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城市和二三线城市的会计差别大在哪里?

在微信公众号上有小伙伴疑惑,她在老家(一个二三线城市)做会计,手握初级证书,也报考了今年的中级考试。但眼看公司业绩越来越差,2500元的基础工资已经拿了2年多,财务部也就剩下她和老板的亲戚了。她感觉自己在这家公司已经再也没有出头之日了,于是来让小编分析一下,她是否应该辞职,去北上广发展。

小编思考了一下之后,发现这项分析其实并不简单。

二三线城市平均收入低、发展慢、大企业少、就业和发展少这似乎是大家的共识了。确实如果在早些年,小编也是不建议大家去二三线城市的,因为那时候的城市建设刚刚起步,人口城镇化还在早期,总体经济体量比较小,无论工资还是休闲娱乐等生活配套设施上自然比不上一线城市。

但现时情况已经大有改善了,更多的二三线城市正在通过经济补贴、购房优惠、居住保障等政策来吸引、留着更多高端人才。越来越多拥有一技之长的高端人才都因为这些优惠政策而选择回流到了二三线城市发展。

一线城市和二三线城市的会计差别大在哪里?


但回到上面这位小伙伴的问题,由于像房地产、工程造价等大型项目的机会比较少,二三线城市的财会工作对个人的能力以及水平要求都不高,甚至连没有系统学习过专业会计知识的人也能胜任。也正是因为在这种缺乏竞争、缺乏高收入机会的情况下,财会人的职业发展自然也就会缓慢一些。

不过,小编认为,既然这位粉丝已经报考了今年的中级职称考试,那么可以再坚持一下,等到考试完毕,职称到手后再跳出去也不晚。毕竟持有中级职称之后,可以直接往上跳槽成为管理岗位。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都不太需要担心待遇问题。

接下来小编则想和大家讨论一下:想要提升自己拿更高的工资,就必须得去一线大城市吗?

一线城市,想说爱你不容易

诚然,同样岗位的会计,处于一线城市的会计平均工资有可能更高。下面为注册会计师(含还没考完全科的应届毕业生)的待遇对比图(该图仅供参考):

但相对伴随而来的则是不断上涨的生活成本:房租、交通、伙食等……同时在小公司任职的财会人更有可能要身兼数职:人事、文员、助理、出纳、会计等;大公司账套繁多,工作艰辛,加班也是常事,而且财税政策经常更新迭代,财会人们得随时盯着……

另外,根据我们达内会计学院中有着超过十几年财会实务与管理实战经验的资深会计培训导师表示,在大城市的大型企业从事财会工作,尤其是在财务管理、财务分析的人,想要再继续提高自己的职业高度,那么跟自身所从事行业的相关性也会越来越大,相应的就很容易遇到瓶颈或者挫败。而没有一技之长的财会人,大多就只能在夹缝中艰难生存。

无休止的奋斗、更高的职业风险,是每一位在大城市中工作的财会人不得不面对的状况。

二三线城市也能风景独好

中国会计报曾经做过一项调查:对于选择大城市还是小城市这个问题,有76%的财会人认为,对于会计行业的从业者而言,更应该留在较大的一二线城市发展,未来的可能性更多;因为在大城市做财会工作,财会人接触到的内容更多,未来发展的空间和潜力更大,这里的公司其财会管理制度更加健全,工作程序更为规范。

不过小编认为,这并不代表大城市的财会人就更有优势。相反的,正如上述分析说到,并且一线城市竞争激烈,行业饱和,同等职称下的财会人,公司往往便会更倾向于选择没有家庭负担、薪资要求低的求职者。

而二三线城市的中小企业财会工作对个人的能力以及水平要求都不高,拥有一技之长、较好的职称证书(例如中级、注会、CMA等)的财会人将会是“鹤立鸡群”,能够获得比起一线城市更好的工资待遇与上升空间。且朝九晚五的工作比较安逸,压力较小,可以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发展自己的个人爱好。

寄语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经济全球化和网络的覆盖普及,大城市和二三线城市的信息不对称性正在慢慢消失,城际快线、城铁公交化的全面铺开、商业连锁大品牌的入驻,大城市和二三线城市的消费差距也在渐渐缩小。

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财会人们面前的机会都是一致的。对于任何人而言,选择大城市还是小城市都没有可比性,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唯一能确定的是:城市发展迅速,眼高手低的人,无论在哪里都会处处碰壁。唯有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那才是我们走南闯北的资本。

一线城市和二三线城市的会计差别大在哪里?

在这里相信有许多想要学习会计的同学,大家可以关注小编头条号,
下方评论区留言:想要学习,并收藏本文;私信小编:学习

即可领取一整套系统的会计学习资料!还可以免费试学会计课程15天!
因领取人数太多,不能及时回复,请大家耐心等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