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骨頭”為啥不經碰?護士長教你:預防骨質疏鬆的“四駕馬車”

人到老年往往身體逐漸變矮,彎腰駝背,失去了當年瀟灑挺拔或亭亭玉立的風姿;煩人的全身骨痛,尤其是脊柱和髖骨負重部位的疼痛,也會整日纏繞補休,迫使老人採取“動不如靜,靜不如躺”的行為方式,導致活動天地變得狹小了。

“老骨頭”為啥不經碰?護士長教你:預防骨質疏鬆的“四駕馬車”

生活中有許多鮮活的例子,比如說老人在走路時踩著果皮或者腳下磕磕絆絆,便會趔趄跌倒。前撲則腕骨骨折,側面摔倒則大腿骨折,臀部著地可能會造成脊椎的壓縮性骨折,甚至推窗戶、打噴嚏、抱孫子的時候一不注意輕則扭到了腰,重則也會骨折。而導致這一切發生,“老骨頭”不經碰的原因就是——骨質疏鬆!

楊護士長帶你瞭解一下骨質疏鬆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1、身高縮短、駝背

這種現象一般出現在腰背疼痛之後,主要是由於椎體前部壓縮性骨折所致。由於脊椎壓縮性骨折脊柱後側凸出,所以導致老人變矮或者駝背。

2、腰背痠痛

大部分骨質疏鬆患者都會發生疼痛,但疼痛的位置因人而異。這一般發生在骨量丟失超過12%以上時出現。此時骨轉換過快,骨吸收增加,骨小梁破壞、小時,斷裂產生微骨折,引起的全身性骨痛,痛感沿記住向兩側擴散。長時間坐、行走時會加重,白天疼痛感一般較輕,夜間和清晨醒來時疼痛較重。

“老骨頭”為啥不經碰?護士長教你:預防骨質疏鬆的“四駕馬車”

3、呼吸功能下降

骨質疏鬆症發生胸腰椎壓縮性骨折,脊柱後彎,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顯著減少,有時可出現胸悶、氣短等症狀。

4、骨折

文章開頭我已經提到過了,當骨量丟失超過20%時,受到輕微外力就容易發生骨折,女性可能會出現經常性反覆性骨折。

“老骨頭”為啥不經碰?護士長教你:預防骨質疏鬆的“四駕馬車”

如何防治骨質疏鬆?楊護士長帶你瞭解骨質疏鬆防治的“四駕馬車”

第一架馬車:營養

骨骼維持正常生長髮育需要平衡的飲食,其中鈣和維生素D最為重要。鈣是骨組織中的主要結構組成成分,骨骼也是體內維持血鈣穩定的倉庫。青少年每日攝入鈣量為1000毫克,中年人為800毫克,50歲以上為1000毫克,含鈣豐富的食物包括乳製品、蛋類、豆製品、蝦皮、堅果類和綠色蔬菜等。

維生素D是開啟胃腸道鈣吸收的鑰匙,有助於腸胃道對鈣的吸收,和骨骼的更新和正常礦化,維生素D還能增強四肢的肌肉力量,協調神經肌肉功能。而維生素D的獲得途徑有兩種:一是直接暴露在陽光下,皮膚中的脫氫膽固醇受到紫外線照射可以轉變為維生素D3,二是通過食物獲得,皮膚中產生的維生素D占人體維生素D總量的90%,食物只能提供10%左右。

“老骨頭”為啥不經碰?護士長教你:預防骨質疏鬆的“四駕馬車”

第二駕馬車:運動

毫無疑問,運動對骨骼健康非常重要,運動不僅可以促進青少年峰值骨量的形成,而且可以減少絕經後及老年期出現的骨丟失。

有利於骨骼生長的運動有以下4種:①負重運動。②對抗性運動。③靈活性運動。

第三駕馬車:生活方式

健康的生活方式對預防骨質疏鬆和骨折的發生非常關鍵,目前骨質疏鬆症有明顯的年輕化趨勢,所以對於年輕人來說,應該限制酒精的攝入,戒菸,少喝過濃的咖啡。攝入健康食品的人群骨密度發育良好,而且經常食用“垃圾食品”的人群骨密度降低明顯。

“老骨頭”為啥不經碰?護士長教你:預防骨質疏鬆的“四駕馬車”

第四駕馬車:早查早防早治

中老年人,尤其是絕經後婦女或者患有骨骼疾病的患者,包括服用藥物引起骨量丟失人群,每1~2年應該到醫院進行一次骨密度檢查,及時發現疾病並制定預防和治療方案。

總之,骨骼支撐著我們的身體,在醫學高度發達的今天,我們對自己的骨骼健康也有了新的要求,骨質疏鬆患者不妨參照上述的四個方賣弄,抓緊時間強壯自己的骨骼,讓每個人都“身體好,質量高、壽命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