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喜歡稱他“大叔”,高考數學150分,17歲成為北大數學天才

教育界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得數學者得天下,失數學者失腳下”,由此可見,數學在學生們的學習過程中是何等的重要。但是,我們也發現一個問題,就是很多學生都不喜歡數學,甚至排斥和牴觸。由於高考是以總成績論英雄,所以對於想取得好成績的同學,即使不喜歡數學,也要恆下心來儘量去學好。

只要努力就一定會把數學學好嗎?事實上,我們只能說努力有效果,但離真正的學好還有點距離。可是,總會有極少數學生對數學有著不同的理解,他們對數學不僅僅是喜歡,幾乎達到了皰丁解牛的地步,可謂是數學方面的天才。

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位在北大就讀的數學天才,確切地說應該是“數學怪才”。說他“怪’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他長有絡腮鬍,雖然只有17歲,不熟悉他的人還以為是位“大叔”,所以同學們有時開玩笑地稱他為“大叔”;二是高中三年,他幾乎就沒怎麼上數學課,但參加兩次高考數學都滿分。所以說他是“數學怪才”也不為過。

大家喜歡稱他“大叔”,高考數學150分,17歲成為北大數學天才


他就是山東考生王聖陽,他所就讀的高中是山東省即墨市第一中學。對於王聖陽來說,數學是他超強的學科,其它學科當然也不差。但是,2018年第一次參加高考的他,還是覺得對自己的成績不滿意,沒有考上自己想去的北京大學,於是他決定再戰高考。2019年高考,他考了694分。就在高考期間,大家紛紛議論數學太難時,王聖陽數學仍然考了150分,與第一次高考數學成績一樣,都是滿分,他終於如願以償收到北大錄取通知書。

大家喜歡稱他“大叔”,高考數學150分,17歲成為北大數學天才


如今,王聖陽已經走進北大校園專攻數學。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回顧一下他的學習經歷,也希望能對其他同學有所啟發。

其實,王聖陽小的時候,數學成績並不突出。他與數學真正結緣,還得從他上初中開始說起。他上初一時,有一次向數學老師請教一道比較難的數學題,發現整個推理過程特別有藝術感,老師簡單的幾句話就把問題講解得非常明白,這一次也激發了他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正是因為王聖陽學習數學的興趣有了,學習數學也就更用心,並且常常進行獨立思考,認真研究。

後來,他們在學習如何用圓規和直尺二等分角時,他自己研究思考用直尺和圓規三等分角,而且還想到了一個解題辦法。然後他就帶著自己想出來的方法去找數學老師請教,結果老師當場就把他的驗證推翻了,並且通過嚴謹的推理證明給他看,這讓王聖陽十分信服。這一次,也讓他徹底迷戀上了數學,對數學的學習和研究興趣更濃了。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認為,教育是開發人類內在潛能的過程,動機則是人類成長髮展的內在原動力。而王聖陽對數學產生興趣,正是源於學習數學的理性思維和富有藝術性的推理過程,探尋數學的奧秘成為王聖陽學習數學的動機。

王聖陽有了這樣的學習經歷後,對數學這一學科超級喜歡,數學學習也開始突飛猛進。初二下學期,他就把初中數學課程自學學完;初二暑假又開始自學高中數學;中考後暑假又自學完高中數學課程。這樣,大家就不難理解,為什麼王聖陽高中幾乎沒怎麼上數學課。因為他早已把高中數學學完了,並且學得非常出色,得到了老師的認可。

大家喜歡稱他“大叔”,高考數學150分,17歲成為北大數學天才


王聖陽升入高中以後,數學天賦展露無疑,開始經常參加各種數學競賽。高二時獲得全國高中數學聯賽山東賽區二等獎,高三時獲全國高中數學聯賽山東賽區一等獎。高中階段取得這樣的成績已經十分了不起,但他卻能理性看待問題,顧全大局,認真做好學習計劃。他學習數學的同時,也沒有放鬆對其它學科的學習,一直以來都兼顧學習。高中上數學課的時間,都被他拿來學習鞏固其它學科了,否則高考時就不能取得694分的好成績。

王聖陽酷愛數學的同時,他也知道偏科的危害,這間接告訴其他同學,學習不能全憑興趣去學,感興趣的要學,不感興趣的也要學。高考不是單兵較量,考的是綜合實力,只有把各科學習合理規劃好,統籌安排,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績。

大家喜歡稱他“大叔”,高考數學150分,17歲成為北大數學天才


為此,王聖陽說了這樣三句話:“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比努力更重要”。這三句話是他對學習的感悟,也希望其他同學能夠進行參考。

但王聖陽畢竟還是個例,不一定適合所有人去效仿,我們只是通過他的學習經歷,來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才是最好的。

首先,不可否認,學習靠死學硬學效果不一定好,興趣非常重要,這一點我們都深有體會。學習和做事一樣,自己喜歡做的事,興致就高,渾身上下都充滿了能量,有時太過投入都感覺不到累。學習亦是如此。

其次,興趣可以培養,王聖陽小學時並沒有表現出數學方面的特別之處,只是到初中以後,由於在求教老師問題時,突然覺得數學推理的奧妙,才激發了他學習數學的興趣,有了興趣以後,才開始進行自學和研究。所以對於其他同學來說,只要是善於去發現學科中的美,也有可能產生興趣,提升學習動力。

大家喜歡稱他“大叔”,高考數學150分,17歲成為北大數學天才


最後,學習要有計劃,方法要得當,只要結合自己的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並且能夠堅持去做,就會有收穫。同時,也要提醒一句:千萬不能偏科,完全按照自己的興趣去學習。

總之,學習沒有捷徑可以走,努力是前提,興趣和方法只是起到催化劑的作用。我們只要端正學習態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持之以恆地堅持下去,終究會有所收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