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最宜居的一座城市:常住人口達266萬,卻經常被人“遺忘”

陝西曆史文化厚重,也是中國為數不多跨越了南北分界線的省份。因為地理歷史造就的特殊性,導致秦嶺以北的關中與秦嶺以南的地區、氣候,風貌、文化等都有著明顯的差異。今天我們要說到的安康,就是其中的一個例子。

陝西最宜居的一座城市:常住人口達266萬,卻經常被人“遺忘”

安康位於關天、成渝、漢江經濟圈幾何中心,具備“一市連四省”的獨特區位優勢。面積2.35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66萬。這裡歷史悠久,不僅是漢文化發祥地,也是巴蜀文化、荊楚文化、秦隴文化和中原文化的接壤處。

由於南北的差異,也讓許多人提到陝西時,往往會忘記了這個山清水秀之地。就算與同在陝南地區的漢中相比,其名氣和綜合實力有一定的差距,甚至在宣傳中容易被“去陝南化”,導致大家忘了這個山清水秀之地。

陝西最宜居的一座城市:常住人口達266萬,卻經常被人“遺忘”

曾經有百度貼吧網友這樣形容到:安康就像一個內向的小姑娘,天天躲著人走,安康人民大部分也是這樣的,低調,內斂,與世無爭。

不同於西北黃土高原的渾厚與蒼涼,因為秦嶺的阻擋,讓安康的氣候非常溫潤,整個城市也是一片生機勃勃的綠色之城。先後榮獲了中國十大宜居小城 、國家森林城市、全國綠化模範城市 、國家衛生城市等諸多榮譽。同時還是國家首批醫養結合試點城市和陝西省唯一的生態養老試點城市。

安康也是陝西最包容和多元化的城市,它北邊的方言和關中話相似,靠近南邊又和四川話相近,接近湖北的白河縣說的幾乎是湖北話。因此有人說,如果漢中被稱為小四川,那麼安康就是小重慶了,因為這裡同樣為山地城市。

陝西最宜居的一座城市:常住人口達266萬,卻經常被人“遺忘”

安康交通基礎較好,襄渝、陽安、西康3條電氣化鐵路過境,是聯絡中國中原和西南地區的交通節點。但隨著西成高鐵的開通,安康並未能搭上這趟快車,與高鐵失之交臂,不得不說是一大遺憾。

未來幾年,安康將規劃新建鐵路384公里,高速公路384公里;同時加快實施機場遷建工程,水路方面,將打通漢江主航道。促使安康成為“大通道、大運輸、大物流”的綜合交通樞紐。

相信未來的安康,必定會不斷的崛起,成為一座吸引八方賓客的綠色生態之城。認同的網友都來點個贊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