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作河灣史亦長?蘭州河口鎮往事


鎮作河灣史亦長?蘭州河口鎮往事

因地處莊浪河流進黃河的入口處,這個村莊就被稱作"莊河堡",也叫作河口。古時,這裡是絲綢之路與唐蕃古道交匯的咽喉地段,又有黃河水路之便,作為蘭州通往青、新、藏的門戶,歷朝歷代不但是兵家必爭之地,也是商旅爭相發展之處,還是甘肅省第一個海關所在地,故而過往的車馬舟楫不絕餘縷,三江四海商賈雲集於此,酒肆店鋪鱗次櫛比,繁華盡逐,富庶一方。如今,古鎮雖然不再承擔商驛使命,但風景不減當年,古道、古渡、古街風韻猶存,當代有人作詩稱讚此地"山村鬥仙水鄉景""鎮作河灣史亦長"。

高柳臨古道

西出蘭州不足百里,即到紅古區河口鎮。沿途楊柳偎路,晴翠接城。舊時,這一段是絲綢之路與唐蕃古道互相重疊的道路。兩條古道在河口分叉,一條往南,直下青藏。另一條繼續往西延伸,通往西域諸地。如今,蘭青、蘭新鐵路也在河口分路而去。歷史上,沿此交通要道西行者不可勝數。西漢時期,隨著霍去病平定匈奴,漢武帝在河西設立四郡,使這一帶百姓得以安居樂業,河口地區的農業也有了較大發展。張騫鑿空西域,貫通絲綢之路,中原與西域各國交往日漸頻繁。河口作為水旱碼頭,過往行旅日甚。東晉時,高僧法顯與惠景、道整、慧應、慧嵬等過河口,沿絲綢之路北線往天竺(今印度)取經求律,瞻仰佛跡。而後,唐玄奘到天竺(印度)取經,是經由河口,然後走武威、張掖、瓜州,繼續西行。而到了貞觀十五年(641年),文成公主西嫁吐蕃松贊干布,則是從河口渡過黃河,過日月山,在扎陵湖南岸與率部眾前來迎接的松贊干布會合,經玉樹進入吐蕃(西藏)。唐長慶元年(821年),唐穆宗詔令宰相等17名重要官員與吐蕃的使節在京師長安盟誓,次年又遣大理卿兼御史大夫劉元鼎赴吐蕃邏些(拉薩)重盟,史稱"唐蕃會盟"。對於劉元鼎來說,這次出使事關重大,他也是經由河口渡河,然後取道青海到拉薩完成這一重要使命的。事畢,劉歸長安後寫出《使吐蕃經見紀略》,詳細描述了沿途山川地貌,尤其對黃河河源的地理狀況做了細緻的記載,具有較高的歷史地理價值。其中,有關唐代蘭州乃至西北地區人口、墾殖、農作物等情況的文字描述,可作為研究唐代蘭州乃至西北地區人口、墾殖、農作物等情況的重要史料。第一次鴉片戰爭中,抗英有功之臣林則徐,卻被道光皇帝革職,發配新疆戍邊。發配途中,他仍憂心國事。1842年9月10日途經河口大灘村,他乘在此小住之時寫書信給朋友,信中依據抗英的經驗教訓,提出了著名的"良器、技熟、膽壯、心齊"八字救國要言。對這段行程,林在其《荷戈紀程》中寫道:"初八日,甲申,晴,辰刻行。十里白家鋪,又十里新回鋪,又十里關帝廟……",關帝廟在大灘村(當時稱作沙柳城),俗稱老爺廟。據考證,此廟建於明神宗萬曆二年(1574年),傳說當時關公曾顯靈於此,故建廟祭祀。廟內供奉著關公等神像20多尊,本地鄉民乃至赴京趕考的學子和商賈都要在此廟燒香許願,香火旺盛一時。有資料載,陝甘總督左宗棠亦曾下榻河口。清穆宗同治十二年(1873年),左宗棠修建陝甘新大驛道,時稱"左公大道"。經過河口時,修通了沙井驛至河口段,大溝灣驛道從此廢棄。當年居住在沙柳城的商人、字號便逐漸遷徙。沙柳城日漸衰落,依山而建的老爺廟也風光不再(1958年,因修建學校等原因老爺廟被拆除,只剩下兩隻部分被風化的石獅,現整個廟宇已重新修復)。左宗棠西征阿古柏時,率湘軍沿途遍植柳樹,被人們尊稱為"左公柳"。幫辦軍務的楊昌浚,寫下了"上相籌邊未肯還,湖湘子弟滿天山。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的著名詩句。現如今,古鎮東稍門外那棵150年樹齡的左公柳,依然綠意盎然,印證了古道的滄桑;街巷陌上,承載了多少悠悠往事。

古城如培?

歷史上,作為"金城(蘭州)西大門"的河口,為便於"隔河為控",在這一帶建立了多座城堡,形成重要的防禦體系。河口北部的"古城子西城堡"是其中的一座堡寨。它東臨莊浪河約100米,南距黃河四里許,過莊浪河直通河西走廊,西達湟水谷地。堡寨東南北部有城牆,西依山丘,易守難攻。河口東部亦有一個堡寨,名叫"鹹水堡"。鹹水堡建於咸豐五年(1855年),是座大小堡連體的城堡,西面為大堡,東面小堡南牆往後縮進了20米。整座城堡東西長180米,南北寬80米,堡牆內高7米,外高8米,便於排洩雨水。堡牆四角建有約10平方米的炮樓,樓體向外延伸,便於?望和防守。牆頂外緣有高1.2米、寬0.5米呈犬牙狀的垛子。城堡共有三座城門,均面朝黃河一字排開。中門上首嵌砌有"鹹水堡"三個大字,增添了整座堡寨的氣勢。

城堡中最有名的當屬莊河堡。由清陝甘總督楊昌浚作序、曾任刑部主事的張國常編纂的《重修皋蘭縣誌》上說:"喀?川名今張家河口即古喀?川地,有古城遺址",說的就是此堡。據《河口史話》登載,宋朝時,在此地修過城堡。元代又建城池,東西長約300多米、南北寬約200多米,東南西北各建有一個城門,四面通達。清同治二年重建,到了同治六年,為防匪患,村民捐資修築內城牆,城牆高達13米,頂部寬約1米,底部寬約1.5米。城牆牢固堅實,上面既可行人又可跑馬。城牆頂部外沿設有垛口,轉角處砌築了兩米高的角樓,每隔一段還建有炮樓,可謂森嚴壁壘。經過歲月的沖刷,現在只剩下狀若土丘的殘垣斷壁,專家根據現存的遺址估算,當時的城牆總周長約有1100多米。城牆亦開有四個城門,城門板厚且外包鍛打鐵板。內城城牆上四面均有城樓,雕樑畫棟,甚為精巧。城雖不大,但"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當初也是一處易守難攻的關隘。此後,城堡廢圮,逐漸演變為小村鎮,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呈梯形的鎮內建有東西南北四條大街,街中心建有鐘鼓樓,前方一座架木橫空、其上覆蓋如屋的臥橋跨街而矗,西街至西城外建有御賜功名大牌坊、普濟寺、方神廟和大佛寺,北街建有貞節牌坊、張氏祠堂,東門外建有張公祠堂,南街建有張氏大二三房族祠、尕巷道張公祠,南門建有龍王廟。大街的兩側小街巷交錯,有大莊子、張家巷、碼頭巷、磨灘子、呱呱牛巷等,不一而足。民居均為硬山式單坡向,靠街巷的宅院多為前店後宅,店鋪經營,後宅居住。宅內大都設有小花園,植種果木花草,樹下置放魚缸,恬靜祥和,鄉土氣息濃郁。

斗轉星移,時世變遷。河口鎮當初的一些景觀雖已不復存在,但街鎮風景中還夾雜著一些古蹟和文物,成為現代人重回歷史的一個窗口。現在仍留存有明朝宣德、鹹化年間族祠兩座,清代晚期族祠3座,明清時期商鋪3座和四合院落37座,獅子樓臺兩座,明清時琴桌、太師椅、方桌、衣櫥約16件、習武塊石1個,磨扇、石碾實物3個,城池石匾一塊、欽賜木匾一塊,清光緒年間製作的彩燈、紗燈101件,族譜16部,修譜最早的系康熙47年。其中,四合院落總佔地面積約為13984平方米。雖然風蝕歲月,但老物件依然積攢了古時的氣象,餘韻尚存,賦河口以靈動,使之成為一座活著的古鎮。有了這些珍貴的文化遺存,依據明清時河口的原貌,蘭州市擬定並著手實施了重建古鎮的方案。前不久,復興的古鎮已見雛形並且開始接待遊人。遊人將修復後的古鎮新姿做了如此描繪:"穿過東門牌坊,進入文昌閣,鼓樓,遠處的城池門闕處在林林總總的民居中。沿街復古的建築,以木色的房簷、青色的磚瓦,大紅的燈籠,鱗次櫛比的商鋪,飛揚的古旗,吸引著遊人。鼓樓北側的鄉村政府,前有挑簷飛脊的古典門廳,門廳後是青灰色清水白線磚砌圍樓,密簷大窗,頗似波斯城堡。鼓樓西側小巷,直通典雅富麗的大戲院,鳳閣龍樓,白石平臺,恐怕是全國的唯一"。

復原的古鎮意味著一種人文空間的迴歸,它將河口古時最美麗的一面展現給大家,透過這些街巷、樓閣和民宅,人們可以感受古鎮昔日的輝煌。如今,慕名遊覽者已紛至沓來。

古渡意悠悠

古時,受生產力水平與科學技術發展的侷限,渡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渡口就是水上的交通樞紐,在古代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黃河從青海高原進入甘肅境內翻騰著糜谷色波濤順勢而下,如何跨越這道橫亙在中原與西域之間的天然屏障,沿河尋找合適的地段建立碼頭就顯得至關重要。黃河到達蘭州河谷地帶走勢趨緩,河口以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和建立渡河碼頭的良好條件,成為當時人們的首選之地。"陽暢灣子"就是河口選準並建起的重要碼頭之一。斯時,木筏、牛羊皮筏穿梭來去,各種貨物裝上卸下,一派水運繁忙景象。糧食、食油、生豬、牛羊、皮張、煤炭、木炭、木材,以及鍋碗盆瓢等,通過水上運輸皆盡裝載。於是,碼頭成了貿易大集市,一天到晚人頭攢動,熙熙攘攘。據《河口史話》載,碼頭上的煤炭是論"垛"賣的,而不是像其它煤市論斤來賣。即把兩大塊煤摞起來約七八十斤成"一垛"一併出售。在這裡買糧也不論斤,而是用升、鬥來量。賣糧的人用手一抹,順勢往買者撐開的糧袋一送,隨口唱出數字,麻利快捷。木炭則用花籃、背鬥計算。買賣的大氣,顯示出碼頭市場貨物的充足和交易的繁榮,這種場面堪稱一景。有此經歷者,如今大都年至耄耋,他們談起碼頭上當年的情景依然津津樂道。據老年人回憶,當時僅是羊皮筏子就有200多個,河口約有三分之二的人從事水運及相關行當,撐抬筏子者就不下七八十人。

青石津,因背依青石山而得名,古時亦稱鳴雀峽,是河口地區另一個重要渡口,現在原碼頭立有"漢青石津遺址"石碑一塊,以作標示。清咸豐十年(1860年)青石津古渡口背後的青石峽口處,曾修建了一座寬約20米的青石關門。關門依崖高懸,居高臨下,俯視渡口碼頭,由此可見"黃河古渡青石津"在軍事上之重要。歷史上,這一渡口曾多次運送軍隊,對於戰爭的勝負起過舉足輕重的作用。《史記》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春,以冠軍侯去病為驃騎將軍,將萬騎出隴西……"。有專家認為,霍去病這次率軍出隴西到河西征戰匈奴是從河口青石津渡河而去的。打敗匈奴後,"金城以西並南山至鹽澤空無匈奴"。又過十年,到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漢將李息率十萬大軍又由這裡渡河橫掃河口以西河湟一帶的羌人,將現青海東部地區納入中原王朝版圖,並在河口至永登一線修築長城。自此,漢武帝在這一帶進行了大規模的屯田建設。對此,《史記.匈奴列傳》是這樣記載的:"漢度河自朔方以西至令居,往往通渠,置田官吏卒五六萬人,稍蠶食,地接匈奴以北"。漢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漢將趙充國率兵至金城後按兵不動,欲分化瓦解諸羌後再戰。他上書漢宣帝,提出:"先擊先零,則幹、千幹之屬可不煩兵而服"。獲准後,"充國至金城,須兵滿萬騎,欲渡河,恐為虜所遮,即夜遣三校銜枚先渡,渡輒營陳,會明,畢,遂以次盡渡"。據考證,渡河地點就是青石津,其對於取得最終勝利至關重要。據《西固史話》《河口史話》等書記載,康熙十四年(1675年),吳三桂謀反,蘭州守備響應叛亂,殺害了地方官,並拆去蘭州城裡的鎮遠橋,妄圖據險固守。一時間朝野震驚,甘州提督張勇急令西寧總兵王進寶率兵討伐。軍隊到了青石津對面的八盤村,發現河水十分湍急,浮橋已被叛軍拆除,對岸又有重兵把守。如乘天黑潛渡,卻又缺少舟楫。正當萬般無奈之時,當地鄉紳耆張樸堂宰殺羊只,提供皮囊、肉食,拆除私房,用樑柱檁椽扎木排,同時募集皮筏,組織當地水手深夜潛渡官兵。村民朱應昌叔侄二人聞訊後也毅然拆掉了自家的房屋,用房梁、木椽紮成木筏。在鄉民的鼎力協助下,軍隊順利渡河並擊敗了對岸的叛軍,為收復蘭州掃平了道路。當地鄉民深明大義,特別是紳耆張樸堂和朱家叔侄顧大局而舍小我,一時傳為佳話。此後,王進寶應詔進京面聖,奏明河口鄉民為平叛建樹的功業,皇上聞之甚悅,命戶部賞銀2000兩,旌表張樸堂並鄉民,賜建牌坊,讓懿行留芳後世。從此,古鎮街頭便矗起了一座古樸典雅、渾磨厚重的大牌坊,青石津渡口也就隨之聲名遠播。近百年來,青石津渡口一直有船擺渡,1948年左右,船舶擺渡才逐漸停止。

彩燈寄鄉愁

河口的彩燈文化絢麗多彩,它既是具有極高藝術價值的漢族傳統工藝品,也是綜合性的裝飾藝術在燈品上的體現。據說,河口從清朝中葉就盛行燈會,有記載的舉辦時間是同治末年到光緒初年,這與當地商貿經濟的發展相伴而興,彩燈工藝也就逐步趨於成熟。據載,這裡的彩燈製品有三種:一種是用楠木製作的紗燈,也可用核桃木製作;另一種是用檀木製作的六角形彩燈;還有一種常在門前懸掛的普通木製框燈。楠木紗燈呈半米左右的正方形,所制方框少雕飾,四面訂緊紗絹,紗絹上繪有圖案,製作考究,可裝可拆,便於保存。六角形雕花彩燈既可用檀木製作,亦可用雜木完成。彩燈六個角上掛有彩穗,裝飾精美。這兩種燈,以其傳統的造型、典雅的風格,營造出一種超然的雅趣,成為主流社會推崇的審美風格。而普通木框製成的彩燈,則體現了民眾雅俗共賞的格調。它可用紙張裱糊,在燈面上或題寫詩文,或繪以彩圖,畫面用礦物質顏料繪成。彩圖內容多以三國演義、封神演義等歷史經典故事為題材,一盞燈一節小故事,蘊含豐富,古韻十足。彩燈題材多樣,各面花屏圖案不斷翻新,主要用於燈會,給古鎮帶來美輪美奐的視覺盛宴。有文章這樣記敘河口的燈會:"河口燈會就是四方鄉親盛大的節日,正常年景每隔兩三年舉辦一次。每逢掛燈的年份,從正月初十開始在河口四條街道同時搭建燈架,每隔丈許即設一燈架,每架掛三盞燈,兩邊掛紗燈,中間掛彩燈,東西南北四街,各設30架燈,每架3盞,全街共120架,360盞燈綵。正月十二'上燈'(試燈),正月十三、十四、十五為'正燈',正月十六則為之'敗燈',共計五個夜晚,即寓'五穀豐登'之意,亦稱'五夜元宵'。除此之外,東西南北城樓上,均有燈火裝點。東門城樓上還有百枝燈樹(鐵樹),燃立燈108盞,代表一年四季,24節氣,72候(五天為一候),合起來即為108。這個百枝燈樹上的立燈點燃起來,燈光閃閃、火樹銀花,數里之外皆可看見"。"觀燈之夜,人們要轉燈,這是民間的一種講究,據說轉燈後可以消災避禍,一年平安幸福。這其中,尤以西門外普濟寺內的'菩提燈'最為獨特。當這個外形像極了菩提樹,並由400餘盞小立燈共同組成的'菩提燈'一起點燃時,下面有人緩緩推動旋轉,遠遠望去猶如一座火塔,無數的燈芯子緩緩落下,絢麗多彩,十分壯觀。"隨著夜色加深,彩燈愈加閃亮,人群愈加歡騰,燈會漸入佳境。在彩燈的海洋裡,人們又過了一個祥和的上元節。

彩燈還曾用於辛亥革命的紀念活動,當年被稱作"提燈會"。民國時期,"提燈會"在河口、新城,特別是蘭州盛行一時。"雙十節"之夜,中小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手提造型各異的鯉魚燈、蓮花燈、鼓兒燈、花籃燈、綿羊燈,走上街頭遊行慶賀。後來由於國民黨的腐敗,有人借用"外甥打燈籠——照舅(舊)",隱喻當時人民生活與辛亥革命前一樣,"提燈會"也就日漸式微。

中元節放河燈,是河口民間流行的一種風俗,用以祭奠河中遇難喪生的亡靈和已經逝去的親人,是彩燈的別樣用途。河燈製作不同於懸掛的彩燈,但做工也需精細:長約尺餘、寬約七寸木製的河燈底座四角各插一朵紙質蓮花,底座中間插蠟燭,點燃後輕輕放入河中。河燈就成了通往冥冥世界的一葉小舟,帶去親人的問候,使另一個世界的魂魄不再寂寞。岸上的人們看著一盞盞河燈在迷茫的河面漂向遠方,星星點點,漸次明滅,哀思、鄉愁,全都寄託在這小小的祭奠物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