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用三年時間讓工資成為現在工資的十倍?

代號y


短時間增薪十倍並不容易,並不意味著完全不可能。扣除創業因素,職場上這樣的變化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給你如下建議努力去做也許會有機會:

做自己喜歡的事,興趣會讓自己的能量得到最大限度地發揮

現在的工作是否是自己真正喜歡乾的,如果不是真正喜歡的就很難全身心投入,自己的一技之長也不容易有用武之地,得到最大程度發揮。這裡面的喜歡的事除了業務工作外還包括你對現有公司文化的認同、制度的認可、領導/老闆的信任等等。

選擇未來發展前景好的行業或從事比較有潛力的崗位

有些你自己喜歡的事可能會比較冷門或者本身在行業內就是沒辦法產生高收入的。這種情況就算全力以赴也無法實現高收入。比如技術含量和市場上人才明顯供大於求的行業/崗位,這種就想要拿高薪就不容易。目前,互聯網高速發展,文化、創新、高科技等產業發展前景就非常好。崗位上儘量努力做到管理崗,這樣對自己的能力有很大提升,薪酬麼也是管理崗一定會高。這也是2/8法則的道理。

努力提升自我綜合能力。包括格局、思維方式、邏輯能力、業務能力等

除非自己在某個領域中能力特別突出,否則建議要努力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現階段複合型人才越來越受到市場青睞。一味守舊,缺乏創新,這跟大家沒什麼區別,憑什麼比別人賺得多?又考什麼拿到高薪呢?要短時增薪就得做到鶴立雞群的效果。

善於捕捉機會,好的機遇也需要一雙慧眼

機會隨時隨地都在,只是大多數人看不到。等到大家都發現這是機會的時候,風口其實已經過去了。職場中不僅關心自己的事,也要多關注行業動態和公司戰略,在大家都沒有做好準備的時候,自己儘量儲備符合行業或者公司戰略的能力,一旦需要時,你就可以臨機受命,獲得重任了。這時候還愁薪資嗎?


練就七十二變


工資三年翻十倍,這個看起來並不是很簡單但是三年的收入翻十倍,這個可以操作,可實現的。

單純從工資的角度考慮

按現在國內一線城市的平均工資,每個月5000塊,也就是說,三年後要達到五萬塊一個月,從職位上來講,就是從工程師到總監的職位,職位上跨過資深工程師,經理,資深經理,所以實現起來並不容易

綜合工資,從收入上考慮

三年前我在一家臺灣企業上班,工資是5000塊錢一個月,職位是課長,現在我在一家日本企業上班,工資是現在的4到5倍,職位是項目經理,這三年內我做的事情大概有這麼幾方面

一,分析環境,結合自己的年齡,放棄安逸的工作,選擇一個新興行業,重新審視自己的職業劃

二,報名參加項目管理培訓,取得pmp證書,為自己進入項目管理行業取得敲門磚

三,在新的行業裡,身心下沉,用多倍於別人的時間學習成長,虛心向前輩學習,發揮自己已有經驗,做到有的放矢,提升自己

工資上的提升和積累,就有了理財投資的可能,同時提升自己的理財能力。

每年有大概十萬塊的存餘,可以投資的項目非常多,比如說股票,基金,甚至可以買些門面房,可以在網上開店兼職,如此,三年之後就有可能達到現在工資收入的10倍。

希望能幫到您!祝您好運!


小九明說道


想工資翻倍,想越級,一定要創業!一定要有自己的事業!

靠打工年入20萬,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概率十分渺茫。

1.選個好行業

想要越級,先看自己的行業,有沒有前景,我一直在說,掙小錢靠努力,掙大錢靠選擇!一個正確的人生方向選擇,要選大於後天的努力,選擇決定命運!

2.錢生錢勝過人賺錢

人賺錢永遠沒有錢賺錢快,越掙錢越投資,越投資越掙錢!

真正有價值的投資是投給那些持續創造價值的。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你,幫助給大家,感覺有幫助,請給我一個贊👍



一根蔥的生活


這個如果單純只是在公司打工,我覺得銷售崗等崗位還有可能,其他的工資相對固定的可能性不太大

我覺得銷售好好做,努努力,選對行業,應該難度不是特別大,主要就是做好業績,拿提成。

還有就是培養自己的特長,自己有了一技之長,自己做點兼職,甚至做大了自己以後出來單幹,也不是沒有可能

總之,要找對項目,不斷成長,積極努力,祝看到這條回答的朋友,財源滾滾來



幻雲PPT


如果按照一般跳槽時的平均薪資提升百分比,以及通常認為待滿一年左右才適合跳槽到下家的規律,三年內是很難靠傳統式跳槽實現收入十倍增長的。因此需要一些不一樣的策略。

1-跨崗位跳槽

企業內不同的職位,薪水差異會很大。比如中後臺的內勤工作,薪資增長百分比非常有限。但如果是企業內的銷售崗,往往上升空間會比較大,當然前提是能夠快速勝任。

所以通過企業內的轉崗,從薪資低的崗位輪轉到薪資高的崗位,再通過跳槽是有可能實現薪水高速增長的。

我們銀行以前有個女生,一直擔任某個部門老闆的助理,薪資很低,但是做了很久得到老闆器重。後來合規部出現一個空位,她向老闆提出能否轉去學習合規,老闆同意並幫助她實現了想法。

後來在這個崗位上她快速成長,過了差不多一年多的時間,她就被高薪挖走,因為懂合規能和銀監會打交道的人才很吃香,據說薪水也翻了好幾倍。

因此,企業內如果想實現收入成十倍的增長,要麼運氣好轉到一個收入潛力特別大的部門,要麼轉行做銷售。

2-進入更有潛力的企業/行業,以期獲得高收入增長

如果在現有公司或行業已經看到了天花板,或者成長有上限,要想收入快速增長,只有更換跑道,進入快速成長期或未來極具潛力的企業/行業。

比如當年我第一份工作在工地上,工資只有600多元,少得可憐(還要一年才轉正)。但是之後我跳槽到互聯網公司,收入翻了幾倍,如果機遇好再跳個槽,趁著當時互聯網熱潮混個更好的企業,是有可能實現3年十倍增長的。

還有種可能,就是從拿固定收入的公司跳槽到除了收入還有期權的公司,3年後如果能兌現期權,別說十倍,更高的倍數增長都有可能。

我在職場生涯中也曾經有過類似的機會,記得2010年左右有獵頭來聯繫我,問我支付寶願不願去?當時支付寶才剛剛開始做起來,而且工作地點要從上海變到杭州,當時我想不太可能舉家搬到杭州,就拒絕了。沒想到...

所以如果幸運進入一個快車道的話,你就等著昇天吧。

3-更換職業屬性,尋找那種一旦成功收入無限增長的新興工作

最明顯的就是當年的咪蒙和現在的李佳琪,咪蒙加一個助理可以日進斗金,李佳琪隨便帶貨就是千萬上億,這是以前的工作想都不敢想的。再保守點,你不用成為最頂尖的網紅級人物,利用現在的新媒體和短視頻,年收入上百萬還是有可能的。

今天就剛聽到一個朋友分享,說她的兩個朋友以前是演員但不怎麼紅,現在就是在家直播帶貨,年收入上百萬。

只是這條路看似很有吸引力,但是你看到成功的那都是少數的倖存者,還有更多倒在路上的人你沒有看到。但是今天只談可能性的話,這條路完全沒有問題。

4-最後一種可能性,就是碰運氣

買了彩票中了獎,做銷售從來不開單一開單就是上百萬,也不是沒有可能。但是這種策略有兩個前提條件:

· 必須先選擇了離錢近的路(你不買彩票不做銷售,概率就變成零了)

· 等待機會的到來(有可能窮其一生都沒等來的概率也很大)


斜槓大叔Erazor


三年讓自己升值1000%?

這個比值還是有點咋舌。

假如月薪五千,那相當於三年後月薪5萬,年薪六十萬。

這樣的升級速度有點嚇人,因為這個薪資要跳過幾個層級。

就像我們常聽天才少年,十歲上大學一樣的,感覺除了震驚,就是稀奇。

不過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一個公司缺人手的時候,是最吃虧的時候,也是練就能力的時候。

你願意做的越多,瞭解的就越多。

你對工作的環節,行業信心瞭解的越多,你的能力也就提升的越多越快,

當你一個人無法勝任全部的時候,你可以組織團隊為我所用,就是借力。

你擔當的越多,給一個組織帶來的收益越多,相對應的你離你的目標就會越近。

有人說,只要掙錢,多累都不怕。

只有爬到巔峰的過來人才有資格這麼說。

因為是不怕累,不怕吃虧給自己掙來的機會。

不可本末倒置。

其實當你真的有自信在三年裡證明自己的工資可以翻十番的時候,你的能力野心和資源也許已經可以自己打下一片天下了。

祝你好運


沈飛57705220


你好,你所說的用三年時間讓工資翻十倍,是指繼續做你現在的工作,還是不管做什麼工作都行,然後工資翻十倍呢?

具體得看你是做什麼工作啊,而且你所在的行業裡有沒有人能拿到十倍的工資呢?

如果你做的是個有前途,有晉升空間的工作,那就勤奮、專注、堅持就可以了,當有晉升機會時就抓住,做管理層肯定能比普通員工多幾倍工資。

如果你做的是一個沒什麼發展的工作,那你不用非得是用工資來賺翻倍的錢,這麼多自媒體平臺可以做,只要你勤奮、專注、堅持、用心,有可能一年就能翻倍也說不定。





小鎮老大哥


我剛剛回答了您的問題,歡迎點擊查看,留言討論,謝謝!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c2d0246c5a284a4f860efb0c8095fa9d\

重慶唐二哥的vlog


【除了這個答案,沒有任何人敢保障效果】

我將從以下幾個角度與你交流:
1.志在必得的信念,


2.突破常規的方法,
3.不可強求的時機。

希望我的回答,能給尋找這樣方法的人提供一個看待事物的不同角度。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36555543f430468ca94363cdf9f8a512\

秒懂手機攝影


在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要了解您現在工資的基數是多少。任何一個行業的崗位收入都有其收入範圍,無論是CEO或者一般的職員收入。當然我們是就問題的普遍性而言,不拿特殊的個例做渲染和比較,個例具備引導以及發揮激勵的作用,但不具備普遍性的代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