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再忙碌,也要去旅行,這些地方必須打卡

你有沒有像我一樣的感受

想去的旅行

卻總也擠不出時間

這一拖,已過大半年

一個打卡都未能實現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再忙碌,也要去旅行,這些地方必須打卡

如果說是生活的枷鎖束縛了我們

那麼,最好的辦法

就是去旅行

也許你暫時去不了遠方

但你不能停止放逐靈魂和腳步的努力

要麼讀書,要麼旅行

身體和靈魂必須有一個在路上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再忙碌,也要去旅行,這些地方必須打卡

那麼,這個週末去哪裡呢

繁花似錦,水木清華

五腦山國家森林公園

湖北五腦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麻城市區西北部,總面積24平方公里,五腦山生態秀美,植被豐茂。森林覆蓋率95%,茶花嬌媚、杜鵑火紅、菊花清幽,松濤陣陣、翠竹青青、波光粼粼,鳥語花香,是天然氧吧,猶如世外桃源。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再忙碌,也要去旅行,這些地方必須打卡

五腦山人文彙集,歷史悠久。有相傳楚霸王項羽建造的古城牆,滄桑巍峨,有始建於宋代的帝主廟,雕樑畫棟,有麻城八景中的三景“麻姑仙洞”“鳳嶺朝雲”“白雲臺”意景幽深,文化底蘊極其深厚。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再忙碌,也要去旅行,這些地方必須打卡

五腦山四季賞花,潛力巨大。有華中最大的茶花觀賞園——茶花大觀園;有1萬餘畝低山杜鵑園;有“花之夢”菊花園;有創意獨特的紫薇長廊。“四季賞花”(春茶花、夏紫薇、秋菊花、冬茶梅)的格局已經形成。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再忙碌,也要去旅行,這些地方必須打卡

虎嘯灘風景區

國家AAAA級虎嘯灘旅遊景區位於秦嶺腳下的漢江之濱,鄂、豫、峽交界的湖北十堰鄖陽區大柳鄉白泉村,該地交通便利、資源優厚,具有獨到的區位地理環境優勢。景區總面積22.3平方公里。虎嘯灘是荊楚文化和大西北文化,鄂、豫、陝三省文化交融的重要門戶,具有巴俗秦風之特色;是“道教聖地武當山--車城十堰--古城西安”黃金旅遊線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再忙碌,也要去旅行,這些地方必須打卡

自然風景區雄居青龍山、木龍寺、天井山群峰環峙之間,集山、水、洞、泉為一體,匯萬山文化為一瀑。虎嘯灘山水靈秀、神、峻、豔、逸、奇、險、幽、深,身臨其境,獨特的古地質河床是歷史的沉澱。高峽、絕壁、幽洞、迭瀑、深潭、秀灘、蔥蔭繡繪出一副靈動秀美的水墨畫卷,盡享大自然之恩賜。流連忘返,亦人亦仙,獨領清風明月,猶入桃源仙境,是讓心度假的地方。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再忙碌,也要去旅行,這些地方必須打卡

四季風景各異,風情靡麗,春賞百花、炎夏嬉水、秋觀紅葉、嚴冬詠雪,是休閒、度假、療養勝地。峽谷深邃、植被豐富、生態原始,資源富饒,是天然的“生物基因庫”,素有“靈秀山水、天然氧吧”之美稱。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再忙碌,也要去旅行,這些地方必須打卡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再忙碌,也要去旅行,這些地方必須打卡

玄鼓山

玄鼓山景區位於湖北十堰市鄖西縣,景區以“中國婚旅之城“、七夕約會之鄉——鄖西縣城為核心,以“人間愛河”——鄖西獨有的天河為紐帶;“福銀“高速穿境而過,景區與城區交相輝映,交通便利,民風淳樸,山清水秀,風光旖旎。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再忙碌,也要去旅行,這些地方必須打卡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再忙碌,也要去旅行,這些地方必須打卡

道教是中國的傳統宗教。“玄”,是道教的核心理論之一。玄鼓山是鄂西北及陝南大面積地區重要的道教聖地,是五斗米道的重要道觀。玄鼓山何時命名無從考證,但玄鼓山上的玄鼓觀歷史清晰,按正史記載及推論,據今已有1821年了。從道教角度上說,玄鼓觀是中國最早的道觀之一。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再忙碌,也要去旅行,這些地方必須打卡

雲蒙山皇家森林公園

雲蒙山皇家森林公園總面積40多平方公里,由77道山峰、33道峽谷組成。因山中常年雲霧繚繞、細雨濛濛而得名。晨曦和薄暮時分,山上霧海茫茫、雲峰峭壁、頗為壯觀。登臨峰頂舉目眺望,但見峰巒疊嶂、翠色橫空、密林古樹、林壑幽雅,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期,“雲蒙疊翠”就被列為“燕國十景”之一。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再忙碌,也要去旅行,這些地方必須打卡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再忙碌,也要去旅行,這些地方必須打卡

感知紅色,革命熔爐

山底抗日地道遺址

冀南山底抗日地道遺址,又稱邯鄲抗日地道遺址、邯鄲市峰峰礦區山底抗日地道遺址是我國目前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巷道最長的抗日戰爭時期地道。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再忙碌,也要去旅行,這些地方必須打卡

冀南山底抗日地道遺址距今已經七十餘年了,而在近幾年它榮獲省、市、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防主義教育基地,省級風景名勝區和省少先隊實踐教育基地。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再忙碌,也要去旅行,這些地方必須打卡

同時成為中央電視臺大型紀實紀錄電影《根據地》的拍攝基地,也是20集系列劇讓愛回家《團結就是力量》的拍攝基地。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再忙碌,也要去旅行,這些地方必須打卡

萬壽宮

萬壽宮位於銅鼓縣排埠鎮永慶村。原系“萬壽宮”,晚清建築,座南朝北,磚土混合木結構,由宮殿、戲臺、吊樓組成,佔地面積800平方米。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再忙碌,也要去旅行,這些地方必須打卡

排埠萬壽宮,初建於乾隆年間,光緒年間由當地村民捐資,為紀念許仙真君許遜而建。後來這裡成為當地百姓的聚集地及竹木商人的會館。如今排埠的萬壽宮遠不止為了紀念許真君,而是一個革命歷史紀念地。如果說井岡山是革命的搖籃,那麼萬壽宮就是搖籃裡嬰兒的出生地。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再忙碌,也要去旅行,這些地方必須打卡

蕭家祠

蕭家祠,始建於清光緒初年,曾是湘贛邊秋收起義的總指揮部。土木結構,前後兩棟,前後棟結構相同,中間為大廳,兩側各有兩間耳房。兩棟銜接處為一天心,天心左右側為廂房,房屋總面積為1950平方米。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再忙碌,也要去旅行,這些地方必須打卡

1927年秋,一支我黨領導的瀏陽農軍,因沒有趕上南昌起義,打著賀龍同志所轄二十軍獨立團的旗號,於8月中旬來到銅鼓縣城整裝待令,團部就駐紮在蕭家祠裡。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再忙碌,也要去旅行,這些地方必須打卡

同年,毛澤東同志肩負黨中央的重託,從安源、途經瀏陽、歷盡艱險,於9月9日風塵僕僕地親臨銅鼓,領導了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湘贛邊秋收起義。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再忙碌,也要去旅行,這些地方必須打卡

奎光書院

奎光書院,座落在縣城境內的定江河畔的南端山崗上,是秋收起義部隊第三團一營營部舊址,也是我縣至今保留革命標語最多最完整的一處舊址。這些斑駁的標語,真實地反映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人民群眾同敵人進行艱苦卓絕的鬥爭,也是我縣革命歷史最好的見證。舊址位於江西省宜春市銅鼓縣永寧鎮城南路15號。始建於清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總面積690平方米。2001年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再忙碌,也要去旅行,這些地方必須打卡

奎光書院,原是銅鼓客籍居民興辦的一所學堂。建於清朝乾隆年間,土木結構,石級高築,分前後兩棟,總面積690平方米。大革命時期,進步的知識分子陳葆元、李秀等,在學生時代就領導了幾次反帝反封建的鬥爭。後來,又在這裡當教員,秘密從事革命工作,發展中共黨組織,創立中共銅鼓支部。點燃了銅鼓的革命烽火,使沉睡的山區甦醒了,靜諡的山鄉沸騰了,工農會遍及城鄉、工農運動如火如荼。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再忙碌,也要去旅行,這些地方必須打卡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還有詩和遠方

再忙也要去旅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