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願意花多少錢來學股票?

喬喬


七八千就好,學習買二支就行,找盤感,學習好止贏止損和空倉才入市


三十三度六


這個問題其實很好回答,我說說我自己的經驗,最早接觸股票其實是在大學的時候,我學習的專業雖然是新聞專業,但是一好友是學習財經的,經常在一起聊天,就慢慢的開始接觸這方面。記得最開始接觸的股票是三峽水利,那時候因為剛開始窮學生也沒錢,就自己看報紙和跑證券營業部去看,慢慢自己去下意識的去模擬操作,年少輕狂呀,那時候真的是覺得按照自己的操作至少每年能賺幾百萬,也是自己知識的薄弱,模擬的操作挺好的,賺的不少。記得那時候有個註明的事件,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印象,銀廣夏事件,親身經歷呀。我那朋友那時候已經在一證券營業部上班,每天回來給我們說的就是趕緊去開戶買入銀廣夏,絕對能漲到50元每股。他下面一客戶聽說把自己的兩間金店都抵押進去了,結果悲催的是該股從30多一直跌到幾塊錢好像,無數人背上沉重的債務。那時為告誡自己,錢還是自己握在手裡最安全呀。。在2010年畢業參加工作後,就第一次實際開戶開始操作股票,初始資金很少,記得還是問老媽要了2000元錢,那時候開戶費還有100元,就是1900元投入股市。買的第一隻股票那時候叫力源液壓,現在改名叫中航重機。記得是10年5月份入市,趕上了好時候,1900元翻到最高2萬多元,還夢想自己是股神呢。那時候印象比較深的就是衝擊3000點。此後股市慢慢轉為熊市,基本上那時候賺的都虧了進去,我自己又因為工作的原因基本上就沒在股市裡操作過了。直到2015年生活基本上穩定下來,手裡也有了一些閒錢,大概有20幾萬就又重新進去了,那幾年大家都知道,大牛市,自己水平也有限,但正如大家說的站在風口上,🐷也能飛起來,賺了大概60幾萬。這個時候正好自己出來創業,急需資金,就把股市裡的錢撤了出來,也挺幸運的,躲過了那次大跌。我一朋友在這次操作中,猶如過山車,高點的時候,買車買房娶老婆,欣欣向榮。股災的時候,賣車賣方又離婚。一聲嘆息呀。

這幾年進股市基本上都是打算存銀行的錢,買入幾隻自己覺得靠譜的股,拿著長線去做做,收益還可以,短線也做過,但虧損較多,沒那個水平。

所以進入股市,投入多少資金,給大家10條建議1千萬千萬別高估自己的能力;2別輕信這個推薦那個推薦;3投入股市的資金一定是自己可以控制的資金;4建議多研究研究心理學;5多聽聽政府工作會議,從中感悟一些;6那些股市風雲人物只是別人,別當成自己;7賺錢別太狠心,虧錢要及時止損,沒人能預判到底在哪裡,頂在哪裡;8放平心態,告誡自己,多看少操作;9忍,很重要;10複利很重要



零下28毒


先不談願意花多少錢吧,我講講我學股票一共交了多少學費在裡面;

09年進入股市,當時的市場行情就不用做多解釋了吧(儘量少說廢話)

11年接觸股指期貨外匯,期間也有一個師傅是從交易所退休人員,講到我怎麼拜師的這一段就有點無賴了,從我關注都我的師傅起,我每天給他發私信,發郵件。堅持了九個月或許是這份堅持打動了他(當然這點我自己都不信,具體原因只有我師傅知道)言歸正傳,我師傅剛開始給我的建議就是實盤交易,一邊學習一邊實盤。前期投入幾百塊錢,用他的話來說,你管你怎麼學習,你總得知道如何買如何賣吧,不然你學習再多又有什麼用 只會紙上談兵。

在期間我自己根據技術面,研究公司的財政去選股,選到了之後直接少量的買進去,剛開始看到賬戶的錢流失的速度心驚肉跳的,太大的反應就沒有了,畢竟錢不多,真正加大資金的時候是在2012年的時候,當時跟人合夥做建材結算了一筆貨款(我的合夥人是跟我同時學習股票共用一個賬號)跟合夥人商量了一下瞞著雙方的家裡把貨款直接充值進去了(總金額11萬)也許是我們倆的運氣不好第一支票就遇到了虧損,記得當時虧了一萬二,那時候也不知道重倉(這裡肯定有人反駁我,你都開始學習了怎麼不知道控制倉位)在這裡我要解釋的是,不是每一個開始學習的人就會開始控制倉位,只有你開始虧損的時候你才會意識到倉位的控制。我們倆不知所措也問過師傅,師傅給出的答案也不是理想的答案。往下的就是很普通的經歷,虧虧賺賺,總體還算能控制的住。

真正爆發的時期是在2016年在QQ上被人騙去炒外匯,(受騙的過程就不要講了,太丟人。)直到虧了八十萬才意識到被騙了,自己在網上查了該公司也是加拿大的公司,也報警了,最後資金也沒有追回來。

總體在投資方面花費了大概一百四十多萬的本金(還有深套的股票在裡面),現在就抄抄期貨,股票,外匯是不會再碰了


文裕財經


我自己親身經歷,我二十出頭開始做股票,02年的時候因為玩了一次大富翁的遊戲是電腦裡的那種,裡面有買賣股票環節,裡面買股票賺好多錢,當年在一次偶然機會就開始了自己做股票的。當時我父親做股票從二十幾萬虧到五萬元我去接手的。也是從不懂到後來慢慢研究,經歷過賺大錢,為經歷過嚴重虧損,但是虧錢我不怕,讓我堅持研究技術吸取經驗教訓,我相信自己。現在有一套自己比較成熟的炒盤思路和技術。不是實盤操作,光靠模擬是不會成功的。所以當然是會投入大部分的資金去學股票。


蔡晶晶666888


1.我覺的這首先取決於你有多少錢,在你沒有一定的資金積累的時候,沒有盈餘的錢的時候,讓炒股花費你太多的時間是不值得的。比如你只有幾萬塊錢,你就是炒股炒的再好,也不能夠掙到多少錢,這個時候還不如一門心思好好把工作做好,積累起自己的第一桶金。這個時候你的幾萬塊你會特別看重,你會成天鋪在上面,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是得不嘗失的。

2.要想學炒股,要先學會理財觀念,你要先去知道錢是怎麼運轉的,錢是怎麼生錢的。你要先去學會理解各種財經概念,你要去知道它的發展史,它的歷史規律,你要先去學習一些基本的理財知識,比如《窮爸爸,富爸爸》系例的書籍,比如以《以交易為生》,比如巴菲特的理財之道等方面的書籍。為什麼自己要先去懂得這些東西呢,因為這個世界唯利是圖的人很多,很多人打著教炒股的由頭,以各種誘惑,引你入市,達到自己賺錢的目的。

3.要學炒股,先要去磨練自己的心性,很多的人在股市中賺不到錢不是因為技術不好,而是因為人控制不住自己,人總是受情感所驅使,比如人的過度消費,不合時宜的消費。追漲殺跌,沒有定性。天天盯著股市,隨著股市的跳動,心情也隨著跳動,不能做出理性的選擇。如果一個人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做出理性的選擇,那麼炒股跟賭博也就沒有什麼區別了。

4.人願意花多少錢來學炒股,要看教你炒股的那個人的品性,技術到底是怎樣的。這個社會上有太多宣稱自己是股市行家的人其實很多都是騙人的,你要看看他到底歷史記錄是怎麼樣的,凡是他一年到頭叫你滿倉滿倉的,而很少能判斷出風險點的,十有八九是個騙子。現在是個共享時代,厲害的人不在乎傳授你多少知識,不在乎你買多買少,而是以各種建議提出,從長時間來看,都能看出這個人是不是真才實學。

總之,隨著越來越多的人身上有了盈餘的錢,用來投資的錢越來越多,各種社交頻道上的垃圾信息也越來越多,人還是要多去思考,有什麼事情多自己去研究研究,不要人云亦云,股市多風險,投資需謹慎





每日學一點財經


聊下這個話題,我看很多朋友的回答都有一定的見底。比如,有位朋友說知識是無價的。

確實,知識是無價的。但是,如果把炒股當做是學習廚師、學習編程,總是有個價格來衡量下的。

那麼,在股市教學中,學費少則幾十幾百,多則幾千幾萬,學是學了,但是學完真正能盈利的還是少數。

要知道:

1.大學裡面有類似的經濟、金融專業,還有專門的投資、證券專業。人家一學就是四年,還要實踐才可以,一般的人呢?

2.炒股票自身要有天賦,再加上正確的學習方向和自己的努力鑽研,也許會有成功的可能。老師的選擇很重要,有一個正確的方向很重要。

3.炒股不是純的理科,帶有很強的文科色彩,或者說人文色彩。心態、習慣都會影響到炒股的結果。

4.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有名師帶路!我之前帶股民的多,最近十年一直在基金帶操盤手,有的人還真學不出來。



陳曉銳


很榮幸來回答您的問題,我感覺關於“花多少錢”這個問題要根據個人情況,因人而異,就我自己來說,因為自己是財經專業,本科期間開始和朋友炒股,慢慢喜歡上投資的感覺,為了多學更多的財經知識,以考促學,開始去考CIIA(國際註冊投資分析師)。這一段時間,投入的時間、精力、金錢都不算少。



我感覺呢,不管你花錢多少,首先是要選對老師,選對方向。對的老師投入多一些也是值得的。就我個人,因為考試的時候學過財務報表、估值分析等等,所以也更傾向於跟著曾經學習過的老師的課程繼續學習財務報表、股票知識、價值投資。只要回報是理想的,錢在自己的承受範圍內是可以的。


當然學習知識是一方面,花錢在股市裡學習經驗是另一方面,只有經歷了股市才知道人性的貪嗔痴慢疑,在很多情況下,違揹人性作出交易決定,慢慢磨練自己。但如果你真的能夠學習好了,回報不會少。如同禪師所說“股市是一臺巨大的提款機。”


其實,除了股票,我也建議您研究一下基金,畢竟散戶鬥不過機構嘛,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做啦。做好基金定投,可能會比股票賺到更多的錢。投資要分散風險,基金相比股票更為穩妥一些。



另外,如果您想學習股票和基金知識可以關注我一下呀,我也在持續更新一些財經知識,希望給您帶來一點點收穫,我們一起交流啊!~


墨涵財經


免費的是最貴的!不只是學股票!

但是花錢就能學會炒股嗎?不是,花錢容易,花對錢,難。

學習證券投資(不限於股票了)最好按照如下步驟

1,學習宏觀和微觀知識。宏觀指的是利率,匯率,黃金價格,石油價格等等等等這些對證券市場的影響。微觀是指學會看K線圖,分時圖,均線,缺口等等等等。先建立起來基礎知識體系,有初步判斷能力,而不是人云亦云。

2,嘗試模擬炒股,感受市場波動和交易過程,心態上一定要拿模擬資金當真金白銀,虧了不要想著大不了再換個賬戶,賺了也不要想立馬真金白銀入場,我已學成。拿模擬來了解如果炒股,每天都要幹什麼,交易到底是咋回事,就足夠了。

3,建立自己的風控體系。首先第一步學習的知識已經能降低你盲目投資帶來的風險。第二步根據模擬,來制定自己喜歡的交易模式,喜歡短線還是喜歡長線,喜歡股票還是喜歡基金,拿出多少資金進行投資,怎麼配比,確保自己證券投資的風險可控,不會讓自己財務崩盤。

4,實操,小資金先嚐試,永遠不要滿倉,永遠有流動資金確保自己生活工作正常運行。

通過以上步驟基本上可以成為市場上相對理智的投資者了,現在再來回答問題,花多少錢學習股票?我推薦的步驟其實沒有哪一步是必須要花錢的,只是要花時間精力,這些東西比錢更珍貴,還是那句話免費的是最貴的!

如果剛開始學習炒股,如果你是財務還不自由的奮鬥青年,又想把手頭的錢儘可能增值,可以關注一下意識小流,每週休市會更新一篇基於風險控制的分析文,暫時看不懂的話可以溝通討論[大笑]


意識小流


這不是花多少錢的問題,而是你到底能夠用多少錢真正理解投資,而不是浪費在投機。

有些人可能一輩子,浪費了自己畢生的積蓄都無法在股市裡獲得一個正確投資的方法。

而有些人可能只用了10萬,5萬,甚至2萬,就可以掌握真正的投資。

這和錢其實沒有必然的關係,而是和個人的學習態度和實踐方法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我身邊有一些50-60歲的叔叔,他們從股市開門的第一天就開始炒股,一直堅持到了今天,可以說每年的流水都是非常高的,股市裡的資產也常年穩定在幾十萬。

但是回顧幾十年裡,他們一直是在投機,所以,即便輸了上百萬,依然沒有學會投資。

而有些人呢?

通過自己的努力,學習,不斷鑽研和不同親身實踐,僅僅花了5-10年的時間,用了3-5萬的啟動資金就學會了價值投資。後來大筆投入,達到了財富自由!

所以,錢不是重要的,態度和方向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真的能夠花費一個數字來學會投資,我相信10萬,50萬,甚至100萬,許多人都願意支付。

但問題是!

不同的人,所交的“學費”是不同的。

如果你沒有在問題的根本上了解原因,那麼花再多的錢,都是再交“智商稅”啊,是個無底洞!!


關注張大仙,投資不迷路!如果你覺得這篇回答對你有幫助,請記得點贊支持哦。


琅琊榜首張大仙


沒花一分錢。

學股票也是種學習。

現在信息知識極大豐富,考驗的是你的學習力,思考能力,判斷能力等。

以下純屬個人觀點:

1,花錢學股票,購買書籍購買軟件等,書籍可以參考,軟件,保留態度;

2,學股票大多為了實戰,實戰大多為了賺錢;

3,關於投資股票延伸幾點:

幾乎不看股票類節目,論壇,報刊等,只看一些基礎數據和政策等;

人性極其重要,需要克服人性的弱點;

心態好,情商要高;

市場幾乎都是熊特長牛特短,指A股;

市場也是很不成熟,含各種;

個人有很多參考指標(中長期):

整體估值,平均20左右買入,40左右賣出;

看個股估值,價格是否合理,歷史價格區間,是否增發除權等因素;

高風險不碰,熱門等不碰,穩健是前提,配置很重要,有句話:大多數股票最後的漲幅都差不多,耐得住寂寞;

中登每週開戶數,證券公司營業部熱鬧程度,股票群熱鬧程度,新聞媒體是否報道大學生透支信用卡賺了1萬多,證券公司顧問,老股民,朋友,各方人士號稱各途徑信息來推薦股票;

各種標杆,400元股,市值是每年利潤的50-100倍,消滅3,5元等股票;

各種賺錢效應展示,他賺50萬,你賺20萬心理還不平衡,你何德何能;

大多數基金正比例關係;

借你槓桿,一人20賬戶等;

個股股民人數變化參照;

大致總市值和GDP關係;

時間關係,總結一點,後面補充,僅供參考。

要觸類旁通,切勿硬讀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