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只為自己積福德而去做善事,這種心態是否正確?

若只為自己積福德而去做善事,這種心態是否正確?

我們的傳統思想,都比較排斥、否定“偽善”,也就是為了博取善名而去做好事,其動機是欺騙世人,美化自己的形象。而抱著積陰德、求福報之心做善事,這種觀念並非不正確。站在凡夫眾生的角度來講,是無可厚非的,而且還值得肯定。正所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後殃。”這便是從因緣果報的觀念上勸導世人積德行善。

若只為自己積福德而去做善事,這種心態是否正確?

但是,從佛法究竟解脫的角度上來說,這種思想還需要進一步提升。做善事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度化眾生、成就學佛修行究竟解脫之道,也就是“發菩提心,行菩薩道”,這才是做善事的真正意義。

若只為自己積福德而去做善事,這種心態是否正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