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海的女兒》:超越愛情,從自我成長到自我實現


重讀《海的女兒》:超越愛情,從自我成長到自我實現

安徒生曾這樣評價《海的女兒》:“在我的作品中,這是在我寫作時唯一感動了我自己的一部作品。”

現在在丹麥哥本哈根市有一座世界聞名的美人魚銅像。小美人魚,已經不再僅僅是童話中的角色,她獲得了永恆的生命,而安徒生也永遠被丹麥乃至全世界人民銘記於心底。

多少年來,我們為小美人魚為愛犧牲而感動,然而《海的女兒》最核心的價值在於安徒生通過童話向我們展示了小美人魚從自我成長到自我實現的全過程。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將人的需求劃分為五個層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實現需要。”

小美人魚追求,表層看是對愛的追求,實則是對自我實現的追求!


重讀《海的女兒》:超越愛情,從自我成長到自我實現

小美人魚雕像在哥本哈根

01 心理的成長才是成長的本質

只有身體的成長不真正意義的成長。真正意義的成長是心理的成長!

心理學家榮格認為心理成長有四個階段:外表認同階段,夢想認同階段,付出認同階段,精神認同階段。

故事中的小美人魚一次又一次完成著心理成長。

首先故事中提到她相貌的美麗,她是大海中最漂亮的女孩兒,她美妙的歌喉,她輕盈漂亮的魚尾。這些無疑都是外表認同階段。

在15歲,小美人魚開始了夢想認同階段,她已不滿足於生活在大海,她有了新的追求,她對人類世界環境無比新奇,她嚮往海洋以外的人類世界,希望進一步接近人類社會。

而後則出現了小美人魚的付出認同階段,她付出了很多——為了獲得愛情,近而獲得靈魂,她捨棄了許多珍貴的東西,她決定離開熟悉的環境變成人,乃至最後她決定放棄自己的生命守護心愛的人。

最終,我們可以看到小美人魚達到了精神認同階段,外界的痛苦束縛已經不能威脅她,她的內心已經無比強大。她最終飛昇至天界,獲得了不朽的靈魂。

心理的成長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是在經歷一個又一個難以抉擇的問題,甚至是難以跨越的鴻溝的過程中獲得的。那是內心執著地堅持著一個自己最想要達成的目標時,在不斷的自我磨練中,最終達成的!

重讀《海的女兒》:超越愛情,從自我成長到自我實現

02 成長伴隨著內心的矛盾掙扎

為了進入人類社會,小美人魚需要變成人身。小美人魚決定去找女巫,她有些害怕,因為女巫的猙獰恐怖,居住環境的詭譎,讓人不寒而慄。它象徵著成長路上可能遭遇的情況帶來的內心的恐懼。

小美人魚害怕,但是她依舊堅持自己的選擇!成長不是不害怕去做什麼。而是內心有恐懼,可是依然選擇去做!

小美人魚原本可以和其他族類一樣平靜地生活在大海,300年後變成泡沫悄無聲息地死去。但是她內心迫切渴望擁有不滅的靈魂。她放棄安於現狀。

是安於現狀還是突破自我?

所有的突破自我都有一個大前提。那就是放棄安逸的現狀。

為何大多數人不願意放棄安逸的現狀?因為不明瞭未知的世界,對未知的畏懼。

矛盾掙扎還在於別人的不理解甚至是阻撓。當美人魚想去進一步探究人類世界時,祖母告誡她不要這樣做,幾個姐姐幫助她從女巫那裡換回利刃,希望她重新回來。

正如莊子《逍遙遊》中生活在北冥的大魚鯤,化身為大鵬鳥,想要遷徙至南冥,蜩與學鳩不理解大鵬為何要飛那麼遠。

是啊,任何人都不能理解小美人魚對於愛情對於獲得靈魂的渴望。但是對於小美人魚而言,如果沒有獲得靈魂,活著亦如同死去。

重讀《海的女兒》:超越愛情,從自我成長到自我實現

03 從自我成長到自我實現的艱難

自我實現之所以艱難,在於設定的目標。

翻譯家葉君健在翻譯《海的女兒》時曾說:“她雖然在海底雖貴為公主,卻仍只不過是不具有任何創造能力的動物而已,所以她決心改變自己的處境,向高級動物的處境追求。而這是可能的嗎?”

小美人魚的目標是跨越物種,獲得愛與靈魂。這是所有其他生活在海洋深處的生物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小美人魚的姐姐們也根本不會也類似的想法。

自我實現之艱難,在於你必須要有所捨棄。

小美人魚失去了太多我們認為珍貴的東西。300年的壽命、海底王宮舒適的生活,熟悉的環境和家人,美麗的嗓音。而最後她決定變成泡沫,用自己的生命,成全王子。

小美人魚嚮往的是擁有靈魂。這是她的終極目標。

怎樣才能獲得一個不滅的靈魂?祖母告訴她:“只有當一個人愛你、把你當做比他父母還要親的人的時候;只有當他把他全部的思想和愛情都放在你身上的時候;只有當他讓牧師把他的右手放在你的手裡,答應現在和將來永遠對你忠誠的時候,他的靈魂才會轉移到你的身上去,而你就會得到一份人類的快樂。他就會分給你一個靈魂,而同時他自己的靈魂又能保持不滅”。

只有得到愛情才會讓小美人魚獲得靈魂。她深深地愛著王子,但卻不能得到王子的愛。她希望通過愛來獲得靈魂,從而得到自身的昇華。這本質上就是對自我實現的渴望。

然而,自我實現太難了,因為它不僅取決你的主觀努力,也取決於一些其他的因素。而這些其他的因素,是你無法控制的。

然而,這個世界有什麼事情是做著不難的嗎?與其在迷茫中彷徨,不如盡心盡力去追求!

世界上最大的遺憾不是你失敗了,而是你本可以!

重讀《海的女兒》:超越愛情,從自我成長到自我實現

04 成長的最高境界是涅槃之後的重生

小美人魚在世俗意義的評判下,無疑是失敗了。小美人魚沒有王子的愛情,因此也沒有機會得到人的靈魂。然而令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變成泡沫的小美人魚竟然飛昇到了天界,連她自己都不知道,她竟然越過了獲得愛情,直接獲得了靈魂。

《海的女兒》最具震撼力的描寫是,她手裡握有姐姐們用頭髮換來的利刃,只要殺死王子,她就可以重回大海,一切像原來一樣。但是她卻選擇毀滅自己,給心愛的人以祝福。

我們難以想象,那個身體嬌弱的小美人魚,是如何做出瞭如此讓世人震撼的選擇。而她自己此時竟是如此平靜。因為此時的她早已超脫了曾經的自己。

她憑她的堅強、善良、勇敢與執著,讓自己的內心無比強大。面對自己摯愛的王子,愛比生命更重要。死亡帶來的痛苦早已不能威脅小美人魚。

當你的內心無比強大的時候,此時的你已經蛻變,你成了自己的英雄!

重讀《海的女兒》:超越愛情,從自我成長到自我實現

寫在最後:

安徒生經歷了困苦的童年,父親過早離世,母親替人洗衣。14歲的安徒生毅然離開他的家鄉,來到哥本哈根,期待實現他的夢想。他活著的時候困厄,不為他人欣賞。安徒生臨終前對一個年輕作家說:“沒人知道我為童話付出了多少,甚至犧牲了我的幸福。”那時沒人會知道安徒生未來會成為丹麥的象徵,他的精神會在他的童話裡獲得不朽。

臺灣作家吳淡如這樣評價《海的女兒》:“如果我的心裡還存著一點光明、一點善良、一點堅強,那得要感謝這個故事早早在我心中播下了希望的種子。它不隱瞞世界的真相和成長的坎坷,但相信愛和善良足以使靈魂不朽。”

是啊,成長不易!小美人魚傾盡所有,努力成長,用她的愛和善良最終實現自己的價值,在精神上獲得了永生。

願你不違背自己的初心,找到自己的路,堅定地走下去,獲得屬於你的自我實現!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