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後期容易發生哪些問題?

沈孟棟


孕後期特別注意妊娠高血壓,膽瘀,臍帶繞頸等。

妊娠高血壓:妊娠高血壓最嚴重的後果就是子癇。子癇在孕期、產中、產後都有可能發生。子癇抽搐進展迅速,前驅症狀短暫,表現為抽搐、面部充血、口吐白沫、深昏迷;隨之深部肌肉僵硬,很快發展成全身的高張陣攣驚厥,有節律的肌肉收縮的緊張,持續1~1.5分鐘,期間病人無呼吸動作;此後抽搐停止,呼吸恢復,但病人仍昏迷,最後意識恢復,但困惑、易激惹、煩躁。所以孕後期多注意監測血壓,如果血壓明顯升高,建議做24小時尿蛋白檢測。我孕38周就是因為血壓低壓偏高提前住院催產的,順產時一直監測血壓,醫生說如果血壓突然急劇升高就必須停止生產,轉為剖宮產,幸運的是我順利的完成了順產。

膽瘀:如果說妊娠糖尿病威脅的是孕產婦的的生命,膽瘀威脅的就是胎兒的生命了。孕期膽汁淤積症,只在孕期發生,並在妊娠終止後消退的病症。其在出現黃疸前,即有瘙癢,且黃疸多為輕或中度,遠較瘙癢為輕。妊娠中、晚期先出現全身瘙癢,夜間更為嚴重,無特異性皮疹。本病對胎兒危害較大,容易引起早產、低體重兒、胎兒宮內窘迫死亡及新生兒窒息。孕婦一旦出現皮膚瘙癢,就應該及時檢查。在瘙癢出現前或血清谷丙轉氨酶升高前血清結合膽酸先升高,是早期診斷的可靠指標。我當時並未有全身瘙癢的症狀出現,但也檢查出了膽瘀。

臍帶繞頸:臍帶繞頸我們都不陌生了,這個通過B超、彩超等都可以檢查出來,不嚴重的臍帶繞頸醫生會建議我們多注意胎動,一般胎兒繞頸一週兩週都是正常的,大部分胎兒在產前都會繞回來的。

懷孕後期很多情況都有可能發生,所以提醒我們的孕媽媽們,孕後期堅持數胎動,按時產檢,不要往人多的地方去,身邊儘量有人陪伴,如果有任何不適請馬上就醫。


滴答mm


整個孕期一共分為三個階段,即孕早期(0~3個月),孕中期(4~7個月)和孕後期(8~10個月),其中孕早期是最危險的階段,孕中期是最為舒服的階段,而孕後期則是最辛苦的階段。

孕後期,準媽媽容易發生哪些問題

在懷孕後期相信每個準媽媽都或多或少會有一點恨不得馬上“卸貨”的想法,而準媽媽之所以有這種想法,主要就是因為發生了以下這些問題。

◆1、長妊娠紋

懷孕後期可以說是妊娠紋出現的高發期,很多準媽媽都是在懷孕8、9個月左右出現了妊娠紋。記得我以前懷孕時,本來很慶幸好像沒怎麼長妊娠紋,但快到預產期的時候,還是在肚子最底下發現了幾道妊娠紋,感覺真的十分難看。

◆2、尿頻、水腫、胸悶

懷孕28~36周可以說是胎寶寶的猛長階段,這個時期胎寶寶增長迅速,準媽媽肚子越來越大,但由於子宮內的空間非常有限,因此增大的子宮就有可能擠壓到準媽媽的內臟器官,比如膀胱(會導致尿頻),比如膈肌(感覺胸悶氣短)等等。當然,這些問題每個準媽媽感覺到的程度都是不一樣的,有的輕微一些,有的則可能比較嚴重。

◆3、恥骨疼

孕後期(特別是接近預產期的時候)準媽媽體內的激素會讓恥骨周圍一天比一天鬆弛,再加上胎寶寶迅速發育,恥骨難以持久得承受子宮的重量,準媽媽就會感覺到恥骨和腿根部的痠痛。一旦出現恥骨疼,準媽媽做什麼一定要注意動作輕緩一些。


◆4、失眠、心情煩躁

到了懷孕後期,由於肚子越來越大,保持什麼姿勢入睡都會覺得很困難,因此準媽媽很容易出現失眠的問題,而長期睡眠不足,加上身體的不適,以及對胎寶寶健康的擔憂,又會導致準媽媽感覺心情很煩躁,動不動就想發火,或者心情很低落,希望寶寶可以早點發動。

孕後期,胎寶寶容易發生哪些問題

懷孕後期,除了準媽媽身體上發生的各種不適,胎寶寶也容易出現很多問題(危險)。

▲①、胎位不正

一般在懷孕7個多月的時候,胎寶寶會不斷得調整自己的姿勢,以形成頭朝下、屁股朝上的體位,為發動做準備,但並不是每個胎寶寶都能轉成正常的體位,有些胎寶寶“一不小心”卻轉成了臀位或者橫位。

▲②、臍帶繞頸

我們都知道,在孕後期胎寶寶會調整自己的體位成頭位,這個過程雖然看似簡單,但有些“糊塗”的胎寶寶卻很容易把自己給“繞”進去,當然,臍帶繞頸(1~2圈)並其實並沒有太大的危險,因此準媽媽也不要太過於擔心。

▲③、胎動異常

與孕中期逐漸規律的胎動相比,到了孕後期,由於胎寶寶發育越來越大,子宮內空間又小,胎寶寶的活動會受到限制,因此此時的胎動有可能會有所減少,此外,孕後期也是比較危險的階段,如果胎兒有缺氧現象,也會出現異於平常的胎動。

此外,孕後期胎寶寶還有可能出現羊水過多或者過少的問題,因此為了防止胎兒發生意外,孕後期的產檢都會比較頻繁,準媽媽可千萬要記得按時去醫院產檢呀。

總之,孕後期不管是準媽媽還是胎寶寶,容易發生的問題還是比較多的,建議準媽媽多注意休息、飲食均衡、還有別忘了按時產檢。


學而時習之育兒


孕晚期也挺難熬的!

想象一下身上綁個大水袋,幾十斤重,24小時都得帶著,肯定超級不舒服。

這些不舒服包括了:

1、胸悶氣短、呼吸困難、頭暈

在孕晚期,你可能連最日常的呼吸都覺得有點困難,甚至氣短,完全不敢平躺…一平躺連氣都喘不過來,有時候只敢坐著睡。

這是因為子宮、胃等組織,往上頂壓腹部膈肌,減少了胸廓的體積,造成呼吸短促,有窒息感。

讓自己坐起來平穩呼吸,如果實在嚴重缺氧,疼痛,要就醫。

2、坐骨神經痛

日益增大的子宮會壓迫坐骨神經,你可能會覺得每天睡覺都要被疼醒……左邊痛醒了就右邊睡,右邊痛醒了就左邊睡。

不要長時間站立可以減輕這種疼痛,還可以嘗試熱敷臀部或腰部。

3、恥骨痛

恥骨痛也是孕晚期的噩夢啊,躺著翻不了身,那疼痛真酸爽。

孕期激素會讓恥骨周圍一天比一天鬆弛,而持久承受子宮的重量,而感到恥骨、腿根部痠疼。

起床下地或者離開椅子的時候,動作輕緩一些,會讓你感覺好一些。

4、水腫

好多媽媽都逃不開水腫,孕晚期急增的雌激素令身體的水分大大增加。地心引力會導致水分都集中在腳上,所以腳最先腫。

睡覺時用枕頭把雙腳墊高些,穿著舒適的便裝鞋,對喝水。

5、尿頻

孕晚期晚上起夜N多次真是傷不起,在懷孕後期,子宮愈來愈大,使膀胱的容量減少,很快便會有尿意。

想尿就去尿,不要刻意少飲水,如果缺水只會增加尿道炎的機會。

6、日常生活不方便

挺著大肚子,彎腰都覺得困難了,繫鞋帶,穿鞋子,上廁所...鑰匙掉地上可能你也很難撿起來。

讓準爸爸來代勞吧,他能做好這些事的。

除了生理上的不適,身體健康方面也要警惕哦,妊娠糖尿病,臍帶繞頸,妊娠紋....在孕晚期都是中招率超高的。

控制飲食,堅持數胎動,堅持塗防紋霜!


嘟嘟豆豆的媽咪


十月懷胎,對於女人來說,真的既幸福又擔驚受怕。可不管怎樣,總算熬到了孕晚期。在寶寶即將來到的日子裡,準媽們一定都很緊張,在緊張的同時也會遇到很多問題。那懷孕後期會遇到什麼問題呢?我們又該如何避免?下面我們可以一起來探討一下。

懷孕後期會遇到什麼問題,怎麼避免?

1、腹部皮膚癢。

我記得孕後期,腹部天天癢,看書上說,最好不要饒,可以塗點乳液緩解。有一個典型案例:某準媽感覺每天晚上腹部十分癢,有時整晚不能睡覺,精神十分疲憊,不知道有什麼方法可以緩解?皮膚癢有以下兩個原因:

  • 如果妊娠紋明顯,說明皮膚表面張力比較大,肌纖維斷裂,局部血循環差。就會造成皮膚癢。
  • 妊娠期膽汁淤積綜合徵,也可引起皮膚癢,但這個多體現在全身。

解決方法:如果是妊娠紋造成的,一,可以塗防止妊娠紋的乳液或者藥膏,二,還可以佩戴腹帶,三,減少站立增加血循環;如果膽汁淤積,就要去看醫生了。

2、呼吸不暢。越到孕後期,呼吸越不暢。當初32周去拍孕婦照的時候就感覺受不了,整個人感覺好像要炸掉,難受得很。什麼原因造成的?

  • 孕後期,子宮增大把隔肌頂高,使得胸腔體積減少,肺臟膨脹受到一定限制。進入肺泡的氧氣減少了,氧供應不足,所以,會感覺呼吸不暢。

解決方法:當覺得不舒服時,建議能馬上躺下休息就立馬躺下休息,不然太難受。胎兒會不會感覺缺氧?不會,如果缺氧,產檢時醫生會給你吸氧。

3、痔瘡。“十個女人,十個痔瘡”,可見,懷孕對女人有多傷。我孕中期開始就有痔瘡了,到孕後期就變得更明顯了,有時很不舒服。什麼原因造成的呢?這裡再簡單講下:

  • 子宮增大壓迫直腸,導致靜脈血液的迴流受阻,一受阻就會出現淤血,促使痔瘡的發生或者加重。

解決方法:一,用熱毛巾溼敷可減輕疼痛或腫脹;二,並採取側臥位,如果比較嚴重還是要看肛腸科醫生。我的做法是,每天早上按時大便,大便完後,還洗一次肛門,過後很舒服,天天如此,可以有效防止痔瘡變嚴重。

4、腰痠背痛。很多準媽都會有這種情況發生,有的可能會更嚴重。我當時,站沒多久就覺得腰痠痛酸,特別想馬上躺下。我整個孕期都覺得不舒服,不是這痛就是那痛,還好都只是輕的,都能忍受。但有的準媽就沒這幸運了,比如,有腰椎間盤突出、腰肌損傷的、或者孕前經常穿很高的高跟鞋的等,可能會比較嚴重。

解決方法:一,減少站立的時間,或站立時把一隻腳放在椅子上或任何穩固的高處,如臺階;二,不要睡過軟的床墊,如果床太軟,可以在床墊下面墊一塊硬木板;三,有書中建議,在水中慢慢遊動或者是在熱水中泡上10分鐘,對於緩解腰背疼痛有一定的幫助;四,如果孕後期腰背痛實在太嚴重,也可以尋求醫生的幫助。

最後,要做好分娩的準備。懷孕後期,最好不要到處跑,以免把孩子產在外面,對母嬰安全造成威脅。如果有打算到外地分娩要提前做好準備,根據路途遠近選擇交通工具和時間。

這裡說一下選擇交通工具的原則,來自《鄭玉巧育兒經.胎兒卷》的提示:能乘坐火車最好不要乘坐汽車;能乘坐飛機,最好不乘坐輪船;能乘坐江輪,最好不要乘坐海輪;能白天出行,最好不要選擇在夜間出行。

時間準備,最晚要在距離預產期4周前趕到準備分娩的目的地。這樣不但避免途中可能動產的危險,還能為在異地分娩做好充分的準備。

我是花醒育兒,一個2歲多寶寶的媽媽,持續分享0-6歲相關育兒以及孕產知識。育兒先育己,記得關注@花醒育兒,育兒路上我們一起成長!

花醒育兒


孕後期是懷孕期間的最後三個月,也是最關鍵的三個月。因為到了這個階段,由於子宮的膨脹、體內激素水平的變化,準媽媽會出現各種問題,如果處理不當,則會嚴重干擾準媽媽的正常生活,不僅對準媽媽和胎兒的健康不利,甚至會導致胎兒停止發育。所以,準媽媽必須多瞭解一些相關的知識,提前作好充分的準備,才能順利度過孕後期,迎來健康的寶寶。

胎兒缺氧

懷孕後期,由於胎兒的發育日趨成熟,需要從母體獲取的氧增加,如果無法滿足需求,則會導致其生長髮育受限,甚至會因為缺氧而出現窒息的嚴重後果。胎兒缺氧的原因跟準媽媽的健康狀況、胎盤、臍帶的功能有關,如果母體的心臟功能存在問題,則會導致臍帶的供氧能力下降,無法向胎兒供給足夠的氧;如果胎盤的功能出現問題,比如:胎盤老化、胎盤早剝等,或者臍帶出現問題,比如:臍帶繞頸兩週以上、臍帶打結等,則無法向胎兒輸送足夠的氧。

對於這個問題,準媽媽一定要密切關注胎動,最好每天能數數胎動。因為胎動是準媽媽瞭解胎兒在子宮內生存狀況的最直接方式,如果胎動急劇減少或大幅增加,則極有可能出現胎兒宮內缺氧的問題。一般來說,如果每小時胎動少於3-5次或多於40次,則要儘快到醫院就診。

尿頻、便秘

懷孕後期,隨著子宮不斷膨脹,準媽媽的其他內臟器官會受到擠壓而影響其發揮正常功能。當胎兒入盆以後,膀胱會受到嚴重擠壓而導致容量變小,進而出現尿頻的問題。當腸道受到嚴重擠壓以後,蠕動能力會減弱,而且到了孕後期,準媽媽的活動量明顯減少,腸道蠕動進一步變慢,如果準媽媽不注意補水和吃蔬菜、水果,導致膳食纖維攝入不足,腸道乾結,就會最終導致嚴重的便秘問題。

對於這個問題,準媽媽一定要調整孕後期的飲食結構,儘量保持清淡飲食,多吃蔬菜,適量吃水果和高蛋白食物,每天保證喝水1000ml左右,但睡前一小時內不能再大量飲水;每天適當進行一些活動,比如晚飯後散步等,可以促進腸胃蠕動;有尿意或便意不可忍住,必須儘快排便,出門在外,必須儘快找好廁所,最好能養成每天自然排便的習慣。

妊娠紋滋生

懷孕後期,胎兒還處於快速生長期,準媽媽的肚子會進一步變大,如果皮膚拉伸到一定程度出現纖維斷裂的問題,就會導致妊娠紋的滋生。一般來說,妊娠紋主要出現在腹部、腰部、背部、胸部,如果準媽媽沒有控制好體重,則會擴散至大腿、手臂、臀部等部位,如果護理不到位,還會因為皮膚瘙癢撓破而出現嚴重的細菌感染問題。而且,妊娠紋在產後也不會消失,所以,準媽媽最好能在孕期避免滋生妊娠紋。

對於這個問題,準媽媽必須從兩方面入手解決,一方面必須控制孕期的體重增長幅度,整個孕期儘量不要超過25斤;另一方面要努力增加皮膚彈性,注意富含膠原蛋白食物的攝入量,可以增加皮膚彈性,並儘早塗抹孕婦專用潤膚露,可以保持皮膚的水分。

下肢水腫

懷孕後期,子宮不斷膨脹會壓迫到下肢靜脈,導致下肢血液迴流受阻,就會出現下肢水腫的問題。同時,準媽媽體內的雌激素水平到了懷孕後期進一步提高,導致體內的水、鈉瀦留比較嚴重,會加劇下肢水腫的問題。此外,準媽媽體內的血容量也會進一步增加,而血漿蛋白沒有明顯增加,就會因為血液被稀釋而加劇水腫問題。

對於這個問題,準媽媽必須鑑別是否存在病理性水腫的問題,如果僅僅是小腿腫脹則沒有太大問題,只要注意低鹽飲食,不要站立過長時間,並定期把下肢抬高就可以緩解症狀,如果,其他部位也有嚴重的水腫問題,則要到醫院就診,看看是否存在其他妊娠期疾病。

食慾不振

懷孕後期,在胎兒入盆前,準媽媽吃一點東西就會感覺胃部脹得很難受,這是因為子宮膨脹擠壓到了胃部,導致胃容量變小,食慾也會隨之變差。如果準媽媽還存在比較嚴重的便秘或排便困難,則會進一步加劇食慾不振的問題。

對於這個問題,準媽媽可以採取細嚼慢嚥、少食多餐的方式進食,並儘量少食油膩的食物,而且到懷孕37周左右,胎兒入盆以後,這種胃部的不適感會大為好轉,準媽媽也就可以恢復食慾。

睡眠質量差

懷孕後期,準媽媽的睡眠質量普遍不高,一方面跟尿頻有關,晚上頻繁起夜必定無法好好睡覺;另一方面跟睡姿有關,孕後期最好能保持左側臥的睡姿,不會導致胎兒缺氧,但長期保持一個睡姿非常辛苦,也會影響睡眠質量。此外,隨著孕期的臨近,準媽媽的心理負擔比較重,擔心胎兒的安危、能否順利生產、產後恢復等問題,情緒緊張焦慮必然會影響到睡眠質量,而且胎兒有時候晚上也比較活躍,胎動厲害也會導致準媽媽無法好好睡覺。

對於這個問題,準媽媽可以買個孕婦專用睡眠枕頭,可以緩解睡姿帶來的不適感,還可以適當抬高下肢,解決水腫問題。同時,晚餐不要吃太飽,以免腸胃不適影響睡眠;睡前最好喝杯牛奶有助於補鈣安神,提高睡眠質量;睡前一小時內不要喝水,以免加劇尿頻;睡前也不要與胎兒作太多互動,以免胎兒過分興奮導致胎動厲害,可以放一些舒緩的音樂,有助於胎兒安靜下來,也可以讓自己的精神得到放鬆。

結語

雖然孕後期會面臨各種問題,但已經到了懷孕期間的最後階段,只要準媽媽正確面對這些問題,採取合理的措施解決這些問題,就能順利度過孕後期,取得“懷孕”這場戰役的勝利。


陳老師初中數理化


熬過了妊娠反應強烈的孕早期,度過了相對舒適的孕中期,最終迎來了孕晚期,孕晚期對於很多孕媽而言,也是辛苦難熬的,畢竟胎兒越來越大,身子也越發笨重,很多問題就接踵而至了!

孕後期容易發生哪些問題?

孕媽身心問題頻發:

1、腿抽筋:孕晚期出現腿抽筋的原因有多個,首先孕晚期屬於胎兒猛長期,為了配合胎兒發育,孕婦體內的鈣質被吸收,孕婦就會出現鈣質不足引發腿抽筋。其次孕婦夜晚睡覺受涼,也會引起腿抽筋。還有就是一部分孕媽因為肚子越來越大,行動不便,所以經常坐著或者躺著,這會使血液循環變慢,最終導致腿部抽筋。

2、水腫:孕晚期很多孕婦可能會發現自己腳變大了,原來的鞋子穿不上了,其實這是水腫導致的,並且水腫部位不僅僅限於腳部,基本是全身性的,或者臉部,手腳較為明顯,這是因為孕晚期胎兒生長髮育,子宮也隨之擴大,擴大的子宮就會壓迫到下腔靜脈,迴流不暢就引起了水腫。


如果水腫情況嚴重的,腫脹範圍比較大,孕媽需要警惕妊娠高血壓的可能,儘早到醫院排查。


3、便秘或者痔瘡:孕晚期便秘很多孕婦都有,那是因為子宮增大,壓迫到腸胃,導致消化變慢,如果孕婦不常走動,那就會出現便秘現象,所以出現便秘,孕媽應該及時緩解,比如吃些粗糧或者易消化的食物,平時多走動。


有些孕婦孕晚期還會出現痔瘡,出現痔瘡一個是因為便秘,一個是因為子宮壓迫大血管,靜脈不斷擴張導致的,所以如果孕媽出現痔瘡,一定要積極治療,不要因為難以啟齒而自行處理。

4、焦慮、失眠:孕晚期孕婦不僅身體會出現很多問題,心理也會因為臨產將近,變得異常焦慮,很多人稱之為產前綜合症,同時焦慮的情緒會影響到睡眠質量,很多孕婦孕晚期很容易失眠,多是焦慮的情緒以及身體的不適導致的。

5、尿頻尿失禁:孕晚期胎兒逐漸發育,子宮也不斷增大,勢必會壓迫到膀胱,原本就不大的膀胱難以承受壓力,也就是俗稱的兜不住尿,所以就會尿頻,有時候咳嗽、大笑劇烈運動還會增加腹壓,導致尿失禁,也就是漏尿。


6、頭暈、呼吸困難:孕晚期增大的子宮會影響橫膈膜上下的活動,孕婦需要費力的呼吸才能供給胎兒足夠的氧氣,所以孕婦常常會感到呼吸困難,並出現頭暈的情況。

稍不注意胎兒也會出現多種問題:

1、臍帶繞頸:孕晚期由於胎兒生長髮育,子宮雖然也會隨之增大,但是已經不夠胎兒自由活動了,狹小的空間會讓胎兒活動更為吃力,所以如果有一些外部原因,或者胎兒過於活潑,就會出現臍帶繞頸的情況。

2、胎位不正:孕晚期是胎兒猛長期,活動範圍受限,如果在胎兒活動過程中,剛好卡在哪裡,就會出現胎位不正,不過在32周以前,一般是可以恢復正常胎位的,如果32周以後就會定下來,所以孕媽需要做好產檢。


3、胎兒缺氧:以上說到孕媽在孕晚期,因增大的子宮會影響橫膈膜上下的活動,孕媽需要費力的呼吸才能供給胎兒足夠的氧氣,母體若經常感到呼吸困難或頭暈,也會影響到向胎兒輸送營養物質和血氧,所以有的孕媽在孕晚期需要去醫院吸氧和做胎心監護檢查,以防止胎兒因缺氧,而胎死宮內。

孕晚期問題頻發,孕媽如何做才能減少或者避免這些問題呢?

1、多活動:孕晚期孕婦可以經常活動一下,經常活動不僅可以緩解水腫,還有利於順產。

2、合理安排飲食:多吃易消化、清淡的食物,少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可以有效防止便秘和痔瘡。

3、及時補鈣:孕晚期鈣質不足,可以適當吃些含鈣的食物,或者吃些鈣片,但注意不要過量食用,孕晚期補鈣太多會使胎兒骨頭過硬,不利於順產。

4、放鬆心情:孕媽多去空曠的地方走動,呼吸新鮮空氣,或者參加一些媽媽班活動,擴大社交面,不要自己一個人待著,有利於產前放鬆心情。


5、數胎動:平時注意胎動次數,每天早中晚數三次,只要有規律的胎動即可,注意如果胎動異常,及時去醫院檢查。

6、做好產檢:孕晚期的產檢是很重要的,畢竟已經到了臨門一腳了,孕媽還是謹慎些為好。

最後希望各位孕媽媽平安順利的度過孕晚期!


楊謐說


懷孕到後期還是挺辛苦的,雖然不會再嘔吐到懷疑人生,但是後期的小問題還是挺多的:

一、水腫

孕後期會出現全身水腫的問題,我那時候感覺自己腫成豬頭了,連我哥都說要是在大街上遇到就認不出我是他妹妹了(๑‾᷅^‾᷅๑) 。水腫時用手按身體部位就會凹下去,很久都不能恢復。緩解的辦法就是堅持多散步,不能久坐不動。

二、晚上容易抽筋

我們懷孕以後的母體需要給胎寶寶供應鈣元素,所以很容易出現晚上腿抽筋的情況。我們可以每天晚上遵照醫囑補充鈣片,並且做好腿部保暖工作,防止腿部受涼抽筋。

三、情緒波動大

孕後期肚子越來越笨重,準媽媽活動不方便,加上對臨產恐懼和期待的複雜心情,容易導致準媽媽心情起伏大,這個時候就需要準爸爸們出場了。準爸爸們要好好安撫為你生兒育女的愛人,就算是無理取鬧也要哄著哦。


懷孕後期雖然有各種不適,但是建議準媽媽們都儘量保持愉悅的心情去迎接寶寶的到來哦。


悅媽育兒


很高興為您答疑解惑!一般,孕後期指的是孕28周~孕40週期間,懷孕第7個月~第10個月,此時胎兒生長迅速,胎兒已經基本發育完全,胎兒體重約為1100g左右,身長約為36cm左右。孕後期隨著胎兒的快速生長髮育,一些問題也會相繼出現,孕媽咪們要及早預防。

孕後期容易發生哪些問題?

孕後期容易發生這問題,首先,先來看孕媽咪容易出現的問題:(1)孕後期容易產生妊娠紋,孕後期是妊娠紋出現的高發期,在營養均衡的基礎上,控制體重,適當運動,及早預防妊娠紋。(2)孕後期由於胎兒增長迅速,肚子越來越大,會擠壓到神經、膀胱,影響到心臟等臟器,甚至會影響腸胃消化,因此容易出現坐骨神經痛、尿頻尿急、便秘、水腫、胸悶缺氧的現象。(3)孕後期胎兒發育對營養需求較多,孕媽咪容易缺鈣而發生腿抽筋的現象,另外,由於缺鐵患貧血的幾率會大大增加,因此,孕後期一定要飲食營養均衡,及時補充鈣鐵等元素不僅有助於胎兒健康生長髮育,還有助於孕媽咪的身體健康。此外,孕後期孕媽咪還很容易出現失眠,心情煩躁等症狀。其次,再來看胎兒容易出現的問題:(1)孕後期胎兒容易出現胎位異常的現象,如臀位和橫位。(2)孕後期胎兒容易出現臍繞頸的現象。(3)孕後期孕媽咪要注意觀察和數胎動,此時由於臍繞頸等現象胎兒容易出現缺氧窘迫的現象。如果胎兒胎動頻繁或突然停止就要及時去醫院就醫。(4)容易出現羊水過多或過少,甚至渾濁的現象,孕後期一定要按時孕檢,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總之,胎兒生長髮育迅速,營養需求較高。孕媽咪的肚子會隨著胎兒的快速生長髮育而達到最大幅度,就像一個吹起的氣球撐到最大。與此同時,一些問題也應用而生,比如孕媽咪容易出現妊娠紋、坐骨神經痛、尿頻尿急、便秘、水腫、胸悶缺氧、腿抽筋、失眠、心情煩躁等症狀。胎兒容易發生臍繞頸、胎位異常、羊水渾濁、過多或過少、缺氧窘迫等現象。建議孕媽咪孕後期一定要按時孕檢,補充營養、注意胎動,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紅良育兒


孕晚期一般指28周以後到生產,也就是懷孕7個月-10個月這個時間段。

做媽媽真的太不容易了,孕早期肚子不大吧,但吐得天昏地暗的,好不容易熬過去了,又天天帶著個“球”行動,該不舒服的地方還是怎麼都不得勁,最後總算看到勝利的曙光——等到了孕晚期,身體卻面臨更嚴重的挑戰。據說,孕晚期一般有這4種麻煩事困擾著各位媽咪,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吧。

一、生理學腹痛

胎兒越來越大,不斷撐大媽咪的子宮,而增大的子宮又不斷刺激肋骨的下側,導致媽咪出現腹痛的現象。活動越大,拉扯越嚴重,腹痛感覺越明顯,所以一般媽咪白天的時候會感覺比較強烈,這就很難受了。

建議媽咪最好可以買條可調節鬆緊帶的託腹打底褲來穿,多少可以幫忙托住肚子,減緩腹部不斷下墜的不適感。之所以要可以調節鬆緊帶的,是因為媽咪可以根據自己的腹圍來調整寬鬆程度,提高舒適感。

二、失眠

一旦到了孕晚期,媽咪的肚子越來越大,起身坐下翻身都變得困難,自然睡起來沒那麼舒服,加上孕晚期身體激素水平波動比較大,影響媽咪的心理活動,媽咪就很容易出現難以入睡,甚至整宿整宿失眠的症狀。長期睡眠質量不好,不僅影響媽咪自己一天的精神狀態,也不適合寶寶的生長髮育。

所以建議媽咪可以在晚上睡前聽聽舒緩的音樂,或者做些孕婦瑜伽來放鬆身心,至於肚子大睡覺不舒服的問題,可以買一個孕婦枕來睡,緩解身體上的負擔,提高媽咪的睡眠質量。

三、腿部水腫

孕晚期,媽咪的子宮被撐得越來越大,壓迫到了血管,影響了血液迴流速度,所以經常會引起媽咪腿部、腳踝處水腫。

建議孕媽每天晚上睡前用熱水泡泡腳,儘量少喝水,最好讓另一半幫忙按摩下腿部,就可以比較好地緩解這種腫脹感。

四、尿頻嚴重

冉媽我孕晚期,尿頻嚴重的時候,沒半個小時就得跑趟廁所,即使口乾舌燥也不敢喝水,怕直接“住”進廁所了,有時甚至打個哈欠就能漏出尿來。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到了孕晚期,被胎兒撐大的子宮,壓迫到了膀胱,所以會尿意頻頻。當然還是不建議孕媽口渴依舊不喝水的,該喝還是得喝,及時排毒,如果非要外出的話,儘量去有廁所的地方,省得到處找廁所,然後多準備幾條內褲,免得漏尿的尷尬。

除了上述提到的這幾個問題,還有長妊娠紋,胃反酸,便秘,腰痛等症狀,視不同人的情況而有所不同。總的來說,媽咪們還是應該保持一個健康愉快的心情,及時產檢,安心準備迎接新生命的到來吧!

我是冉媽,一枚寶媽,專注於孕產育嬰等方面的解答,歡迎關注哦~


冉媽育兒


孕後期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包括體重增長過快、血糖控制不佳、貧血、鈣攝入不足、便秘等。

由於胎兒的生長代謝完全依賴於母體,孕婦腎臟負擔也較為沉重,加上胚胎的壓迫影響血液、淋巴液的迴流,準媽媽常常發生水腫。如果孕前期媽媽能注意適當健身的話,可以很好的減少水腫的發生。

由於胎兒長大擠壓腹部空間,加上體力活動減少,胃容量受到影響,所以孕媽常常一吃就飽,過一會就餓;腸道活動減弱,容易發生便秘。

上面的這些問題,都需要通過合理安排膳食來加以解決。但是很多人錯誤的認為這個階段就要讓孕媽增肥,才能達到補充營養的目的,其實“增肥”增的大多是“脂肪”,並且都長在了媽媽身上,對孕婦和寶寶無多大益處。孕後期是胎兒體重快速增長的階段,此時需要補充足夠的鈣以幫助寶寶骨質的發育,同時需要注意蛋白質的攝取,以供寶寶生長所需。

而針對孕期容易便秘的問題,孕媽要刻意地多吃些全谷、薯類、蔬菜等高纖維的食物,最好輔以益生菌(推薦無防腐劑、香精添加的Life-Space),幫助調理腸胃,緩解或預防便秘。

總之,孕後期孕婦只需認認真真地吃好三餐飯即可,除了維生素和礦物質可以按需增補外,其他補品不是必要的。例如,有貧血情況的孕媽可以服用補鐵藥物,加上飲食措施就可以管理得比較好;鈣攝入量也可以通過飲食供應加上營養補充品來滿足。在7~9個月的孕後期,雖然每週增重快於孕中期,但仍應控制在每週0.5kg以內,否則將會有血糖過高的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