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股票賣完就拉板!主力在監控我的帳戶?我整整讀了十遍

股票賣完就拉板!主力在監控我的帳戶?

相信大家都遇到過這種情況,買進就跌,賣出就漲。還總會產生一種錯覺,主力是不是在監控我的帳戶呀,怎麼我一買就跌,我一賣就漲呢。

其實不是主力監控我們的帳戶,只是我們自身沒有很好的認識當前的市場,瞭解個股自身的特徵,或是因為準備工作不充分,人性的弱點在作怪。

所以以後大家做股票的時候,一定要看市場思維變化,得跟著變。選股一定要有依據市場邏輯去選,要有依據,不能憑感覺去買。買入時一定要把握好個股節奏,這樣才能把握好買點,把短線風險降到最低,只要多數時候買進就漲,這樣心態就穩。然後要做好操盤計劃和心理準備,養成好的操盤習慣。這樣才能在股市裡穩定盈利。

股票最好分批買入和賣出,分批買賣的原因:

第一,市場整體走勢的影響,我們在平時操作中主要是對個股的買賣操作很少參與指數的方向的操作,所以我們當我們準備買入一隻股票時候,我們通過分析該股的形態和基本面都處於一個很好的買入位置,但是由於市場突然走出下跌的狀態後自然會拖累該股的走勢跟隨市場一起出現回調。

中國股市:股票賣完就拉板!主力在監控我的帳戶?我整整讀了十遍

中國股市:股票賣完就拉板!主力在監控我的帳戶?我整整讀了十遍

所以市場的整體走勢很難把握,在操作中我們買入個股必須要進行分批買入,後期股價下跌後可以再次買入攤低買入成本,在賣出股票時候的雖然各方面該股要下跌,但是市場出現大幅度的上漲仍舊會推動該股上漲。

第二,個股的不可預測性,任何的方法的預測都無法達到100%,再說個股存在莊家控盤的行為,在上漲或者下跌走勢中往往存在誘空和誘多的手法,莊家會利用我們普通投資者比較喜歡使用的一些技術指標和技術形態來誘導我們進行買賣,比如我們平時遇到的形態上的“假突破”,看似乎個股突破後可能開始拉昇了,結果突破一下後股價開始一路下行,具體參考下圖:

中國股市:股票賣完就拉板!主力在監控我的帳戶?我整整讀了十遍

所以個股存在很多不可測因素,上面提到的莊家的誘導,我們很多投資者經常抱怨,股票一賣就漲,一買就跌就是這個因素,如果分批進行操作不管莊家如何誘導我分批進行操作,在實際操作中我們可以做到“退可守,進可攻”,再說個股的暴雷呀,突發的利好等一些不可測因素我們也要考慮進去:

中國股市:股票賣完就拉板!主力在監控我的帳戶?我整整讀了十遍

第三,心理因素,倉位的控制往往和心理因素脫不了關係,比如我們一隻股票剛開始買入倉位較重沒有采取分批買入的操作方法,一旦買入後開始出現下跌,由於倉位較重擔心虧損嚴重,開始賣出股票後個股開始出現反彈,如果採用分批賣出後個股下跌時自己完全可以不要擔心,第一倉位較輕,下跌後可以撿到低位籌碼,心理上自然可以做到持股信心較好,後面一旦反彈可以賺錢出來。

比如買入股票後股票上漲,很多投資者最為擔心的就是原來賺錢不走後面反倒出現虧損的狀態,很多投資者個股持有時間較長,一旦出現10%的上漲後就開始賣出股票,在實現生活中股票賣飛的例子數之不盡,如果採用分批賣法後,比如設定個股上漲10%我賣2成,後面繼續上漲持股的心態往往也是較好的。

所以採用分批買賣法是讓自己在股票操作過程中保持一個良好的操作心態,在操作過程中不急不躁,個股出現下跌我可以把損失降到最低,個股上漲可以做到讓“利潤奔跑”,而在實現生活中很多投資者虧損並不是技術不過硬,最大的問題往往是心態的問題,比如下面該股如果分批買入一旦反彈可以獲利出局。

中國股市:股票賣完就拉板!主力在監控我的帳戶?我整整讀了十遍

投機交易,心態最重要,一旦信心喪失,一個交易者就沒法堅持執行自己的交易策略,而是無所適從或者依賴他人的觀點,最終不僅贏得稀裡糊塗,輸得莫名其妙,而且自己的水平和對自己策略的使用經驗和信心也一點沒有增加。

雖然都說心態最重要,可不找到根本原因還是很難提高心態,這裡就我一些個人的經驗分析一下,看看心態是怎麼樣一步步變化的。

1、剛開始交易的時候,擔心的是這次買進來會跌。

【對策】設定止損,每次交易損失達到總資金的5%就撤,堅決執行。

2、有了止損,不用擔心跌了,可擔心的是不能獲利,而且連續止損,止損個七八回,老本也就去了一大塊了,只見止損不見盈利是這時最擔心的。

【對策】提高操作成功率,去尋找波動的臨界轉向點,也即波動最大可能會按當前趨勢運行一段時間的一些進入點。(此為所有技術分析的核心所在,各人的方法都不同,能十發六七中找到臨界轉向點,已經算是比較成功了)

3、提高了成功率,不用擔心連續止損了,就開始擔心賺時賺的少,特別是錯過大行情。手續費加上止損的兩頭差價,止損一次的代價比理論計算的要高,所以贏時要是利潤不夠仍然不足以彌補損失,或者利潤微小,無法肯定能否長久獲利。

【對策】試著在獲利時讓盈利擴大,如果能抓住大波動,那麼小止損也傷不了幾根毫髮。

4、學會等待,開始成功抓住了一些大波動,不怕賺時賺的少了,但同時也出現了更多的由等待而造成的轉贏為虧的交易。這些虧損交易不僅影響心情,而且浪費了時間和精力,對整體交易成效也有明顯的負作用。

【對策】使用“絕不讓盈利轉為虧損”的格言,當盈利頭寸跌回進入價格附近時平倉。

5、好,損失的交易少了,但因為打平出局而錯過的大行情也多了,綜合一比較,似乎還不如將那些錯過的大波動用止損去一博。

【對策】放棄“絕不將盈利轉為虧損”的格言,改為用止損來博大波動。進一步研究改善止損點位的擺放,同時找出由盈利轉而跌破買入價而仍然可以繼續等待的一些條件。(注:條件多了,系統就變得不可靠了,有個取捨問題)

6、具體問題大都解決了,接下來擔心的就是自己這套方法到底能管用多大程度,多久?

【對策】將系統實施在過去十年的歷史圖上模擬實驗來驗證修改,通過以後用系統做50次以上的交易,達到能不受市場干擾穩定執行系統的地步。

7、系統可以穩定執行了,總的交易成果從統計上來說是正的,這時都不擔心單一一次交易的成果如何,而是具有在整體上的必勝信心。但仍然有新的問題,擔心的就是市場一旦某種性質發生了變化(比如週期變化,主力的操作風格變化)造成股性改變而使系統突然失效。

【對策】到此就沒有對策了,股市是個永遠變化的地方,沒有一種方法可以長勝不敗,特別是技術分析是一種跟風的操作,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對市場的敬畏心態,隨時檢查系統的運行,當多次交易不正常的結果出現,確認股票出現新的特殊的變化以後必須重新建立新的策略。

以上提到的僅僅是建立系統化的交易方法所面臨的技術問題造成的心理障礙,而實際操作中,越貼近股市受到各種各樣客觀因素的影響就越多,如市場氣氛,主力的出入,消息的震盪,行情運行的拉鋸,都可能使一個交易者無法承受心理壓力而放棄使用經過研究的系統,因此如果操作時能夠保持一種若即若離的心態,多關注系統而少關注市場,則將有利於心態的穩定。

中國股市:股票賣完就拉板!主力在監控我的帳戶?我整整讀了十遍



散戶高手對買賣股票的幾點看法

1.生存比賺錢更重要

只有長久穩定的盈利才能笑到最後,追求暴利而不顧風險終究會因為一次的暴虧而被迫退出市場。各位朋友,你們在炒作股票的時候,你有沒有發現自己其實也是一隻“股票”,如果不加強自身的學習,經驗的積累,那你這個股票有沒有內在的價值?而你賺的錢就好像是你這隻股票的價格,如果內在價值沒有提高,那外在的價格即使一時漲得很高,那它也會迴歸價值的。

2.止損的重要性

股市有風險,那如何來規避風險呢?比如你今天買了股票,明天虧損了,你認為要不要出來?或許你會想,我賣出後,後天漲了怎麼辦?說的好,但是你有沒有想過,明天跌了怎麼辦?既然漲跌後天都無法預知,那今天虧損了就必須出來,因為你已經錯了,錯了就要認,就要改正。如果你錯了不改正反而把希望寄託在未知的事情上,那請你毫不猶豫離開股市,股市不適合你。當然也不能說虧了1分就出來,那交易成本累加起來也是一件麻煩事,凡事都要有個度,比如說3%止損,在3%之內的虧損都是正常的,可以耐心持有。在這裡在加上一個時間成本,如果止損為3%,那第二天止損為2%,第三天為1%,第四天為0%,每天增加1%,以此類推。

3.止盈的重要性

買入一隻股票後,第二天漲了,既高興又擔心,我賣出後明天漲了怎麼辦?如果我不賣,明天跌了怎麼辦?那設立一個止盈就可以讓你安心了。短線個人認為是7%,在股票盈利7%後拋出,落袋為安,即使再漲那也是別人賺的,和自己無關,因為我已經賺到了,再說股票又不是一隻,在這隻股票賺了錢,又可以去尋找下一隻股票了。

4.紀律的重要性

有了止損止盈的概念還是不夠的,還需要鐵的紀律去執行。你買入一隻股票,虧損達到了你預設的點位,剛好大盤漲了,你要不要賣出?我的答案是賣,因為漲跌都是有原因的,你買的股票跌了,就有你不知道的原因,那就要去規避你不知道的風險,用有限的損失去規避無限的風險,猶豫和僥倖是你賺錢的死敵。你買入一隻股票,盈利達到了你預設的點位,這個時候突然有利好出來或者大盤還在漲,你要不要賣出?我的答案是賣。人都是貪婪的,如果一味的想賺更多沒有原則,那何時是個頭啊,遲早你會被你的貪婪害死,把你的盈餘抹去不說,還可能讓你虧損,貪婪是你賺錢的攔路虎。


中國股市:股票賣完就拉板!主力在監控我的帳戶?我整整讀了十遍


5.不做創歷史新低的股票

股票創歷史新低,肯定出了我們不知道的事情而導致的,說明其中的風險很大,既然風險很大,那就有可能虧錢,何必去賭博呢?可能你一時從中賺了很多,但是是長久之計嗎?你來市場是要穩定的收入還是短期的暴利和暴虧?

6.不參與無量的股票

無量的股票,說明關心的人很少,價值還有待人去發掘,你不想做墊腳石,那就別去買賣它了。

7.不依賴指標

有些人會根據一兩個指標來決定自己的買賣,認為其發出的超買超賣來決定買入還是賣出,為什麼總是被套住和被洗盤?難道僅僅是因為超買之後還有超賣?超賣之後還有超買?不不,是主力抓住了你的弱點來反向操作,你上了別人的圈套還不知道,還在埋怨指標失靈。指標你有主力莊家熟悉嗎?那自己的弱點和別人的優點比,那不是以卵擊石嗎?

8.不依賴別人

有人炒股每天向別人打聽個股,希望別人推薦給他一隻黑馬,他好短期內賺錢。這樣和你瞎抓了一隻漲停在本質上沒有區別,總有一天,你要靠自己,到那時你什麼都不會,你還想在股市生存嗎?不注重自己在這方面的學習,遲早被股市淘汰,到那時你就自認倒黴吧。

中國股市價值低,股價高,這是共識。但是你有沒有想到,買賣中國股票的股民的內在“價值”也很低,但是其所希望自己的外在價格很高,股票要價值迴歸和國際接軌,中國的股民也要價值迴歸和國際接軌。

9.不頻繁操作

每次買賣股票後都要留些時間讓自己去總結和為下一次操作做好準備,不打無準備的仗。切忌急躁,因為急躁的結果是讓你犯錯誤,尤其是在一次重大的虧損之後,尤其不能急躁,不要在情緒激動的時候買賣股票,甚至異想天開賭一把,這是相當危險的,應該離開股市一段時間,平靜下來,分析自己的錯誤和相對應的措施。

10.長線買入,短線拋出

在買入之前,不妨以長線的目光精選幾個個股,選擇那些有量能支撐並且走上升通道的股票,在調整到位後及時介入,在急速拉昇時拋出。調整不一定是下跌,一個小平臺甚至是微幅上漲都是調整。

11.堅決拋棄在歷史高位平臺整理放量振幅很大的股票

此類股票非常危險,可能從中博取短差,但是如果沒有及時在莊家全身而退前拋出,那極有可能成為該股歷史上最高價的套牢者。

12.不參與平臺整理

方向未明,可上可下,風險太大,迴避。

13.勝負常有,平常心難得

每次賺虧,都能笑對。賺了就從中吸取成功的經驗,虧了就從中吸取失敗的教訓,不斷提高自己,你就能在股市笑傲江湖。


縮量背後隱藏的機會

縮量是指市場成交較為清淡,大部分人對市場後期走勢十分認同,意見十分一致。縮量一般發生在趨勢的中期,大家都對後市走勢十分認同。

縮量主要是說市場裡的各投資者和機構看法基本一致,分兩種情況:

一是市場人士都十分看淡後市,造成只有人賣,卻沒有人買,所以急劇縮量;

二是市場人士都對後市十分看好,只有人買,卻沒有人賣,所以又急劇縮量。

縮量一般發生在趨勢的中期,大家都對後市走勢十分認同。下跌縮量,碰到這種情況,應注意觀察,等量縮到一定程度,開始放量上攻時再買入。

同理,上漲縮量,碰到這種情況,就應堅決買進,坐等獲利,等股價上衝乏力,有巨量放出的時候再賣出。

縮量止跌買點

當一隻個股進入起飛線後即開始滑跑,在整個滑跑過程中會出現多次震倉洗盤,而震倉洗盤的低點一般都在60日平均線附近。流通盤大的個股震倉時可能會跌破60日平均線,流通盤小的個股震倉時可能跌不到60日平均線。指數差的時候震倉可能跌破60日平均線,指數好的時候震倉可能跌不到60日平均線。但它們都以60日平均線為衡量標準。

所以,當股價跌到60日平均線附近時,可以觀察其成交量是否極其萎縮,股價能否在這裡翹頭向上,併發生金叉,如果是的話,這裡是較好的買入點。

我們把5日、10日均線靠近60日均線稱為 “縮量止跌點” ,在一個大牛股的滑跑過程中,有時會出現第一 “縮量止跌點” ,第二 “縮量止跌點” ,甚至第三第四 “縮量止跌點” ,這都是買入的機會。

中國股市:股票賣完就拉板!主力在監控我的帳戶?我整整讀了十遍


中國股市:股票賣完就拉板!主力在監控我的帳戶?我整整讀了十遍


中國股市:股票賣完就拉板!主力在監控我的帳戶?我整整讀了十遍


從縮量中尋找黑馬股

一、縮量上漲

某些股票在底部出現明顯放量後,開始在一個上升通道中震盪上行,隨著股價運動到比較高的區域,成交量反而逐步縮小。這些股票的縮量,反映了這些股票的莊家通過在底部的吸貨和洗盤,已經將籌碼大量聚集在自己的手中,所以股價越是向上走,成交量就會越小。遇到此類股票,可在其上升通道中逢低吸納,會有較大的收益。

例如下圖,放量上漲後縮量回調,之後再度放量上漲,其再度上漲是因為籌碼集中於主力的手中,所以是縮量上漲。

中國股市:股票賣完就拉板!主力在監控我的帳戶?我整整讀了十遍


二、縮量橫盤

縮量橫盤的特點是股票經過一輪上漲之後,在高位開始橫盤,K線小陰、小陽交錯,成交量與其在底部時比大幅萎縮,長期均線持續上移和股價逐漸接近,同時市場上關於該股票的傳聞很少,絲毫不被人注意。此類股票的莊家通常持倉量極大,也根本沒有出貨的機會,橫盤正是在等待時機發動波瀾壯闊的主升浪。

例如下圖,經過一輪上漲後開始縮量橫盤,直至再次放量上漲。

中國股市:股票賣完就拉板!主力在監控我的帳戶?我整整讀了十遍


三、縮量回調

一般而言,一隻股票在拉昇前大多會有一個砸盤的動作,就比如人要跳起之前會微蹲下一樣。因為之前莊家已經建倉結束,在拉昇前的最後一次洗盤時成交量會比以前明顯萎縮。如果投資者發現一隻股票在底部溫和放量、小幅拉昇後,忽然收了一根明顯縮量的陰線,則此時通常是該股最好的介入時機。

縮量中雖然易選出黑馬股,但有一點需要投資者注意,在股價上漲末期,往往也會出現價跌量縮,這表明股價短期漲幅已大,雖然其不一定能夠就此形成頭部,但出貨跡象明顯,投資者應該謹慎持股。但若次日股價反轉,投資者則宜出局,保住勝利果實。這種走勢的原因總結起來有以下幾點:一是投資者看淡後市,賣多買少,所以急劇縮量;二是市場處於弱勢,極小的成交量就能打低價股,投資者堅決出局。投資者可等縮量到一定程度後,開始放量上攻時再買入。

中國股市:股票賣完就拉板!主力在監控我的帳戶?我整整讀了十遍


縮量上漲通常是莊家主力高度控盤的標誌

某股票進入拉昇狀態後呈現縮量上漲的格局,很多投資者並不認可這種走勢,認為是上升乏力的表現,因為缺乏持續資金進場。事實上這種看法比較片面,縮量上漲雖然表明增量進場比較少,但也反過來說明賣盤不多。成交量縮小還能保持上升態勢,說明主力不用多少資金就能拉昇股價,實質就是浮籌比較少,即該股已經高度控盤,後市很可能有超強的表現,是我們的首選目標。

縮量上漲案例一:

中國股市:股票賣完就拉板!主力在監控我的帳戶?我整整讀了十遍


如上圖所示, 這隻股票在2012年12的這波走勢中很獨特,值得我們研究。2012年12月11日該股衝高回落,當日收出較長上影線的中陽線,成交量大幅放大,這種走勢很常見,逼近前高時,大量套牢盤出局導致成交量放大,不過該股此後的走勢很少見。按常規來說,衝高回落後會有回調,可是我們看到該股此後持續上漲,一色的小陽線,且更為出奇的是成交量明顯萎縮。這種量價走勢一般都會被認為是多頭無力,事實上完全不是,由於該股突破了前高的重大壓力,前面沒有多大套牢盤的壓力,此時開始縮量上漲,說明籌碼非常穩定,拋盤極少。因而能維持長時間縮量上漲,這是該股高度控盤的表現,極具上漲潛力,持有這種走勢的股票應該緊緊抓住,不要輕易出局,後市該股的走勢也驗證了這一點。

縮量上漲案例二:

中國股市:股票賣完就拉板!主力在監控我的帳戶?我整整讀了十遍


如圖所示,該股不是大紅大紫的股票,但走勢也非常強悍,雖然不怎麼顯山露水,說它強悍只因為它能縮量拉昇。2013年1月8日中陽線突破前高壓力,上升空間打開,當日量能大幅放大,且有明顯的上影線,說明還是有一定的賣壓,也意味著後市可能會震盪,此後三天果然震盪,但幅度較小,且無一例外是小陽線。這是什麼意思,上升無力嗎?不能這麼認為,關鍵的壓力位已經突破,剩下的就是主力怎麼拉昇的問題,三天的小陽線震盪有洗盤的作用,但顯然無效,股價的重心反而上移,且成交量明顯萎縮,說明籌碼穩定,此時應該耐心持股,別輕易換股,此後該股果然加速拉昇,成交量有所放大,但沒有突破當日的成交量,說明拉昇還是比較輕鬆,我們可以坐等更大漲幅,不用擔心出局。


信念是創造奇蹟的動力源泉

股市投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股市本身具有未知性和不可預測性,財富的積累需要長時間的堅持,這個過程非常艱苦,如果沒有一個堅定的信念,是不可能成功的。

翻看歷史上各個行業的歷史,我們可以發現雖然成功者有著不同的背景與經歷,但他們都有一個共性就是擁有堅定的信念。而且奇蹟往往不是最聰明、擁有最優越資源的群體創造的,因為他們太過於機靈,總是去計較價值、自身感受,挑肥揀瘦、懼怕吃苦,結果往往達不到太大的成功。反而是那些看上去不怎麼有優勢,但卻有堅定信念的群體,強烈的成功慾望讓他們擁有強大的力量,往往也就能夠創造別人看上去不可能創造的成功。我們生活的環境中有太多的誘惑,如果股民沒有一個堅定的信念,那麼往往就會在周邊人的鼓譟中迷失了方向,也很容易碰到困難就輕易退縮,這樣的股民就算擁有再多的優勢,最後也很難成就什麼。

由於贏家往往比輸家更具探索和研究能力,所以其往往遭受著比輸家更多的困難與挫折(輸家淺嘗輒止,而贏家不斷向前)。如果股民擁有堅定的信念,就會千方百計地解決困難,正面攻擊不行,就採用側翼、迂迴戰術,總之不達目的不罷休。筆者舉兩個例子:第一,我們操作時會制訂計劃與策略,但結果股市出現了突發事件,比如政策夜間突襲(2007年的“5·30”事件)、天災(2011年的“3·11”日本大地震)、金融危機(2008年)、上市公司突發利空(2007年三聚氫胺對伊利等奶業公司的衝擊、2011年“瘦肉精”對雙匯等食品企業的影響)等,從股民角度來說,或許你一切的計劃、分析與操作都沒錯,但碰到這種不可預知的事件造成的虧損或者是操作中止,我們也必須要接受。這樣的突發事件不是第一次出現,也不會是最後一次出現,對於一位想要實現財富持續增值目標的股民來說,只有堅定的信念才能夠應對這樣的挫折。

第二,在操作系統的研發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很多的困難。比如如何利用已知的因素去規避未知風險,如何讓贏利變得具有可複製性,如何在實際應用中使其更加具有可操作性,這些困難看似棘手,但只要股民有堅定的信念,明白自己在財富操作中的地位,就不會有絲毫的退縮。很多股民會說做功課太累了,自己沒必要那麼辛苦,其實這只是一個藉口,做功課感覺上是花費了很多的精力,但實際上你研發的系統是可以反覆使用的,你對個股和板塊股性的研究也是長期有效的,你對市場政策和消息面的分析都可積累成自身的優勢,因此這樣反而是給未來操作節省了精力。

總結來看,股民的信念越堅定,碰到困難和挫折時的求勝慾望就越強烈,解決問題的動力就越充足,縱然股民自身的資源、優勢並不是最好、最強的,但通過不懈的努力,同樣可以實現自己的目標,達到一個又一個的高峰。如果沒有一個堅定的信念,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那麼股民在股市中就是一個隨波逐流的角色,縱然擁有諸多的優勢也很容易被埋沒,這也是很多在生活中十分優秀與成功的人在股市中卻很容易失敗的主要原因所在。


善於把握股市裡的“確定性”投資機會

股市投資的本質,是風險與機會的博弈。避開“確定性”風險,尋找“確定性”機會,是精明的投資者屢戰屢勝的法寶之一。

股市的一大特點和魅力所在就在於它的“不確定”性。只要交易沒有結束,任何人都無法肯定大盤和個股最終究竟是漲還是跌。正因為股市存在這種“不確定”性,多數投資者在實際操作中都會有兩手準備,不輕易滿倉或空倉。但多年的投資實踐表明,在“不確定”的股市裡,往往存在“確定性”的投資機會。

存在“確定性”機會的股票,大多質地優良、估值偏低、漲幅不大、未被炒。有的生不逢時“被破發”。但多數股票隨著日後行情轉暖,都有機會使股價重回發行價之上。從破發價漲到發行價這段升幅,便是這類股票的“確定性”機會。有的承諾“最低減持價”。一些上市公司大股東對所持股票頗有信心,不僅自願將其所持有的已解除限售的股份進行鎖定,而且明確作出在二級市場減持的最低價格承諾。從市場價至承諾的最低減持價之間的溢價部分,便是這類股票的“確定性”機會。有的實力機構不斷增持。一些潛力巨大的公司當股價跌至一定低位後,投資機會逐步顯現。此時,實力雄厚的機構,往往會抓住這種難得的建倉良機,在二級市場大量增持這類股票。增持後,有的股票短時間內又出現大幅下跌。從下跌後的市場價到增持價之間的差價,便是這類股票的“確定性”機會。

股市裡的“確定性”機會,除了上述三種以外,還有很多。需要注意的是,這種“確定性”機會都是相對性的機會而非絕對性機會,在實際投資中還需理性應對,兩手準備。一般來說,“限價減持”的公司、不該破發而破發的公司以及大股東持續增持的公司,其二級市場的價格最終多有機會超越減持價、發行價和增持價,只要二級市場的價格在減持價、發行價和增持價以下,或多或少都存在這種“確定性”機會。

尋找、發現並抓住“確定性”機會的關鍵在於做個有心人。投資炒股,不要奢望天上會掉餡餅,沒有人會把好端端的“確定性”機會白白地奉送給你。發現“確定性”機會的唯一途徑,是在大量雜亂無章的信息面前,自己去尋找、辨別和發現。在平時讀報、上網、看電視時多留心,勤思考,一旦發現“確定性”投資機會,就不要讓它輕易溜走。

“確定性”機會的投資操作與尋找發現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機會大小與獲利與否也沒有必然的聯繫。讓“確定性”機會變為實實在在的收益,需要投資者在實際投資中加強鍛鍊,不斷提高操作技法和能力。需注意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好消息子好買點。與日常交易中“會買更要會賣”不同的是,抓住“確定性”機會的操作“買比賣更重要”。一般來說,存在“確定性”機會的股票的賣點是相對確定的,取勝的關鍵在於買點要好、成本要低。當有關“確定性”機會的消息公佈時,往往股價已被炒高,再加上市場關注度較高,第一時間高開的可能性很大,此時建倉成本就會很高,獲利空間非常有限。弄不好,遇到莊家洗盤,還會吃套甚至深套。

(2)被拋棄子該放棄。經過一段時間的沉寂,許多存在“確定性”機會的股票又會恢復“平靜”,漸漸被市場淡忘。隨著人氣下降、股價下跌,存在“確定性”機會的股票開始被眾人拋棄,此時恰恰為投資者提供了難得的建倉良機,買入後獲利的勝算和空間大大增加。

(3)遭哄搶子掉餡餅。投資存在“確定性”機會股票的目的是獲取“確定性”收益,一般情況下,投資者可採取“不見兔子不撒鷹”策略。只要“確定性”題材沒有兌現,股價未達減持價、發行價和增持價,就一路持有,與莊家比耐心。當股價觸及減持價、發行價和增持價時,無論獲利與否、收益多少,都要趕在題材兌現、莊家減持之前無條件離場。離場後,無論是漲還是跌,都不要輕易進行回補,因為此時“確定性”題材已經兌現,機會已經喪失,這也是操作“確定性”機會股票與日常交易的一大區別。


如果你覺得文章對你有幫助能引發你的共鳴,想學習方法炒股的朋友,關注筆者微信公眾號:股市思維導圖(zhejin0528),探討交流炒股技術,追擊熱點龍頭,乾貨不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