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母親

寫給母親

今天是“三八婦女節”,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我的母親!

母親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家婦女,一九四0年九月二十出生在湖南南縣三仙湖一個貧困農民家庭。母親出嫁前,我的外公就已辭世,母親剛生下我不久,外婆就隨外公而去,我自打一出生,就沒見過外公,也不清楚外婆是啥樣子,現在想起來,心裡感到特別的悲傷,真不知當時母親是怎麼挺過來的。

由於家境貧寒,母親沒上過一天學,不識一個字。但在我們五個子女眼裡,母親的聰慧,精明,勤勞,樸實和要強,無人能比。

曾記得,我作為家裡五個子女中的老大,總想為母親分擔點責任。衣服破了,便悄悄地拿出針線自己縫補,但由於手藝極差,不是把不該縫的地方縫扯到了一起,就是把手給縫破了。每每被母親發現,在心疼、責備的同時,將針線拿過去,三下五除二就縫補好了。現在看來,這並不是什麼驚天動地的傑作,但在當時,我總是心生感動和敬佩。這種感動和敬佩,一直伴隨至今,並將永遠銘記。

曾記得,因家中子女較多,負擔很重,生活十分艱難。母親總是省吃儉用,用她當家理財的天賦,操持著這個不容易的家。為了減少家裡的開支,母親憑著她的聰慧,機敏,細緻,在鄉里裁縫師傅縫製衣服時,默默地在一旁觀察,強記,回到家後利用廢布,廢紙試著裁剪。在她的精心努下,沒有正式拜師學過一天手藝的母親,居然會縫製衣了。當然,對於精明的母親來說,納底做鞋更是駕輕就熟,不在話下了。我們兄妹五個的衣服,鞋子,基本上都是母親縫製,製作的。母親用她勤勞的雙手,一針一線,縫製著她對子女的愛,對子女的期望,也縫製出了子女們的未來和希望。

曾記得,為了支撐這個家,母親不但要插秧,割稻,栽苗,摘棉,農村婦女能幹的農活她都幹遍了。而且還要打理家務,照顧老小。尤其是家裡那塊不大的自留地,更顯示出了母親的智慧,簡直成了母親的傑作。在她的精心主導佈局下,與父親一鋤一耙地耕耘,讓自留地一年四季鋪滿了綠色生機,結滿了飄香瓜果。母親的精明不僅如此,自留地裡生長了幾蔸蔬菜,掛了多少瓜果,她每天清點,心裡有數。不僅自己捨不得吃,而且也不允許孩子們隨意摘吃。她盤算著,既要滿足一家七口的生活必需,還要用來賣錢,以應對家裡的開支。記得有一次我實在饞得忍不住,就悄悄溜進菜園,摘一根黃瓜吃了,母親下工回來後到菜園一數,發現少了一根,便將我和大弟,二弟叫到一起審問,我因害怕而不敢承認,害得兩個弟弟連帶被母親責罰了一頓,尤其是大弟弟,因實在感到委屈,且特別堅貞,責罰自然更重。這是我心中一輩子難忘的愧疚,在此向母親認錯,向大弟弟致歉。

曾記得,自一九七九年考上大學離開母親,轉眼已過四十年。由於在外工作且輾轉多地,極少陪伴母親,期間偶爾給家裡打電話,基本上只同祖母交流,即便母親第一個接電話,也會習慣地問:娭娭(老家鄉下祖母的稱謂)呢?請娭娭接電話。母親只好無奈地將電話交給祖母。後來母親每每提及此,心裡多少有點不快。我理解母親,只好笑著開導她說:娭娭健在,她就是老大,您還不是老大,自然先跟她通話,母親聽了,會心一笑,便不再計較。祖母過世後,母親的地位自然上升,打電話回家首先問候她並做些交流。但工作一忙總是忘記,所以給家裡打電話也很少。倒是母親心裡掛念孩兒,主動打電話過來的次數多了,每次都是叮囑我注意保重,不要擔心她和父親。母親也許不知,當我接到電話時,心中充滿的是感動和內疚。

這就是我的母親!這就是我無論走多遠,職位多高,她都永遠放心不下的母親!這就是讓我一輩子感動,感激,感恩的母親!

母親,我愛您!

您的兒子 鵬飛

寫於2020.3.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