,還是孩子在照顧你?


有一些夫妻經常吵架的家庭,一言不合就開槓,孩子還會犧牲自己去保全家庭的完整。

曾經有一位媽媽和我聊天時說起小時候的事情,她就是那種特別難管的孩子,打架、逃學、早戀、離家出走、割腕自殺這些她都經歷過,學習成績更是一塌糊塗。她是家裡獨女,即便是她做了那麼多極端的事情,父母依然非常愛她,沒有打過她,更沒有放棄她。

她說:“想不明白自己那時候怎麼就那麼傻。為什麼要這樣折騰自己、傷害自己。”

我就問她:“你父母之間是不是沒有感情,經常吵架?”

她驚奇的問我:“你怎麼知道?”

父母都很愛孩子,但父母卻不相愛,夫妻關係冷漠的家庭,孩子的偏差性行為也非常典型,也會更嚴重一些。


你的家裡,是你在照顧孩子,還是孩子在照顧你?


夫妻雙方吵架,拉著孩子攻擊對方、讓孩子站隊、跟孩子抱怨對方各種不好。孩子怎麼辦?

折騰點事出來讓父母操心。

學習不好,老師叫家長,父母天天盯著孩子,就沒有時間吵架了。

生病,一生病,家長忙前忙後、擔心焦慮、噓寒問暖,也沒時間吵架了。

孩子發現,只要我有事,父母就合起夥來應付我,就不吵架了。再吵架,我就逃學,父母又一起出來找我,不吵了。

再吵架,我就離家出走。。。

這樣不斷的升級,孩子用這樣的行為牢牢的綁住父母,但對他這個個體而言,卻是一種犧牲,他在用犧牲的方式,拯救家庭的完整性。

現在學校要求家長陪伴孩子學習、輔導孩子作業,也是拯救了不少的家庭啊。


你的家裡,是你在照顧孩子,還是孩子在照顧你?



父母吵架,孩子內心的感受是撕裂般的痛苦。

父母+孩子,才是孩子的一個完整的個體,父母吵架了,孩子就覺得是自己內在的撕扯爭鬥,那些吵架、打架到鬧離婚的家庭,逼著孩子選擇,跟爸爸還是跟媽媽,這對孩子來說,就像是選擇我要上半身還是要下半身一樣,該如何選?都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怎麼選擇都是對身體另外一半的背叛。

孩子會想盡一切辦法讓自己完整,甚至自我犧牲,來保全父母和家庭的完整。每個人都有完整性的需求。


你的家裡,是你在照顧孩子,還是孩子在照顧你?



如果是一個父母之間有愛的家庭,孩子不會有那麼多的糟心事發生。他不用去照顧父母的情緒,不用戰戰兢兢、小心翼翼,也更有精力做自己的事情。

如果我們能夠意識到自己的情緒來自哪裡,我為什麼非要發火?我們為什麼非要吵架來解決問題?就不會動不動情緒激動了。

培養一個孩子,是夫妻和孩子之間的友好合作,前提是能提醒自己有個好態度,情緒穩定,平等溝通,好好說話。


你的家裡,是你在照顧孩子,還是孩子在照顧你?


我的脾氣也是非常不好,也是有來自原生家庭的一些創傷。愛人和我在一起壓力非常大,我想控制的時候,會很好,但還是容易失控,我也在不斷地學習和改變,期待自己和家人越來越好。大家一起努力,做情緒穩定的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