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發現(附視頻):諾亞方舟

諾亞方舟的傳說

播放2010年4月28日,香港和土耳其人組成的諾亞方舟的探索隊伍在北京宣佈,他們在土耳其東部的亞拉拉特山上發現了諾亞方舟遺蹟,位於海拔4000多米的位置!


考古發現(附視頻):諾亞方舟

亞拉臘山:2012尋找諾亞方舟


考古發現(附視頻):諾亞方舟

諾亞方舟

神秘的亞拉臘山(Mt.Ararat)是一座海拔約4400米的活火山,在土耳其語中被稱為"懲罰之山",只因它經常發生雪崩和山崩,有終年隱匿在煙霧中的大裂縫,火山爆發產生的有害氣體瀰漫山間。但是,為了解開 "諾亞方舟之謎",從19世紀起,人們便不斷登上亞拉臘山尋找傳說中的方舟。

考古發現(附視頻):諾亞方舟

諾亞方舟

1949年,俄國飛行員羅斯科維斯基俯拍下第一張諾亞方舟的照片,一個模糊的暗色斑點出現在亞拉臘山頂厚厚的冰層下,不少專家懷疑那就是《聖經》中記載的"諾亞方舟"。1955年夏天,一位法國探險家竟在亞拉臘山上發現一截所謂方舟的殘塊,他將那 "方舟的殘木塊"挖了出來,這一發現引起了世界的轟動,這些木塊分別被運到巴黎大學、法蘭西研究院、西班牙與埃及的最高學府和考古機構進行研究。之後,世人對於尋找諾亞方舟的熱情日益高漲。為了解開"亞拉臘山諾亞方舟"之迷,2006年7月中旬,土耳其和美國雙雙派出頂尖的探測人員,組成10人小組進入亞拉臘山,並在那裡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勘察工作,但結果並不顯著。

考古發現(附視頻):諾亞方舟

諾亞

揭開"諾亞方舟"之謎的最終團隊則是來自中國香港的探險隊,他們在土耳其東部的亞拉臘山附近找著了傳說中的諾亞方舟殘骸。經碳元素測試發現這些殘骸可追溯到4800年前,正是《創世紀》中所記載的諾亞方舟存在的時期。據稱真實性高達99.9%,參與此次探索的中國香港隊員介紹,"方舟共有7個空間,最大的空間高5米、長10米。方舟共分上中下三層,內部分為多個類似房間的間隔,部分建築推算是圈養動物的木欄,我們猜測是諾亞人用來圈養動物的,而有些已發現的房間則存放了陶器物品。"根據《創世紀》記載,諾亞方舟長近157米,寬26米,高16米。探險隊員還發現,可以從船身殘骸分辨出一間間艙室的模樣,門窗、樓梯依稀可見。

考古發現(附視頻):諾亞方舟

目前,亞拉臘山地區已經被土耳其官方正式劃定為國家公園,並被命名為"諾亞方舟遺址"。

考古發現(附視頻):諾亞方舟

最後再讀一遍吧!上帝創造了亞當和夏娃,當他們的後代遍佈世界各地的時候,人類也開始變得貪婪、兇殘與傲慢,即便造物主——上帝,也不放在眼裡。於是,憤怒的上帝決心用洪水毀滅這些罪孽深重的人類,但是品德優秀的諾亞和許多生靈都令上帝眷戀。為了讓諾亞得以在洪水中倖存,上帝啟示他:"我要幫助你的一家躲過災難。你用歌斐木造一艘大方舟,帶著各種動物一起躲進方舟。"一艘長36米、寬23米、高13.6米的方舟剛剛造好,整個世界便下起了傾盆大雨,一連下了40多天,大地上的一切都不復存在,而躲進了方舟的諾亞一家則倖免於難。洪水退盡後,諾亞一家走出停泊在亞拉臘山上的方舟,在大地上重新開始繁衍。而諾亞方舟卻永遠留在了亞拉臘山上。(《詳情請參考聖經•創世紀六章1節至八章29節》)


神話的本質是什麼呢?從許多古代出土文物和典籍顯示,不論東方或西方,古人是相信、崇敬神的,遵守著神所教導的道理(神話)做人處事,薪火相傳。然而到了後來,神話的內涵不被後人理解了,人們就漸漸地認為神話僅僅是一種飄渺的想象罷了。被當成古人由於對大自然現象缺乏科學的理解所產生的奇想。

目前,有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走入古老的神話研究,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山海經》的記載


01《山海經》的來源

在中國,有一本非常古老的書叫《山海經》,作者與年代已不可考,一般認為是堯舜時代的大禹、伯益所作。書中記載的遠古時代的訊息非常豐富,包括山名五百五十座,水流三百條、神靈四百五十個、歷史人物一百多個、邦國一百多個、動植物一百八十多種……。全書分成山經部分的《五藏山經》與海經部分的《海外四經》、《海內四經》、《大荒四經》與附錄海內經短篇。


02歷史上的評價

當現代人提到《山海經》時,都會將它歸類到無法理解的神話範疇裡。但是從歷史上來看,古人的想法和我們非常不同,對它有很高的評價。例如《漢書藝文志》認為它是一本地理博物之作。在東漢王景治水時,漢明帝還賜他《山海經》,顯示具有相當的實用價值。《隋書經籍志》則列在史部地理類。


考古發現(附視頻):諾亞方舟

03當代學者的研究

對中國當代的學者王紅旗與孫曉琴夫婦來說,《山海經》是一部內容廣博的古代百科全書,他們合作畫出了高5.4公尺,寬7.8公尺的《帝禹山河圖》,將中國數千年乃至上萬年前的自然環境、數以百計的動物、植物及近百個民族部落的活動、許多神奇怪異的事物重新呈現在我們眼前,

九九年時他們還到中科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做了相關的學術報告


學原子物理的王紅旗在七〇年代中期偶然看到《山海經》,就被深深的迷住,但同時也對裡邊的內容有著許多疑問。經過二十年的潛心研究,他逐漸地理出頭緒,特別是《五藏山經》這部份。他認為四、五千年前的大禹時代,曾有過一次大規模的地理考察測繪工程,不但繪有地圖,並撰寫地理考察報告。《五藏山經》就是那次的考察報告,然而地圖已經失傳。


從《五藏山經》所描述的東或西多少裡,其陽有什麼,其陰有什麼,什麼水要流注到哪裡,以及標明的實測裡數,王紅旗說書中文字的本身就透露出地理考察報告的性質。於是,當王紅旗有天突然領悟到寫經人的位置很可能在今天的華山──潼關一帶時,他便能逐步地推測出26條山脈從內向外、由近而遠的排列原則。據此,他與夫人孫曉琴一點一滴地完成了山海經的山脈復原圖。在復原圖中,我們看到山東半島被海水切割,華北平原部份淹沒在海水裡,洞庭湖則是一片大得多的水域沼澤

,都反應了冰河期給地球帶來的影響。配合自然科學的研究,他還指出約七千年前左右,因全球氣溫上升帶來的冰河融化加速,使得海水推進到今日京廣線一帶的太行山腳下,《五藏山經》反應的正是海浸後期的情況。


這個故事提醒了我們如果改變一下固有的觀念,重新思考古人留下的遺產,我們將會有一個思考上的飛躍。就像王紅旗夫婦所作的努力一樣,不但使我們認識古時候的中國地理分佈,甚至結合科學發現後,還能做更多的研究。


01《聖經》的記載

《聖經》說:「當諾亞六百歲,二月十七日那一天,大淵的泉源都裂開了,天上的窗戶也敞開了。四十晝夜降大雨在地上。正當那日,諾亞和他三個兒子閃、含、雅弗,並諾亞的妻子和三個兒媳,都進入方舟。


洪水氾濫在地上四十天,水往上漲,把方舟從地上漂起。水勢浩大,在地上大大的往上漲,方舟在水面上漂來漂去。……水勢浩大,在地上共一百五十天。……。七月十七日,方舟停在亞拉臘山上。


水又漸消,到十月初一日,山頂都現出來了。……。他又等了七天,再把鴿子從方舟放出去。到了晚上,鴿子回到他那裡,嘴裡叼著一個新擰下來的橄欖葉子……到諾亞六百零一歲,正月初一日,地上的水都幹了。諾亞撤去方舟的蓋觀看,便見地面上幹了。到了二月十七日,地就都幹了。……。於是諾亞和他的妻子、兒子、兒媳,都出來了。一切走獸、昆蟲、飛鳥,和地上所有的動物,各從其類,也都出了方舟。」


這段聖經上的記載說明,上帝為重新改造世界,下令信徒諾亞製造一艘龐大木舟,在洪水到來前將地面上所有動植物,按類別、雌雄一對全部接運舟內避難。隨後,洪水淹沒了地面一切,只有方舟漂浮在水面。最後方舟停泊在一處唯一露出水面的陸地。


02船型的遺蹟


考古發現(附視頻):諾亞方舟

不規則的冰川圖案,與傳說中諾亞方舟的尺寸幾乎一樣


冰川掩蓋的不規則區,諾亞方舟的故事,在現代除了有宗教信仰的人還相信它的真實性以外,一般人並不將它當作發生過的歷史事件。然而一九六〇年九月份的《生活》雜誌,刊登了一張由土耳其的偵查機於一萬呎高空所拍攝到的衛星照片,圖中明顯的可以看到在土耳其阿拉特山附近確實有一個船形遺蹟,發表後吸引了許多科學家前往探索。


03考古學家的探索

勘測地點的木製結構位於海拔4000米以上,其歷史可追溯至公元前2800年。在木製結構內有許多個帶有橫樑的間隔體,木板壁面非常光滑,研究人員拍攝的視頻中可看到有門、樓梯和榫頭。他們成功進入巨型木結構的方舟內,探險隊員還在方舟內發現了陶器、繩索以及類似種子的物體。探險隊稱他們已對諾亞方舟遺址進行了碳元素堅定,結果證明此次發現的遺址可追溯到四千八百年前,這個時間也正是聖經中所提到諾亞方舟的年代。在土耳其政府的支持下他們計劃向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提出申請以保護此處不會受到考古挖掘的損害。


越來越多的證據將逐步證實這段神話的真實性,想一想這場大洪水發生的原因,還有上帝為什麼選中諾亞,使他倖免於此難吧!世界上各民族都有許許多多的神話、傳說,尤其大洪水幾乎是神話中人們共同的回憶......


樓蘭古國的毀滅


就地球的角度來看,現今人類的發展歷史,已經逐漸演變成一部破壞史。同時我們不禁要思考:是不是人類變得實在不好的時候,就會發生這些毀滅性的災難?

01《大唐西域記》的記載


考古發現(附視頻):諾亞方舟

玄奘西行路線

唐代高僧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講述過一個消失在沙漠之中的曷勞落迦城的故事。那裡的人民生活安樂,財產富饒,但並不相信佛法,對佛像也不加以敬重。一天,有一位羅漢前去禮拜佛像,當地人對羅漢奇特的服裝和容貌感到驚奇,就跑去報告城王。城王於是下令,用沙土塗抹這位羅漢,不給他飯吃。只有一個曾禮拜過佛像的人心中不忍,暗中給羅漢吃食。一天,羅漢要離開曷勞落迦城了,就對那人說:「七天以後,天空將要降下一場沙雨,把這座城市埋沒,不留一個生靈。望你早作準備,提前離開這裡。」羅漢說罷,就忽然不見了。


那人把這消息遍告自己的親朋好友,但沒有一人相信他的話。第二天,忽然颳起大風,從天上降下了各色珍寶,人們大喜過望,反過來咒罵那個出言不吉利的人。只有那個人堅信災禍是必然要降臨的,他悄悄地開鑿了一個地下通道,直通城外。到了第七天的夜半時分,城裡的人們都已進入了夢鄉,沙土從天而降,沒有多久就填滿了城中,那人從地下通道出城,向東來到了媲摩城。到了唐代,曷勞落迦城已經變成了一個大土丘了。


02樓蘭古國遺蹟


考古發現(附視頻):諾亞方舟

樓蘭古國,是古絲綢之路上的一個小國,位於羅布泊西部,處於西域的樞紐,王國的範圍東起古陽關附近,西至尼雅古城,南至阿爾金山,北至哈密。在古代絲綢之路上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現今只留下了一片廢墟遺蹟。樓蘭古國在公元前176年前建國,公元630年卻突然神秘消失,共有800多年的歷史。曷勞落迦城的故事許多人聽起來只是個傳說,然而,今天的考古學家在挖掘新疆的樓蘭古國遺蹟時,卻怎麼也想不透這個發達的古城,究竟為什麼埋在厚厚的沙塵下面?


傳說的啟示


01傳說與現代科學

許多古老的傳說,人們老是認為是傳說,只是編造出來的。其實今天的事情叫未來的人聽到,他們何嘗不當成神話呢?現在的科學沒有發現到的或認識不到的就說是不存在,這樣的認識可能陷入了一個固執的框框了。


許多歷史上的真實事蹟,都在不斷地提醒著人們,不要過分重視物質的安逸與享樂,應該注重維持善良的道德與文化,否則,上天將在人類道德敗壞之時,取走他所賦予人的一切。


聽到這樣的話許多篤信現在科學的人一定會嗤之以鼻:「那怎麼可能呢?現在的科學不是聰明的人類發明的嗎?哪裡是誰給人類的呢?」


02科學與生命的創造我們仔細想一想,科技能做到什麼程度。現代科技可以造出精密的計算機,然而計算機的智力甚至不能達到一般動物的水平,只大約與螞蟻等生物相比。人可以培養出美麗的花朵,卻不能用科技的方法造出一粒能長出美麗花卉的種子。更現實的是,自然界的生命似乎只要給他充分的養分與適當的生活環境,就能成長與發育。而人造的機械往往都需要依賴人去維護與保養的,並不能自然的適應環境。


如果說人類的文明是自己創造的,自己發明的,那麼這些控制著,讓世界有條不紊的規律又是誰創造的呢?沒有這些規律,世界早已大亂,人們又怎麼創造文明呢?


宇宙必然存在一個法則,他能讓一切事物正確的運轉,太陽必定從東方升起,而地球上的人絕不會無緣無故掉到外層空間去。人類也是宇宙的一份子,那麼違背宇宙法則的人,就會逐漸地走向淘汰的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