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解健康碼、一碼通,看這篇文章就夠了

很多的朋友問“健康碼”和健康通行“一碼通”有什麼區別?為什麼健康碼多達上百種?為什麼每個地區的都是紅碼、綠碼、黃碼三種顏色?咱們今天就把這件事說明白。


健康碼是浙江省杭州市於 2 月 11 日率先推出的一項數字化健康評估證明,旨在將通行證電子化,實現“綠碼、紅碼、黃碼”三色動態管理。


說白了就是為了方便防疫人員認出你現在的健康狀態,就整出了個二維碼,這個二維碼會根據你的健康情況自動變色,用來識別出你現在是不是有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杭州的這個健康碼是支付寶公司的一個團隊做出來的,這個時間點呢還沒做好,也就是湊合用用,問題挺多。


瞭解健康碼、一碼通,看這篇文章就夠了

健康碼


綠碼:測試體溫後就可以放行,屬於感染幾率很低

黃碼:感染幾率中等,自己居家隔離14天

紅碼:這個就比較危險了,出門的話被感染的幾率很大


顏色是怎麼自動生成的

每個人現在日常都離不開騰訊的微信或者阿里的支付寶,兩家會記錄註冊用戶的個人信息和位置信息。比如人們經常曬的運動步數,就是記錄的位置信息。

如果你在的城市現在是疫情人數較多的,申請的時候就可能直接是黃碼或者紅碼了,只有公佈的數據裡疫情人數較少的才會直接發綠碼。

疫情人數少的城市裡,正好所在小區裡有一個確診的,那這個小區和附近小區的“健康碼”也就變成了紅色,這是根據位置判斷。

再就是根據行走過的路線、購買車票等其他因素判斷。

例如:你的購物裡面有某一次車票的記錄,這趟車次裡有一個人確診了或者疑似了,經過數據對比所有在這個時間裡坐同一車次的“健康碼”就都變黃碼或者紅碼了。

說到底就是根據收集到的個人行動信息,家庭成員信息,然後用數據對比距離、相近行動過的路線等等各項然後進行判斷是高風險還是低風險,平臺收集到的數據越多,這個“健康碼”顯示的顏色就越準確。


為什麼這麼多健康碼


2 月 15 日,騰訊宣佈,與國家信息中心聯合推出的 “健康碼標準”,正式被推薦給各地作為技術標準規範,在全國各地加速落地。

國家信息中心(國家電子政務外網管理中心)是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直屬的事業單位,而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是國務院的下屬部門。


2 月 16 日,支付寶官方宣佈,借鑑浙江等地方推行健康碼模式,助力分類有序復工復產的經驗,在國務院辦公廳電子政務辦的指導下,支付寶正基於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加快研發全國統一的疫情防控健康碼系統,“全國健康碼”即將上線。


國務院辦公廳電子政務辦全名是國務院辦公廳電子政務辦公室,這是國務院直屬。


因為是兩家大互聯網公司在做這件事,疫情這麼緊張,一下就把全國的都做完又不現實,支付寶和微信呢就把API接口(一種可以讓別的軟件公司拿到數據的技術)開放了出來,然後召集各地的軟件公司甚至是個人程序員也加入了製作“健康碼”的大營裡,這樣就可以短期內製作出來了。


可是呢,參與的人是多了,但是能力卻參差不齊,有的選擇了支付寶小程序,有的選擇了微信小程序,這就導致了各地的“健康碼”大體上一樣,但是細節上不一樣。而有些地方的公司呢,乾脆就仿著樣子做了下,連API都沒去用(有可能不會用)。


有些地區呢直接單獨做了個,所以才導致現在出現這麼多的“健康碼”。


如何正確找到健康碼申請入口


那麼疫情健康碼怎麼辦理呢


瞭解健康碼、一碼通,看這篇文章就夠了


直接搜索健康碼或者點擊城市服務也可以找到。


瞭解健康碼、一碼通,看這篇文章就夠了


我的-支付-城市服務-防疫健康碼


因為各地要求的政策不一樣,個別地區單獨做的會要求掃碼註冊。

按流程填寫完個人信息和問題就會直接生成一個健康碼。


通過前面的例子我們可以知道,在支付寶和微信兩個平臺的城市服務裡面的申請的“健康碼”還是比較準確的,因為我們每天都要用,而且其他平臺下面的數據來源較少的話就不是那麼準了。


孩子沒有手機怎麼申請


瞭解健康碼、一碼通,看這篇文章就夠了


支付寶內的健康碼有代辦,直接添加家庭成員就可以了。


為什麼申請了直接是紅碼?

在填寫信息的時候選擇了去過武漢、有高燒,或者所在地就是疫區那申請下來就直接是紅碼。

健康碼需要下載嗎?

支付寶和微信的都是以小程序的形式存在的,不需要安裝,更不需要下載,這是小程序的優勢


現在支付寶已經開通了100多個城市的健康碼。浙江、四川、海南、重慶四省市陸續實現支付寶健康碼城市全覆蓋。而在微信端,則已經有更多的城市上線了各地的健康碼小程序,例如:廣州“穗康” 、四川“四川群防快線”、深圳“深i您”、福州“e防控”、宿州“皖事通 訊宿辦”、貴陽“數智貴陽”、北京“京心相助”。而全國其他地區,均可以享受微信健康碼服務。微信健康碼跟支付寶健康碼一樣也是根據居民的實際情況實時更新狀態的。

現在只有四川微信健康碼與廣東、浙江達成了微信健康碼相互認可,但是由於國務院要求在防疫的基礎上儘快復工,以免影響經濟運行,將有更多的省市之間的健康碼相互認可。這樣的話,隨著疫情的控制,我們的生活將會慢慢恢復正常。


健康碼很多地區也叫一碼通,其實就是把普通居民的名字、身份、行動等等信息數字化。


健康碼助力精準防疫和復工復產

有了健康碼,居民不再再重複填報健康表格,高速路口和小區卡口工作人員也更加便利,實現了不接觸就可以查驗,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風險。更主要的是工廠和公司有了14天活動軌跡和健康碼之後可以大大地減少復工中因為員工的生活軌跡漏報和健康問題帶來大規模的感染風險。


健康一碼通的個人數據會被洩露嗎

這是很多人擔心的問題,2月9日中國互聯網信息化辦公室就發佈了《關於做好個人信息保護利用大數據支撐聯防聯控工作的通知》

收集聯防聯控所必需的個人信息應參照國家標準《個人信息安全規範》,堅持最小範圍原則,收集對象原則上限於確診者、疑似者、密切接觸者等重點人群,一般不針對特定地區的所有人群,防止形成對特定地域人群的事實上歧視。


我們每日都在上網,很多個人的信息包括隱私都被各家網絡公司收集,也發生過不少買賣 個人隱私的事情,但是國家一直在努力完善這方面的法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