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的藥店隔了2天,我又去了,這次發生了什麼?

上次了去藥店遇到了個不熟悉的售貨員,但因為我自身的強需求,所以最終成交了。

雖然售貨員沒有熟悉的產品知識,但是她也向我傳達了一個信息,袋裝的木耳兩袋一起買是有活動的,所以她其實像我種草了。

隔了2天,也就是週六,因為自己要回老家,在思考給家裡帶點什麼的時候,這個售貨員的種草有了效果。

但是,這個效果是建立在能用醫保卡的前提前下!

如果沒有這個前提,我會貨比三家,然後可能就不一定買木耳了,在他這裡買的可能性就更低了。

當然,藥店賣木耳的根本原因就不在這裡深究了。

下面來看看,我這次去又發生了什麼?最終我買了嗎?

我抱著孩子,(我為什麼會抱孩子?下一篇說說^_^)來到藥店,直奔主題。

“這種袋裝的木耳還有活動嗎,前兩天說是原價28.9一袋,50元兩袋。”

“稍等”,然後拿出了自己店裡的活動宣傳單頁找了起來,找了一遍發現沒有木耳的促銷活動信息,然後她用碼槍掃了下產品,說:“今天又打折活動,打折下來23塊多一點。”

我一算,呦,比前兩天的活動力度還大。

“來兩袋吧。”

職業病有開始了,分析下這位售貨員的情況。

1、基本熟悉工作流程,反應也很快,知道第一時間查宣傳海報,在海報沒有相關信息的情況下能夠再次做出反應,通過系統來查詢產品相關信息。

2、完全不熟悉產品的促銷信息,沒有事先熟悉過。

依照我在百貨行業工作的經驗,一般都要求銷售人員在每天營業前,都要熟記當天的促銷活動內容,並利用促銷活動促成交易。

銷售人員的基本功2——熟記促銷活動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