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工跑出“加速度”

復工跑出“加速度”

總投資863億 74個項目按下快進鍵

棲霞區

3月8日上午,棲霞區、南京經開區、仙林大學城在南京電氣玻璃絕緣子數字化工廠項目地塊內舉行重大項目竣工投產暨新項目集中開工儀式,其中,竣工投產項目36個,總投資408億元;新開工項目38個,總投資455億元,涉及先進製造業、科技創新、現代服務業等多個領域。

36個竣工投產重大項目中,科技創新項目5個、先進製造業項目25個、現代服務業項目6個,總體呈現出投資體量大、發展效益好、畝均產出高的特點。竣工的中國電科第28研究所重點發展“智慧”和“安全”兩大產業,構建中國電科指揮信息系統及軟件核心研發基地,為科教重地的仙林地區增添了濃重色彩。

集中開工的38個項目,貫徹南京市委對棲霞板塊發展的新要求,凸顯棲霞板塊產業發展特質和發展定位,體現三區發展的高度融合。其中科技創新項目10個、先進製造業項目22個、現代服務業項目6個。項目不僅產業方向清晰、產業覆蓋廣泛,更在未來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棲霞正面臨由主城跨過繞城,到由仙林跨過繞越向東部地區發展的質的飛躍。“發展無止境,項目是‘牛鼻子’。”棲霞區主要負責人表示,棲霞將堅決貫徹落實南京市委市政府“招商突破年”和“企業服務年”總體部署,緊盯全年目標,凝聚三區合力,加快重大項目推進,力爭上半年開工率90%以上,一手抓疫情防控,打贏防疫“攻堅戰”,一手抓項目服務,啟動發展“加速器”,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雙勝利”。通訊員 棲宣


年度投資近300億 推動重大項目加快復產復工

雨花臺區

近日,南京市雨花臺區召開“深化對標找差、創新實幹推動高質量發展大會”,加快推動重大項目復工復產、高水平開展城建城管建設、舉全區之力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與質量成為會議的主要內容。據悉,今年雨花臺區共安排重大項目110個,其中市級重大項目18個,總投資超過1250億元,年度投資近300億元。

會上,雨花臺區理性分析了重大項目推進工作方面存在的困難,以及項目方投資意願下降、少數新開工項目可能延後開工、一些在建項目復工達產難度加大、部分重點項目進度遲緩等問題,但在區委區政府和區防控指揮部領導下,各部門、板塊、園區及企業主體間密切配合、協調聯動,制定並嚴格落實項目復工備案、信息核實、聯絡員、現場防控等工作機制,完善重大項目周調度制度,制定實施全區施工許可告知承諾制改革措施,全面落實支持企業穩定發展的“10+30”政策包,全力協調解決項目開復工和建設推進中的堵點難點問題,各重大項目正快速復工、高效推進。截至3月6日,雨花臺區59個已開工重大項目中(52個續建項目和7個今年新開工項目),已復工51個,復工率達到86.4%。

重大項目投資直接關係到順利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實現,關係到基礎建設、民生福祉項目的完善與提高,必須咬定目標、排除萬難、緊抓落實。對於推進重大項目進度的落實問題,雨花臺區委書記戴華傑強調,把浙大網新項目作為全區重大項目推進典型案例,深入開展全流程跟蹤,著力分析解決項目推進過程中的“梗阻”問題,最大限度壓縮前期工作時間,儘快實現開工,通過“解剖麻雀”,為全區重大項目推進工作建立樣板,形成實踐經驗。

今年是南京市委市政府明確的第二個“招商突破年”,也是“企業服務年”。雨花臺區要求,要繼續堅持“一把手”帶頭抓招商,堅持圍繞主導產業和產業鏈抓招商,加強長三角區域招商合作,高質量辦好金洽會等重大招商活動,切實增加高成長科技型企業和高端商務商貿、智能製造業項目的比例,確保完成簽約項目投資總額490億元、簽約人工智能項目25個、簽約高端智能製造項目5個、實際使用內資額75億元、億元以上籤約項目45個等目標。同時,牢固樹立“店小二”意識,用“耐心”“細心”換取投資方的“省心”“暖心”,全力兌現支持政策、著力優化審批流程、主動登門靠前服務、創新服務,以務實的工作、堅強的作風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通訊員 雨軒


投資139.31億 32個重點項目集中開工

高淳區

3月9日,南京市高淳區舉行2020年一季度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儀式,32個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達139.31億元。其中產業項目29個投資87.62億元、非產業類項目3個投資51.69億元,10億元以上的項目有6個。

據瞭解,2020年高淳區共安排區級重點產業項目105個,總投資522.7億元,與2019年相比,項目個數增加43.8%,總投資增加16.9%。高淳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產業項目建設,一手嚴抓疫情防控,一手狠抓項目復工,創源汽車核心零部件、友德邦醫療器械、恆二祥醫療器械、雅達健康旅遊休閒產業園、固城湖螃蟹產業園等一批重大項目已陸續復工,凱爾博超聲波、華倉雲數據、睿兆豐芯片等重大項目也在加快前期準備,上半年即將開工建設。據高淳區發改委有關負責人介紹,此次集中開工的項目與高淳區“3+2”現有主導產業關聯度高,能夠有效補強、補長產業鏈,促使產業集聚效應進一步加強,可以說是先進製造業開打了“當頭炮”。

據悉,南京星固新能源商用驅動電機項目計劃投資15億元,該項目在新能源商用驅動電機方面具有行業內領先優勢,與高淳區現有的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能夠形成較強的上下游產業配套,進一步提升產業能級和層次。南京星固新能源商用驅動電機項目負責人張成告訴記者,該項目之所以落戶高淳,主要是看中當地良好的投資環境,辦事效率高,項目很快落地。

新開工的醫療器械創新服務載體,特別是其中與省醫療器械檢驗所合作建設醫療器械檢驗檢測服務平臺,將是南京市獨家專業權威的醫療器械檢驗機構,能夠為區域醫療器械產業快速集聚發展提供有力支撐。此外,集中開工的還有一批涵蓋汽車零部件、醫療器械、節能環保新材料等領域項目。

長三角高等職業教育創新園是南京市2020年度重點支持高淳建設項目。園區規劃建成一座以職業教育為基礎,科技創新與人才服務為核心,創新型產業協同發展的綜合型城市片區。一期為核心區,規劃建設職業院校片區、公共教學校區合作片區、職業教育綜合實訓基地、生活配套片區等,擬引進建設高等職業教育院校3至4所,各類學生達到4萬人以上。目前投資15.2億元的南京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高淳校區正在建設,南京財經大學紅山學院計劃上半年開工。項目建成將使高淳產教融合發展邁開新徵程。

通訊員 楊軍 左斌


企業補貼“雲兌現” 首批將達 7500萬

建鄴區

“小莫”現場協助操作,企業在線通過釘釘申請、園區雲端兌現,真金白銀即時到賬,整套流程走完,不過三四分鐘。9日上午,《建鄴區支持企業抗擊疫情穩定發展的九條措施》(以下簡稱“建鄴九條”)首批“雲兌現”大會召開,包括享受房租減免、“園中園”房租補貼、“共享員工”補助、雙職工家庭“看護難”補助企業,及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獎勵在內,共兌現金額將達7500餘萬元。

“建鄴九條”為企業送上“破阻器”

疫情防控與經濟發展,兩場戰役正在建鄴區全面打響。前期因疫情防控需要,不少企業節後復工時間一拖再拖,部分企業生產經營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為讓區內企業在非常時期依然能夠“輕裝上陣”,建鄴迅速落實省“50條”和市“10條措施”,“建鄴九條”在2月17日正式出臺,通過設立10億元紓困和發展基金、擴大“進園保”產品支持力度等有力措施,為轄區企業送上“破阻器”。

會上,建鄴區“九條措施”第一批兌現企業名單宣佈,並就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獎勵進行兌現,總兌現金額達7500餘萬元。現場,建鄴高投集團與南京巨石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簽署設立5億元紓困和發展基金協議,定向用於投資區內成長性各類科技型企業,其中江蘇南大電子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大電子”)作為首家被投資企業,3000萬-5000萬元紓困和發展基金將以股權投資方式注入該企業發展中。“去年底跟中國工商銀行總行達成合作,將推出新一代智慧銀行服務系統,但項目研發生產都需要資金,這3000萬-5000萬元對企業來說猶如及時雨,起到很關鍵的支撐作用。”南大電子總經理狄敏點贊“建鄴誠意”。

企業一鍵點擊,即可申請兌現

各分會場中,在“小莫”服務專員的協助下,“企業一鍵點擊,即可申請兌現”得以實現,用建鄴區發改委相關負責人的話說,企業不需要提交材料、不需要上門,點點手機就可以得到真金白銀的政策兌現,“企業申報20秒可以完成,然後園區管理人員在線查看申請,並安排財務人員對涉稅賬戶進行打款,整個過程只需要幾分鐘,非常便捷”。

建鄴效率得益於智慧手段的加持。據瞭解,建鄴區利用轄區數字經濟優勢,與阿里巴巴江蘇總部合作搭建“建鄴企業聯盟”平臺,全區一萬多家企業紛紛“上線”,“企業基本信息、員工資料、社保情況,還有房屋租賃、納稅狀況,在後臺一目瞭然。”據該負責人介紹,將“建鄴九條”轉變為自動算法,與企業畫像進行智能匹配,很快就可以分析出該企業是否可以享受政策紅利。

建鄴區主要負責人表示,“建鄴九條”滿滿乾貨,覆蓋全區所有類型企業,下一步,建鄴將加大服務供給,讓政策快落地,讓企業早受益,在“招商突破年”跑出“建鄴速度”,在“企業服務年”展現“建鄴溫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