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拿出溥儀御賜的寶物,專家希望無償上交,老人:我還是賣了吧

對歷史有所瞭解的都知道,乾隆皇帝時期是清朝的鼎盛時期,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乾隆盛世”,而溥儀繼位後,清朝就滅亡了,因此溥儀是我國當之無愧的末代皇帝,溥儀可謂是清朝十二個皇帝裡除了乾隆皇帝之外最有名的皇帝了,所以現如今溥儀也是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尤其是文物專家,更是致力於尋求溥儀的各種文物 。有一位老人拿出溥儀御賜的寶物,專家希望無償上交,但老人卻想賣掉,這是怎麼一回事?

清朝末年,由於溥儀皇帝登基時才三歲,還是一個小屁孩,就算是皇帝,但是還是很愛玩的年紀,所以每天除了上課讀書之外,就是在宮中和太監宮女一起玩耍,而這個故事就是和陪同溥儀玩耍的太監有關。太監是古代封建社會下的一種產物,是畸形另類的,太監普遍身份卑賤,為了謀生計而進入宮中服侍皇上,太監身體不健全,所以很多太監都很貪財,想通過錢財來彌補自己的缺失和撫慰心靈的傷痛,他們認為只有金銀財寶才能給他們帶來安全感,

我們平時看的古裝劇裡,太監就是非常陰柔貪財的形象,因為是身邊的人,為了收斂錢財,經常拿錢幫人辦事,有的太監得到皇上的喜愛,偶爾還能獲得賞賜,所以就算清朝滅亡了,有些太監日子還是過得挺舒坦的,有一位長春的服侍過溥儀的太監還收養了一位乾兒子,並將溥儀皇帝賞賜給他的寶物傳給了他。

這個寶物就是一隻羊脂白玉毛筆,而關於這支毛筆還有著一個故事,這還得從30多年前說起。在30多年前,也就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時候,長春的一位老人由於生活太過於窘迫便想將自己手中的一件寶物賣到當地的古玩店以掙點錢維持生計,這件寶物就是一支羊脂白玉毛筆。一次機緣巧合的機會,一個文物專家在這家古玩店看到了這支毛筆,自身的文物知識和多年接觸文物的經驗告訴他這支毛筆非同尋常,於是就向古玩店老闆詢問了這支羊脂白玉毛筆的來歷,得知後便立即將此消息告知當地文物局,文物局的專家立即前往該老人的住址調查此事。

老人一五一十地將這支毛筆的來歷告訴了專家,據老人所說,這支毛筆是溥儀的御用毛筆,是他的養父傳給他的,他的養父是溥儀身邊的太監,在溥儀小的時候陪他玩耍,溥儀很開心就把這支毛筆賞賜給他養父,養父去世後就將毛筆傳給他了。沒錯,老人的養父就是清朝末年皇宮裡的最後一批太監,當年溥儀結婚後對皇宮進行改革,辭退了很多太監,只留了一百來個自己喜歡的,而老人的養父就是其中一個。清朝滅亡後,老人的養父便回自己的老家長春,還收養了一個乾兒子,就是這位老人。老人說養父有很多從宮中帶出來的寶貝,但是不幸家裡慘遭搶劫,最後僅存的就只有這支毛筆和一些小物件了,後來由於生活太困難,自己的孩子也沒出息,所以就只能將這支毛筆賣出去維持生計。

經專家們鑑定後發現這支毛筆上刻有“浩然主筆”四個字,因此專家表示這確實是溥儀皇帝的御用毛筆,因為浩然是溥儀的名號,專家估值這支毛筆價值不低於90萬(30年前)。專家發現了這麼個寶物驚喜不已,並勸說老人無償上交此寶物,但老人表示生活所迫,自己還是決定將它賣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